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除夕給壓歲錢最初的含義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3.92K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除夕給壓歲錢最初的含義1

1,表示長輩對晚輩的愛護和關心。壓歲錢是長輩給晚輩的一種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表達了他們對晚輩的期望和祝福。

2,表示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和感恩。晚輩收到壓歲錢後,要向長輩表示謝意和敬意,並且要好好保存和使用壓歲錢。

3,表示親友之間的和睦和團結。壓歲錢是親友之間互相贈送的一種禮物,在春節期間增進了感情和交流。

4,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的“歲”是一個諧音借字,原是“壓祟錢”。“祟”指鬼神裏面的禍害,傳説它們喜歡在過年時出來折騰孩子。“壓祟錢”是放在孩童的枕下、腳前用來避邪驅祟的,並逐漸形成了給孩子“壓祟錢”的習俗。

一,壓歲錢的起源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關於壓歲錢的起源,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祟”的怪獸,它每到除夕夜就會出來傷害小孩子。有一年,有一對夫婦給他們的兒子準備了八枚銅錢,並讓他把錢放在枕頭下面睡覺

當夜,“祟”來到了他們家門口,想要傷害這個小孩子。但是,當它剛要進入房間時,就聽到了枕頭下面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天上的八位神仙變成的,它們發出聲音就是為了警告“祟”。“祟”聽到聲音後,嚇得立刻逃跑了。

從此,人們就知道了用銅錢可以保護小孩子免受“祟”的侵擾。後來,人們就把這種銅錢叫做“壓祟錢”,並且把它放在紅色的布袋或紙包裏,作為長輩給晚輩的'禮物。

除夕給壓歲錢最初的含義
  

二,壓歲錢的數量和用途

壓歲錢的數量一般取決於長輩和晚輩的親疏關係,以及長輩的經濟能力。 一般來説,越親近的親戚給的壓歲錢越多,越遠的親戚給的壓歲錢越少。

壓歲錢的用途很多,有些孩子會把壓歲錢存起來,有些孩子會把壓歲錢用於娛樂、學習、交際等方面。 有些孩子會把壓歲錢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壓歲錢也有一些風俗和傳説,比如説壓歲錢可以鎮壓邪祟,祝福晚輩健康長壽。 壓歲錢也有一些特殊的形式,比如説紅包、花錢、隨年錢等。

除夕給壓歲錢最初的含義2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着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吉利。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

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唐代,宮廷裏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

宋元以後,正月七年級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

到了明清時期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着賜給孩子,“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

民國以後,方孔圓錢基本取消,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意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裏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着“財源茂盛”、“一本萬利”。

貨幣改為如今的紙幣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紙幣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着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這種送連號錢給晚輩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除夕給壓歲錢最初的含義 第2張
  

要給壓歲錢的有趣的傳説

一説,源於古代“壓驚”。説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揹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二説,它最早出現於唐朝宮廷,當時宮中有散錢之風。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雲:唐玄宗天寶年,“內廷嬪妃,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在《宮詞》中載:“宿粧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樹邊。春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

從春日“擲錢為戲”,到“散與金錢”,後又發展到贈“洗兒錢”。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稱,楊貴妃生子時,“玄宗親視之,喜贈貴妃洗兒錢”,以賀喜驅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種民俗。它與正月七年級春節結合,形成早期的“壓歲錢”。但當時還沒有流通的貨幣,而只是一種特製的“壓歲錢”。

三説,傳説古時候每到年三十的時候,就有野獸趁着大人睡覺的時候把家裏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晚上不睡覺的習俗,但是有一次,一位母親把一枚銅錢裝在紅色的袋子裏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結果發現野獸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從此以後每到年三十大人都會給小孩或者晚輩壓歲錢。那個“歲”據説就是野獸的名稱,這就是紅包的由來。

Tags:壓歲錢 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