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8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留守兒童事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

梁平縣龍江村位於海拔近千米大山裏。姐姐xx七歲、弟弟xx五歲。他們的母親三年前因山鄉偏僻、家庭貧困離家出走,父親因全家生存壓力長年在外務工。由此,這個家裏就只留下小姐弟相依為命。

沒有父母的日子,他們學會了獨立。每天天不亮,姐姐照早早起牀生上火爐,顧不上做早飯就帶上還未入學的弟弟到十多裏外的村校上學,卻總是遲到。姐姐上課的時候,弟弟遊蕩在空蕩蕩的校園裏。姐姐期盼這一天的課程早些結束,弟弟期盼姐姐早些放學。時間在他們身上變得緩慢和難熬。

平時上學讀書,小姐弟倆顯得異常忙碌,一日三餐沒有任何保障。只有在週末,稍有時間的姐姐總是想方設法讓弟弟吃好。然而,由於父母沒有盡到責任,家徒四壁,米和柴就是他們最基本的生活必須品。當姐姐煮熟好心人送的南瓜改善生活的時候,挑食的弟弟卻不懂姐姐心思,哭了。

沒有任何人照顧,沒有經濟來源。讓聰明的弟弟入學變成一個夢。剛讀國小二年級的姐姐義無反顧的當上了弟弟的啟蒙老師。每個週末,是姐姐學校放假,卻是弟弟在家讀書的日子。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姐姐由於平時分心照顧弟弟,成績不盡如人意。學校散學典禮返回路上,弟弟由於又餓又冷,在雨雪中哭鬧,讓姐姐傷心和無奈。回家後姐姐撥通父親的電話訴苦,沒想到卻遭來父親的指責。讓姐姐更難受的是,父親曾經允諾的電子琴在成績單上化為烏有。其實,關於父親的其他承諾早已是一個美麗的泡影。

春節快到了,姐弟倆期待着父母能回家一起過年。可大年三十了,媽媽杳無音信、爸爸沒有兑現回家的承諾。失望的弟弟哭鬧着找姐姐要爸媽……除夕夜,電視裏的熱鬧非凡地春節聯歡晚會,勾起了姐弟對父母的思念。弟弟忍不住撥通了父親的電話,給父親拜年,並問他何時才能回家。得到的答案依舊是過幾天才能回來。這個“過幾天”,或許又將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2

小張是三(2)班的留守兒童,今年9歲,父母在新加坡打工,為了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只能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沒能體會父母常常在身邊的温暖,但他依舊在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呵護關心下健康成長着。爺爺奶奶年歲已大,能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經不易,學習方面實在是無能為力。小張是個缺乏自制力的孩子,疫情突然襲來,措不及防的打亂了大家的生活,線上學習枯燥乏味,缺乏自制力導致他每天作業要麼不交,要麼亂寫上傳。詢問關於孩子情況時爺爺奶奶只能直搖頭説:“根本管不了,也教不了。”

諶老師看着孩子的作業情況實在沒辦法批改,放孩子墮落又實在於心不忍,如果再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要耽誤!所以諶老師讓小張奶奶把孩子送到自己家,為了不然疫情耽誤孩子功課,諶老師選擇自己來盯着他的學習。小張奶奶聽到老師這樣的想法激動不已:“老師,真的太謝謝你了!多少錢,你告訴我。”諶老師聽見這話直搖頭,連忙説:“不要錢不要錢!我正好在家沒事。”於是,諶老師和學生的居家生活開始了。上午聽完各科課程,下午完成數學作業,英語作業,待會兒再寫語文作業,在老師身邊,孩子的效率大大提升。

疫情當前,安全起見。諶老師的愛人對諶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能叫來,疫情防控,不能聚眾。要為自己安全和孩子的安全着想。諶老師解釋到:只是一個孩子沒事的,孩子的家本來也就在家附近,而且我們也都沒有到處亂跑!有緣成為師生,老師就一定會盡力不讓每一位孩子掉隊!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3

在她身上,看不到留守兒童慣有的孤僻和膽怯,更多的是樂觀、勤奮、堅強,她多才多藝,樂於助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年年被評為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幹”,還獲縣首屆十佳少先隊員、市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

一、“我學習,我快樂”

xx每次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成績都在95分以上,在全校同年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個人人羨慕的“特優生”。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她就沒有讓老師和家長擔過心。在學習上,她踏踏實實,勤奮刻苦,“我學習,我快樂!”是xx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與同齡孩子相比,xx顯得格外懂事和乖巧。她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每天,她主動做好各科的預習;課堂上,總是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作業非常認真,字跡端正清楚,從不輕易放過一個錯字。碰到難題,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直到弄懂為止。她愛好看書,閲讀了大量的報刊,每期的《國小生週報》、《少年報》一到,她都搶着看,《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上下五千年》和《故事大王》,也是她愛看的讀物。

二、家庭變故讓她更堅強

xx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到上海打工,後因種種原因分開。母親繼續留在上海打工,一直把她留在湯溝鎮支溝村跟隨外公外婆生活。家庭的變故,不僅沒有擊垮甜甜,反而使她更加堅強和懂事。為了減輕老人的負擔,她六歲就自己洗碗、洗衣、整理房間,八歲就開始做飯。怕遠在外地的媽媽擔心,她經常主動打電話彙報學習情況,有時還會講講身邊的趣事,讓媽媽開心。

“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大家應該互相幫助和學習。”xx真誠地和每位同學交朋友。金壯壯是班裏有名的搗蛋鬼,不僅考試從來沒有及格過,還揪女同學辮子,跟男同學打架。xx決心幫助金壯壯改掉壞毛病,主動提出將他調到自己座位前面。起初,金壯壯豪不領情。xx默默地以實際行動感化金壯壯。看到金壯壯沒有學習用具,xx主動將自己的借給他用;看到壯壯上課做小動作,就小聲提醒他注意聽課;課外時間,還主動給他講解聽不懂的地方。在和老師的配合下,金壯壯不僅學習取得很大進步,還很少違反紀律。

三、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在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堅的眼裏,xx是自己的好幫手。由於學校92%以上為留守兒童,學校就利用下午的大課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作為學校少先隊大隊長,樂觀開朗的性格,勤奮好學的精神使她在少先隊各項活動組織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在班裏,xx還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幫助老師管好班級,並在學生中起到帶動作用。她經常組織同學出黑板報,從確定主題到版面設計,都要查閲大量資料,經常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

學校從一年級開設了英語課和日語課,除了每週正常的外語課外,xx每天晚上都堅持收聽學校的“英語時空”和“日語時空”節目,努力提高口語水平。對於未來,xx自信地説:“我要用自己的笑容去感染和幫助身邊的人,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4

今年春節,是曾xx和爸爸媽媽一年中唯一的團聚時光。“奶奶告訴我,從出生到現在,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半年。”12歲的曾xx説,有些時候,爸爸媽媽的模樣都有點記不清了,自己就像一隻孤獨的小鳥……

我們去六年級採訪,曾xx正在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暑假有很長時間,你為什麼不去爸爸媽媽那裏呢?”當記者問他時,曾xx顯得有些憂鬱。“小時候,我經常吵着要去看爸爸媽媽。可是後來,我再也不提這件事情了。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在外面賺錢很辛苦。如果我去了,要花掉他們很多錢。”多麼懂事的孩子。

12年來,曾xx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很多人開玩笑説,曾xx成了爺爺的兒子。70多歲的爺爺奶奶除了照顧曾xx外,還種植了近20畝水稻。暑假裏,幫助爺爺奶奶收割水稻成了曾xx的“主要工作”。烈日下,曾xx每天都要到農田裏忙活。火辣辣的太陽照在他稚嫩的臉上,豆大的汗珠滿身都是。“爺爺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還要種田,我要幫助他們,減輕他們的負擔。”曾xx從不叫累,自己能夠做的,他會主動去做。

一個人的時候,曾xx總是感到很孤獨。有很多話想和爸爸媽媽説,可是總沒機會。他知道,打長途電話,需要很多電話費。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5

在河埠中心國小旁邊,有一排居民房,11歲的鄭xx就租住在這裏。本來鄭xx是在鄭家村小讀書的,但是讀五年級的姐姐要到鄉中心國小讀書。為了更好地照顧姐弟兩人,70多歲的爺爺鄭仁義在河埠國小門口租了一間房子,把小xx帶到中心國小就讀。

租的房間面積不到十平方米,一張牀和一張小桌子是房裏僅有的擺設。每天一放學,鄭xx就和姐姐一道,在這個房間裏做作業。然後,收拾好桌子,鋪上桌布,開始吃飯。

今年8月,鄭xx特別開心。媽媽從廈門趕回來,接他和姐姐到廈門玩。坐在火車上,小xx總是笑個不停。這個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小男孩,看什麼都覺得新鮮。在廈門的日子,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小xx就感覺特別温馨。“從出生到現在,這是孩子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次。”爺爺告訴我們,小xx出生不到一個月,其媽媽就將兒子放在老家。

小xx的爸爸在廈門做保安,媽媽在工廠做工人,收入不算高。但是,為了兒子和女兒,他們還是盡其所能。休息日,他們帶着兒女,到鼓浪嶼衝浪,到公園裏遊玩,到大型超市購物,讓姐弟大開眼界。

暑假很快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在廈門,小xx每天都要問同樣的問題。回來的那天,小xx躺在爸爸的懷裏又問。爸爸説,不要多久,等賺夠了錢就回去。火車開動的時候,小xx從窗口看到揮手的爸爸媽媽,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6

小黃,鄉鎮基層財政幹部、愛心媽媽志願者隊伍發起、組建和管理人。她長期工作在基層一線,是黨委政府好助手,鄉村振興排頭兵,戰役前沿急先鋒。她曾經從事婦聯工作12年,羣團工作經驗豐富,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她熱心公益十四年,是公益活動領頭雁,土家文化傳承者,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領跑者。她投身於鄉村文明建設,“有事找美清”,這是社區居民的信任也是讚譽。

政府的財政管理的好參謀

2019年12月,建始縣高山鄉鎮花坪鎮財政所原所長身體欠佳,又正值財政年底決算和年底財政資金兑付的巔峯時期,儘管當時她的孩子正在讀高中,她毅然決然“拋家棄子”來到平均海拔1300的高山鄉鎮挑起財政工作重擔,成為全縣財政系統唯一的女所長。

她用二個月的時間遍訪花坪鎮57個村,跑遍421平方公里,摸清村情,熟悉村級三資管理現狀,舉辦4期惠農資金管理5期財務管理培訓班,理順財政監管秩序;主動參與花坪鎮項目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管理,迅速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參謀好助手。她帶領全所幹部上下一心,算好賬,理好財,財政運行穩健,後勤保障到位確保花坪鎮工作上下一盤齊,民心穩,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在財政工作穩步向好推進的同時,她積極主動參與招商,2020年10月,隨花坪鎮招商團隊到山東日照成功招商山東日照城建集團入駐花坪鎮投資51億元建設花坪云溪康養小鎮項目建設。2021年協助政府成功舉辦花坪鎮關口葡萄採摘節,策劃組織的紀念建黨100週年的快閃活動獲得全縣好評。

關愛留守兒童的“好媽媽”

2008年3月,她在擔任婦聯主任期間,組建愛心媽媽志願者服務隊,長期致力於關心關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的志願者工作。

離崗不卸任,14年來愛心媽媽志願者發展至今達97人,愛心幫扶救助活動從未間斷,她每年至少自掏腰包8000多元用於貼補團隊培訓經費或充實留守兒童幫扶資金,帶領團隊累計捐款捐物達60餘萬元,幫助留守兒童千餘人,從2008年開始直接結對的10名貧困兒童,有3名女童都長大成人並組建了家庭,“美清姐是我們所有結對孩子的‘媽媽’”,這是團隊同事對她的讚譽。

開展志願服務的急先鋒

2010年4月,她在擔任建始青花女子民兵連連長期間,率領青花女子民兵連戰鬥在每一次的抗災救助維穩的一線,出勤高坪鎮大型活動安保30餘場,抗洪搶險100人次,每年旅遊高峯期現場維穩80餘場1600人次。

在2020年疫情期間,小黃接受安排黨員就近上崗工作,帶領青花女子民兵就近入社區、村組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領女子民兵們積極參與消殺、入户摸排,義務幫村民代購物資。她自費購買消毒液,汽油、消毒脈衝迷霧器,從2月7日起,她每天揹着27公斤的裝備,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進行兩小時的消殺,守護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

同時發動社會援助捐贈救災物資,爭取社會愛心人士為花坪鎮籌集捐贈價值6491元的疫情防控醫用物資,抗擊疫情的事蹟登上央視七台的軍事頻道、湖北電視台及學習強國。“有事找美清”,這是社區居民對她的信任。

投身鄉風文明建設的好幫手

在擔任高坪鎮婦聯主席期間,她積極投身鄉風文明建設,策劃文藝匯演活動10餘場,向30餘個村、5000餘村民宣傳精準扶貧政策帶來的新變化;收集、整理土家族民間婚俗文化歌曲《陪十姊妹》《哭嫁》,並兩次登上CCTV_7台《鄉約——金建始》的舞台;舉辦鄉村旅遊文化交流活動30餘場,為建始縣獲評“湖北省土家族婚俗文化之鄉”榮譽稱號作出突出貢獻,其本人入選恩施州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小黃和她的志願服務團隊從未停下腳步,深入各學校、景區、鄉村院落義務演出上百場次,被授予恩施州巾幗十佳服務隊、建始縣“優秀志願者”和“優秀志願服務集體”的稱號。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小黃説,“我願做一粒火種,照亮影響更多的人,讓為民服務精神永放光彩!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更好的影響和帶動人們遵紀守法,樂於奉獻,人人充滿愛,世界更美好!”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7

在河埠中心國小旁邊,有一排居民房,11歲的xx就租住在這裏。本來xx是在鄭家村小讀書的,但是讀五年級的姐姐要到鄉中心國小讀書。為了更好地照顧姐弟兩人,70多歲的爺爺鄭仁義在河埠國小門口租了一間房子,把小建宇帶到中心國小就讀。

租的房間面積不到十平方米,一張牀和一張小桌子是房裏僅有的擺設。每天一放學,xx就和姐姐一道,在這個房間裏做作業。然後,收拾好桌子,鋪上桌布,開始吃飯。

今年8月,xx特別開心。媽媽從廈門趕回來,接他和姐姐到廈門玩。坐在火車上,小建宇總是笑個不停。這個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小男孩,看什麼都覺得新鮮。在廈門的日子,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小建宇感覺特別温馨。“從出生到現在,這是孩子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一次。”爺爺告訴我們,小建宇出生不到一個月,其媽媽就將兒子放在老家。

小建宇的爸爸在廈門做保安,媽媽在工廠做工人,收入不算高。但是,為了兒子和女兒,他們還是盡其所能。休息日,他們帶着兒女,到鼓浪嶼衝浪,到公園裏遊玩,到大型超市購物,讓姐弟大開眼界。

暑假很快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在廈門,小建宇每天都要問同樣的問題。回來的那天,小建宇躺在爸爸的懷裏又問。爸爸説,不要多久,等賺夠了錢就回去。火車開動的時候,小建宇從窗口看到揮手的爸爸媽媽,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8

我叫xx,男,我家住在祁縣鎮忠陳村,我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跟隨七十多歲的爺爺生活,我是一名寄宿生,上學期間在學校吃住。雖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但我在爺爺及其他親人的呵護和老師的關心教育下康成長着。

我孝敬長輩、尊敬老師。為了我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我跟隨七十多歲的爺爺生活,很小,便成了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應該説,我非常懂事,爺爺視我為掌上明珠,我更知道疼愛自己的爺爺。爺爺歲數大了,我就幫爺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給爺爺端茶送水,給爺爺按摩,給爺爺捶背。爸爸有時帶回來好吃的東西,總是先拿給爺爺嚐嚐,不挑吃穿,知道節儉。我不但尊敬長輩,而且更尊敬老師。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見到老師都會向老師問好。

我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我們班四十多個學生,不管是誰遇到困難,我都會盡力幫助。學習上自己努力學習,也會盡力幫助其他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同學思想有了包袱,或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會盡力安慰與幫助。只要有好吃的都會與同學分享,毫不吝嗇,每次開展的“獻愛心、伸援手”活動,我都積極主動捐出自己平時積攢的或省下的錢和學習用品。我熱愛學習,成績優秀。上課專心聽講,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會動腦筋去想,想不通的問題,會請同學幫助,去請教老師,不解決問題決不放手。我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喜歡問為什麼。每次作業,我都會認真完成,並認真檢查同學的作業。在同年級學科測試中,我的成績名列前茅,個別科目的分數名列全年級第一。我愛好廣泛,活潑開朗。學校舉行的各種文體活動我都積極地參加,力爭使自己全面發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我參加了學校籃球興趣小組,在課外時間裏和同學打打籃球,既鍛鍊了身體,又愉悦了心情,可謂一舉兩得。在我校第一屆秋季運動會上,我獲得了男子1500米年級冠軍和男子四人100米接力賽年級冠*,其他單項也取得了前幾名的好成績。我活潑開朗,和同學們能友好相處,大家也都願意和我在一起。

由於我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絕不會驕傲,也絕不會滿足。我會加倍的努力,使自己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來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將來回報社會。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9

正值春寒之時,王家河中心國小卻暖意濃濃。2月27日,在以“學雷鋒”為主題的二年級班會課上,出現了平凡又暖心的一幕——一名孩子拿着嶄新的棉衣向老師深深地鞠了一躬,起身時眼裏已滿是淚水。這個孩子是王家河中心國小二年級的一名留守兒童,他叫黎詩彰,父母離異,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生活貧困。雖然家庭情況和生活環境特殊,但是孩子性格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班主任小燕老師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她常常關心詩彰的生活學習,及時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這次又為孩子買了一件棉衣。孩子説“我們燕老師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她很嚴厲但更温暖”。

俗話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教師又何嘗不是太陽底下最無私的職業。面對王家河中心國小佔總人數近一半的留守兒童現狀,看着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睛,“老師媽媽”的事蹟正在一幕幕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也開始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0

“梅花香自苦寒來”—縣“十佳優秀留守兒童”事蹟材料

張紫君,女,13歲,歙縣小川鄉小川村乾田塢組人,現就讀於歙縣小川中心學校六年級。母親在生下她後就離家出走,她沒有嘗過母乳的甘甜,沒體會到母愛的温暖,但她卻在父親、奶奶和老師的呵護關心教育下健康成長着。在她身上,我們看不到留守兒童慣有的孤僻和膽怯,在她身上體現更多的卻是樂觀、開朗、勤奮和堅強。只要一説起她,不論是家人、鄰居、同學還是老師,無不豎起大拇指。

一、她是家人鄰居眼中孝順的好孩子

自媽媽離開家後,全家的重擔全都壓在了父親的肩上。為了家裏的日子能過得好些,父親把她交給了年邁的奶奶,自己則外出打工賺錢。她跟隨七十多歲奶奶生活,很小,便成了留守兒童中的一員。她非常懂事,奶奶視她為掌上明珠,她更知道疼愛自己的奶奶。放學回家的時間裏她都會幫奶奶洗菜、掃地、做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奶奶一直患有高血壓和手腿風濕毛病,每當奶奶犯病時,她就給奶奶端茶送水,用自己的`一雙小手給奶奶額頭輕輕按摩,給奶奶捶背,以減輕奶奶的病痛。前不久,奶奶終因過度勞累加上高血壓中風癱瘓在牀,每天放學回家之時,都要端茶送飯去給奶奶吃,跟她説會兒話,告訴她學校裏發生的好玩新鮮的事情。

二、她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她在學習上,踏踏實實,勤奮刻苦,求知慾強,成績優秀。她上課能夠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對所學知識都能理解掌握;在課外,總是認真完成作業,字跡端正清楚,從不輕易放過一個錯字;碰到難題時,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直到弄懂為止;她並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還大量閲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她的辛勤付出,終獲豐碩的成果,在即將過去的六個學年裏,每回期中期末考試她的總分都名列班級、學校前茅,在寒暑假的“八個一”的讀書徵文活動中也多次獲得殊榮。

三、她是同學眼中的知心好朋友

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善於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具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學校裏,她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在生活和學習上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比如當她知曉我們班某位女同學因粗心大意而丟掉這一週的生活費時,她毅然把自己的零花錢留給她用並號召全班同學對她進行量力而行的募捐,使她在生活上能夠渡過難關。在學習上,她不僅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在一起談心得、交流經驗,爭取更大進步,還經常與其她班幹部一起主動關心班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為她們答疑解惑,補上落下的功課,在她的熱忱幫助下,班上的幾名學困生在各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她的這些努力和付出最終為她贏得了全班同學公認的“知心好朋友 ”的稱號。

四、她是班主任眼中管理班級的好助手

她是同學們公選為班長的,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副嬌小可愛的小女生模樣,可是她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出色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她對待老師交給她的任務都是一絲不苟的完成。有時候老師有事離開了教室,她會主動的把班級的紀律管理的井井有條;有時學校開展的一些活動,她能夠起到組織示範引領作用;有時見到本班的同學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她敢於上前指正,並幫助他們改正;有時遇到班上個別同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鬧矛盾時,她總是耐心的去勸阻並化解矛盾,使得他們重歸於好。幾年來,她勤勤懇懇地為班級、為同學服務,贏得了老師的一致讚譽,真正的成為了班主任眼中的好助手。一張略顯清瘦的臉上,不時地流露出稚嫩之氣,這是其平凡之處;但她的眼神裏透露出來的卻是自信與堅定,這是她的獨特之處。特殊的家庭經歷造就了她自立自強、堅毅不屈的性格!我堅信,張紫君這束經歷了臘月寒冬磨礪的梅花最終會以驚人的姿態綻放出自己迷人的芬芳。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1

望江縣鴉灘鎮麥元中心學校,有一位默默在鄉村小教講台堅守三十多年的女教師小袁。每當提起袁老師,不僅是本校師生,還有各屆家長無不對袁老師交口稱讚。

小袁老師於1986年畢業於望江師範學校,副高級教師。在三十餘年教學裏,她執教的數學課,寓教於樂,學生易學、樂學,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致家長們都以孩子能成為袁老師的學生而感到放心和驕傲。袁老師不僅書教得好,師德也好。她性情温和,整天總是樂呵呵的。她常説,做一名鄉村教師是很幸福的,呼吸着清鮮的空氣,欣賞着田園風光,陪伴着淳樸天真的孩子成長,她已經很知足了。她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朋友,因此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同行的好評、領導的褒獎。

及時雨,澆灌一朵朵弱小的花

由於農村經濟條件的有限,在鄉村學校,經常會有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每當遇到這樣的困難學生,袁老師總是及時伸出援手。袁老師班上有一位名叫袁麗的女同學家境貧寒,生活拮据。她的母親是一位盲人,父親是她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因此常年在外打工,因為父親掙錢既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又要供兩個女兒上學,家中始終是負債累累。20xx年秋天,袁同學的姐姐完成了學業,找到了工作,她的家庭經濟狀況終於日益見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xx年春,袁同學的父親突然病倒,到醫院檢查,肺癌晚期,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袁同學的姐姐只得通過網絡籌措藥費。袁老師捐了600元,還發動親朋好友伸出援手,希望能給袁同學帶去一份温暖,一份安慰!

命運總是喜歡捉弄弱者。20xx年暑假的一天傍晚,袁老師剛剛吃過晚飯,手機響了,是袁同學打來的。孩子邊哭邊説,她的母親在縣醫院住院。袁老師放下手機,難過極了,失去父親不久的袁同學,現在母親又病了,這可怎麼辦?孩子這個時間段給她打電話是在向她求助。她心急如焚,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家人,並表示現在就想去醫院看看這孩子和她媽媽。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可縣醫院離她家有六十多裏地,天色已晚,家人不放心。最後,她在兒子的陪同下乘車趕往了縣醫院。他們在內科病房的走廊盡頭找到了袁同學和她媽媽。袁同學撲在她的懷裏抽泣不止,她也心疼得淚流滿面。袁老師安慰着母女倆,將帶來的1000元現金放入孩子的手中,並告訴孩子不要擔心,老師一定會做她的堅強後盾。袁老師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在袁媽媽住院期間,袁老師一直出錢出力,照顧好袁同學的飲食起居,直到袁媽媽康復出院。

像慈母,呵護特殊兒童健康成長

作為一名鄉村學校的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心智有障礙或身體有殘疾的學生。這些特殊學生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關愛。袁老師覺得愛就是最好的教育,她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為人師”,更是“為人母”,無時無刻不在幫助這些殘障孩子。

他,身患殘疾,腿腳不便,而且口齒不清,每天蓬頭垢面的,衣服從來沒有乾淨的時候。他,無父無母,身世悲慘。他就是袁老師班上的蔡良才。聽他以前的老師説,因為一場大火,他的父親被燒成了殘疾,因此娶了個傻女人,那個傻女人就是他母親。父親靠打點魚,捉點泥鰍養家餬口,母親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他本來還有一個完整的家,可就在前年,父親身患絕症,撒手人寰。他的“傻媽媽”也不知蹤影,而他只能由年過七旬的爺爺撫養。爺爺年紀大了,還要種點莊稼,根本沒有多餘時間來管他。他自己又是這個樣子,所以同學們唯恐避之不及。

袁老師接手該班時,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蔡良才情緒激動,用含糊不清的話語重複説着:“我不要你。”下課後,袁老師在辦公桌前沉思良久,怎樣讓這個孩子儘快地接受換老師的事實?怎樣讓他也喜歡自己呢?袁老師決定付出更多努力,用愛心來感化他,讓他接受新老師。

袁老師嘗試着走進他的內心,她經常找來蔡良才談心、交流,在生活的細微處關心他,時刻留意他的身體、情緒狀況,給予慈母般的關愛。她特地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讓我走近你”,讓同學們體會殘疾人的苦楚,聆聽他們心靈深處的呼喚。那次班會過後,同學們在生活中不再孤立蔡良才,而是給予他很多的幫助。天氣冷了,袁老師又和辦公室同事一起湊錢為蔡良才購買過冬的衣物。漸漸地,一顆冰冷的心被融化了。有一天,袁老師跟他聊天時,他突然對袁老師説:“我喜歡你。”

有一次,袁老師因身體不適去看醫生了,小良才沒看見袁老師的身影,四處尋找,下課就來辦公室問。袁老師回來後,老師們都笑着對她説:良才已經離不開你了。從“我不要你”到“我喜歡你”再到“離不開你”,師生之情逐漸在發生變化,袁老師對小良才一如既往地關愛,小良才對袁老師也越來越親近、依戀。袁老師用愛心為小良才撐起了一片藍天。

傾注愛,決不讓一個留守兒童掉隊

作為班主任,袁老師尊重、關愛學生。她經常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變化,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哪位同學稍有不適,她總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哪位學生有了負面情緒,她總是積極瞭解原因,幫助解除心結。在袁老師班上曾有一個男生是出了名的淘氣包和後進生。這個男生的背後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母親去了外地,幾年沒見一面;父親也去了外地打工,他自幼就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成了留守兒童。袁老師通過家訪瞭解這位男生的具體情況後,仔細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父母的離異給孩子的心靈上帶來了巨大創傷;父母都不在身邊,給孩子的陪伴與關心不夠;爺爺性格比較古板,説話語氣和表情都比較嚴肅,缺乏母性的温柔與細膩。他們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一旦聽到孩子的負面消息常以批評教育為主,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較強。這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愛,尤其是母愛。所以,袁老師決心用愛去感化他。平日裏,犯了錯,袁老師總是找他談心、耐心教導,時時關注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幫他樹立信心。“六一”兒童節,袁老師買了筆盒送給他做禮物;假期來臨,總要送上幾本書,鼓勵他多閲讀;她一方面積極與爺爺、奶奶溝通,提醒家長對孩子要多關愛少批評,平時要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另一方面,她決定依靠集體的力量來改變他。袁老師鼓勵學生們主動跟他交朋友,發動班幹部幫助他,用集體的温暖來影響他。幾年下來,這位男生有了不小的進步,成績也提高了。

在鄉村學校,像這樣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這些留守兒童不僅存在家庭情感的缺失,在學習上也無法獲得及時的指導與幫助,所以普遍存在缺乏學習興趣,成績不理想的現象。袁老師班上就有好幾個留守兒童,為了切實幫助到這些孩子,袁老師除了給予更多的關愛外,還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這些留守孩子輔導功課。袁老師還鼓勵孩子們在家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話、手機向她請教,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為孩子們答疑解難。就是這樣,袁老師想盡辦法,儘量不讓一個留守孩子掉隊。

嚴律己,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

工作中,袁老師誠信守紀、愛崗敬業,有着良好的職業操守。在教育學生時,袁老師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即使名聲在外,她也始終沒有忘記時刻充實自己的信條,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勇於創新。20xx年7月,她撰寫的論文《淺談數學課堂中的樂教樂學》獲縣級二等獎;20xx年6月,論文《數學作業設計初探》獲市級三等獎;20xx年7月,論文《讓數學與生活聯姻》獲縣級三等獎;20xx年7月,論文《自我檢查的好習慣讓學生終生受益》獲縣級一等獎;20xx年6月,論文《讓愛滋潤他的心田~一個問題學生》獲市級二等獎;20xx年7月,論文《鄉村教師的幸福》獲縣級二等獎。她多次獲得鎮、縣、市級“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她所帶班級也多次榮獲校、縣級“優秀班級”等榮譽稱號。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就是她——小袁,一名有着簡單幸福的鄉村女教師。堅守鄉村教師崗位三十餘年,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家鄉教育事業,用自己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不平凡”。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2

今年春節,是xx和爸爸媽媽一年中唯一的團聚時光。“奶奶告訴我,從出生到現在,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半年。”12歲的xx説,有些時候,爸爸媽媽的模樣都有點記不清了,自己就像一隻孤獨的小鳥……

我們去六年級採訪,xx正在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暑假有很長時間,你為什麼不去爸爸媽媽那裏呢?”當記者問他時,xx顯得有些憂鬱。“小時候,我經常吵着要去看爸爸媽媽。可是後來,我再也不提這件事情了。因為我知道,爸爸媽媽在外面賺錢很辛苦。如果我去了,要花掉他們很多錢。”多麼懂事的孩子。

12年來,xx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很多人開玩笑説,xx成了爺爺的兒子。70多歲的爺爺奶奶除了照顧xx外,還種植了近20畝水稻。暑假裏,幫助爺爺奶奶收割水稻成了xx的“主要工作”。烈日下,xx每天都要到農田裏忙活。火辣辣的太陽照在他稚嫩的臉上,豆大的汗珠滿身都是。“爺爺奶奶這麼大年紀了,還要種田,我要幫助他們,減輕他們的負擔。”xx從不叫累,自己能夠做的,他會主動去做。

一個人的時候,xx總是感到很孤獨。有很多話想和爸爸媽媽説,可是總沒機會。他知道,打長途電話,需要很多電話費。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3

小李,是遠離義縣縣城110裏偏遠山區的一名一線教師,任班主任工作20年,關愛留守兒童、注重家長正面管教培訓、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與團訓,讓她的農村教育之路越走越堅實,在全縣享有很高聲譽。

20xx年獲得錦州市科研科普先進個人;20xx年參加了為期三年的遼寧省鄉村骨幹教師培訓;20xx年獲得國家級德育科研先進實驗教師;20xx年7月所教班級被評為錦州市“先進班集體”,20xx年7月所教班級被評為錦州市“先進班集體”, 20xx年9月獲義縣人民政府優秀教師,20xx年1月被錦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錦州市基礎建設年先進個人”,20xx年9月被錦州市教育局、錦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評為“優秀教師”;20xx年當選為縣級人大代表。

無怨無悔 甘於奉獻

每一個假期,小李老師都向學校、教育局報備為留守兒童無償補課。十幾年如一日,利用假期為200餘人次留守兒童義務無償輔導功課。有這樣一名留守兒童,她叫池子怡,一年級入班時,其父母外出務工,由70多歲的奶奶監護,由於隔輩人的溺愛,這個孩子的依賴性太強,就連整理書包都不會。每天下班後,李老師就去她家看看,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經常給孩子的母親打電話溝通,在李老師的勸説下,母親放棄了打工賺錢,回家看護孩子,在她們的共同努力下,這名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到寒暑假,李老師讓所在班級裏的留守兒童到自己家裏去,為孩子們免費補習15天功課。這樣做,能使家長騰出時間幹一些農活,減少了補課的開支,孩子又學到了知識。剛開始有的家長補完課給李老師發紅包,李老師婉言拒絕的同時告訴他們放心,她會努力教好你們的孩子,為留守兒童盡一點微薄之力,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不忘初心 拼搏進取

20xx年由於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李老師被評為鎮“師德標兵”,並作為典型在班主任大會上作了題為“師德鑄師魂”的報告。報告後,全鎮針對留守兒童的現狀,讓班主任承擔一份職責,成為留守兒童的“代理媽媽”“代理爸爸”。全體班主任齊心協力,採取多種形式,從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兒童”的引路人。由於學校全體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與關注,“問題學生”發生着的巨大變化:在學校的特長生中留守兒童佔20%,在學校的各類表獎中留守兒童也佔相當大的比例,關愛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20xx年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校”,20xx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校”。

心理健康 持續護航

李老師所在班的家校共育範例,是學校以至於全縣的典型。針對家長和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李老師及時把脈問診。商浩鬆是班裏的一名特殊兒童,坐不住板凳,不咋愛學習,經過了解家長的管教方式是非打即罵,孩子不願意學習,有時候不願意回家。李老師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指導給家長一些養育工具(和善而堅定、花時間訓練、陪伴式傾聽、特別時光等),並且定期發給家長學習資料,讓家長及時反饋孩子在家的表現,給家長進一步指導。一段時間後,孩子有了變化,能夠在課堂上學習了,在家也與媽媽少了“戰爭”。家長體驗到有方法的教育帶來的喜悦,現在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5月份,學校“家校共育研討課堂”將在全縣做示範展示。

人大代表履職 示範引導

李老師還是一名認真履職的縣人大代表。組織的信任,讓她倍感肩上擔子的重大。在學校看到太多的孩子因為家長疏於管教,家長不能以身示範,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沉迷手機遊戲而走下坡路。她便利用休息時間走進各村與婦女主任聯繫,對在家的婦女作“遠離不良嗜好,做合格媽媽”專題宣傳活動,得到縣、鎮領導的高度評價。鐵河村有一位家長,孩子上學的時候就到麻將館打麻將,孩子在家時候就盯着手機玩麻將,對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不管不問,有時扔給孩子一個手機,手機代替了母親的陪伴,孩子的成績直線下降。為了能夠給這名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注,李老師多次找到婦女主任一起勸説家長,剛開始不理解李老師的做法,冷言冷語,經過多次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講道理,最終使其明白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優秀留守兒童事蹟14

二十年過去了,在偏遠的鄉村國小,我用信念留守自己的心靈,用激情攪動自己的青春,面對一個個在留守歲月中酸澀成長的孩童,我把愛心、真情、智慧浸灑於其中,一路傾情,演繹着一段段酸甜純美的留守故事。

愛,讓留守的“憂鬱”走向“陽光”

楊玉迪,從小活潑可愛,乖巧伶俐。可在她上二年級時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重新建立了家庭,媽媽隻身外出打工。小玉迪從此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兒童。當四年級她來到我的班級時,我看到她睜着大大的眼睛,眼睛裏滿是憂鬱。通過觀察,我發現她課堂上幾乎不發言,經常走神;課外幾乎不説話,獨來獨往。即使老師問她問題,她也只是點頭或搖頭,要不就是簡短的幾個字。面對這樣的留守兒童,我嘗試着採取了以下幾個步驟來驅散孩子心中的陰雲。

一、開啟心扉,吐露心聲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況是遭受家庭變故後的孩子。她們自我封閉,排外,孤獨,憂鬱。鬱結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發泄,否則,對身心都是極大的摧殘。可她是那麼敏感,不願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願意在這方面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也考慮通過家訪的途徑和孩子進行溝通,但又覺得冒昧造訪説不定會適得其反,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再三思量後,我決定召開“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班隊會,營造一種氛圍,給孩子創造傾訴的機會。

我首先在黑板上寫上“請關愛留守兒童”幾個大字,告訴大傢什麼叫“留守兒童”。

然後我説:“孩子們,不管是爸爸媽媽在外打工,還是父母離異,或父母親健在不健在,其中的過錯都不在你們。你們可以傷心難過,但決不能自卑,有心裏壓力。能坦誠的告訴老師,你們是這樣的孩子嗎?如果是,請舉手。”在我的動員下,一雙雙小手怯怯的舉了起來。我數了數,居然有十多個。我趁熱打鐵,説“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你們多麼的不容易啊,老師打心眼裏佩服你們。你們有什麼煩惱,有什麼困難可以跟大家説説嗎?讓我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在一片掌聲中,小付走上講台: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外面打工,奶奶70歲了,做什麼都很吃力,動不動就衝我發脾氣,所以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放學回家後,我還做飯,幫着做一些家務。可原來媽媽在世的時候,這些我從來沒做過……不過我也不怕,我覺得以後到哪我都能自己照顧自己。

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將她送回了座位,我分明看到閃爍在她眼裏的淚花,我也鼻子一酸,但我剋制自己,馬上請出了第二個同學。

小嚴同學:很多時候,我放學了,家裏沒人,我回家就什麼都不做。有時候回家,媽媽在打麻將,我就跟着媽媽,在麻將室做作業,做不完的,回家後太累,就不想做了。我特別想我的爸爸……説到這裏,他有點哽咽,用牙齒咬住下脣,不住的用手擦眼睛。我知道再説,孩子真的要痛哭了。我讓他上位,可他一到座位上,就趴在桌上抽泣起來。

小玉迪這時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説:爸爸媽媽都不在我身邊,我好想她們,我只希望她們能在我身邊……

小玉迪終於開始傾訴了。

二、有的放矢,增強信心

為了讓小玉迪儘快從陰影中走出來,我在課堂上特別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較簡單對她來説比較有把握的問題,點她起來回答,然後及時給予讚揚。經過幾次後,她猶豫很久的小手終於舉了起來,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臉上的紅暈像綻放的花兒般燦爛美麗!課外,我有意識的讓她幫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她感受到老師對她的信賴與喜愛。漸漸的,她的笑容多了,課堂上變的專注了,發言積極了,和同學的交往密切了……

xxxx年的“六一”,學校要編排文藝節目,我為了培養她的自信心,有意將她送去參加。天氣炎熱,其他孩子練一會,休息一會。可她並不這樣,而是利用休息的空當,反覆練習每一個動作,直到老師滿意為止。豆大的汗珠從她額上落下來,可她渾然不覺。終於,在“六一”文藝表演中,她優美的舞姿贏得了陣陣喝彩。與此同時,小玉迪還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暑假去蘇州和媽媽團聚的機會,留下來專門參加學校舞蹈對訓練。

老師特殊而不留痕跡的關愛,讓小玉迪信心倍增。她什麼活動都想參加,演講,舞蹈,繪畫,作文等,她從不放過每一次能鍛鍊自己的機會。

三、加強練習,促進溝通

我整理的留守兒童檔案,掌握了各個家長的聯繫方式,通過電話,QQ或短信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然後要求家長每月給孩子寫封信或給孩子通一次電話。讓孩子及時回信或回電,彙報自己的生活學習情況。一來二往,小玉迪和媽媽的交流多了。父母的離異,曾經讓小玉迪“懷恨”在心。但現在,她儼然成了媽媽的貼心小棉襖。有一次她在通話時甜蜜的訴説:“媽媽,您要保重身體,別太累了。不用擔心我,請您放心。你們雖不在我身邊,但學校就是我的家,老師就象爸爸媽媽……”

四、成效及反響

老師的關愛加上小玉迪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奮上進,自強不息;熱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僅是同學的好朋友,老師得力的小幫手,還是班裏挑大樑的幹部!從xxxx年到xxxx年,大大小小的榮譽有一大摞呢!演講比賽、寫字比賽、作文大賽她都獲了獎;xxxx年,她被光榮的評為學校“十佳留守兒童”!她的媽媽在給我的信中寫到:“高老師,我真不知道怎麼言謝,我的孩子雖然缺少父愛和母愛,但你們給她的愛足以讓她幸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