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7.93K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每個新學期伊始,對所有奔忙於校園中的新身影和老面孔來説,選課都是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大學生在享受自主選課制度帶來的學習自由的同時,也不得不為此花上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平添煩惱,那麼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1

自主選課做不到心想事成

哲學系新生馬晶:選課比大學聯考填志願還麻煩入學的第二天晚上,全寢室就開始集體研究那本《本科生培養方案》。選課是我們從沒經歷過的事情,雖然許多專業課、文理平台課輔導員已經幫我們安排好了,可就挑那麼一兩門選修課也讓我花去了一上午時間。原來以為交了選課表就跟交了大學聯考志願表一樣萬事大吉了,誰知上網一查有一半的課都沒選上!

選課真是個讓人頭痛的活,比大學聯考填志願還麻煩!”

社會學系大二學生許旖旎:“拿到籃裏都是菜”我今年大二了,起初選課時我很興奮——大一時我們選課晚,課都被學長們選完了,所以沒選到什麼喜歡的課。

好不容易熬到大二可以跟學長們一起選課了,想把一年級時想選而沒選上的文理平台課都補上。起初我順利地選上了所有想選的平台課,誰知不久後我原來選上的學分被“踢掉”了一半!後來知道是學校為了保護大一新生而採取的非常措施,於是也只好接受並嘗試選其他的課。由於大一時我修的學分太少,所以為了趕學習進度,我只能“拿到籃裏都是菜”,選上什麼是什麼了。

物理系大四學生張致誠:臨近畢業馬哲還沒選大一、大二時以為高年級再去修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類的`課會比較佔優勢,於是不知不覺一拖就拖到大四,想選時卻怎麼也選不上了。

因為我已經開始實習和準備畢業論文,可以坐在教室裏上課的時間實在很少。這個學期我只能選兩個時間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但不幸的是兩個時間段都沒選上。於是萬分焦急的我只能去苦苦哀求任課老師,在老師的簽名同意之下,我總算了卻了一樁心事。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
  

老師上課引入競爭機制

自主選課在滿足不同學生不同需求的.同時,也在老師中形成了一種競爭機制。優者門庭若市,差者門可羅雀,一切都變得很現實。關於這一點,老師們似乎很有自信。中文系陳思和教授認為,應該把更多的課放到一個公共平台上,讓學生自己取捨,然後在競爭機制中優勝劣汰,學生不喜歡不願意聽的某些課程完全可以取消

基於這種競爭機制,自主選課對老師的學術水平、授課能力及個人魅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老師們必須不斷完善自我來吸引學生。然而即便是人氣很高的老師也並非高枕無憂。

吉國祥老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上,能容納150人的教室座無虛席,教室後面和窗外都擠滿了人。但吉老師對於自主選課有着另一番考慮:“現在的選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教學質量。以前按系別授課,學生是固定的,老師更容易熟悉瞭解學生,以便因材施教。

自主選課之後,學生流動量大了,這一點便很難做到了。此外,許多學生因為上網選不上課而向我‘苦苦哀求’,可名額滿了,教室也滿了,這也令我十分為難。”

自主選課在相當程度上打破了院系學科間的界限,也就是説一個老師可能要同時為來自各個不同院系,擁有不同知識結構、背景的學生講授同一門課,如何協調學科間的差異,令所有學生都受益又是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大課題。

願意為自由付出“代價”

從發一張課程表到學生自己選課排課,從只能排隊到機房選課到可以在任何地方選課,復旦的選課制度隨着學分制的推行,在一次次的嘗試和變化中走到今天。自主選課令學生的學習變得自由,但它時不時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使學生選不上想選的課,因而學生時常會對它生出一些“不滿”。但大多數學生表示,這些“不滿”是為“自由”付出的代價。

學生認為,現行的選課制度的確存在不完美的地方,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老生常談的教育資源稀缺問題,而這個問題並不是在短期內就能解決的。但不管怎樣,與過去的復旦相比,還是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上的自由。如果復旦至今沿襲發課程表的做法,也就不會橫生諸多枝節,但相應的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也就沒有了。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2

一選課,為啥系統就崩潰了?

説到去年的搶課經歷,大二男生陳振依然耿耿於懷。“學校通知當天12點公共選修課開始報名,我早就坐在電腦前面了,好不容易打開報名網頁、選上心儀的課、按下‘提交’按鈕後,系統突然就卡住了。等我刷新多次終於重新登錄後,想選擇的那些課已經滿員。”

“幸運兒搶到了自己心儀的課程,而不怎麼幸運的只能轉戰別的沒被人搶完的課程。我覺得選課只有一個祕訣,就是靠運氣。搶不到心儀的課程,還折磨着你的精神。”對於選課,大三女生菲菲感同身受。上週,記者走訪了本市幾所高校,不少學生都表示,他們在選課開始前就守在電腦前,但能選上心儀課程或熱門課程的`只有三分之一。

為了選上課,很多人還會在學校電子閲覽室外排長隊,每台電腦前至少圍着三四名等待選課的學生。“每次搶課,為什麼學校的`教務系統總要崩潰?這讓我們搶課的人更崩潰啊!”同學們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大學選課自由並煩惱着 第2張
  

高分易過的選課共識才是主要矛盾

為什麼選不上課?記者在走訪中找到了答案。一位高校輔導員告訴記者,選課系統其實一個學期只用幾次,如果為了幾次選課而提升服務器性能不太划算,所以才會遇到蜂擁而至的人潮時突然崩潰。此外,很多高校的選課系統都是給校內軟件學院或者計算機學院來設計,參與項目的多為學生,沒有大型網站的經驗,所以在設計之初可能就存在一些漏洞。

記者發現,造成選課難更深層次的原因,來自於多數學生把高分易過當做選課的標準。去年畢業的心語告訴記者,她在選課時會把任課老師期末給學生多少分數當做首選標準,課程的趣味性其實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選修課老師給的分數高可以彌補專業課分數的不足,對自己的排名和參評獎學金有着重要作用。”

“哪些選修課老師給分高?”“跪求容易過的選修課”……在大學貼吧裏,“千萬不能讓選修成為學霸們奔向獎學金的攔路虎”成為了共識,可謂“均分不夠選修來湊”。更有甚者整理出了一套選課“攻略”,涵蓋了課程名稱、分數多少、點名情況、考試形式等項目。

有的課爆滿,有的課“流產”

記者發現,與一些選修課名額難求相比,還有一些選修課因為選擇人數過低而達不到開課標準,或者課開了後但出勤率很低。“當時聽説這個課很火才報名,但上課後卻發現學不到什麼東西。”大三男生王川告訴記者,開課沒多久他就沒興趣了,這個學期竟然逃了三分之二的課。

針對此問題,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王虹翔表示,高校選修課應該針對學生數量進行調整,讓大多數學生都能選到感興趣的課,但最重要的還是老師講的內容,“不斷提高課程質量無疑是把學生留在課堂最好的辦法,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到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