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一起來看看孩子溺水時現場搶救方法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7.2K

溺水,也叫淹溺,是少年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約佔少年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40%。在我國因水域面積不同,溺水死亡的發生率也不相同。在長江以南及沿海地區發生率較高,北方地區相對發生率較低,男女比例在5:1左右。若按季節劃分,以七八九三個月發生率最髙,約佔總數的41%。在北方地區因冬季滑冰落水事件也時有發生。

一起來看看孩子溺水時現場搶救方法

溺水,可分為乾性溺水和濕性溺水。乾性溺水是指落水後,因驚慌、恐懼、寒冷刺激等原因導致喉部痙攣窒息和反射性心臟停搏死亡。因乾性溺水死亡者約佔溺水死亡的10%~40%。左右。濕性溺水是落水後為避免吸水而不自主地憋住呼吸,當在憋不住時突然作出深呼吸動作,將大量的水吸入氣管和肺內,從而阻止了呼吸系統的氣體交換。因吸入的水不同,濕性溺水又可分為海水和淡水兩種。在海水淹溺時,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鎂、鈣等物質,進入肺泡後對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可造成損傷,使大量的水分滲入肺泡導致肺水腫,同時使血液濃縮,血液中的鈉、鉀。氯含量增高,誘發心力衰竭致死。淡水淹溺者,因大量淡水經肺進入血循環,使血液中的鈣、鈉、氯降低,紅細胞在低滲血漿中破碎髮生血管內溶血,導致發生心室顫動死亡。另外,大量的紅細胞破碎後遊離的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還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溺水的死亡過程十分迅速,一般從落水掙扎到死亡只有5分鐘左右的時間,因此,儘快將落水者救出水面,是各項搶救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當發現落水者時,施救人員應一邊向周圍發出求救信號,一邊儘快脱去外衣、鞋靴游到落水者附近施救。對尚在拼命掙扎的落水者,一定要從背後接近並注意防止被落水者抱住,一旦被抱住時應主動下沉,待掙脱後繼續施救。對昏迷、半昏迷狀態的落水者,可從頭部接近落水者並迅速將其翻轉,使口鼻露出水面,一隻手從腋下抱住落水者遊向岸邊。不會游泳者施救時,應借用木板、竹竿、繩索等物品進行施救,不可貿然進入深水。對冬季落人冰洞者,施救人員須脱掉棉衣、棉鞋再下水救人。如果落水者已沉入水底,因落水者在水底仍在不停地掙扎,多已偏離落水的冰凍口,此時施救者應先在冰凍口插一竹竿、木棍之類的東西作為標記或身繫繩索再下水,以免在冰下找到落水者後想浮出水面時找不到原來的冰洞口。如果是在流動的河水中,一且隻身潛入冰下,生還的可能性很小。

把落水者救上岸後,應立即快速清除口腔、鼻腔中的污泥、分泌物、假牙等。然後控出吸入氣管、肺和進入胃內的水分。幼兒可倒提雙足,輕拍胸部將水控出,稍大些的孩子,施救者可單腿跪地,把孩子的腹部放在施救者腿上,使頭部下垂將水控出。也可抱住落水者的雙腿用肩膀從腹部把落水者扛起來,使落水者的頭部在背後自然下垂,然後原地踏步或快步跑動。這種方法是利用落水者自身的重量在施救者跑動過程中起按壓心肺和控水的雙重作用,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搶救方法。也有的地方把落水者搭在牛背上,然後趕着牛跑。不管用哪種方法控水,時間都不能太長,最好不要超過1分鐘,這是因為:

(1)在溺水者中有10%~40%是乾性溺水,也就是説,有部分溺水者呼吸道內並沒有水。

(2)如果呼吸道內有水的話,震動控水1分鐘足可以把大部分水分控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