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幼師教育隨筆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2.43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師教育隨筆

幼師教育隨筆1

這學期,我班來了一個插班生,一個文靜又內向的小女孩——劉宏語。平時不聲不響,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課老師提問也不愛回答,性格比較孤僻,經常自己靜靜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漸漸其他小朋友也不愛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師上了手工課,我正幫着收拾廢紙,看到劉宏語低着頭在玩紙,就問:“誰願意幫老師把這些廢紙拿去扔掉?”小朋友們紛紛舉手“我來,我來。”這時,劉宏語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趕緊抓住機會,“小語你來。”她點點頭,有了一次經驗,以後日子裏,我經常請她做事,幫我分碗,分湯匙,整理桌椅等,還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漸漸地,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為了能讓她更快地融入集體氛圍,我還請其他小朋友一起幫她,每當晨間活動時,請小朋友一她一起玩,她有什麼事我請小朋友一起幫她,在區域活動時,請小朋友邀請她到娃娃家、理髮店、小吃店一起扮演角色,有的'小朋友自己動手製作的禮物送給她,教室裏、活動室,操場上再也看為到孤單的小語了。

看到小語的變化,我感到十分欣慰,從而聯想到,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內防的想法與需求,而這些他們並不一定會用語言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關注與鼓勵,用心去聆聽孩子的心聲,走進他們童真的世界,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從而開啟孩子的心智,培養健康人格。

幼師教育隨筆2

孩子們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祕,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師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師的教育隨筆是怎樣的。

讓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近年來許多關於人類腦潛能的醫學研究成果見於報端,形形色色的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課程、方案、教學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們衝進了毫無抵抗能力的幼兒園和家庭,侵佔了幼兒潔淨的心靈,遮住了幼兒精神成長所需的自由空氣……

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最需要什麼,幼兒教育應該是根的培育與呵護,過早的剪掉了在他們看來是多餘的大樹用來吸收陽光和水分的枝葉,結果播種並未最終獲得豐收。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結果?原來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成長過程中應有的關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兒過早的規定為某種模式違背了幼兒教育本質。

幼兒教育應是生活的體驗與創造,幼兒的天性應是遊戲的,好奇的,探索的和夢想的;幼兒的生活中應該有着足以滋潤幼兒生命的“養料”,有着幼兒健康成長的時機。

所以,把枝葉還給大樹,把大地還給幼兒,讓幼兒重新擁有本應屬於他們的天地!

老師,我親親你吧

每當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都會跑過來對我説:“老師,我親親您吧?”“好啊!”這是我給予孩子開心的回答,然後他們就會在我的臉頰上親一下,我知道,此時的我和孩子們的心情一樣,都是幸福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衞生,幾個孩子在我旁邊説:“老師,我親親你吧。”我説:“老師現在忙,等有時間了,再讓你親,好不好?”那一瞬間,我看到笑容從她的臉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裏也不由得陰霾起來。

或許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變化非常快,沒過幾分鐘,她又對我説:“老師,我親親你吧。”這一次,我沒有拒絕,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讓她親了一下,沒想到這小傢伙親完我後笑着跑開了,而且還對其他小朋友説:“剛才我親老師了,老師喜歡我。”我噗嗤一聲笑了,原來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們竟是那麼的高興。

都説孩子是上帝牽着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裏體驗他們的快樂是幸福的,我想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能取代孩子們天真無暇的笑容的,我的快樂將與孩子同在。

讓孩子學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多數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時常説:我只要孩子過得好,並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

今日午休,孩子們特別興奮,嘰嘰喳喳説個不停,我説:“安靜、安靜!”孩子們也沒啥子反映,仍然各説各的,這可怎麼辦?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説咬耳朵。沒想到還挺有效的呢。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説了聲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閉上秋水。我這一行為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馬上靜下來,輕聲地對我説:“吳老師,你對他説啥子?”我裝出一副神神祕眯的樣子説:“誰閉上秋水就告訴誰。”我對每個小朋友都説了同樣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秋水,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好夢!

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我心裏有説不出的開心。

原來,愛是恁地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愛的真諦。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萬不要訓斥或變相體罰孩子。現在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孩子的心也變了,變的和我們小時侯大不相同,讀懂孩子的心,簡直是件難事,過多的干涉,會帶給孩子一些無如。是以,要因勢利眼導,RAND教育,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説話,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説還是説,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説:“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説:“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裏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説話。”“行!”大家齊聲説,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通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説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説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老師和“小老師”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説,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説,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麼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瞭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後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於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後佈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裏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並對他們説,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裏很開心,這可以説是立杆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慾,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裏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慾,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小貓在睡覺

今天的美術課是學畫小貓。在認識了小貓的形象特點以後,我在黑板上畫出了花貓的大體特徵,然後便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畫並塗色。

我看到不少幼兒在造型能力上有所進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發現有些幼兒組織的畫面與我畫的花貓十分接近,缺乏個人的特色。正當我暗自搖頭,略感遺憾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陳天祥的畫。我發現他在畫紙上,赫然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橢圓形上還添畫了幾筆,並塗上了各色的紋樣,構圖十分飽滿,色彩運用也很大膽。我便饒有興趣地問:“陳天祥,你能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麼嗎?”“小花貓呀!”“那小花貓的腦袋呢?”“我的小花貓正把腦袋和他的身體卷團在一起睡覺呢~”一句不以為然的話震驚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與眾不同。孩子思維的創造性正是通過這小小的畫面體現出來,作為教師的我,一直在講如何表現小貓的頭部畫法,如何表現身體上的花紋。卻忽視了小貓睡覺的特點。陳天祥這個調皮機敏的小男孩一語道破。想法實在可貴!於是,我馬上表揚了陳天祥,並啟發幼兒再去從不同的方面打開思路,展開想象……

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為活躍了,有的表現出小貓上樹的情景;小貓抓老鼠的情景;幾隻小貓嬉戲的情景,貓媽媽領着小貓玩耍的情景……

孩子們的畫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

但願他們活潑的天性,無邊無際的想象,在五彩的筆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會被我們的條條框框限制住。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説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説:“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着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調皮大王

我班的一羣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裏就説説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為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户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着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為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説:“不哭,老師請阿姨到食堂裏去拿給你。”正哄着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説:“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裏塞,還嘟囔着:“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着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己腿上親着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為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温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

神奇的蘋果

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着,畫的是什麼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麼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着喝。”“這是什麼呢?”我指着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誇獎他。

我這一誇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衞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幹,能畫出這麼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我由衷的為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醜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裏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於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幼師教育隨筆3

家,多麼温馨而又舒服的地方。可是,温暖的家,你給予孩子了嗎?

早上給孩子晨檢時,無意間聽丁丁問浩浩:“浩浩,你爸爸媽媽吵架了嗎?”浩浩説:“沒有呀。”丁丁又説:“我爸爸跟我媽媽今天早上吵架了。”聽孩子這麼一説,於是我把孩子叫到我旁邊問了問,從丁丁話語中得知,原來丁丁爸爸媽媽不知道什麼原因吵架了,最終導致大打出手,把丁丁都嚇哭了,後來家裏來了許多勸架的才把兩人的火氣個平息了。丁丁説完還問我:“老師,他們大人為什麼要打架呀?他們還經常跟我説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呢?”聽完她的話我愣了一下:中班的孩子還這麼小,考慮的問題怎麼這麼多呀?於是我告訴她:“爸爸媽媽教育你不跟小朋友打架是正確的,爸爸媽媽可能因為有別的事才吵架吧,放心好了,等你回家,他們就和好了。”中午孩子午休我正好值午班,突然聽見丁丁在那裏哭,我過去一看,丁丁的眼睛緊閉着但是表情很痛苦,於是我把她搖了搖叫醒了她,我問她怎麼了,丁丁説:“老師,我做夢了,我很害怕,我夢見爸爸媽媽吵架了……”生活裏,夫妻間吵架拌嘴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了,兩個人或是為孩子,或是為柴米油鹽,或是為了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幾句,大多時候不僅不傷大雅,還能增進感情,但前提是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更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這對孩子的心理危害是非常大的,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長期的'心理陰影。

家庭對於孩子來説像是一座避風港,如果父母經常當着孩子面吵架,會使他們變得惴惴不安,喪失安全感,從而導致心理失衡,這對其智力和心理髮展百害而無一利:學習障礙――上課時坐立不安,不遵守紀律,聽不進去老師所講的知識,做功課粗心大意,無法順利完成作業。社會適應能力差――不合羣,不善於人交流,對待問題,不是畏畏縮縮膽小怕事,就是脾氣暴躁,經常大打出手。心情痛苦――父母雙方永不休止的糾紛,會讓孩子的心情感到異常痛苦,認為自己被輕視,心靈無處寄託,感情上荒蕪不堪,長久以後轉變為深深的抑鬱。易走上歧路――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從外表看都比較孤僻、沉默,他們彷徨無助,但渴望温暖,所以有的甚至被壞人引誘,步入犯罪深淵。

為了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父母應該儘量避免日常生活中不和諧音符的出現,不論是在夫妻間還是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不過,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父母要怎麼做呢?

1、不要認為孩子小,就什麼都不懂。大人之間的摩擦勢必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這時惟一能夠彌補的方法就是向孩子"道歉"。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做錯了",讓孩子明白,大人並不是因為他而爭吵,完全是大人自己的原因。

2、用肯定的、積極的方式告訴孩子,下次再面臨相同的狀況時,爸爸媽媽一定會處理得更好。

3、及時把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孩子,雖然他們不一定能懂,但是他們卻能感受到你的那份責任心,進而增進親子間感情。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危害絕不亞於單親家庭裏的孩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希望大人們能妥善處理好生活中的瑣事,給孩子一個祥和健康的成長環境,給孩子一個温暖的家。

幼師教育隨筆4

一直以來,我喜歡帶孩子們做遊戲,一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就是角色遊戲。一聽到我説:“我們現在玩角色遊戲”一個個興奮的大喊“哇塞”,非常高興;二是:我發現角色遊戲的“力量”真是大,他可以不費多大的力氣把平時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獨自玩耍的小朋友吸引到大家中間來,他可以把性格十分內向,平時不愛説話的孩子變成一個“小喇叭”。

我用四十張白紙,疊成了四十架紙飛機,發給我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帶着他們排着長長的隊伍,“飛機要起飛了”,孩子們歡呼着,“飛機如何飛起來呢?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飛機是迎風起飛和降落的,飛機起飛時,它所獲得的升力和氣流速度有關係。如果是迎風起飛,氣流速度就是滑跑速度和風速的總和,此時,所產生的升力就比較大,於是藉助風的阻力來減少飛機的速度。,所以同樣滑跑較短的距離,飛機就可以着陸了,而且迎風起落時,飛時不容易受側風的影響,會更加安全”。孩子們露出好奇的.眼神望着我,我告訴他們,飛機帶着人類飛上了的天空,是美國一個偉大的發明家萊特兄弟,1930年他們設計的“飛行者號”試飛獲得了成功,就是人類的第一架實用飛機。它的結構是由方向舵控制踏板、控制桿、副翼、滑輪、駕駛艙、機身,升降舵、尾翼,還有起穩定作用的安定翼等組成。看着孩子們對飛機這麼有興趣,這麼快樂,我也不由自主的叫起來“飛機起飛了!”孩子們高興地舉起自己的紙飛機在操場上跑着、跳着、叫着、歡呼着!飛機飛起來了,飛機飛起來了……看着孩子們歡呼、快樂的樣子我欣慰地笑了。一個小紙飛機引發了孩子們的遊戲興趣和簡單的遊戲行為,我們一定要為孩子提供合適的玩具,創造良好的遊戲環境,創造能安靜的獨自遊戲,互不干擾、干擾較少的環境,便於孩子們大膽地操作,擺弄和模仿。

通過“小紙飛機”的遊戲,我認為孩子是生來好動的,遊戲是幼兒園的自然“活動”,有興趣的、活潑的運動,兒童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會將他的全部精神拿出來,可以鍛鍊孩子們的筋骨,幫助消化,促進循環,最重要的是滿足了孩子好動的特點,把遊戲看作符合幼兒天性的自然活動,教育追逐自然,適應自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快樂的情緒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和幸福,憂愁的情緒還會給孩子帶去苦悶和痛苦。因此,我們應當讓幼兒遊戲,讓幼兒感受到遊戲中的歡樂,同時感受到遊戲中與同伴交流的快樂,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經驗、常識、思想和健康。

從一個小紙飛機的遊戲做起,我每次帶着孩子們玩一次遊戲,就累積了更多的經驗,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度過快樂的童年!

幼師教育隨筆5

走進大(2)班教室,一張張天真可愛卻又陌生的臉龐,讓我不斷打量着,“馬老師”一個清脆好聽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我抬頭望去,是一個漂亮的小丫頭,可我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而她卻記住了我,因為我和這羣孩子剛在昨天的秋遊活動中相識,我對她微微一笑“早上好”。從那天起,我便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剛開始我總是問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啊?”孩子們總是回答我:“老師,你怎麼又問我啊?”“老師,你的記性可真差”。因為記名字,還和孩子們玩了個小遊戲,結果把毛佳欣叫成了毛欣怡,和另一個小朋友的名字混淆了,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記名字風波過去了,我也總算記住了每個孩子的名字。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這兩個星期,我慢慢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愛好。大部分孩子活潑、好動。特別是我班的沈逸宸小朋友,是個坐不住的聰明小男孩,每次上課就會聽到他不停的在説:“老師,我,老師,我來説”每當看到他那股執着勁,真的是好氣又好笑。

慢慢地,我發現我喜歡上了這羣可愛的孩子,活潑調皮的`,內斂乖巧的。

只要你能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都是天使,每一個都有着讓人欣賞的閃光點。

幼師教育隨筆6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説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説:“今天,我們要去陶藝……”

話音未落,孩子們拍着雙手連忙叫好。

老師問:“為什麼這麼高興?”

孩子説:“因為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説還一邊傻傻地笑着。

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裏,世上的萬物只分為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着説:“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

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

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着所有孩子大聲地説:“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温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

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裏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着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温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會從心裏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才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裏,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覺,不禁感歎:China,我愛你!

幼師教育隨筆7

如與孩子一起疊可樂罐頭髮展動作平衡能力,用衞生紙內芯當望遠鏡來引發孩子的探究慾望,用隨處可見的包裝盒畫面認識各種事物以開拓孩子的認知視野等等,這些在生活中隨時碰到的機會和隨處可見的材料往往能帶給孩子無盡的樂趣,也更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家訪實錄:

利用假期,我們走訪了一些幼兒的家庭,幾乎每一家都堆放着許多孩子玩的玩具,而這些高檔玩具往往在孩子的擺弄下“缺胳膊少腿”。而家長似乎對此也習以為常了,家庭經濟條件好了,玩具壞了就再買,以致孩子從小到大,家中購買的玩具多的數不清。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被嬌寵慣了,越來越缺乏愛護玩具,珍惜玩具的意識。

但在走進宇宇小朋友的家中時,我卻看到了另一幕:他爸爸正在用包裝帶給孩子扎兔子燈,而堆放一旁的大部分都是家長與孩子共同用瓶瓶罐罐,紙盒等日常生活材料製作的自制玩具。對此我非常感興趣,並向家長詢問,經與家長交談了解到:以前宇宇父母也為他購買過許多玩具,但每一次買回後不要幾天就會被弄壞,一旦孩子興趣所至,隨後便丟棄一旁。經濟收入並不高的父母為此總會心疼不已,甚至常常對他發出最後通碟“要是搞壞了,下次可就不給買了!”。後來真的減少了購買次數,現成的玩具少了,宇宇就拿家中的瓶瓶罐罐來玩,而且他玩的花樣還不少,有時搭樓房玩,有時當小車開,興致很高。看見他那麼樂於其中,所以父母就常把那些不用的可樂罐,盒子拿給他,有空還和他一起用這些材料做些玩具玩,如可樂罐火車,紙盒機器人等都是爸爸和宇宇一起做的玩具。前一陣子宇宇迷上了飛機,爸爸就和他一起用硬紙板做了一架戰鬥機,這讓宇宇高興了幾天,天天拿着自制的飛機玩,因為知道製作的不易,所以他玩的時候還十分的小心,怕弄壞了。元宵節快到了,爸爸又在為他做兔子燈了,一旁的宇宇在高興之餘還不停地誇爸爸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實錄分析: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一些家長:為了滿足孩子愛玩具的天性,就不間斷的為孩子買各種高檔玩具,而孩子的玩具買了就被弄壞,玩了就膩,家長一次次的破費,換來的卻是孩子對玩具的不珍惜,不愛護!而家長買玩具的想法也是純粹依個人好惡而定,讓孩子“玩”玩具來打發時間,至於真正讓孩子在玩中求快樂、求發展,恐怕是這些做家長的所忽視的。其實,孩子從生下來開始,每一點知識經驗的積累都是大腦一次新的印記。因而,很多成年人不以為然的風景,在孩子眼裏往往構成了新鮮事物。例如,孩子愛踩地上的水坑,愛掏野外的泥沙……成人眼前的.一種客觀事物,在孩子眼裏也許就變成了一百種概念,充滿了聯想與多變。

因此,我覺得宇宇父母的這一做法是很值得提倡和推崇。不要認為用一些五花八門的瓶罐紙盒來當孩子的玩具就是寒酸。其實,這些低級材料反而更能引發孩子的玩性,更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父母應將兒童周圍的一切環境和材料視為兒童成長的備用品,只要是有利於孩子將來可持續發展的,哪怕只是一隻可樂罐,一個紙巾盒,或是一副簡單的畫,只要有心去“挖掘”,其“價值”會遠遠超過任何高檔的玩具,並使孩子樂有所得。如與孩子一起疊可樂罐頭髮展動作平衡能力,用衞生紙內芯當望遠鏡來引發孩子的探究慾望,用隨處可見的包裝盒畫面認識各種事物以開拓孩子的認知視野等等,這些在生活中隨時碰到的機會和隨處可見的材料往往能帶給孩子無盡的樂趣,也更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幼師教育隨筆8

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才能讓只是在孩子的記憶中更加的深刻,教條式、填鴨式的教育之會埋沒孩子的潛力,讓他們成為被別人掌控的機器,放手——在某些時刻也許會激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道説“花瓶”事件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區域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看着我,都很期待今天老師又會給他們介紹什麼好玩的玩具。我手裏拿着數學區的材料也真準備給孩子們介紹玩法,突然我聽到一個孩子説,你看,老師拿了很多的盒子,我們一起來搭房子吧!比比誰大的房子多好不好?聽了他的話,我靈機一動:對阿,我為什麼非要把遊戲的規則灌輸給他們呢,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材料的玩法呢?就像我手裏的盒子一樣,原本是要求孩子按照盒子外面的數字區餵食的,但是孩子的`方法不也起到了教學的作用嗎?

於是我把數學區的所有材料都分別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們拿着材料自己玩耍。不一會兒我就發現了很多種玩法。如:用雪碧瓶做的花瓶,因為瓶子只有4個,而一組孩子有8個,孩子們就發現了分花片的方法,你拿四片,我那五片,他那三片,大家一起把花瓶打扮得很漂亮,最後一起來數一數一共開了幾朵花……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才能讓只是在孩子的記憶中更加的深刻,教條式、填鴨式的教育之會埋沒孩子的潛力,讓他們成為被別人掌控的機器,放手——在某些時刻也許會激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道説“花瓶”事件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

幼師教育隨筆9

現在的教育體制,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上下不能貫通,導致機械式教學模式堂而皇之,對於學生的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都形成了很大的制約。

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的老師幾乎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隻追求量化而忽略了質的重要性,一個真正好的老師是理性的,會通過自己的勤作,把一些量化的問題系統的進行質化,特別體現在課外作業上,教育部規定的作業量根據不同年級有一個時間的'限制,以中等學生完成的時間為參照。這實際就反映出一個問題,要求老師的專業水平更高,為之付出更多。對於學生用多出幾倍的時間來完成的作業進行科學的,系統的梳理,精簡,以通俗易懂的內容面對學生,最大限度的由量化轉為質化,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才能使的文化和素質齊取並進。

現在的大多數老師在佈置課外作業上也有很大的攀比性,認為自己的哪門課,作業少了就像是佔了下風,吃了虧。不去理性的,邏輯的把所涉及的內容質化,優化。還有一部分老師缺乏必要的敬業精神,就像,走形式搞過場,總是機械的去教一些東西,沒有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智慧付諸於行動,反而把更多的精力去側重思考一些關乎自己私人的一些問題。可以説現在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現行教育模式的犧牲品。

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棟樑之才,而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文化的教育實質是把吸取的理論知識經過吸收和消化,使之產生一定邏輯性,增加開創性,增強更高的駕馭性。換句話説現在的教學方式只為一部分學生所適應,無論精力和心理,促進了學生成績高與低的落差,差生久而久之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失去了盡心盡力的動力,形成了教育對於學生的不平等。

學校的宗旨是教書育人,是廣泛性的面對所有等差的學生的,目標是發掘出每個學生的智慧和潛力,好生與差生並重,形成一種平衡,對等的教學模式。

幼師教育隨筆10

“老師,我的肚子裏能長蘋果嗎?我的肚子裏有沒有水?”曉坤小朋友急急地跑過來問我,他的小臉脹得通紅。我很納悶,怎麼肚子裏會長平果呢?我攬過曉坤輕輕地説:“曉坤,彆着急,慢慢説。”“彤彤説我的肚子裏能長蘋果。”他説。“為什麼這樣説你呢?”我問他。等他把事情的經過説清楚,我才明白,原來是剛才吃蘋果時,曉坤把蘋果核給吃了,所以彤彤説他的肚子裏能長蘋果。

我輕聲地跟他説:“你的肚子裏是不會長蘋果的,但是我們的肚子裏是有水的,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和喝的水一樣,所以種子是不會發芽的,而且你的'肚子裏也沒有土和陽光啊。”這麼一説曉坤明白了,也放心了,高高興興地回到座位上,邊走邊説:“彤彤,老師説了,蘋果是不會長在我的肚子裏的。

當幼兒提出不可能的或不符合現實的問題時,我們教師不要急於回答,應首先傾聽一下幼兒的解釋,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僅註定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時會有些童話般的不真實性,而且也註定了他們的認識有時也會十分的真實和實事求是。我們應該尊重並相信孩子,理解主動學習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和策略,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回答。

幼師教育隨筆11

“老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別的孩子説的都很好,知道的那麼多,為什麼我的孩子在你那麼細緻耐心的啟發下,還是一點都不會?他是不是太笨了啊!”這是一次開放日結束之後,一位家長跟我交流時,所説的話。

那次我們進行的是一節閲讀活動,開始的時候是讓孩子自由想象,在自己的心目中,夏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裏都有什麼?應該説這是一個比較開放性的題目,但是這個孩子,我請他起來回答的時候,他卻沒有説出來。因此家長也難免有點着急,或者説面子上掛不住。

但根據我的觀察,這個孩子在學老師教給他的知識的時候,掌握的還都是很不錯的。唯獨對於這樣比較開放性的問題,顯的不是很活躍。

我跟家長仔細交談了孩子的一些表現情況,又詢問了孩子和家長一起外出的.時候,家長都是如何做的。經過交流,我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孩子的媽媽説,每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總是會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的需要,總感覺到不能虧了孩子,而且孩子想玩什麼,也總是儘量的滿足孩子。用孩子媽媽的話説,就是“只要我們能做到的,我們就會滿足孩子,讓他高高興興的。”

“那你們帶孩子出去玩,就只是讓孩子一個人玩嗎?就沒有和孩子一起進行交流嗎?不管是看到的,聽到的,還是感受到的?”我又問孩子的媽媽。

“有什麼好説的啊,我們只要看着孩子高興,看着他快樂,我們就滿足了。”

我無語……

作為家長,經常的會埋怨為什麼孩子的表現總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卻沒有想想,自己做的是不是已經足夠了。

作為家長,不僅僅是為孩子提供物質上的食糧,更重要的是,在平時與孩子的接觸中,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構建他們的頭腦,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瞭解的更多一些。畢竟,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還是有限的一點點,這些遠遠滿足不了孩子的大腦需求。

我們常説,生活中處處隱含着教育的契機,關鍵看我們能否把握的住這些機會,而且生活中的教育又是最生動的,最利於孩子接受和理解的。

所以,當我們在帶孩子外出活動的時候,當我們帶孩子旅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僅僅滿足於孩子視覺的滿足,千萬不要僅僅滿足於孩子物質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讓孩子在靈活真實的環境中,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真實,去領悟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

我想,這些遠比為孩子買一堆吃的,更重要。畢竟這些精神的食糧,是可以跟隨孩子一生的!

幼師教育隨筆12

本學期的課程已經結束了,我回想這一年來的教學效果,不僅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也在孩子們身上讀懂、學會了很多。

首先,我想説的是:我學會了傾聽。過去,面對吵吵鬧鬧的孩子,以及他們沒完沒了的'告狀,我總是簡單地説:“我知道了。”直到有一次,角色互換了,我才領悟到我的不恰當,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不耐心。有一節課,導入部分是猜謎,謎面部分還沒説完,一位小朋友就得意洋洋地説:“我早就知道了。”雖然他表現了自己的聰明,但他的不禮貌,不尊重別人,卻讓我心裏不好受。

由此及彼,我檢討了自己,試着改變,學會傾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小朋友編故事、講故事時,我總要説:“後來呢?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後來怎麼樣啦?”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表現的非常出色,逐步樹立了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信心。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像一顆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露珠,在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

幼師教育隨筆13

今天吃的菜是醬香排骨和小青菜炒姬菇,香香的米飯配上甜甜紅紅的排骨,和綠綠白白的蔬菜,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孩子都是津津有味的`吃着。這時,我突然發現,蘋果組的奕辰和凱彤在説話,我走近一瞧,奕辰正在把自己碗裏的排骨用勺子送到凱彤的碗裏,凱彤嘟着小嘴又要把奕辰送過來的排骨送回他碗裏。看到我站在旁邊,奕辰埋頭開始扒着碗裏的飯,排骨被孤立在碗邊。平常奕辰吃飯還是比較快的,吃的也比較乾淨,也沒出現過挑食的現象,今天他為什麼會把自己的吃不掉的塞給其他小朋友呢?帶着疑問我蹲下來輕輕在他耳邊問:“剛才老師看到你把自己碗裏的排骨送給彤彤了,是為什麼呢?”奕辰略有生氣又委屈的説:“老師,是彤彤,她把排骨都給我了,我自己的已經吃好,不要吃她的。”我又我抬眼看着凱彤,彤彤低頭看着飯諾諾地説:“我感冒了不能吃排骨。”經過兩個孩子的回答,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微笑的對凱彤説:“彤彤以後不想吃的東西可以告訴老師,讓我給你少盛一點,如果別的小朋友把自己不要吃的送到其你碗裏,你還會喜歡他嗎?”凱彤搖搖頭。我又安慰了下奕辰:“奕辰,以後小朋友再送你碗裏食物,要跟老師説的。”奕辰開心的點點頭,然後就繼續吃起來了。排骨回到了彤彤的碗裏,我允許她只吃兩口,其他剩下的排骨可以不吃。

幼師教育隨筆14

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髮展,更能使作為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清晨,寧靜的教室裏突然被一聲尖叫聲打破--“老師,慶慶,把小青蛙放進龍蝦缸裏了!它會被咬死的!”於是,其他孩子紛紛圍攏過來,一個個義憤填膺地怒視着慶慶,彷彿他是可惡的壞傢伙。

而我們的慶慶,確是一副神態自若的樣子,還用小手放在嘴邊做了個“噓”的聲音--“別吵,我們一起看看,龍蝦和小青蛙會做好朋友嗎?要是不會,我會救它的!”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關注起來。只見,龍蝦慢慢悠悠地捲起尾巴,立起身子,張開大鉗子,舞動了兩下,就把整個身子搬轉過去,向旁邊前行,絲毫對那隻似乎驚嚇得一動不動的青蛙不感興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終於回過神來,一跳一跳在缸裏打了幾轉之後,也安靜地吸附在缸壁。“你們看,他們不是挺要好的嗎!”慶慶對此結果好象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們也長出了一口氣“慶慶,你下次可別嚇我們了”東東耐性地提醒慶慶,小朋友也應和着勸慰他。出人意料的是慶慶的總結性陳述--“如果,我不這樣做,你們怎麼會看到龍蝦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慶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於阻止,不會親見如此驚險而生動的一幕,也無法瞭解慶慶淘氣的真實原委!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動腦有助於萌發孩子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有時候他們就會創造一些惡作劇,在大人哪兒落得個“淘氣包”的綽號。作為教師應該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確的`軌道,並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因為,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生。那種富有想象的、時常讓人敬佩不已的自發性創造行為就會變得不太常見,而且只有一少部分人還能夠富有創造性地生活在如今這個充斥着大眾產品、失去個性化的以及各種標準化生存形式的地球上。

於是作為教師的我,聯想起級組曾開展過的關於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活動,開始瞭如下一些原則及活動。

(一)允許慶慶從事一些冒險活動。它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還有助於發展你與孩子間的關係。如:慶慶想玩火柴,完全可以陪在他身邊,隨時關注,認可他的想法。在幼兒期,對愛和安全感的需求,對新體驗的需求和對活動的需求是幼兒的3種最強烈、最突出的需求。

(二)定期幫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實驗。避免固執地認為孩子的每次實驗結果或每次活動都得有實際用途。培養出來的真正的創造力往往要伴隨着許多次的失敗。

(三)避免對慶慶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感,並對孩子説一些諸如“那樣做根本不行”之類的、令孩子灰心喪氣的話。

(四)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當孩子所犯嚴重錯誤需要適當地按紀律論處的話,要確保你所懲罰的是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簡而言之,懲罰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在糾正錯誤的同時,説一些像“你永遠也做不出什麼!”那樣、有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五)為慶慶選擇一些有利於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玩具或活動。例如,旋轉式玻璃樂器、放大鏡、磁鐵,用於製作紙盒、卡片等的薄紙板都要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六)鼓勵慶慶收集一些東西:羽毛、鈕釦、種子、郵票或其它孩子特別感興趣的任何東西。收集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精神。允許慶慶將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帶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小朋友們會熱情地稱讚慶慶為--小小博士!慶慶依舊眨巴着那雙慧黠的大眼睛,興高采烈地邀請你去看他的新發現或是他的新發明。

由此可見,其實,創造力是在孩子獲得一種真正的自尊感的氣氛中得以發展的。對孩子不斷的關愛、讚揚以及親切的擁抱,都能成為培育孩子創造力的沃土。

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髮展,更能使作為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幼師教育隨筆15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激勵是不可缺少的,它會產生無窮盡的效應,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月月寶貝很聰明,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但是她的膽子很小,可能平時與外界的'接觸少,在小朋友面前通常顯的不夠自信。作為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激勵。為此我們實施了一定的措施。

一、多加關注,抓準時機加以激勵。

比如在我提問的時候,她明知道答案卻不敢舉手回答,或者回答的聲音很小。我通常會鼓勵她主動舉手,只要她能夠站起來回答,不管回答的如何,聲音是否響亮,我都會抓住機會激勵表揚,讓她以後積極主動,更加大膽發言,讓她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建立自信,不斷進步。

二、創造機會給予激勵表揚。

有一次做律動的時候,我説請月月小朋友到前面來領舞,頓時她唰的一下紅了臉,再加上有幾個孩子説,她跳不好的,面對這樣的異議,這孩子很是尷尬,這時要是換人肯定傷害月月的自尊心,於是,我説,相信月月肯定能夠跳的很好,我們給她一個機會吧,在得到大家的同意後她很高興,跳的非常認真,非常棒,結束後,我問大家,月月領舞怎麼樣啊?這時大家都隨着我一起鼓起掌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後,小月月露出了花兒般美麗的笑容。我們常説“因材施教”,給小月月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她為自己贏得一份自信心,再加上老師及時的激勵,會讓孩子做的更好!

讓我們的孩子在激勵中成長,在激勵中贏得自尊心,在激勵中體會到快樂,在激勵中更加優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