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情感生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14篇)

欄目: 情感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2.42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聲告白》讀後感(14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

讀完這本書後發現,書名的無聲告白原來不是我想的告白而是莉迪亞的內心獨白,我把莉迪亞的死歸結與她的父母和哥哥詹姆斯,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女兒身上,她不會告訴女兒當初為了和詹姆斯結婚而放棄當醫生的目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份不甘,從來從來她與女兒溝通的話題只有成績;父親詹姆斯也想在女兒的身上彌補自己年輕時的不足,他會不停的鼓勵女兒去結交朋友,他從未向妻兒透露自己童年受過的傷害,最後這位父親居然一直認為女兒一直在學校有很多朋友很受歡迎。

就像書裏説的,莉迪亞一直是家裏人的中心,可是這壓得她透不過氣來。我記得莉迪亞對自己的妹妹説過一句話“如果不想笑就不要去假笑”她不希望妹妹和她一樣被父母牢牢地禁錮。其實文中最懂她的人是哥哥內斯和看起來放蕩不羈的鄰居傑克,可是發現哥哥深深的嫉妒和傑克的祕密後她便沒有了精神依靠,人活在世上總要盼着點什麼,可是莉迪亞沒什麼期望都沒有,親人和朋友感情的缺失將她帶到了最最討厭的湖畔,很心酸很心酸。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全文還是比較壓抑的[大兵],讀完整本書,我似乎都沒有理解書名的含義。莉迪亞的'自殺,是偶然也是必然,一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為了他們的夢想去不斷努力。

她父母的結合,與其説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不如説是那個時代,種族歧視的悲劇。華裔父親努力想要和其他白種人一樣,融入人羣,活得普普通通,不再被人瞧不起。而美國母親又希望活得與眾不同,不想成為像她媽一樣的家庭主婦,想嫁給哈佛教授。或許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對方想要的東西,才決定結合,又或許只是對年少所遭受的委屈的交待。

於莉迪亞而言,自殺是一種解脱,一直託着她的哥哥也要離開這個家去哈佛了,她唯一的寄託也就沒了。她到死也沒有説出自己內心的渴望,漢娜也是個可憐的娃,從一出生就不被重視,只能默默地看着父母將所有的愛給了莉迪亞

不知道這本書是不是用的意識流的寫法,和《孤兒列車》的寫作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終此一生,都要學會好好去愛自己,愛別人,無聲告白或許比不上有聲的溝通交流來得有效。沒人會懂你經歷過什麼,但是不説出來別人更加不會理解。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

《無聲告白》故事年代和電影《綠皮書》同是1960年代,大背景浸透了可怕的種族歧視。

這是一本看着會揪心的好書。很多細節描寫同樣折射大家生活的影子:逼着子承父志、害怕被無聲遺棄、害怕過度關注、害怕被忽略、害怕夢想被嘲笑…

因愛而結合的家庭應該保持隨時温和、尊重彼此的溝通,多一點耐心、寬容和愛可以避免很多障礙和矛盾,這樣對自己、愛人、孩子都負責也安心。否則如果想逃避,當初就不該生養那麼多孩子,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生而不養就是在作惡。有些缺失和陰影一旦形成需要一輩子來救贖,比如自卑、愛無能、討好型的性格。

女性面對愛(家庭)和夢想做本能選擇後,必須要有獨當一面的勇氣去承擔和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能遲疑糾結自我。否則永遠在深淵。

男性很多時候會為了所謂的面子,逼迫愛的人(愛人、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書中詹姆斯出軌是女兒死後為逃避現實、無能、尋求刺激安慰而做出悔恨莫及的事,莉迪亞生前觀察到父親和路易莎的.曖昧加速了她的絕望。。。父母傳遞了沒有愛的氛圍同時極其希望女兒被歡迎、合羣、當上媽媽期待已久的醫生,孩子只會厭世…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4

弗洛伊德對手足關係完全持悲觀態度。

他相信正是這場自兒童時期便開始的競爭會有許多問題伴隨人們直至成年,得不到關注的兒童會過分渴望情感,得到關注卻沒有足夠安全感的兒童會形成焦慮性依戀。

我記得曾經有位小倫敦姐姐在Girl’s night聊天,她有一個天才哥哥,在帝國理工攻讀物理,但她只喜歡從事與運動相關的工作。

她説每次從諾丁漢回倫敦探望父母,她總會一上巴士就把自己灌醉,下車再裝作若無其事的出現在父母的門前。

她企圖叛逆,但叛逆需要對方的關注,就像演員需要觀眾。

這些都是中國一胎政策下出生的一代無法想象的,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於整個家庭的重心完全傾注在自己身上,失去關注才是不正常的。

我們理所應當的'自私,甚至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如何自私,並在自私的過程中享有了多少。

我們遵循着中國家庭觀避過了存在手足競爭的情況擁有着比較完美的童年,邁入成年之後還可以用西方的價值觀口號來鋪平一切道路,自由、民主、follow your heart,我們的人生就是個人主義巨大的舞台。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5

一層一層的剝開真相,一層一層講出故事,前前後後深深淺淺的矛盾,所有的劇情,大抵都事出有因,或許是很久以前的一次出走,或許是更久之前的婚禮上的一句話,又或者是父母成長經歷所帶來的創傷,那些曾經耿耿於懷的經歷想法,那些曾經刻在骨子裏的情緒,最終都會在無形中對珍愛之人帶來影響。也許我們從父母身上遺傳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面貌身材,更是父母的經歷和精神的印刻。

童年時候的動盪不安,惶恐失措,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良好的安撫和引導的話,如果一直伴隨着成長而擁有越來越多的壓力時,最終帶來的是迫切尋求解脱的`衝動,迫切渴求自由的慾望,那或許是對外物對理想寄予所有的精神和情感,又或許是通過別的途徑尋求發泄,更或許根本得不到發泄釋放,而後陷入黑暗,尋求黑暗,在極端中得到解脱。

所有人都在維持岌岌可危的家庭關係,而所有的中心和壓力都聚集在莉迪亞一個人身上,除了漢娜,是一個災難過後的新生兒,是一個安靜的旁觀者和完美的觀察者,只有她知道,看到了這一切,所以她試圖阻止,試圖解釋,卻無能為力,卻無從解釋。

莉迪亞在黑夜裏終於探尋到了問題的癥結,終於看見了自己的絕望,她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如果中心消失了,這些脆弱的重擔都隨之沉入水底的話……

最後,所謂大人們終於有所察覺,那些錯誤的源頭,那些過去不堪,都隨着最重要的那個人的逝去而消失,留下來的人,還是要繼續往前,繼續生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6

無聲告白,如果有聲,或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好在結局不算太壞。

莉迪亞揹負了母親的夢,父親的期待,所有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她是個孩子。我很好奇詹姆斯跟瑪利亞為什麼沒有交流,從沒有討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她們兩個人的自由戀愛愛的是什麼?詹姆斯從小敏感,自卑,種族文化的差異,被當地羣眾取笑,羞辱,無法融入這個美國圈子。父親期待擁有藍眼睛的莉迪亞融入這個圈子,強迫她交朋友,還會監督女兒打電話給同學,每天這樣的假裝是有多累。

母親無聲的離開,給這個家抹上了一層陰影。莉迪亞把一切怪罪於自己,渴望抓緊母親,忽略自己的感受,只為不看到父母臉上的那份失落,説到底還是害怕母親再次無聲的離開。漢娜一直敏感,在這個家就像多餘的,沒人注意到她,她可是一個孩子啊!內斯心中是有嫉妒莉迪亞的,莉迪亞擁有了父母極度的愛,剩餘兩個孩子被忽視。一個被壓的喘不過氣,一個我行我素,一個小心敏感。如果能分攤,多一些交流可能就不會有悲劇了。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夢強加給自己的家人,那個夢是自己的.,應該自己去實現。家庭成員一定要有溝通互動,能觀察家庭人員的習慣,性格,能聆聽她們的想法,感受,聽取她們的意見,理想。要會表達自己的愛。

我們終其一生,只是為了擺脱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7

為什麼我又沒哭?確實沉重的一本書,我想我會一直記得莉迪亞,漢娜,內斯,瑪麗琳和詹姆斯,莉迪亞的違心且不安的討好,得到父母全部的關注卻失去了家庭本該有的温暖與美好,漢娜的膽小怯懦被漠視,從小就躡手躡腳生怕打擾了誰,總會躲在房間裏,沙發後或餐桌底下等不被發現的角落察言觀色,內斯的夢想被無視甚至嘲笑,在學校被看為特殊,難以建立健康快樂的友誼,深深懂得妹妹的痛苦與無奈,無力改變。還有瑪麗琳的一次次成功前的放棄,求而不得的醫生追求,統統壓到女兒身上卻以為是女兒自己的需要,詹姆斯把孩子當作兒時的自己,一再鼓勵孩子友情和愛情的.重要性,給孩子送禮物總會加上類似這個東西一定很受歡迎的話語,讓原本熠熠發光的禮物添了沉重與討厭。

莉迪亞最終意識到她應該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不再害怕,卻採用了獨自過湖的這一具有擺脱過去的儀式感來突破自己,她以為小時候落水有哥哥搭手幫助,現在哥哥也要離開家庭去大學生活,且不再對她關注開解,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重新開始,不會游泳,卻一直記得哥哥小時候對她説的,一直蹬腿就好,就這樣,一顆生命逝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8

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悲劇。文中以家中最受父母期待和喜愛的女兒的離世為開場,採用倒敍的手法,一點一點為讀者撥開謎團。

作為最像母親的女兒,她從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於母親年輕時的'特立獨行,嫁給了中國血統的老師,放棄了當醫生的夢想,所以母親的遺憾與抱負託付給了女兒。父親是一名中國人,從小飽受當地人的歧視和諷刺,特別盼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融入社會,被當地人喜愛。於是女兒就在父母的厚望中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在一個夜晚被一個“意外”帶走了生命。也許死亡是女兒最好的歸宿,在那裏她不用為沒有朋友被父親擔憂,不會因為功課不好被母親失望。但這樣的結束方式卻是令人遺憾的。

文章篇幅不長,以家庭中的種種瑣事給我們展現了華人異地的生活的不易。想出人頭地,但沒有機會;想融入社會,但飽受歧視;想成績優越,但沒有天賦。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毫無疑問女兒是被父母“逼”死的。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健康無憂的成長,而不是成為誰誰誰。文中的父母卻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希望強壓給女兒,希望女兒代為實現,這種父母是自私的。

就像書中所説“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願每個苦苦掙扎的我們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9

書中的莉迪亞短暫的一生,沒有擺脱父母對她的期待,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也許在自盡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氣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書,又想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束縛,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父母一旦錯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將影響他的一生。父母都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尋自己失去的人生及夢想,他們追尋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們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視角無條件的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來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當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壓抑和漠視時,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來源於自身一直的自卑,與對自己的不認可,而瑪麗林的痛苦,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都沒有認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們自以為的痛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亞,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責任人,這副擔子太過沉重,以至於她抑鬱,認為只能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自我。

我們好好反思,為人父母者,該如何為之,如何找尋自我,換一種思維,即換一種活法。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0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本書強烈推介給每位父母看,書裏的主人公一家人是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父母將畢生沒有達成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代替完成,打着的是“為你好”的旗號;孩子為了討父母歡心,努力做個聽話的乖寶寶,從不説不。最後,當孩子認識到自我的迷失,意識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時,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期望可以重新開始。青少年自殺,這個悲劇不停在這個世界上演的'劇情,刺痛着每個人的心。

爺爺奶奶那一輩,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這一輩,吃飽穿暖,但也僅限於吃穿不愁的水平,因此,我們常説,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不愁吃穿,生活條件優越。可是,大人們似乎都沒有看到,孩子越來越多的作業培訓班、越來越少的自由時間以及越來越迷茫的童年。這個社會節奏太快,似乎一停下來就會落後,現在的孩子只知道要奔跑、馬不停蹄的奔跑,卻忘記了為什麼奔跑、奔跑的終點是什麼。

更可怕的是父母未竟事業的期許,媽媽説“我就是為了你才放棄了……”爸爸説“我拼命工作就是為了你………”這些付出,似乎缺少了太多的真心,有多少父母能説“我生你養你,是為了完整我自己。

我對你最大的期望,就是你能遵從內心,活的精彩”?有多少家長能做到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並旁觀孩子獨立地過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呢?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1

書不錯。很多細節真實可靠,邏輯嚴謹,讀起來絲毫沒有跳脱之感,從文字來説也是值得一讀的。

這部小説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悲劇的誤會。首先它是一個悲劇。因為這個女孩死了。但其實整場都是一個誤會。每個人都需要在別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實的自己,莉迪亞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悲劇就在於,我們都以為她死於父母的壓迫和別人的排擠,並由此而對他的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的懷疑和不滿,直到最後,發現莉迪亞的夜晚出走,其實是為了與生活和解的宣告,為了自我力量的復甦,為了內心的安寧,這時候我才放下了對他人的仇恨和不滿。生活中這樣的自以為難道還少見嗎?人們不都是在一個悲劇面前自以為是,又在自以為是中製造另一個悲劇嗎?

莉迪亞的死亡又給了我們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們很多的打擊、壓迫、折磨,但是每個人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們扛住那些磨難,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時,作品也真實地揭示了人的成長過程。在艱難困苦中,我們真的會一再遭遇自己的軟弱無力,從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給自己和他人時間與空間,我們都會重新看見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經歷暗夜太陽照常會升起一樣。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2

很久就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從題目看以為是那種很暢銷的有哲理的書,後來看簡介説這是一本小説,而且是國外的女作家…頓時沒有了閲讀欲。有次在言幾又喝咖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那本書,為了消磨時間,就翻開了它,直到關門也沒有看完,後來在這裏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説,看完了之後我簡直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這本書不看簡直是損失。就是那種國外作家的風格,不點破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裏,同種類的話,感覺和《一個人的朝聖》很像,或者是《巴別塔之犬》,你可以説它是小説,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是藴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説破,是因為你覺得它是怎樣那它就是怎樣的,我認為,這也是文學作品比較高的境界。

我國以前這樣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餘華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現在卻很少,反而那種缺乏仔細琢磨的快閲讀書籍更加暢銷,比如我很喜歡的劉同,不是説這樣的作品不好,每種作品都有相應的受眾,或許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會有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不同階段喜歡的文學作品也會不同。這樣説就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只從一個作品的分類、體裁、簡介來簡單的給一個作品定性。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3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讀《無聲告白》有感。——題記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最喜歡的是徐滬生在知乎上的回答——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成為了別人想讓你成為的人,而非你自己想成為的人。

《無聲告白》中就有一個可悲的女孩——莉迪亞,在如花的年紀經歷了這件最可怕的事情,死在了十六歲的邊緣。

莉迪亞原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哥哥的疼愛,有妹妹的羨慕,因為長得像母親,成了父母畢生夙願的傳承者,可是年輕的她不堪重負,在一個夜晚投湖自盡。

讀完全書,我一直在想,李先生和李太太的願望到底是什麼?是愛情之間再無種族之分?還是女性能夠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是倘若只因這些願望便剝奪莉迪亞自由成長的空間,是否有些太過殘忍?將自己的志願強加在子女身上,用道德和愛壓制子女的反抗,是否有些太過自私?

教育不是生產同一種擺件的機器,應該是一位雕刻大家,在他的手下能誕生各種各樣卻鮮活有思想的孩子,讀後感《真正的自己 ——讀《無聲告白》有感》。莉迪亞本能像一個普通女孩般成長,無論是成為醫生也好,家庭主婦也罷,命運也是由她一筆一劃鐫刻而成,而非像故事中那樣順着父母既定的路線去行走。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4

沉默而彆扭的父母,木訥的老大,被寄託全家希望卻無力承擔的老二,和習慣於在家毫無存在感的老幺。這是不是另一種stereotype呢。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雙腳懸空的莉迪亞——她一直都被別人的夢想深深吸引——突然發現了宇宙中華麗閃耀的各種可能性,她決心改變一切。她要對傑克説對不起,告訴他,她永遠不會講出他的祕密。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那麼,也許她也能。她會告訴他,她理解他。

她要對內斯説,他走了也沒關係,她會沒事的,他不必再為她負責,也無需擔心。然後,她就讓他走。

許下最後一個承諾的時候,莉迪亞明白了她要怎麼做,如何重新開始,從頭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

明天早晨,她要問問內斯哈佛的事情,那裏是什麼樣的',她要讓他講講他遇到的人,上過些什麼課。她要告訴他,他會在哈佛度過美好的時光。

她低頭看着湖水,黑暗中彷彿空無一物,只有黑幽幽的顏色,一片巨大的虛無在她腳下鋪展開來。沒關係的,她告訴自己,然後,她就跨出小船,走進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