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如何培養弱智兒童的交往能力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3.2W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如何培養弱智兒童的交往能力

在學校環境裏,老師在弱智兒童心目中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教師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直接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因此,作為弱智兒童教育教師要熱愛、尊重每個孩子,多一些愛心、細心、耐心和童心。對待那些性情活潑、開朗、交往能力強的孩子要給予充分的讚揚和肯定,促進他們進一步的發展。對待那些內向、膽小、自閉和交往能力較弱的孩子要理解和鼓勵,以親切的語言與和藹的態度激發他們參與活動和交往的慾望,積極瞭解他們心理上的需求,幫助他們克服對交往的畏懼心理、營造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老師的一個點頭、一聲讚許、一個微笑、一下撫摸、一個擁抱等,都能給孩子帶來親切、温暖和快樂的感覺,這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孩子入校以後接觸最為頻繁的對象是他們的同齡夥伴,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其社會化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講,更勝於他們與成人之間的交往。因此,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設有利於孩子交往的客觀環境,為他們提供充分交往的機會,以利於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1)教學活動

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在各領域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結合平時孩子交往中發現的問題,利用教材進行教育,並通過一些交往的情境,讓孩子分別處於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辨別、體驗、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如,根據某些孩子想獨佔玩具而爭吵打鬧的現象,教師可以提供或自編一個玩具哭了的角色故事,組織孩子扮演角色並討論:玩具壞了怎麼辦?想玩的玩具只有一件,大家都想玩怎麼辦?協商的語言怎麼講?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請經常爭搶玩具的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讓他懂得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輪流玩,共同遊戲時要遵守規則,要愛護玩具。

(2)日常活動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為孩子提供大量的活動材料,並有意識地提供些需要與別人共同協作才能玩的環境。如棋類、角色遊戲、表演劇等材料,教師引導孩子自由組合,自選活動內容,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動參與活動,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活動中逐漸培養交往意識,學會與小夥伴友好交往的技能。

教師在組織日常活動時,要注意觀察瞭解孩子活動時的情況,恰當地引導,成為他們活動的參與者和協調指導者,促進孩子友好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當出現矛盾時,請同伴與當事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老師儘可能不要直接干涉,只是給他們一些建議,引導其觀察、體驗別人的情感,引發其自身解決問題的動機與能力,減少對教師的依賴。為了擴大孩子的社交範圍,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不同的班級去與別的小朋友和老師交朋友。每天的課外活動時間,教師也應鼓勵他們和別班的小朋友玩一起打球、遊戲,這樣可以逐漸鍛鍊和提高孩子處理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3、家園同步教育,強化交往能力

教師要注重與家長的聯繫,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使家庭和學校形成教育培養的合力。為孩子在家庭創設良好的社會交往環境,進一步培養與強化孩子的交往能力。

(1)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

教師可以通過親子活動、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增強家長創設交往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並説明,家長的社會交往態度對孩子的影響,要求家長給孩子樹立友好交往的榜樣。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家長介紹有關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組織家長暢談交流經驗和體會,以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培養技巧。

(2)指導家長創設良好的社交環境

教師可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擴大孩子的社交範圍。例如,每週帶孩子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一次,帶孩子外出購物或郊遊,指導孩子獨自招待來訪的客人,鼓勵孩子購買日常用品,買門票,問路等,另外,教師可以要求家長教孩子使用現代通訊工具與熟悉的人進行交往。如,將老師和同學的電話號碼制訂成一個小本子,當自己因故不能上學時,可以自己打電話向老師請假;當同學生病時,打個電話問候一下;過節了,同學互相打電話祝福。

只要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對弱智孩子進行教育和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弱智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就能得到逐漸的強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