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隨着教育理念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幼兒教育,甚至為此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其實真正的親子教育是從孩子的第1聲啼哭開始,現在分享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1

1、讓孩子從嬰兒時期就跟媽媽分牀睡覺,到了兩三歲就應該讓寶寶住自己的房間了。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是孩子獲得尊重的第一步。

2、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遊玩、學習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選擇。比如,從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學習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間,整理,佈置屬於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不要直接替孩子做事,而是多從旁提醒和引導。

3、和孩子説話的時候,要用商量的語氣,並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父母也可以經常對孩子説:“謝謝”、“對不起”、“請原諒”、“這樣好嗎?”等等,用商量的口吻對話。讓寶寶成為家裏的小主人,不但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還參與家庭大事的決策。比如購買什麼樣的汽車、家電、電腦,怎樣佈置房間,怎樣利用和美化庭院等,父母都應該傾聽孩子的意見。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
  

4、定下一些固定的時間和規矩,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如收拾院子、種植花草樹木、擦洗汽車、自行車、做室內外衞生、購買東西。父母和孩子可以訂下協議,如每到週末各自徹底打掃自已的房間,晚飯前完成;平時每天臨睡前要把各種物品整理好,養成隨拿隨放、注重環境整潔的好習慣。父母在協議中要做到的則是不再嘮叨不休

5、讓孩子自己選擇玩的方式。對於孩子的遊玩和興趣活動,父母不要強制孩子去做什麼,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讓孩子獨立地支配自己的課餘時間。選擇學練什麼樂器和其它興趣技能,父母總是給予支持、鼓勵和指導,有條件的可以請家庭輔導教師,也可以支持孩子去上培訓班。

6、不必對孩子的學習施加太多壓力。6歲前的孩子還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喜歡學的孩子自然會努力學,為什麼要強制他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呢?強拗着去做,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與個性。

人的興趣、愛好和才能本來就各不相同,孩子適合做什麼就做什麼,人生的路讓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應是父母捨得拿出時間跟孩子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對話、交流,對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給予充分肯定,讓孩子在尊重和鼓勵中成長。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2

為什麼很多家長不在意孩子的參與權?

覺得孩子年紀小

很多家長不在意嬰幼兒的參與權,是覺得孩子的年紀實在太小了。在他們看來,一兩歲的孩子什麼也不懂,也什麼都做不好。如果讓孩子自己做,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甚至可能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父母乾脆就全權代勞。

認為父母可以代勞

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當中,內心會產生滿足感,他們非常享受被孩子需要的這種感覺。家長陷入其中,忽視了孩子也會有想要參與到成長當中的需求,認為一切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勞。把孩子當成了一個洋娃娃,享受着自己照顧孩子的滿足感,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孩子的依賴。

忽視了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存在一定的誤區,他們覺得這個時期的孩子連話都説不完善,也不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就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把孩子當成了一個需要照顧的對象,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內心也需要成長,他們有着獨立的意識,想要自己參與到成長的.過程當中。

對於很多父母來説,並沒有意識到嬰幼兒也有着成長的參與權,所以就下意識的進行了忽略。其實參與權非常重要,孩子能夠在嬰幼兒時期參與到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可以去培養更多的能力,也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於今後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尊重孩子從娃娃做起 第2張
  

為什麼要尊重嬰幼兒的參與權,有哪些好處?

提高自理能力

如果家長尊重嬰幼兒的參與權,引導他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去自己嘗試着照顧自己,那麼將會很好的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隨着孩子年紀的增長,他們也就會表現的比同齡人更加具有自主意識,在自理能力上也會更加優秀,學習一些生活當中的能力也會更加快速。

滋生成就感

當孩子參與到自己的成長之中,他們會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比如孩子能夠自己獨自洗澡,或者是自己獨自完成刷牙洗臉的過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與感。孩子會在自己這個完成的過程當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同時也能夠滿足於自己內心的獨立意識,對於他們來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過程。

更加信任父母

如果家長能夠在嬰幼兒時期,引導孩子一起參與到成長的過程當中,幫助孩子去面臨成長中所出現的問題。孩子對於父母也就會更加信任和依賴,在他們心裏父母值得信任,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能夠幫助自己解決。所以就會更有助於親子關係的提升,孩子今後長大了,遇到問題也會願意和父母傾訴。

對於年齡過小的嬰幼兒,家長也應該尊重他們的參與權

參與洗澡的過程

對於年齡過小的嬰幼兒,很多家長在洗澡的時候都不願意讓孩子參與其中,甚至覺得孩子活潑好動,給洗澡增加了難度。其實家長不妨讓孩子去感受到洗澡的快樂,比如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水瓢,或者是讓孩子拿着噴頭試着自己往身上澆水。這都是參與感的一種表現,孩子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洗澡的過程,並且由此感覺到自己可以掌控這件事情,所以他們也就不會對洗澡產生恐懼。

多給孩子展示原因

很多家長在親子教育中,總是忘記要向孩子展示原因。他們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朋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只要求孩子乖乖聽話。

這種教育態度無疑是不正確的,家長應該向孩子多展示一些原因,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才能夠快速的成長起來。比如在換尿布的時候,家長可以把用過的尿布放到孩子的面前,讓他們發現這個尿布和新的尿布有着哪些區別。孩子就會有着一定的判斷,知道尿布髒了需要更換,那麼在下次更換的時候,他們就會更好的配合。

讓孩子自己嘗試

想要提高孩子在成長中的參與感,家長就應該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生活當中的一些事情。比如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的需求,把照顧孩子當成了自己的任務,其實家長不妨放手,做事之前先調動一下孩子的積極性。

比如在餵奶的時候 可以讓孩子試着去自己尋找奶瓶,也可以引導孩子在表達需求的時候,多通過語言和動作來進行傾訴。不要沒等孩子提出要求,家長就全權代理,可以留給孩子一個反應和表達自我的時間。

大多數的父母都認為嬰幼兒時期的孩子什麼也不懂,更傾向於自己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這種照顧也就讓孩子失去了參與到自己成長的機會,所以家長不妨放慢一下腳步,多給孩子創造參與感,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成長中的進步。這樣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理能力,也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

Tags: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