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星秀 > 

楊沫個人資料簡介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生平經歷

欄目: 星秀 / 發佈於: / 人氣:9.38K

楊沫簡介

楊沫(1914.08~1995.12),當代女作家。原名楊成業,筆名楊君默、楊默。原籍湖南湘陰。 生於北京,1995年12月11日逝世。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

楊沫個人資料

楊沫(1914.08~1995.12),當代女作家。原名楊成業,筆名楊君默、楊默。原籍湖南湘陰。 生於北京,1995年12月11日逝世。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北京文學》主編等職務。其代表作是描寫一個知識女性成長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的長篇小説《青春之歌》,其中鮮明、生動地刻畫了林道靜等一系列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小説於1958年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歡迎,並被改編為電影。另有演員。

楊沫個人資料簡介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生平經歷

楊沫照片

楊沫人物簡介

楊沫(1914年9月25日~1995年12月11日),女,原名楊成業,筆名楊君默、楊默,原籍湖南湘陰,1914年9月25日生於北京,當代著名作家。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的力作《青春之歌》自1958年問世以來,多次再版,暢銷不衰,累計發行500萬冊,已有10多種文字的譯本,並被拍攝成同名影片,曾影響幾代青年。以後她相繼出版了長篇小説《芳菲之歌》、《英華之歌》等。由她本人整理出版的近300萬字的7卷本《楊沫文集》收錄了她大部分作品。

楊沫曾是第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四屆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從1989年起至逝世前任北京市文聯主席。

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楊沫主要作品

楊沫作品 劉文韜編輯1958年出版的代表作長篇小説《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學生運動的優秀長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識青年林道靜這一藝術典型。小説在讀者中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影響深廣,曾由作者改編為電影劇本,拍成同名電影上映。

楊沫的作品還有中篇小説《葦塘紀事》,短篇小説選《紅紅的山丹花》,《楊沫散文選》,長篇小説《東方欲曉》、《芳菲之歌》、《英華之歌》,長篇報告文學《不是日記的日記》、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記》,以及《楊沫文集》等。

生平經歷

1914年8月生於北京。曾就讀於温泉女中,因家庭破產而失學,當國小教員、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

1934年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戰爭的散文和短篇小説。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戰爆發後到冀中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戰爭,做婦女、宣傳工作。

1943年起任《黎明報》、《晉察冀日報》等報紙的編輯、副刊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劇、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人大常委等職。

成長經歷

作家楊沫,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全國作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北京文學》 主編等職務。她在青年時代曾在北大旁聽,《青春之歌》的創作就有她在北大旁聽生活的影子。她的三妹楊成芸,就是後來成為著名電影演員的白楊。她因父母不和,缺少家庭關懷。書香之家,沒有給過楊沫温暖的感情,卻使她在孤寂的童年能躲到書籍、牌匾、對聯以至崑曲中尋找歡樂。十四歲時,楊沫讀完高小一年級,還差一年才能畢業,但為躲避腐朽的家庭,她私自跑到西郊,考進西山温泉女子中學,過起住校生活。在校園裏,她除了應付必要的功課以外,全身心傾注在讀書之中,廣泛涉獵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五四”以後,中國反封建、爭自由民主的小説、歐洲和日本十八、十九世紀的宣揚個性解放的文學作品深深吸引了楊沫。郭沫若的小説《落葉》是楊沫讀的第一本新小説。最初楊沫讀的是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朱自清、冰心、廬隱的作品。接着是魯迅、茅盾、丁玲、蔣光慈、蕭軍、蕭紅及日本的廚川白村、小林多喜二、芥川龍之介等人的作品。楊沫愛上了文學。1931年春,楊沫父親破產,逃亡不知去向,家庭瓦解了。母親把十六歲的楊沫叫回家,強迫她嫁給一個國民黨軍官。楊沫對包辦婚姻,她毅然反抗,又跑回西山的學校。至此楊沫母親斷絕了對楊沫的一切供給。 在河北香河教書時,楊沫結識了北京大學一位國文系的學生玄。1932年她與玄相愛同居,住在北京沙灘一帶一個小公寓裏,靠玄家裏寄來的少許錢維持生活。楊沫不甘於瑣碎的小家庭生活,由此精神經常陷入空虛和苦悶之中。1933年,一個偶然的機遇,成了楊沫苦悶生活的轉折。春節除夕夜晚,楊沫來到小妹白楊的公寓。那裏聚集着十幾位東北流亡青年。這些人都是大學生,共產黨外圍組織 “劇聯”成員,也有共產黨員。楊沫與這麼多的愛國青年相聚一堂,她的心第一次受到震動。“聽到他們對於國內國際大事的精闢分析,使我這個正在尋求真理,徘徊歧途的青年猛醒過來——啊,人生並不都是黑暗的,生活並不都是死水一潭!原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拯救危亡的祖國,為了一個美好的社會的誕生正在浴血奮戰!”(《青春是美好的》)那除夕之夜是楊沫生活道路上新的里程碑。這裏程碑式的一幕,在《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中藝術地再現了出來。 楊沫認識了宋之的等共產黨

員和革命青年。他們宣傳抗日,痛斥國民黨的不抵抗主義,向她介紹馬列主義書籍。楊沫讀的第一本理論書是《怎樣研究新興社會科學》,還讀了高爾基的《母親》等小説。在小家庭裏,共產主義的崇拜者和胡適的崇拜者鬧起了矛盾。楊沫為了擺脱束縛,四處奔波尋找工作。從1931年到1936年,她當過三次國小教員,當過家庭教師和書店店員。那幾年,楊沫多是住在小公寓裏,為的是便於到北京大學旁聽,堅持學習。此時的楊沫,被共產主義學説吸引去了,她甚至到獄中去看望被捕的共產黨員,為他們做些事情。

楊沫的處女作《熱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在1934年3月15日東北救亡總會辦的《黑白》半月刊上刊登出來,這是楊沫思想和感情昇華的文字記錄,是她創作生涯裏第一個堅實的腳印。散文有條理而簡要地記敍了熱河南部山地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揭露出地主欺壓農民的事實,對處於水深火熱的勞動人民寄予同情。楊沫幼時跟父母去鄉下收過租,那一樁樁農民交租賣地的慘劇撼動過她的心靈,因而當她有了階級覺悟以後,她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便成了從心中迸發出的第一束明亮的火花。這篇短文雖然顯得粗糙、簡單,但感情真摯,顯示了楊沫作品愛憎分明的特點。

這一時期楊沫的創作熱情很高。楊沫説:“我不知深淺,但勇氣很足,得空就寫,寫散文、紀事、報道和短篇小説。”楊沫用“小慧”的筆名,常向上海《中流》和《大晚報》副刊等報刊雜誌投稿,楊沫發表於1937年的四個短篇小説都是這一時期的創作。《怒濤》寫的是女知識青年美真割捨小家庭的愛,為大眾的幸福,犧牲個人感情投身火熱鬥爭的故事。小説還集中描寫了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到農村宣傳抗日的場景。美真是一個熱情、誠摯的女大學生。在她十九歲上大學的那年,與青年昭相愛同居。慢慢地她對於安逸的生活,丈夫和兒子的愛不能滿足了,她想着千萬個飢寒交迫的人,再也不能安靜地生活下去。但昭與她相反,他認為女人不應該離開家、丈夫和孩子去為什麼遠不可及的理想犧牲自己的幸福。衝突的結果,他們只有分手。美真投入了火熱的鬥爭。主人公美真有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影子,也是《青春之歌》的主角林道靜的雛型。這篇小説,是《青春之歌》最早的胚胎。

在北大周圍的生活和學習成為楊沫早期創作的源泉和動力,經過楊沫自身的努力,最終成為中國文壇上的一顆耀眼的巨星。

張中行是香河縣東河屯鎮人,當時叫張玄,1909年生。三四歲時就由家庭包辦,與一農村女子訂了婚,1926年17歲時正式結婚。張中行妻子是個文盲,小腳,相貌平平,性格温順。張中行在外面上學,只寒暑假回家相聚一下。張中行妻子是傳統的中國女性,任勞任怨,洗衣做飯,下地幹活,孝敬公婆,恪守婦道。即使後來張中行在北京與楊沫公開同居,其妻也沒一句怨言。張中行此時也看了不少進步書籍,當朋友請他幫楊沫時,他對抗婚的女中學生充滿好奇和同情,答應見面談談。楊沫從北戴河返回北京,與張中行見了面。在張中行的眼裏:“她17歲,中等身材,不胖而偏於豐滿,眼睛明亮有神。言談舉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於感情。”(張中行《流年碎影》224頁)當時張中行在北京大學國文系讀書,兩人談得非常投機,彼此印象都相當好。 到吃飯時分,張中行就請楊沫和介紹人在東安市場的東來順吃了午飯。之後,張中行立刻給自己的哥哥去信,詢問學校是否缺人,如缺,自己認識一個,很是不錯,遂把楊沫介紹給哥哥。於是,在1931年9月初,楊沫就準備動身去香河教書。去香河之前,張中行又跟她見了兩面。在楊沫上車離別之際,兩人已經戀戀不捨。此後,兩人開始了頻繁的通信聯繫,感情迅速升温。楊沫去香河教書大概兩 個月左右,她母親病了。打聽到楊沫下落後,託人力勸她回北京,並答應以後還供她去讀書。楊沫急忙返回家中。楊沫母親丁鳳儀此時已經病重不起,危在旦夕。因感情破裂,她父親和哥哥都沒有回來。家中只有楊沫和兩個年幼的妹妹,守着她們貧困垂危的母親。但楊沫此時正與張中行熱戀。她沒怎麼照顧垂危的媽媽,卻成天去找張中行,兩人在公寓裏廝守,形影難分。望着母親的病一天比一天重,楊沫卻沒覺得難受,張中行給了她呵護和尊重,讓她嚐到了幸福。楊沫很快就懷了孕。當她把消息告訴張中行時,張中行卻愁眉不展,讓楊沫十分困惑和吃驚。隨之,對張中行極為不滿。後來,據張中行對徐然姐姐説:“你媽只看表面,不是我負心冷淡,當時生活艱難,加上她懷孕,就更困難,心情沉重,你媽就以為我冷淡她……”楊沫非常敏感,認為自己懷孕後,張中行明顯地與自己疏遠了。她很好強,一賭氣,也不再去找他。年底,母親丁鳳儀病死,因父親楊震華另有外遇,丁鳳儀死後,後事他根本不管。家中沒錢辦,丁鳳儀的棺材就一直放在她的卧室裏。次年年初,為給丁鳳儀出殯,楊沫舅舅帶楊沫到熱河省灤平縣去變賣楊震華的土地。得了一些錢後,才給放了兩個多月的母親出了殯,姐妹三人還分了一些剩餘。

1932年夏,楊沫的肚子在一天天變大。她不好意思住在家中,就悄悄在張中行的住處附近,租了間房子。張中行還常常來看她。可兩個人感情上已有隔膜,相對無言。最後,楊沫決定去小湯山白楊的奶媽家把孩子生下。臨走時,張也沒有説送她一程。楊沫後來在文章裏寫道:“眼看着我挺着大肚子,一個人上了路,他竟連送送我的意思都沒有,好狠心的人呀!”兒子生下12天后,楊沫就坐着一輛毛驢車從鄉村回到了北京城。兒子留給一個奶媽照看。沒叫張中行花一分錢,費一分力,楊沫自己把孩子的事處理完畢。很快的,張中行又恢復了對楊沫熾熱的愛。楊沫雖然埋怨他,卻還是深深愛着他,原諒了他。自此,也就是1932年下半年,兩人在沙灘的小公寓裏開始同居。楊沫給丈夫做飯、洗衣、縫縫補補,過着失學失業,半飢半飽的生活。

據張中行説:楊沫“讀了不少新文學作品,並想寫作。又為了表示心清志大,把有世俗氣的學名‘成業’扔掉,先改為‘君茉’,嫌有脂粉氣,又改為‘君默’,以期寧靜而致遠。”(張中行《流年碎影》225頁)那時,張中行還是個學生,楊沫沒有工作,全靠張一個人的生活費。他們的日子自然清苦。一天上午,楊沫妹妹白楊來到楊沫和張中行的住處。屋裏酷冷,窗台上的水杯裏結着冰碴。已經十點多鐘了,卻還沒有升火。屋裏沒煙筒,只有一個做飯用的小煤球爐,奄奄一息。人在屋裏不敢脱衣服,還凍得哆哆嗦嗦。白楊問:“這樣冷,你們怎麼能住?”楊沫説:“每天上午十來點鐘生火做飯,到下午吃完晚飯滅火,燒了七八個鐘頭,屋裏挺暖和的。晚上進了被窩,有厚被子,再怎麼冷也不怕。”白楊發現飯櫃裏,除了點鹹蘿蔔,什麼吃的也沒有。問:“你吃些什麼菜?” 楊沫説:“每天有肉有菜。” 白楊説:“大姐,你別開玩笑了。” 楊沫説:“每天買一毛錢豬肉,再加上半棵白菜,這不有肉有菜了嗎?”大姐的生活如此清寒,叫白楊着實吃了一驚。但張中行有學問,精通古書。他隔長不短給楊沫寫詩,讓她感受到了一種高雅的情趣,彌補了房子寒冷和吃不上肉的缺憾。以下一首就是他從《樂府詩集》或什麼地方找來,送給楊沫的詩: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閣,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户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窩裏。 娓娓表達了對愛妻的繾綣依戀。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愛讓童年不幸的楊沫感到了莫大的滿足。

五十年代,楊沫出版了長篇小説《青春之歌》,許多人認為其中醜化的餘永澤就是張中行,張中行總是講自己“沒有在意”保持沉默。“文革”期間,有人找到張中行希望他揭露楊沫的“罪行”,可張中行卻在揭發材料上寫上了“她直爽,熱情,有濟世救民的理想,並且有求其實現的魄力。”楊沫看到後大為驚訝,甚至還寫了封感謝信給張中行。後來有人著文談她當年感情,楊沫以為是張中行指使,兩人關係再度惡化。楊沫去世後,她的子女曾經請張中行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卻遭到張中行意外拒絕,“是她不再是,或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她。”在張中行的心中僅存的美好片段也終究破滅了。

楊沫作為一個作家,是優秀的,但作為一個母親,卻有嚴重的欠缺。她生前多次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楊沫曾説她不喜歡小貓小狗。老鬼感到她也不喜歡小孩兒。她的神經官能症使她怕吵鬧,曾明確表示不歡迎別人帶小孩來家裏,説小孩一哭鬧,她的心臟受不了。週末孩子們一回家,她就抱怨太亂太吵。如同楊沫的母親整天醉心於打牌看戲,楊沫整天醉心於她的寫作,都同樣的不管孩子,兒女情很淡。孩子生下後,楊沫嫌帶孩子麻煩,影響工作,5個孩子有4個是找別人帶的。 據楊沫自己説,她18歲時在小湯山一個農民家生了第一個孩子。產後12天,因農村鬧霍亂,不敢多呆,就把嬰兒留下,自己返回北京。結果這個小兒子長到1歲半時,生病夭折。她第二個孩子徐然,只奶了8個月,也送回了河北農村老家。第三個孩子青柯1938年冬生於河北深澤農村,剛過滿月楊沫就出去追趕賀龍的部隊,將孩子留在農村。以後不聞不問,直到8歲眼睛被人扎傷,才把他接到身邊。楊沫在1947年4月6日日記中也承認自己過去對青柯太冷漠了。到生第四個孩子小胖時,楊沫還想送給奶媽養。因為當時地委領導提倡女同志自己餵養孩子,她才被迫改變了主意,沒有送出去。到要生老鬼時,她決定打胎,卻因手續問題沒有打成,只好在阜平生下來。又很快地把剛生下的老鬼送回老家,找人餵奶。其實當時環境改善,很多同志都把孩子留在身邊或附近。

楊沫説她尊崇盧梭。——盧梭就把自己的親生孩子統統送給育嬰堂,一個不要。從年輕時起,她就不是整天圍着孩子,想着孩子的人。參加革命以後,她更認為:工作第一,革命第一,孩子是私事,是累贅。這從楊沫的日記中能看出來。“1945年11月25日:過去我總認為奶孩子不是革命工作,為了工作,就應當把孩子給別人奶,自己騰出功夫來工作。後來看了聶榮臻同志的報告,説女同志是來杭雞等,才轉變一些。但還是輕奶孩子,重工作。今年有了孩子,自己就矛盾。是奶呢,還是不奶呢?原來還有些奶的意思,後來敵人投降了,自己想到解放區將多少倍的擴大,根據形勢,幹部用的更多,加上孩子很淘氣,自己嫌麻煩,就決定了不奶。曾各處找奶母,但沒找到。這時聽説馬同志不回十分區了,為了不願把孩子丟得太遠,這才自己奶着。開始想等到新工作崗位再找奶母,但以後十分區婦女部長給我寫信,叫我千萬自己奶孩子,她説她這次到冀中去開會才把思想整通。又加上十地委領導同志也叫我自己奶。楊英同志説自己養活一個孩子,至少可為革命服務20年,這是很偉大的工作呀。於是我才決定了自己奶。但是一陣陣,我還是有許多不良的思想使自己苦惱。尤其當孩子淘氣或墮(纏)得自己不能動身時,就煩惱,生氣,覺得冤枉……

……有時因為孩子的累贅,不能像許多同志似的活動,工作,內心也感到痛苦,感到自己前途將被葬送似的不安。一直到今天,也還是不斷地自我鬥爭,不能完全安心的奶孩子。”

楊沫的童年很苦。她的父母感情破裂,各自尋歡作樂,不管孩子。她自己從生下後,就缺少母愛與父愛,老捱打。在這個冷酷環境裏,潛意識中她也深受她父母的影響,不大管孩子,對孩子的事漠不關心。楊沫説她小時候,她的母親從沒有抱過她,親過她。她也繼承了這個特點。老鬼4歲從農村來到北京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記憶中就沒有被母親抱過,親過。也從沒有嘗過坐在母親膝蓋上的滋味,老鬼的哥哥也如此。別人都有向父母撒嬌的經歷,老鬼和他的哥哥卻一輩子不知道撒嬌是何滋味。

紅色經典《青春之歌》家喻户曉,成就了楊沫現代紅色經典作家的地位。林道靜、盧嘉川這些《青春之歌》中的人物曾經感染和影響了幾代人。作家老鬼的新版本《我的母親楊沫》一書,在修改老版本全部錯漏的同時,又新增內容近三分之一。該書以兒子特有的視角,講述母親的真實一生。

母親楊沫的真實經歷與感情

《青春之歌》寫作的背景、小説中主人公的原型,這些小説裏看不見、而又讓讀者牽腸掛肚的情節與故事,在《我的母親楊沫》中被一一展現。老鬼寫道:“小説中的盧嘉川,就是母親懷着對一個前線戰友的深情,對一個永遠不能在一起的人的愛,用最真摯的感情塑造出來的。儘管盧嘉川是虛構的,好多人都覺得這個人物寫得好,母親把他寫得栩栩如生。其中的隱情就是這段與路揚的友誼與戀情。”再現作家生活中的真實經歷與感情,無疑會加深讀者對小説、對作家本人的理解與喜愛。正如老鬼所言:“我的寫作原則是可以犧牲一切卻不能犧牲真實。人物傳記尤其不能摻假,不能拔高,不能隱惡揚善。”他認為,“一個,比虛假的楊沫能更久遠地活在人們心中。”

母親楊沫非完美的一生

老鬼所呈現出來的楊沫,是一個立體而豐滿的形象,既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她的性格,更能清晰地看到她從生命的起點到終點所跋涉的每一個足印。身在局中的老鬼不誇大母親光輝的一面,也不迴避她的瑕疵,寫出了母親真實而非完美的一生。尤其是“文革”時期,這裏有別人對她的批判、揭發,也有她對胞妹、著名演員白楊等人的“揭露”。這是那個混沌不堪的時代鬧劇中的尋常一幕。老鬼通過本書勇敢地寫出了楊沫的真實一生,不僅凸顯楊沫獻身抗日救亡、寫作共和國經典長篇《青春之歌》的輝煌經歷,而且把她人生旅程中非陽光的一面如實地袒露出來,寫出成功背後的艱辛、曲折,讓人看到她的苦惱、隱情和孤獨。

第三隻眼看待母子親情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為親者諱”。老鬼在書中的真實記載,讓看過《我的母親楊沫》的許多評論家和作家感慨萬千。評論家王幹説:“《我的母親楊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一刀切開了中國倫理和傳統文化遮蔽起來的問題,這就是如何看待長輩。老鬼寫母親不是以兒子和一般作家的視角,是以獨特的視角,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性,用第三隻眼看待母子親情。非常有衝擊力。揭開了父輩的傷痕,刺痛了父輩。”評論家白燁説:“《我的母親楊沫》寫出了一個更真實的母親,把自己也擺進去,沒有逃避。冷竣如一。為非虛構性作品樹立了一個新的高度。”

人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