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星秀 > 

程之個人資料簡介 人物經歷 生前任職 演藝經歷

欄目: 星秀 / 發佈於: / 人氣:3.21W

程之簡介

程之,男,(1926年2月3日-1995年2月14日),中國著名演員,原名程會春,祖籍湖南,生於武漢,1928年後隨祖父程頌萬遷居上海。程之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京劇,8歲時即登台演出。1944年,考入復旦....

程之個人資料

程之,男,(1926年2月3日-1995年2月14日),中國著名演員,原名程會春,祖籍湖南,生於武漢,1928年後隨祖父程頌萬遷居上海。

程之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京劇,8歲時即登台演出。1944年,考入復旦大學經濟系後,又熱愛上話劇,並於次年輟學,成為職業演員。

1947年,進入文華影片公司任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文華併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同時為譯製片配音。

1986年,在央視《西遊記》中飾演金池長老, 贏得華人觀眾一致好評。

1995年2月14日,在元宵晚會演出後,因心肌梗塞猝死。

他是著名主持人、演員程前的生父。在程前出生15天后,將其子過繼給其大哥為養。

程之個人資料簡介 人物經歷 生前任職 演藝經歷

程之照片

程之人物經歷

程之素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稱。《腐蝕》中的特務頭子齊科長、《我這一輩子》中的警察局長、《紅日》中的敵參謀長、《苦惱人的笑》中的主編,程之也扮演了一系列的正面人物形象,比如《關連長》裏的解放軍戰士老董、《紅色娘子軍》裏的紅軍軍醫、《飛刀華》裏剛正不阿又不乏幽默的李中俠等都頗有特點。

程之程之對語言藝術有較好的修養,既擅普通話,又會各地方言。他曾為《牛虻》裏的蒙泰里尼配音,也為《馬歇爾,歡迎你》配旁白,依然保持了原片幽默風趣的格調,還為上影故事片《曙光》中的賀龍配音。

程之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除京劇外,他還特別喜歡相聲,曾在1977年1月至4月間演出了三百六十餘場,每一個段子,都溶匯了他的生活經歷。他的絕活在於能説上海、湖南、四川、寧波等十個地方語言,對語言藝術又有潛心的研究。程之還頻頻在電視屏幕上亮相,擔任節目主持人。

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製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

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唸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

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鬥的演藝生涯。

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髮師",影片中五號理髮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

1952年,上海八傢俬營電影公司合併,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1953年"聯影"併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期間,程之又先後參加了《我這一輩子》、《關連長》等影片的拍攝。其中程之在《我這一輩子》中扮演警察局長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榮獲了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次頒發的優秀表演獎銀質獎章。

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併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瞭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羣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

1969年,電影系統大批人員下放到奉賢的"五七"幹校勞動,程之仍作為"審查對象",在"幹校"勞動了四年。1973年,程之被列為第一批迴廠參加工作的人員之一。回廠後,他即參加了影片《難忘的戰鬥》的拍攝。1975年1月1日,他又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對外公演的話劇《春苗》,扮演重要角色"杜院長",這是他從藝三十週年的紀念日。

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

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

1986年,在央視《西遊記》中飾演金池長老, 贏得華人觀眾一致好評。

​1994年底,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有《電視塔下》小品系列、《西遊記》(第六集)、《春蠶、秋收、殘冬》、《立體交叉橋》、《阿Q和他的子孫》、《牡丹亭》、《哀樂江湖》、《鹹菜街軼事》、《小紹興傳奇》等等;並改編、導演、主演了兩集電視劇《名優之死》;導演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等。同時,程之還主持了上海電視台國際部《上海灘》欄目。

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霧都孤兒》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斗蟋蟀》、《茅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

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説,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于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粧、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

程之1995年在上海逝世。

程之生前任職

程之曾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原民盟中央文化委員、中國上海電影家協會第三屆名譽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名譽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國際京劇票房副理事長、上海市靜安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

演藝經歷

《西遊記》中的造型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在家庭的藝術氛圍薰陶下,耳濡目染,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製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

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唸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全市共有十四所大學聯合參加,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這次演出影響很大,併為程之今後踏入話劇界成為專業演員打下了基礎。

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鬥的演藝生涯。當時的苦幹劇團薈萃了上海的著名演員,如石揮、張伐、白穆、丹妮等,與這些著名演員同台切磋,奠定了程之成為表演藝術家的堅實基礎。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髮師",影片中五號理髮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申報》刊登的介紹《假鳳虛凰》的文章中,還專門表揚了程之"能拉會唱、聰明人也"。接着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

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併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瞭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

程之和于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羣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沒完沒了的寫"歷史問題"、寫"思想彙報"。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程之莫名其妙地被關了十個月,又稀裏糊塗地被放了出來。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廠複查小組讓程之在一張"肅清流毒、恢復名譽、推翻一切不實之詞"的證書上籤了名。從此撥開烏雲見青天,十年的冤枉得以平反。程之把這看成是"第二次解放"。激動之餘,他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把十年蒙受的損失用加倍的努力補償回來。1977年初,上海掀起了全市性聲討"四人幫"的宣傳活動。程之認真地投身進去,不論是工廠、碼頭、廣場、街道里弄、體育場館,他都積極參加並自編相聲、小品等節目,與上影演員劇團的秦怡、王丹鳳、于飛、陳述、曹鐸等同志一起演出。每天一早出發,晚上要十一、二點才能回家,最多的一天演了11場。吃飯都沒有時間,經常在"麪包車上啃麪包"。1979年1月到4月的一百多天裏,共計演出了360餘場。

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在大眾、徐匯、曹陽等劇院演出了近百場。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約四十餘場;隨後又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拍攝過程中,與顏碧麗導演配合默契,為顏導演出了不少點子,使影片達到了理想的喜劇效果,被顏導譽稱為"真正的電影演員"。當顏導接了下一部影片《筆中情》時,她親自帶着文學本來找程之,要求程之能對劇本作一全面整理、修改,以加強喜劇色彩。對顏導的信任和委託,程之欣然接受,並認真對待。後來,顏導就是根據程之的修改稿分的鏡頭。影片完成後,得到了廠領導的肯定。這期間,程之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對於程之不計名利,熱忱工作等突出表現,他被上影廠評為"先進工作者"(1981年)。

武大癩子(程之飾演)1994年底,程之還參加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在此期間,程之還拍攝了不少電視劇,並做了些編導工作。其中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

電視劇《名優之死》是程之一生中影響最大、獲得好評最多的一部作品。京劇演員袁世海、譚元壽等都説該劇拍得好,並説沒想到程之的老生也唱得如此之好。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話劇演員、田漢先生的女婿張輝和他的夫人田野女士看了該劇後激動地説:"這戲使我想起了父親"。並感謝程之將他們父親的名劇搬上了銀屏,稱讚這是一部高質量、高水平的電視劇。許多觀眾來信、來電,對《名優之死》給予了最高的評價。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山西霍縣礦務局團柏煤礦的工人同志和他們職工學校老師的來信,來信中説:這位教師的兒子因工傷事故喪生,使她痛不欲生,看了《名優之死》,那震撼人心的鼓聲激勵她振作精神,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她問程之在哪能買到《名優之死》的錄音帶。程之接信後,立即為她複製了一盤《名》劇的錄音剪輯,並寫了回信一起寄給她。這位教師收到磁帶和回信後,激動不已,她和學員們一起聽錄音、看程之的回信。為了表達他們的心意,特意去省城太原定製了一面錦旗,"觀眾愛您"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表達了煤礦工人的一片心。程之收到這面錦旗,忍不住淚流滿面,這是真正來自觀眾的心聲,是觀眾對程之的最高褒獎,是他從藝一輩子的最大榮譽!

1993年程之與仲星火"多才多藝、辛勤耕耘",是程之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程之從藝五十年,拍攝了百餘部影視片,塑造了眾多類型各異的人物,無不窮形盡相,栩栩如生。同時,他的配音藝術、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的。

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孤星血淚》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斗蟋蟀》、《嶗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

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説,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于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粧、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1985年和1987年,程之參加"中國電影明星藝術團"和"上海電影明星藝術團"先後兩次出訪新加坡和香港,和陳述、曹鐸合説的相聲《方言趣談》和《歌曲笑談》等也都是由程之自己編寫的,演出效果很好,深受海內外人士和廣大僑胞的歡迎和讚揚。當地報刊還着重介紹了程之和他的相聲,並讚譽他是表演藝術領域的多面手。

程之對京劇藝術執著的熱愛,使他不停地為光大我國的國粹而辛勤工作。他以淵博的學識,主持了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等舉辦的各類京劇大獎賽併兼任評委;又為上海電視台主持《説戲談曲》欄目,為普及京劇知識、弘揚民族文化盡心盡力。

為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播譚派唱腔藝術,程之竭忠盡智地為他父親程君謀老先生整理、記譜了五出譚派名劇《空城計》、《李陵碑》、《捉放曹》、《擊鼓罵曹》、《舉鼎觀畫》,現已付印,贈給全國各大城市戲校作為傳播譚派藝術的教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年一代京劇演員作了貢獻。同時還贈與海內外喜愛京劇的朋友們,以饗知音。

程之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更是一位善良、謙虛、和藹可親的人。他的座右銘"演戲要生活、生活不演戲",也影響、教育了家人和子女。他在生活中真誠待人,悉心照顧老人,精心培育後代,子女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健康成長,茁壯成材。

程之(右)與(左起)陳述,萬籟鳴,凌之浩程之屬牛,他就象一頭老黃牛,在藝術天地裏辛勤耕耘,奉獻着自己的藝術生命。他曾經説過:"我不關注壽命,我只關注藝術生命"。就是這樸實真摯的感情,使他在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的日子裏,創下了一天連演11場的最高記錄;就是這執著的追求,使他在坐骨神經痛發作期間,忍着巨痛,僅用了二三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的拍攝;也正是這滿腔的熱忱,使他不停地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社區老年詩會、中學的升旗儀式、街道里弄的慶祝活動,只要對社會有益,只要是羣眾喜愛,他都是那麼投入、那麼認真地對待每次演出。1995年2月14日,程之應邀出席上海市政協的元宵節聯歡晚會,自己清唱了《盜御馬》選段之後,又興致勃勃地為舒適先生操琴伴奏,演出了《李陵碑》選段,演出結束時,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猝然倒在了他心愛的舞台上。作為一位從藝半個世紀並贏得花繁果碩的藝術家,程之實踐了自己的諾言,為藝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個人作品

1947

《夜店》

《假鳳虛凰》

《太太萬歲》

1948

《豔陽天》

1949

《母親》

《哀樂中年》

《表》

1950

《太平春》

《我這一輩子》

《腐蝕》

1951

《姐姐妹妹站起來》程之與韓非《關連長》

《有一家人家》

1952

《太陽照亮了紅石溝》

1953

《雞毛信》

1954

《山間鈴響馬幫來》

1956

《秋翁遇仙記》

《李時珍》

《家》

1957

《牧童投軍》

《乘風破浪》

1958

《兩個巡邏兵》

《無名英雄》

《蘭蘭 和鼕鼕》

《鐵窗烈火》

《大風浪裏的小故事》

《疾風勁草》

1959

《地下航線》

1960

《向陽花開》

1962

《魔術師的奇遇》

1963

《飛刀華》

《紅日》

《蠶花姑娘》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難忘的戰鬥》

1979

《苦惱人的笑》

1980

《見面禮》

《愛情啊,你姓什麼?》

1981

《御馬外傳》

1982《西遊記》劇組合影

《犟小子》

《筆中情》

1984

《愁眉笑臉》

1985

《風流局長》

《西遊記》飾金池長老(第六集 禍起觀音院)

1986

《多情的帽子》

1988

《笑出來的眼淚》

《恐怖夜》

1989

《神貓與鐵蜘蛛》

1991

《多管閒事》

個人榮譽

曾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個人二等獎。

家庭成員

祖父程頌萬,號十發居士,精通詩詞、書畫、篆刻,清末曾任湖南嶽麓書院學堂監督(院長),該院二門至今仍保留着他當年的親筆題對"納於大麓、藏之名山"。

程之父親程君謀,是著名京劇票友,曾灌製、出版唱片十餘張,並整理、出版潭派代表劇目多出,五十年代末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兒子程前。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