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皖是哪個省的簡稱皖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1.8W

安徽省

皖是哪個省的簡稱皖1

“皖”,直接出於《漢書》,記載在春秋時期古皖國的存在。皖國國君被周天子封於皖,也就是今天安徽潛山縣到安慶一帶。

1667年,取當時的政治中心安慶(今安慶市)和經濟都會徽州(今歙縣)二府首字組成安徽省。安慶府是春秋時皖國故地,別稱為皖,故安徽簡稱“皖”。一説認為因境內最早的名山天柱山古稱皖公山,故簡稱“皖”。

徽商是在明清之後才形成全盛,發展相對晚近。真正安徽人的氣質和性格用“皖”來形容,《説文》對皖的釋義十分簡潔,皖,大目也。從字形的演義來看,有學者認為,皖字象徵着黎明時,屋裏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所以有可能,皖在古代是奉晨光為圖騰的部落。

皖是哪個省的簡稱皖
  

安徽名稱由來

安徽省”是公元1667年時才出現的一個概念,安徽是中國建省較晚的`一個省。

説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設於公元1645年(清順治二年),省府駐地江寧(即今南京)。清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省”。“江南省”的所轄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上海市、江蘇省和安徽省的所轄範圍之和。無論是明朝的“南直隸省”,還是後來清朝的“江南省”,皆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清初時,每年僅江南一省上繳的賦税額就佔了全國所收賦税總額的近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則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民間便有了“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説。

由於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東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吳氏等三藩勢力,再加上滿清皇室內部派系矛盾尖鋭,爭鬥不斷,而作為清廷主要的財源和人材庫之一的江南省,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就至關重要了。因此,順治皇帝決定將江南省分而治之,一來以便更強有力的管理,二來以防再有其它勢力利用富碩的江南省作大作強而危及朝廷。

公元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清廷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為:“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蘇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江寧)。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取“江寧”和“蘇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建“江蘇省”;取“安慶”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清朝時,安徽的省會是安慶,徽州本是鉅富之地,則是經濟中心。解放後,安徽曾設皖南行署(蕪湖)和皖北行署(合肥),後在定省會的時候,考慮到皖北經濟過於落後,才將省會定在合肥,以拉動皖北經濟。

皖是哪個省的簡稱皖2

皖是安徽省的簡稱。安徽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安徽省的省會城市是合肥。安徽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華東地區,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西接湖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9個縣級市,50個縣,45個市轄區。安徽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要衝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經濟、文化和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有着歷史和天然的聯繫。安徽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個文化圈組成。

乾隆年間,《清會典》從法律層面確定了順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結果,乾隆《清一統志》將江蘇與安徽兩省分開,目錄中已經全部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期有古皖國而簡稱皖。

皖是安徽省的簡稱,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合肥。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華東地區,介於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東連江蘇,西接河南、湖北,東南接浙江,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安徽省平原、台地(崗地)、丘陵、山地等類型齊全,可將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區、江淮台地丘陵區、皖西丘陵山地區、沿江平原區、皖南丘陵山地五個地貌區,分別佔全省面積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皖是哪個省的簡稱皖 第2張
  

擴展資料:

安徽水運條件優越,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川流橫貫省境。全省水域面積廣闊,大小河流有300多條,總長度約1.5萬多千米,通聯全省81%的市、縣,能與9個省市相通。

擁有6000多千米內河航道,共有一二類口岸11個、港口16個,其中長江黃金水道400多千米,沿岸的銅陵港、蕪湖港、馬鞍山港都是萬噸級天然良港。

安徽古代代表文學是徽文化、新安理學、道教文化、理學、桐城派、建安文學,桐城派文論體系和古文運動的.形成,始於方苞,經劉大櫆、姚鼐而發展成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

新安理學是中國思想史上曾起過重大影響的學派,其奠基人程顥、程頤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

Tags: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