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心理健康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

欄目: 心理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1W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有人説,分享欲是最高的浪漫主義,如果一個人願意和你分享TA的所思所想,説明TA的心裏有你,現在分享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1

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分享欲減少的原因:

1、 心理健康問題:

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焦慮和社交恐懼等,可能會導致人們感到難以與人溝通和分享私人信息。

2、缺少信任:

人們可能不想分享私人信息,因為擔心信息泄露、得不到支持或者被誤解。

3、社交壓力:

人們可能會感到社交壓力和壓力的影響,甚至擔心他人的反應和看法,因此不希望分享個人信息。

4、境遇因素:

可能因為遭受到負面情緒刺激、遭受欺騙、失去信仰等等,導致個人對於外界變得封閉,社交慾望下降。

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可以找親密的朋友、親人或專業心理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獲得更好的理解、支持和幫助。

人的人際關係是十分複雜的,而朋友之間的情誼,更是一種深遠而特別的關係。人們有時會有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朋友的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出現在我們經歷各種情感體驗時,而且有可能會影響到朋友之間的友誼。那麼,不願分享朋友的心理有哪些起因呢?

首先,情感的自我保護是人們不願分享朋友的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有時候一些人感覺自己的朋友很值得珍惜,他們把好朋友當成寶貝一般。對他們來説,分享這樣的朋友會讓他們擔心自己的朋友會遭受傷害,從而帶來負面的情緒體驗。因此,他們會選擇不分享自己的朋友,以自我保護為目的。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
  

其次,分享朋友也可能會導致不利的影響。有時候,人們會害怕分享自己的朋友,因為他們擔心分享他們的朋友可能會對他們的關係有不利的影響。比如説,分享朋友會讓他們的朋友覺得自己與他們的關係不夠緊密,從而破壞了朋友之間的情感交流。

再次,一個人不願意分享朋友,也可能是因為性格上的原因。有時候,一個人可能根本不喜歡分享自己的朋友,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損失,而且也不喜歡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朋友。因此,他們會選擇將自己的朋友保留給自己,只有自己適合的人才能去了解自己的朋友。

最後,社會範式的變化也可以影響一個人與他人分享朋友的心理。有時候,人們可能會擔心分享自己的朋友可能會導致其他不利的.後果,比如在社交圈子裏得罪某人,或讓朋友覺得自己把他們當作目標而非朋友。因此,他們會選擇維護自己的人際關係,而不去輕易分享自己的朋友。

總之,不願分享朋友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自我保護、不利的影響、性格的認知以及社會範式的變化等等。因此,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友情,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忽視他人的感受,努力去體諒他人的思想意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擁有更加美好的友誼,並且在互相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2

喜歡彼此分享,都是因為彼此喜歡

讓你樂於分享的一定是你喜歡的一羣人吧?畢竟和不熟的人怎麼都聊不到“今天心情很糟”、“早餐吃得太飽”這樣的話題。

為什麼好像我們“本性”就喜歡分享,甚至總也忍不住想要分享呢?這個問題,可以從馬斯洛的理論中發現解答——

分享是一種歸屬需要,連接我們和同類人。

你是不是也喜歡抱團八卦,彼此分享最新猛料;朋友喜歡喝奶茶,新出的品類你總會第一時間@她;好不容易脱單了,那幫看扁自己的兄弟一定得是第一時間通知的人……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身處人羣之中,我們都會渴望能和身邊人,特別是自己在意的人產生共鳴。不論是情緒、觀點還是喜好,我們都期待能融入想法一致的圈子,並在其中獲得認同。這種情感歸屬叫人心安,能驅散孤獨感。

分享還是一種自尊需要,讓我們的價值和選擇有機會被認同。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 第2張
  

分享的內容可以是瑣碎,也可能是讓我們引以為傲、迫切想被知道的那些事情。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新發現的文藝小眾片或獨立音樂人、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各種各樣的新鮮事,因為太過喜悦或驕傲,我們都會想立即分享出去。

藉由分享,我們會期待獲得他人的認同,期待朋友也能一起欣賞我們所喜愛的事物,甚至有時候還會期待通過我們的分享,讓我們獨特小眾的品味、高質的審美情趣等等也得到中肯褒獎。這種需要,滿足和完善了我們的精神價值。

此外,分享更是一種利他心理,一種高級的社會情感滿足,背後是同情心、道德和責任感。

這樣的分享經常體現在我們學習、工作等經驗分享的場景裏。把過往的經驗分享給後輩是幫助他們成長;自己踩過的雷標記下來,讓夥伴們更順利地推進工作是善意;把旅行的攻略大方分享,讓大家都能在路途保持好心情是關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利他行為我們生來就有,並受到後天成長塑造。利他的分享行為,也進一步證明了我們希望和他人形成“我們”這個心理概念的需要,最終實現歸屬、自尊等情感的連接。

歸根究底,“分享欲”是“自我表達欲”與“獲得認同感”的情感結合。

和親近、喜歡的人分享,可以柴米油鹽,可以天馬行空,自然而然成為一件快樂的事。然後,漸漸在分享中獲得彼此才懂得的樂趣,氣味和脾性相投,也讓我們更加喜歡分享以及被分享的感覺。

讓分享欲變低的,可能是期待值

彼此分享很快樂,但有時,我們也會因為分享的內容沒得到期待中的回饋,或者對方沒能及時和自己分享事物而感到失望、苦惱,甚至是氣憤。許多人還因此喪失了“分享欲”。

小編隨便檢索了一些網友的留言,他們分享欲變低的理由各異:

“想到沒誰能感同身受,就覺得都不重要了”;

“不想分享,怕被議論,何必讓人看笑話呢”;

“生活是自己的,孤芳自賞不好嗎”;

“都是些雞毛蒜皮,分享不分享意義也不大”;

……

除此之外還有在原生家庭或親子關係中,因溝通不當而產生的矛盾。有網友説曾經想和父母溝通學校裏發生的事情,但他們經常是“一棒子打死”,不論什麼都可以扯到成績上來,讓自己既沒了分享空間還倍感委屈,最後,索性就什麼都不想聊了。

可是,降低了“分享欲”的人,就不需要分享了嗎?

仔細回想我們每一次的分享,都是帶着滿腔熱情傳遞好消息,希望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讚揚、支持、祝福,而對於不好的情緒,則是希望能及時得到包容、鼓勵和安慰,因為這些迴應證明了我們是被關懷和重視的,意味着我們是被愛着的人。

如果沒能得到期待中的反饋,我們會失落、不開心,會覺得對方不尊重、不重視自己,還會覺得丟失了對彼此關係的“掌控感”,網絡上甚至有“你看不到的分享,只是TA在和別人分享”這樣戳心的話語。

蔡康永説:“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各種感情相處裏對“分享欲”的理解。

我們之所以“分享欲”變低,可能就是因為在某一段關係裏傾注了太多的期待。當我們的分享欲受挫,可能是遇到了錯的人,也可能這種失落僅僅來自於我們過高的分享欲和期待值的不匹配。

當然,需要降低期待標準有時也不完全代表這段關係不好。比如,交流中過度的表達欲和分享癖本身就是對彼此交往的負擔,這是一種對自身的不夠確信、急需外界肯定的心理障礙,又比如,雖然分享是件美好的事情,但卻不能要求那些不喜歡分享的人一定變得熱衷於分享。

因為作為獨立的個體,我們都有權利在“私享欲”和“分享欲”中找到平衡。

分享越來越珍貴,所以請選對的人

曾經有人質疑,為什麼麥肯錫認為“溝通過度”勝過“溝通不足”。這句營銷中的觀點植入日常溝通的範疇裏,結合我們這個時代人際溝通的特點,似乎也能提示一些道理。

你有沒有因為忙碌,到了晚上才看到朋友的“早安”和曬的早餐?

大家都在分享熱門輿論,你曾發現過那個單純分享街邊小花的朋友嗎?

愛人疲憊回家,你會詢問和關心TA一天的經過嗎?

不願意分享的人的心理原因 第3張
  

和父母覺得溝通不暢的.時候,你會試試聆聽他們的心情嗎?

……

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對生活的感知就越來越麻木。如果沒人主動分享和專注被分享,就會缺失掉很多雙觀察生活的眼睛。

我們的目之所及是工作、通勤和一日三餐;父母的生活是養花、健身和盼我們平安;朋友的視野裏可能正是旅行、書籍和美食……如果沒有分享交集,如果每個人都因偶然的期待回覆和自己想象中不同就止步,那生活該多麼單一?

馬克·吐温説,“歡樂的滋味如果要充分體會,你就必須有人分享才行”。偶爾發現的生活驚喜,如果不透過鏡頭、話語傳遞,那這份可能撫慰一顆疲憊身心的美,是不是就轉瞬即逝了?

説到底,分享是個相對的過程,如何從分享中獲得我們期待的反饋,前提,也是如何真正做一個合格的分享聆聽者。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劃清着彼此的邊界,覺得孤獨也是一種享受——於是,溝通變得嚴重不足——但也正是因為不足,還有人渴望積極分享,還有人在忙碌之中甘願付出關懷和愛,才讓許多關係得以推進和建立。

所以,選擇對的人去分享,也選擇做一個對的被分享者吧。不因自己的焦慮而忽略那些想和我們走近的人,也不因為忙碌忽視一顆顆渴望迴應的心。這樣,才不會在想分享的時候無人可説,不會弄丟“分享欲”和一段段關係。

你有多喜歡一個人,就有多喜歡對他分享。同樣,一個人多喜歡你,就有多喜歡你的訴説。生活平凡簡單,正是因為有那麼多願意交心的人,才讓雞毛蒜皮也充滿妙趣。

當然,分享欲是相對的,分享的過程只有和對的人、懂的TA才能獲得分享的快樂和收益,也願每一個你的身邊都有一羣充滿愛的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