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綠色生活 > 家居生活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

欄目: 家居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2.82W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兒童心理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社會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兒童心理髮展的方向和個別差異,那麼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1

1、1歲以內,進行大肌肉訓練,主要是抬頭、爬、抓、旋轉、翻、坐等,鍛鍊大腦對四肢的指揮能力。

2、進行小肌肉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如抓、握、摳等。

3、進行語言系統的訓練。

4、進行社會適應能力的訓練,要經常和孩子聊天,帶着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讓孩子有適應陌生環境的機會。

5、進行感覺訓練,要經常撫摸孩子,和孩子有身體的接觸,讓孩子感受到與人接近的安全感。

特殊兒童心理學對於學前教育而言的確有着重要意義。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
  

首先是對自身的重要性,特殊兒童心理學對兒童自身的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1、特殊兒童心理學有利於對有問題的兒童進行早期干預、早期康復。事實上,對於一些有問題的特殊兒童而言,只有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其治療效果就越好,通過早期干預能夠降低一些殘疾兒童的殘損程度,甚至使他們康復,發展成正常兒童一樣的水平。

2、學前教育作為人生最重要的啟蒙階段,能夠為以後的.學習和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如果沒有對特殊兒童進行一定引導的話,將來他們可能會產生一些認知障礙,影響未來的發展。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可以極大的促進特殊兒童的想象、記憶、感知方面的能力,這也是一種良性的發展。

3、學前教育時期是幼兒個體從自我認知向社會化過度的重要時期,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才能讓兒童應有的初步社會感知能力,這對於兒童的未來也是有利的。

然後是對家庭的重要性,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如果家中出現特殊兒童,這會是家庭中的一個沉重負擔,進行特殊兒童心理學的教育,可以極大地減輕家庭的負擔,減少家長的壓力,使他們可以全身心地投身於工作中,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然後是對社會的重要性,特殊兒童心理學可以幫助社會減輕負擔,前面説了,開展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可以幫助家庭減輕負擔,同樣的,這也間接地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因為父母可以安心工作,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同時也能大大減少社會在特殊兒童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投入,間接促進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

總而言之,特殊兒童心理學對於學前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2

影響兒童心理髮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孩子心理髮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教育因素、實踐活動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努力因素等。其中遺傳因素是心理髮展的生物前提,環境和教育因素起着決定作用。

遺傳為發展提供前提條件和基礎,但究竟以後怎樣發展,朝哪個方向發展,則取決於孩子所處的環境和所受到的教育,而實踐和活動則是心理髮展的基礎和源泉,主觀努力便是心理髮展的關鍵。要使孩子的心理得到良好的發展,家長必須瞭解和懂得影響孩子心理髮展的這些因素,然後施以正確地引導和培養。

遺傳因素對兒童心理有何影響?

遺傳因素就是指從自己父母的遺傳基因中獲得的生物特徵。它是心理髮展的自然條件和必要的物質前提。它在心理髮展上的作用是,一方面,通過素質影響能力和智力的發展;

另一方面,它通過氣質類型的因素影響兒童的情緒和性格的發展。兒童出生時,就通過遺傳從父母那裏繼承下來了神經系統的.特徵,特別是大腦的結構和機能的特點,以及每個人特有的高級神經系統類型的特點。其不同的差別,我們在產房裏就可以觀察到,如有的嬰兒安靜些,容易入睡;

有的嬰兒腳亂動,大聲啼哭,等等。遺傳雖然如此重要,但並不是決定一切。因為遺傳只是提供了事物發展的可能性,要使可能性變成現實,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沒有這後一條件,再好的遺傳基礎也是沒有用的。況且,遺傳素質對心理髮展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齡階段,它的作用和影響也不完全相等。

據心理學家研究,遺傳素質在感知覺和氣質方面有較大的影響。而在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習慣方面,遺傳素質影響就比較小。從年齡階段來説,一般年齡越小,遺傳素質的影響相對比較大,年齡越大,它們影響就小。家長了解和掌握了這一點,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因材施教,發揚遺傳素質中的優勢,促使兒童心理髮展水平的提高。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心理有什麼幫助 第2張
  

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有何影響?

兒童心理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社會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兒童心理髮展的方向和個別差異。社會環境的因素很多,對年幼的兒童來説,其中家庭、鄰居、親友、公共娛樂場所、市場、商店等等,影響最大。特別是家庭,從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家庭的氣氛到孩子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都無不影響着孩子的理想、志趣和性格等。

據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對許多有一定才能的兒童的調查,發現家庭環境的影響是形成兒童才能的關係因素。至於兒童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那就更容易從他的家庭和周圍的生活環境中找到根由。由於社會環境對兒童心理髮展的決定作用,是通過教育來實現的。兒童的心理髮展和教育更有密切的關係。

教育在兒童心理髮展中起着主導作用。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注意從零歲開始就給嬰兒的大腦以適應的信息刺激。

實踐活動對兒童心理有何影響?

學齡前兒童主要是在遊戲的活動中使心理得到發展的,離開了活動,就沒有兒童的心理的發展。遊戲活動對學齡前兒童來説,不僅是一種娛樂,而且也是一種學習。他們正是在遊戲中發展智力、鍛鍊意志、培養品德、薰陶感情、塑造個性,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迅速而良好的發展的。

傑出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説得好:“遊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兒童在遊戲中怎麼樣,當兒童長大的時候,他在許多方面的工作也會怎麼樣。因此,未來活動家的教育,首先要從遊戲開始。”所以,家長應創造有利的條件,幫助和指導孩子開始遊戲活動,使他們的智慧之花,通過遊戲這一“媒介”得到盡情開放。

主觀努力對兒童心理有何影響?

先天的良好的遺傳素質所提供的只是發展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要通過後天的教育訓練才能得到發展,並轉化為現實性。這個轉化過程離不開孩子的活動和主觀努力,體現在孩子心理髮展的內在需求上。

那麼,怎樣激發嬰幼兒心理髮展的內在需求呢?在《學前兒童心理學常識》一書中指出:第一,內在需求與激發必須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也就是説,在孩子智力發展開始萌芽的階段(五歲以前),就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第二,內在需要的激發必須及早地進行語言教育;第三,若發求知慾,喚起學習的興趣;第四,激發兒童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