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心理健康

42歲單身女人

欄目: 心理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3.15W

42歲單身女人,匆匆忙忙往回家趕,過年就像在過堂。第一批迴鄉過年的大齡青年男女們,你們還好嗎?請問你們扛住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審問嗎?下面來跟大家聊聊42歲單身女人。

42歲單身女人1

42歲女子未婚未育,稱一個人過得很好。

在社交平台發佈了一段視頻,居然上了熱搜。

本來微博只有4000多粉絲的她,一天漲粉到38萬。

但她覺得自己即使在18線小城市,也一樣可以完全自我地生活,不被任何世俗綁架。

讓她上熱搜的,可能是其中幾句比較拽的話:“我就是我自己價值觀的代表。你如果不認可,拜拜啊,不要來我家啊,不要跟我來往啊,i don't care……”

應該是有人説她皮膚很好,顯年輕,完全不像42歲。

她便迴應了一下網友的評論,確定自己真的是42歲。

視頻中的她應該是素顏拍的視頻。

素顏能有這個狀態,的確算是顯年輕的,精神狀態也不錯的。

評論下面,認可的人還是佔多數的。

大概是春節期間、被催婚的人又多了起來。

看到這種可以我行我素選擇順從自己意願的人時、就會羨慕和認同。

熱評排第一的那段話就很好:“我來這世上,不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如何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我們這一生,説長不長,説短不短。

我們能預料的幾乎沒有,無常無處不在。

所以活在當下你覺得舒服自在的狀態和選擇裏就行。

42歲單身女人
  

要是順從着他人的看法説法和要求去活,那必定是很累也很無奈無趣的`人生

在我們不影響他人、不給他人添麻煩,不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等情況下,真的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去過一生。

不必都按世俗的要求或建議去活,也不必跟身邊人比較着活。

像這位女子,在她的社交平台可以看到一些生活片段。

可謂豐富多彩,讓人羨慕。

至少在自由自在這一點上、是確定的。

一個人生活時,可能偶爾身體不適時會有點脆弱。

想要有人照顧陪伴,但是真實情況是:有些結婚了有家庭的人在生病或心情不好時,一樣沒有人照顧陪伴。

甚至他(她)的伴侶還在陪別的異性……

所以選擇哪種生活其實都會有不便之處,都會有遺憾。

不可能完美,只能選那個自己最想要的部分。

對於汪靚芬這樣的生活觀價值觀,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認同的。

看看評論區,不認同的、攻擊她的,真的大部分是男人。

説她是嫁不出去的都有很多。

對於這種言論,網友的回覆就很有説服力。

比如:人活着就是為了嫁人?

比如:女人只要降低標準就可以嫁出去……

比如:為何會有那麼多人覺得單身都是被動的?

的確啊,女人只要不那麼挑,哪有嫁不出去的?

就算是男人,只要降低標準,也是有希望娶到的嘛。

説人家年紀大一點沒結婚就是嫁不出去,實在是有些不禮貌,也有失偏頗。

總之,婚姻這種東西,應該成為自由選擇,而不是成為必然的選擇。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自己的意願最重要。

同樣,結婚了有結婚的快樂或幸福,也會有結婚的苦惱和難處。

不結婚也一樣,有不結婚的快樂和幸福,也有不結婚的苦惱和難處。

其實都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罷了,最重要的不是結不結婚,而是你是否懂得如何面對這人生的悲喜苦樂?

是否懂得從不容易的人生中找到快樂或意義……

42歲單身女人2

因為每年這會兒,一個似乎亙古不變、老調常談的話題又浮上水面了,那就是大齡剩男剩女回家過年,面臨着被父母催婚,被親戚調侃,被晚輩兒偷笑,哎呀,簡直是回家如同過審,有家不敢回的尷尬境界啊!

許多網友表示理解與支持。有網友説,真的好年輕啊,我發現任何生了孩子以後的女性大多都是老好幾歲。

還有網友説,真羨慕她的狀態啊,寧願要高質量的'單身生活,也不想要一地雞毛的婚姻。

但也有網友表示不同意見,有網友説她是沒有陽過,她要是陽一次就會改變她現在的觀念。

還有網友説,再過十來年再來説這樣的話吧,那時候才有更加具有説服力。

42歲單身女人 第2張
  

我在想啊,這女子她説她在18線的小縣城也能夠有這樣的狀態,對此我表示有一點點懷疑,幸好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能夠包容啊,其實現在很多大城市這種單身男女,不婚不育的狀態是越來越多了,大城市也都當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狀態了。但是但凡你在鄉下,在村裏,你能扛得住父母,親戚,好友輪番轟炸嗎?單單是過年安排你去相親,那就是逃不掉的劫呀。

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親戚以及父母殷切期盼的眼神中透露着一個信息,那就是: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好,不要你覺得你好,因為你的好是真的不夠好,我認為你好才是真的好。

此處省略一萬字……

最後套用網上最近流行的一段話:我來這世界,不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在其中尋找因果。

42歲單身女人3

01

年關將至,又是一波催婚催育狂潮來襲。

沒對象的,別人問你什麼時候談對象;

有對象的,別人問你什麼時候結婚;

結了婚的,別人問你咋還不生孩子;

生了孩子的,別人問你啥時候生二胎;

生了二胎的,還有人問你考不考慮生三胎

……

有人被父母長輩的“花式催”擾得煩不勝煩,也有人不以為意,別人該催催,他該怎麼過自己的生活,依然怎麼過。

前兩天熱搜上就有這麼個新聞:女子稱42歲未婚,狀態超好

據説,北京有一名42歲的女子,至今未婚,坦言現在狀態超好。

她還表示,即便自己是在一個18線小城市,依然可以做到極致的自我。

“我不被任何的世俗所綁架,我在哪裏,我就是我自己價值觀的代表。你如果不認可,拜拜啊,不要來我家啊,不要跟我來往啊……”

視頻衝上熱搜後,就收穫了52萬贊,不少網友對她的這番言論表示了支持:

“我來這世界,不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

“不結婚老了會很難,結了婚從年輕就開始難。”

“單身就是爽,愛誰誰。”

你會發現,點讚的這些人裏面,大多都是認同觀點,想做自己,卻又很難真正做自己的那波人。

畢竟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一般人很難輕鬆應對來自長輩的道德綁架。

想象一下,年年回家,父母都長吁短歎,不停在你耳朵邊唸叨,又是説你不孝順,又是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還能心安理得地繼續單身下去嗎?

42歲單身女人 第3張
  

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下,為了父母,為了所謂的孝道,稀裏糊塗地結了婚。

運氣好遇到合得來的伴侶,皆大歡喜;運氣不好的,要麼痛苦一段時間及時止損,離婚了事,要麼放不下孩子,每天在雞飛狗跳的婚姻生活中怨天尤人。

但婚姻終究是自己的,結婚與否,難道最該問的不是自己嗎?

這些人的選擇,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他們始終沒有分清,什麼是自己的課題,什麼是父母的課題。

0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被父母催着結婚的人,其實是沒有做到課題分離。

父母希望你結婚,那是他們的課題,你不用管;而要不要結婚,才是你的課題。

你要明白的是,父母不能因為自己的價值觀,和他們所受到的社交壓力,而通過催婚把這些東西轉嫁到你的身上。

他們自己的肩膀不夠寬厚,抗壓能力不行,這是他們的事,是他們作為成年人的軟弱,這份壓力需要他們自己來承擔。

你要結婚,一定是自己想好了,自己想結婚,並願意為這件事負起責任,而不是為了父母、為了孝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承擔的東西,你是,你父母也是。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屈從於別人的壓力,其實是逃避責任。

“我做這一切是為了你”,這句話的另一面其實是“你得為我的人生負責”。

很多為父母而結婚的人,婚後如果過得不好,又會反過來責怪父母。

因為在他們看來,結婚是為了父母,所以父母就必須對自己的婚姻負責。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提出過一個詞,叫自戀幻覺,最簡單的意思就是“我是對的”。

比較完整一點的表述是,如果我有一個想法,我就會愛上這個想法,並想把這個想法強加到別人乃至全世界之上,如果這種強加實現了,我就會覺得此生沒有虛度。

比如,一個女子有個念頭: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她有了這樣一個念頭後,就會愛上這個念頭,並捍衞這個念頭,於是她結交的男人真的都不是好東西。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生活在自戀幻覺中。

有些父母覺得結婚好,覺得孩子到了年紀就得結婚,於是三不五時地催婚,父母是活在他們的自戀幻覺中。

而被迫結婚的人,不想讓父母嘮叨,不想讓他們操太多心,不想落得一個不孝的名聲,也是活在了自己自戀幻覺中。

他們其實都在玩一個微妙的`自戀幻覺遊戲:我為你考慮(A),你也要為我考慮(B),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就該為我的人生負責(C)。

這個邏輯,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的公式:我做了A,你要做B,否則,你就會得到C。

03

武志紅在《為何越愛越孤獨》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讀者的來信。

讀者説,她就要大學畢業了,父母希望她回到老家所在的城市。

她很清楚,父母的控制慾很強,所以想去其他城市。

但是,父母不僅輪番給她做工作,還叫了親人和她的朋友給她做工作,用種種方式向她施壓。

現在她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傾向於回老家了。

在這個女孩身上,其實就潛藏着一個關於自戀幻覺的邏輯:我為父母考慮,父母就要為我的人生負責,如果未來我的人生有痛苦或不幸,那這不是我的原因,而是父母替我做選擇的原因。

但其實,沒有誰能真正替她做選擇,畢竟所有的選擇最終還是得通過她自身做出。在任何情況下,她都有選擇權。

最後,武志紅回信説:

回家也罷,去其他城市也罷,你必須明白,這是你的選擇,而不是你父母的選擇。所以是你為這個選擇負責,而不是你的父母、親人或朋友為此負責。

這封回信,對那位讀者如當頭棒喝,將她從恍惚狀態中拉了出來。

她開始認真地為將來做各種考慮,並最終傾向於堅持自己的意見。

她知道這會引起父母的埋怨和譴責,以及親朋好友的不理解,但她決定承受這一切。

這位讀者的故事告訴我們,打破自戀幻覺的關鍵,就是徹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

“這是自己的選擇,所以是自己為這一選擇負責,而不是別人為自己負責。”

這個邏輯就斬斷了ABC三個環節的糾纏。既然我做A是為了自己,那麼B就不存在,我也無從發出C的信號。

熱搜上那位42歲單身女,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我”在掌控局面,打破了自戀幻覺,所以才能心安理得地一直單身,也不懼外界的流言。

04

理論上來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束縛一個人做出選擇,一個人只要不犯法,做什麼都可以。

束縛人的,永遠是自己。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留在身邊,但孩子是獨立個體。

對孩子來説,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父母只不過是他們人生體驗上的其中一環,他們沒有義務為了父母去犧牲自己的任何體驗。

遠在他鄉打拼的人,不放心父母,可以選擇在閒暇的時候,多回去看看他們,但沒必要為了他們改變自己在大方向上的選擇。

很多人説,自己是受不了父母的道德綁架,才不得不結婚。

但真的是這樣嗎?作家蔡壘磊説過一段話:

你要提道德,那麼就得分清楚,是誰的道德?有人認為這樣不孝,有人認為很正常,所以你想符合誰的標準?你唯一要符合的,是你自己的標準,你只需要和你自己的價值觀自洽,至於別人,自有別人自己需要解決的人生困境。

用他的話説,道德綁架,都是自找的。

只要我們堅定地遵循自己的價值觀,沒人能綁架得了我們,就看你內心夠不夠強大,能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合羣。

“我不過是其他人的人生體驗之一,其他人之於我也是如此。”

人必須先看清這一點,才能去做出人生選擇。

父母如此,子女也是如此。

將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並徹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放下對別人的控制慾。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選擇,懂得感激自己擁有的一切,從而踏實地活在當下。

人這一輩子,只有短短几十年,希望你我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並一生為此負責。

Tags:單身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