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轉眼冬至要到了,這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取暖用品又開始熱賣了。前有暖寶寶、熱水袋,後有發熱圍巾、背心,越來越多的神器讓冬季取暖變得更加方便。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些取暖神器在寒冷的冬季給我們帶來温暖的同時,也增加了燙傷的風險。看看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1

不可不知的急救常識

泡腳水水温越高越好、直接把暖寶寶貼在皮膚上、抱着很燙的熱水袋睡覺、電熱毯整夜不關……冷空氣一波接一波,怕冷人士調動所有“武器”,只求保暖。卻不知,電暖袋、暖寶寶等成為“温柔殺手”。據瞭解,近日來長沙各大醫院低温燙傷的患者呈上升趨勢。

什麼是“低温燙傷”?如何預防“低温燙傷”,出現“低温燙傷”如何處理?“身心”邀請專家詳細解答,並給讀者們提個醒:冬季取暖,別隻顧温度。

出現低温燙傷,該怎麼處理?

第一步: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後,皮膚出現發紅、發白等現象,即意味着發生了“低温燙傷”。應立即用清水濕敷或沖洗。

第二步:若皮膚有水泡、脱皮、滲出等破潰損害,可用0.9%生理鹽水冷濕敷,以4-6層的紗布為好,一般以疼痛明顯減輕為止,約半個小時左右。

第三步:由於低温燙傷的發生時間都比較長,往往損害比較深,達淺二度到深二度,嚴重的會達到三度,因此自己處理後,一定請專科醫生治療。

病情解讀

低温燙傷,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皮膚接觸60攝氏度的温度持續5分鐘,即可造成燙傷。導致燙傷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熱力,而另一個則是作用時間。醫生提醒,由於冬季人體神經反應比較遲鈍,皮膚的感覺也弱了很多。一旦接觸電暖袋等取暖物品時間過長,皮膚可能並沒有感覺燙,但熱力已經滲透到軟組織而形成燙傷。尤其是老年人,對熱和痛的感覺遲鈍;其次是嬰幼兒,由於家長疏忽被低温燙傷的也時有發生。

不要整夜使用電熱毯

解讀:電熱毯也是很多人冬季的取暖必備品。不過,電熱毯雖然取暖方便,但是對人體的健康,沒什麼益處,也容易引起低温燙傷。

正確方法:

電熱毯的温度不能開得太高,使用時最好在上牀半個小時前打開,上牀後就關閉電源,一定要避免整夜使用電熱毯。孕婦、小孩儘量不要使用電熱毯。這是因為懷孕早期的孕婦若使用電熱毯,可能會誘發流產。電熱毯有電流,也不適宜常常因尿牀弄濕牀鋪的嬰幼兒。

小貼士

糖尿病和血液循環有障礙者、皮膚熱敏感性低者以及老年人都不適合長時間使用取暖用品。因為這類人的`神經末梢往往比一般人遲鈍,皮膚對温度不敏感,不容易感覺疼痛。

如何正確使用取暖物品?

隨着氣温降低,電熱毯、電暖器、熱水袋、暖手寶等備受人們的青睞。但因取暖導致“低温燙傷”的病人卻不斷增多,尤其是老人、小孩受傷率更高。為避免“低温燙傷”,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細節。

泡腳水温不能過高,時間不能過長

解讀:經常用過燙的水泡腳,容易導致慢性燙傷。雙腳的皮膚顏色會變深,這是因為皮膚在長時間接觸較高温度後,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出現色素沉着,導致“火激紅斑”這類皮膚症狀。

正確方法: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經活絡、温暖全身的作用,但如果泡腳的時間太長、水温太高,對身體有害無益,老人尤其要注意。泡腳的水温以30℃到40℃為宜,泡腳的時間以15到30分鐘為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在泡腳過程中出現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

使用暖寶寶最好多隔幾層衣服

解讀:使用熱水袋或者暖寶寶,如果温度超過50℃,且直接接觸皮膚時間比較長,就很容易在人還沒有感覺到的時候,對皮膚造成傷害。

正確方法:

使用暖寶寶或者熱水袋,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最好在外面加個布套。另外,選擇質量比較好的暖寶寶,用暖寶寶時最好能多隔幾層衣服,並且不宜貼過長時間,過一陣子最好揭下來換個部位再貼,並且切忌貼着暖寶寶睡覺,避免燙傷發生。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孕婦和嬰幼兒儘量少使用這樣的取暖裝備。

電暖袋的使用期一般為1年,最多用3年,每次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袋的表面是否出現老化裂痕,“服役”3年以上的電暖袋最好不用。

經常變換暖風機的位置

解讀:暖風機在冬天也非常受歡迎,吹這樣的暖風很少會吹得皮膚上起水泡,但是被暖風對着吹的皮膚常常會出現局部的網狀紅斑。離開暖風的範圍後,皮膚上的紅斑會慢慢消失。別以為這樣就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了。經常出現這樣的紅斑,會造成色素沉着,時間長了,會讓皮膚慢慢變黑。

正確方法:

使用暖風機等取暖器時,一定要避免對着吹,皮膚感覺温暖即可,如果皮膚有發燙的感覺,就説明距離太近了,有被低温燙傷的危險。要經常變換暖風機的位置。給寶寶使用暖風機,要特別當心放暖風機的位置,防止意外發生。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2

入冬以來,有些怕冷的人做了全方面的防護,可是,取暖不當也會惹來麻煩,甚至出現頭昏、胸悶不適的症狀。

冬季,北方的人們大多生活在有暖氣的'環境中,為更好地保暖,大家基本上都選擇了緊閉門窗,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足不出户,確保自己安全過冬。由於緊閉門窗,室內空氣流通不佳,導致空氣污濁,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幹痛、胸悶不適等症狀。

冬季取暖要防“低温燙傷” 第2張

醫生提醒那些怕冷的人們,要注意取暖方法。一是勤給室內通風,一般應選擇晴好的天氣,打開門窗讓空氣對流十分鐘左右,確保人們能夠呼吸到足夠的新鮮空氣。二是在室內靠近暖氣的地方放上一盆水,保持室內空氣潮濕。同時,要注意多飲水,特別在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牀後各飲用一杯水,確保體內有足夠水分。對有咽炎病史的人們,喝水時,應儘量使水流在咽喉部長時間地停留,使咽喉能夠得到足夠潤滑。

老人、小孩和病人更要注意,由於這些人羣身體免疫力較低、抵抗力較弱,稍不注意就會產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舊病復發。所以,一旦離開有暖氣的環境,要注意隨時增添衣物。由於人們在暖氣環境中,體表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温差加大時,外圍血管突然收縮,造成植物神經及內分泌功能受抑、紊亂,重者還會導致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和咽炎等疾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