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再小,也需獨立!

欄目: 育兒經驗 / 釋出於: / 人氣:2.52W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意識到父母的終極之愛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可以離開家庭、父母之後獨立生存的人。特別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加深切,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結果讓孩子一直處於保護之後,對父母產生很大的依賴。

孩子再小,也需獨立!

但是,總有一天我們需要放手的。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所以,孩子獨立得越早,離開父母的管教之後表現如何,才能看出家庭教育是不是成功了。

我們這個時代,孩子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瞬息萬變,充滿了機遇、誘惑、陷阱。什麼樣的孩子未來能夠勝出呢?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PeterDruker)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路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裡,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只有真正具有獨立精神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而不至於隨波逐流。

我們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在童年裡或者青少年時代,我們一次又一次面臨著成長的困擾,一次又一次進行著人生的抉擇。

如果你把握住了自己每一個關鍵的抉擇,而不是被人操控著。我相信你的選擇就算不精彩,你也會感到自己是為自己活著的幸運和快樂。並且會為之奮鬥努力,無怨無悔。

一個孩子如果一味地聽從父母的安排,埋頭聽話,什麼事都不管不問,那跟一個木偶有什麼區別呢?

我一直記得自己當年選擇大學專業時的情景,因為出身的緣故,我一直在生活的最底層體驗著世間冷暖,又從小喜歡武俠,充滿了正義感,也愛寫寫東西,我隱約覺得自己內心渴望去做一名記者。覺得記者用自己的筆或者鏡頭記錄這個世界和社會,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聲音,非常了不起。

所以那時候我說要學新聞傳播學。家裡人不懂,要我問讀過書見過世面的舅舅。

舅舅根據自己的一些見解,覺得學會計是不錯的專業,同時他也能給我一些就業的幫助。我是一隻很尊重他的,所以非常糾結。

幸好我從小到大的一些決定都是自己最後決定,這一次父母也尊重了我的選擇。

我還是沒有去學會計,看如今我每次一碰到要算數的表格都有點頭暈。一個數字算出來要反覆核對才能安心,如同一個強迫症患者。

我慶幸自己的選擇。而我的一個好朋友則不然,他是家裡強迫他學我們專業,因為家裡上面有人,只要考到證書就能去做新聞這一塊。

可是他從骨子裡就不喜歡這個,反而喜歡證券,他對數字非常敏感,班上的高等數學就他一個人能及格。

最後他從學校玩了幾年,幾乎天天逃課,畢業證書都差點沒拿到,如今他還是去了一家證券交易所上班。

有了這樣的經歷,我就一直告誡自己,為人父之後,一定要將選擇權交給孩子。

多問問孩子“你怎麼想的?”,多跟孩子說“你自己決定。”

因為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時間無法逆流。

自己的事,得自己負責,自己去解決。

當孩子有一天問我該怎麼辦時?我會讓觀視自己的內心,並且鼓勵他去做自己。

“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

我看見了,我就記住了,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蒙臺梭利

讓孩子自己做吧!

為什麼你要伸出手去安排孩子的人生之路呢?

很多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試圖安排孩子。

為什麼很多父母都明白讓孩子自己動手的重要性,卻往往沒有做到呢?

往往是因為“代替比等待更需要耐心,更麻煩”。

就拿孩子穿鞋子這件事來說,孩子剛開始穿鞋子,可能會套不進去,或者左右不分。頑皮一點的孩子還要和兩隻鞋子做遊戲,想象著鞋子是小船兒,玩上一陣子。

所以看到孩子在一件“小事”上面浪費時間,父母往往沒有心思去等他。很多時候就很不耐煩地給孩子穿上。

而穿襪子這件事,對於小傢伙來說就更難了,要準確地套進去,還要把腳跟的位置找準。

每天兒子就在這件事上面耗費時間。所以每次他舉起兩隻襪子求助時,我都要他自己先練習一下。一分鐘之後毫無進展,我就會給他穿好一隻,慢慢地演示一遍步驟,然後鼓勵他自己穿好襪子。

最耗費時間的還不是穿襪子,記得夏天教他穿T恤,我得一遍遍將自己的衣服脫下再穿上,還要做慢動作給他示範。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的獨立性就是在這樣的小訓練中形成的。

父母需要付出的是耐心和時間。

為什麼孩子面對生人就躲進父母的背後,面對挑戰就畏畏縮縮依賴父母?

常常是孩子遭遇失敗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傷害了孩子的信心。

不要害怕失敗,更不要懲罰失敗。

太多的孩子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很小的時候那些失敗的經驗讓他們無法自信地去探索。

有一個這樣的案例,孩子打算去學吉他,因為覺得那個很好玩。

但是媽媽就覺得學吉他不如學鋼琴,於是就哄著孩子去學了鋼琴。

結果孩子學了沒幾天就不學了。

這個時候媽媽就生氣了,責罵孩子不能堅持下去,是一個失敗的學生。

最後孩子學任何東西都沒有耐心。

他說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無所謂了。因為媽媽說的,“他不是一個能堅持的人。最後總是失敗。”

孩子的成長路上,一時的失敗又有什麼要緊的呢?何況很多時候還是父母的錯造成的。

前幾天有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太差,自己就將他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

孩子被打了之後,好幾天都沉默不語。每次回家就在自己房間裡寫作業,她以為是棍棒起了作用。

沒想到有一天老師打電話說孩子經常早退,是不是家裡真的有事?

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孩子出了問題。

最後在學校後面的一間網咖裡找到了兒子。

當孩子遭受失敗,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而不是懲罰。

孩子懶惰或者逃學我們可以懲罰,但是萬萬不可因為分數低就去懲罰孩子。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道理上,父母自己的強大是前提。

其實很多家庭,孩子黏人,離不開父母,都是父母自身的原因,父母緊緊地牽著孩子的手,管的太多,被無窮盡的焦慮籠罩。

這才是孩子無法獨立的原因。

其實每一個生命都是具有獨立性的,誰不向往自由呢?

說到底,還是回到我們養育孩子的初心:因愛而來,為愛守望。

孩子應該像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一樣,去自己經歷、體驗、感受,我們不能像養溫室的花朵那樣去養孩子,不要用過多的愛和規則去束縛他,只需要默默地守望,適時地鼓勵。

如果我們發現並且鼓勵孩子朝著獨立的方向發展,我們終將會收穫一個獨立而自信的孩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