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1.46W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古詩裏面詩人所描繪的場景大部分是都是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獲取靈感,古人用最淺白的話,卻寫出最有意境的詞來,還會跟傳統節日有關,下面來看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1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出自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原文是: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

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月上柳梢頭”出自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是作者對男女主人公歡會的環境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富於詩情畫意。作者通過這首詩,含蓄地表達出一對彼此傾心的戀人,在黃昏相約時唯美而傷感的情感。

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矽、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2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句詩描寫的正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民間也稱為上元節。這兩句經典的詩,出自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從標題我們也能看出來,就是元宵節。

詩的譯文是這樣: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雪亮。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敍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一樣。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

這首詩詞的上半部分追憶了去年元宵夜的歡樂聚會,“花市燈如晝”寫出了元宵節燈火輝煌的景象。而“月上柳梢頭”,是作者對男女主人公歡喜相會的環境描寫:明月皎皎,垂柳依依,充滿了詩情畫意。

也在此含蓄地表達出一對彼此傾心相愛的戀人,在黃昏時相約,唯美而傷感的情緒。下半部分則抒寫了今年元宵夜故地重遊,不見伊人的感傷。雖然景緻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皎潔普照,華燈齊齊開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

這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和強有力的對比,尤其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再美的風景看在眼裏,都是悲傷的情愫和無盡的回憶。一個“淚濕春衫袖”,生動而鮮活的描寫出了舊情難續的.感傷。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第2張

擴展資料: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裏扎一小棚,棚裏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着香爐、供品,還掛着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

據説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