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64W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僅需要媽媽的培養和教育,更應該受到爸爸的培養和教育,如果爸爸長期不管孩子,孩子的表現就會脱離正軌。下面來看看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的相關情況。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1

“孩子的爸爸只管掙錢,別的啥都不管!”

“下班回家就知道玩手機、玩遊戲,帶娃根本指望不上他,感覺孩子就像我一個人似的,好像跟他沒半毛錢關係!”

“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誇張地戲謔了一種被普遍感知的現象:父親們在家庭裏是不負責任的、懶惰的、缺席的.....。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對爸爸來説,“成為父親”不容易

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教授鮑勃·帕爾科維茨(Rob Palkovitz)認為,男性可以在生理層面轉變為父親,但是並不容易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以適應父親的角色。

成為母親和成為父親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旅程。

心理學理論認為,為了實現直立行走,人類的骨盆變小,胎兒在母體內孕育的時間縮短,人類都是事實上的“早產兒”。我們需要經過漫長的嬰兒期,才能長大。

在孩子生命之初,他們依然需要受到子宮般的呵護,他們和媽媽是一體的。

但對於父親而言,他們與孩子之間缺乏生物學上的牽絆,也不存在應承擔的生物學責任。

面對一個呱呱落地的嬰兒,很多父親都會產生強烈的不真實感。演員包貝爾在《你好爸爸》中説,他十分期待孩子的降生,但當他真的看到孩子的時候,卻找不到想象中應有的,那種強烈的連接感。於是,等孩子兩三歲了,可以交流了,他才開始介入孩子的教養。

哈佛大學幸福課的講師TalBenShahar(塔爾·賓-夏哈爾博士)在幸福課中説,當他看到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很詫異,他居然一點當父親的激動也沒有,他以為自己是冷血動物。

經過無數個睡眠不足的夜晚,給孩子換尿布、餵奶。他才越來越愛他的孩子,終於找到當父親的感覺。

爸爸們需要在日復一日為孩子的付出中,才能擁有為人父親的感覺,和孩子建立起無比親密的關係,逐漸扮演父親的角色。

傳統讓爸爸羞於“主內”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讓很多父親對養育孩子的角色有着本能的疏離。

在中國,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對男人帶孩子,都不看好,甚至覺得沒出息。

全職媽媽很常見,全職爸爸就要遭受來自周圍異樣的眼光。

做了十年全職爸爸的一位先生被問到:“你支不支持男人做全職爸爸?”他的回答卻是:“不建議。”

他説,他帶孩子出門,經常會被周圍的人質疑,“你今天休息嗎?”“你身體不舒服嗎?”“創業失敗了?”

在大多數人眼中,男人就應該忙着賺錢養家、忙着經營事業。

在家遛娃的男人,是不正常的。要麼事業不順,要麼軟弱不上進。

北京師範大學和世界學前教育組織針對1000多箇中國家庭,做了一項為期5年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父親在家庭教育占主導地位的不超過15%,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不到三分之一。

中國的文化傳統讓男性疏於情感表達,他們既不會表達自己,也羞於在家庭生活中尋求幫助。

用對方法,隨時變身超級奶爸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都是不可或缺的。孩子既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也需要爸爸做好自己的角色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和鼓勵,有爸爸陪伴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獨立,更加有勇氣和毅力,扛挫折能力更強。

那麼,如何讓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呢?

媽媽嘗試着當個“甩手掌櫃”

常常聽到有爸爸説:“我們家孩子的事我插不上手,就連帶孩子出去玩一會兒,孩子他媽都不放心”。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
  

媽媽對孩子的事大包大攬、一人獨做,讓孩子忽視了父親的存在和影響,很容易讓父親成為孩子“熟悉的陌生人”。

無論多不放心,媽媽都要創造爸爸與孩子相互瞭解、彼此溝通的條件,多給他們一些鍛鍊的機會,儘可能把孩子的事“讓權”給父親。

在帶娃這件事上,媽媽們也要適當降低要求,批評的時候就事論事,對外多誇獎少批評,才能讓爸爸們真正愛上帶娃。

學會示弱,適當激發爸爸的英雄情懷

每個男人心中都住着一個英雄,也希望成為別人心中的英雄,所以要適當給爸爸當英雄的機會,激發爸爸的.這種英雄情懷。

自己遇到問題,或者孩子遇到問題來找你,你本來可以幫孩子解決的,這時候媽媽一定要學會適當示弱,給爸爸發揮的機會和存在感,讓男人知道老婆孩子需要他,崇拜他,他就會有成就感,更會願意陪伴孩子了。

讓孩子向爸爸尋求幫助時,對孩子説:“你爸爸是最棒的,他一定會幫你想出辦法的!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對爸爸的信任感,崇拜感,一方面也可以滿足爸爸的“英雄”夢,為了在孩子中的形象,他會努力做得更好!

給爸爸充足的時間,不要期望他一下子轉變太大

對於養育孩子這件事情,很多爸爸會忽視自己作為爸爸的責任和作用。

隨着孩子的成長,因為缺少爸爸的陪伴,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會逐步的凸顯出來,爸爸們才可能逐步意識到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缺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反思,做出改變。但是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持續過程,需要媽媽耐心的各種教育、溝通工作,更需要爸爸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自己能夠主動的思考、做出改變,慢慢承擔起當父親在育兒中的責任!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2

案例:

我有一個親戚叫燕子,生完孩子以後,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毅然決然地決定辭去工作留在家裏,專心帶娃、料理家務。家裏不管是孩子生病、上下學接送的事情,還是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等問題,都是燕子一手解決。孩子的爸爸除了努力工作,每個月按時拿回家一些工資,生活上啥都不管,更別説照顧孩子了。

按理説,燕子每天和孩子形影不離,孩子應該只跟她親。可是,奇怪的是,每次燕子跟老公吵架,孩子都跟爸爸站在一起,父子倆統一戰線,互相維護,親得不得了。燕子感覺很奇怪:為什麼爸爸啥都不管,孩子還跟他親?

孩子之所以還和爸爸親,主要有這幾個原因,估計會讓當媽媽的嫉妒。

1、血緣關係加距離產生美

可能是因為血濃於水的原因,孩子和父母是有天然的親密感的,即便爸爸為孩子做的事情很少,孩子會天然地想親近爸爸。

爸爸和孩子接觸的時間少,很少管孩子,孩子在爸爸面前就越輕鬆、越自在,還會覺得爸爸很神祕,更想了解爸爸。這就是距離產生美吧。

媽媽或許會嫉妒孩子爸爸,不用做太多事,依然能夠得到孩子的愛。不過,孩子天然親近爸爸和媽媽,是孩子對爸爸媽媽的回贈,還是值得開心的。

2、孩子年紀越大,越渴望有力量感的行為和互動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更多生理上的照顧,細心、有耐心的媽媽,更容易獲得孩子的喜歡。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心理力量感的增強,他會期待更多有力量的行為和遊戲。“爸爸”這個身份的人,是孩子最先接觸的有力量的人。而爸爸是力量的代表,自然寶寶就會比較親近他。

很明顯的一點,很多孩子都喜歡爸爸把他舉高高的遊戲,這種遊戲對於媽媽來説,明顯是體力跟不上的。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 第2張
  

3、爸爸承擔着家庭主要經濟,容易成為榜樣

首先並不是看不起媽媽們的掙錢能力,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媽媽帶娃的時間多,相比之下爸爸承受的經濟壓力就更大點,所以在孩子的眼裏,爸爸是很能幹、很厲害、榜樣一樣的人物。所以,孩子就會跟爸爸親近。

但是要警惕,爸爸可以忙於工作,卻不能成為喪偶式育兒。

4、寶媽時常誇爸爸

由於父親經常不在孩子身邊,母親擔心親子關係會出現裂痕,於是經常會在孩子身邊敲邊鼓,幫助父親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母親還會告訴孩子:我們現在舒適的生活,都是父親在外面辛苦打拼換來的,爸爸能幹,有責任心,而且十分愛寶寶。

這樣,一個理想型的父親形象在孩子心中慢慢樹立,孩子自然會非常崇拜父親,更願意和父親接近。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3

如果爸爸長期不管孩子,孩子長大後往往容易出現以下3個問題,影響孩子一生。

1、長期爸爸角色缺失的孩子,性格大都特別內向。

在一個家庭中,爸爸的角色和媽媽的角色同樣重要,孩子不僅需要來自媽媽的悉心照顧和培養,更需要來自爸爸的引導和教育。如果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長期缺失,孩子只能接受到來自媽媽的培養和教育,這樣長大的孩子性格往往都特別內向,而且很愛發脾氣,性格特別容易暴躁、易怒。

爸爸除了賺錢啥都不管 第3張
  

2、爸爸長期不管孩子,孩子可能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

經常有爸爸陪伴着玩耍和學習的.孩子,性格大都更加開朗、自信、善於思考,性格落落大方。反之,爸爸長期不管孩子,孩子可能就會變得特別膽小、不敢嘗試新鮮事物,更不敢自信地與人交談。

3、長期父愛缺失的孩子,性格往往都特別叛逆。

有研究表明,長期缺乏父愛的孩子,性格大都比較叛逆,媽媽説什麼都當作耳旁風,讓他做什麼都要反着來。而長期有父親陪伴並擁有充足父愛的孩子,性格大都比較開朗幽默,有擔當,有責任感,更願意聽大人的話。

Tags:賺錢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