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培養孩子的獨立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培養孩子的獨立可能需要先學會適時放手、適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挑戰、允許嘗試的錯誤,鼓勵獨立意識等。

培養孩子的獨立1

1.學會適時放手

很簡單,兩歲孩子要學會自己吃飯,三歲孩子要學會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疊衣服,自己端飯,自己收拾玩具。只有父母學會適時放手,孩子才能獲得做事的機會,長此以往才能獲得自理能力,擁有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

2.適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挑戰

孩子們因為一直有爸爸媽媽可以作為依靠,所以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也很容易向爸媽求救。父母可以在孩子求救時選擇拒絕或只幫助一部分,鼓勵孩子自己完成。比如孩子洗衣服,第一次肯定不行,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水盆、衣服和適量洗衣液,然後交給孩子來洗,鼓勵孩子洗完一件接着再洗一件,搭積木也是這樣,這樣有助於培養孩子自立、獨立的品質。

3.允許嘗試的錯誤,鼓勵獨立意識

由於孩子剛剛嘗試,肯定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好,這時候父母自己心理預期要很低,允許孩子在嘗試中出現錯誤。同時,也可以給一些適當的簡單的事情,預計孩子能夠做得事情,讓孩子去做,滿足孩子的獨立意識,並進行鼓勵。

這樣的話,孩子知道哪些做得不好,哪些可以做,針對孩子不能做好的事情,進行教和訓練,父母一定要在這個過程中,有足夠的耐心。只有這樣,孩子在學習中進步,在鼓勵中勇於嘗試新的事情,在做已經會的事情中獲得參與感和自豪感,進而慢慢地獨立起來。

培養孩子的獨立
  

4.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孩子在每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他需要父母對他的認可,只有這樣,他才會有下次繼續做好的動力。大多數父母會説“你真棒!好極了……”文字的表達太過虛幻,沒有一個肯定的標準,如果你能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這次比上次完成的時間短,哪裏做得比上次更好,哪裏需要改正,肯定他的付出,再指點他的不足之處,事情就會越做越好,越做越有信心,孩子下次就有動手的動力。

5.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自理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強,在六歲以前學會自己吃飯、穿衣,自己睡覺,自己收拾玩具,甚至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在十二歲以前基本就可以學會生活的基礎技能,這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的。所以,家長就不要對孩子事事包辦,不要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孩子不可能依賴父母一輩子,所以必須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

孩子缺乏獨立性的表現:

1、自己不會做決定。

父母總是替孩子包辦一切,從來不給或者很少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就習慣於聽從父母的安排,沒有自己的主張。

2、不承擔任何家務。

孩子適當的做一些家務是必須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同時鍛鍊孩子的獨立性。但很多父母因為害怕孩子受到意外傷害,或覺得孩子沒有能力完成某項家務,於是從不讓孩子做,導致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

3、不調節羣體活動。

缺乏獨立性的寶寶往往表現的不太合羣,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處理羣體生活中大量需要自己及時決定的問題和自己照料生活,因此他們出門在外,會表現出不習慣、不調節。

培養孩子的獨立2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

1、培養獨立性

鼓勵引導孩子獨立生活、獨立思考,讓他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找到自己的答案和價值。一味地代辦和操勞,只會讓孩子失去動手能力。所以,孩子能自己做的事絕不代勞。

2、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願

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前提。籃球明星喬丹的媽媽曾深有體會地説:“在對孩子放手的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是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做出事關終身的決定,選擇與我為他們設計的不同的發展道路。”可見,想讓孩子真正獨立,就一定要勇敢地對孩子放手。父母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僅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人格,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願,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就給孩子充足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獨立、有主見的人。

3、勇於挑戰困難

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當孩子面臨陌生的困境,鼓勵他不斷嘗試,會比強迫更有力量,勇敢戰勝昨天的恐懼就是今天的成功。所以,當孩子想嘗試時,對孩子説“加油,我相信你”。

培養孩子的獨立 第2張
  

4、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遊戲來幫助孩子提升動手能力,讓孩子更具備獨立的技能。例如,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來玩摺紙的遊戲、自己動手用紙箱和飲料瓶做玩具的遊戲等等,通過遊戲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主動動手參與,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鍛鍊孩子的肢體協調力。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家庭競賽的遊戲,和孩子比賽收拾房間、比賽疊被子等等,讓孩子慢慢具備獨立的能力。

5、家長要適當放手

許多家長因為過於疼愛自己的孩子,始終不願意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幹”的要求,他有這種獨立願望,家長就要因勢利導從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父母更放心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離開而憂心忡忡,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住校的`時候,因為過去十幾年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長大,可能襪子都不曾自己洗過,獨立能力很差,驟然離家要獨立生活,父母自然是一百個不放心。但是這種情況早晚都會發生,所以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完全有經驗、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家長才能放心。

2、孩子更開心

凡事都要依賴父母的孩子,經常遇到一點困難就會不知所措,父母沒有出現之前完全不會自己處理,孩子的情緒就會經常比較焦慮。而獨立性強的孩子遇到問題就自己想辦法,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自己動手解決生活中和學習中的麻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了成就感,進而增強了自信心,孩子的性格也就更開朗、更容易開心。

3、孩子更積極

獨立性強的孩子,創造力和創新力也會很強,這是孩子可以獲得成就非常重要的品質。如果孩子習慣性地依賴父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那他走上社會之後也會習慣聽命執行,就根本不會思考怎麼樣做事情可以提高效率、怎麼做創新可以提升產量,事業的成就也會比較有侷限。所以,獨立性強的孩子善於思考,勇於創新,做事積極,不容易被挫折打倒。

培養孩子的獨立3

哪種父母可以培養出自信獨立的孩子?

1、父母樂觀的家庭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內容是關於父母的樂觀情緒對家庭的影響(針對經濟困難家庭)。研究結果是,雖然經濟壓力的確會對家裏每個人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但如果家庭中的媽媽性格樂觀,情緒方面的困擾少,就能夠把更多的温暖給孩子。

而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隨着接受温暖的洗禮以及時間的慢慢推移,他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好,而且長大後情感問題也會更少。

如果孩子有幸,擁有父母的性格都比較樂觀,那麼他會主動面對一些問題,而不會遇事就逃避。樂觀的父母會導致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加冷靜,而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有着積極的影響。

2、給予孩子充分自信和自由的家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們的態度直接會影響他們的性格變化,因為他們會充分考慮到家長的想法和意見,如果彼此發生了衝突,孩子就會本能地做出退讓。

畢竟對於他們來説,父母是自己最喜歡的人,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取得父母的認可,要是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的話,自己做了再多也是徒勞的,還不如直接順從父母的想法。

所以,孩子正做出任何行為之前,瞻前顧後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對他們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以説有礙於他們正常成長。很容易讓自己原本積累的能力消失殆盡。

反而是那些給予孩子充分成長空間的家庭,孩子能夠為所欲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算是犯錯了又能怎麼樣呢?誰的成長還不是伴隨着磕磕絆絆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積累更多寶貴的經驗不是嗎?

培養孩子的獨立 第3張
  

3、不設定太多要求的父母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會給孩子設定很多目標和規則,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安排好時間,不希望有任何一分鐘是被浪費掉的,如果沒有進步的話,就是等同於退步一樣。

在如此具有壓力的環境之下,就算是孩子逆來順受了,他們內心一定是非常不甘心的,或是想着自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或是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主觀判斷,完全接受這個事實,不做任何抗爭了。

而那些不限制孩子成長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保持着如同朋友一般的.關係,出現什麼問題彼此一起想辦法解決,在乎的不是解決問題的結果,而是解決問題的途徑,甚至是孩子所積累的經驗。

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大膽和自信,覺得自己的父母能夠完全信任自己,給予自己百分百的安全感,就算是遇到什麼天大的難題,父母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4、氛圍和諧的家庭

家庭氛圍不好的孩子,容易有性格缺陷。父母總在吵架,所以孩子得小心翼翼;父母總是指責孩子,孩子壓抑不自信。家庭氛圍好的孩子,總會陽光開朗、善於溝通!

Tags: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