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0K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文學教育是激發大學生閲讀文學作品興趣、培養大學生鑑賞文學作品能力、促進大學生道德品質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現在分享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1

其次,愛的教育是主導,樹立理想,擁有科學精神。人世間的一切作為都應該源於愛,一個有愛心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更是會有所作為的。我們對學生應進行廣博的愛心教育,讓他們愛惜生命,愛自己、愛家人、愛親朋、愛自然、愛生活,用愛心去對待一切,才會甄別真善美與假醜惡,有了愛心才會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朱自清的《春》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愛,《誰是最可愛的人》更體現了愛的崇高。儘量張揚文體中愛的成份,讓學生明白,愛人與被愛都一樣光榮和幸福。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
  

對學生經常進行理想教育,把每天做的事都稱為理想,做好每一天的事,實現每天的理想,讓學生有成就感,不盲目、不虛空;把短期目標與遠大理想結合起來;七年級上冊教材一、二單元的內容就是對孩子的人生理想教育,有了理想,就有一種向上的力量,催人奮進。

教育學生學習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基本出發點,有科學精神和意識,用科學道理解釋所有現象,讓學生感到學而有用,更有一種探索的`慾望和動力。現實中的事例證明了這些,“嫦娥一號”升空探月,“神七”多人多天飛行,成功出艙活動,讓學生知道中國科技的發展水平,讀一些科普文章,用科學的眼光了解身邊的一切。

再次,堅持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和道德教育。人最可貴之處應是講道德,能合理渲泄情感;與家人、親朋之間要講親情,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忘,師生之間的培育之情不能缺,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利用教材對國中學生進行健康而高尚的愛情教育,遵守婚姻道德,這是人類良好秩序的開始。

我國是一個有優良道德傳統的民族和國家,從文本中挖掘其本質內涵,教育學生從中吸取精華,講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同情並幫助弱者,是一個不斷走向完美的必然。讓學生知道,追求高尚你就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追求低俗你就會成為一個低俗的人;高尚的人時刻受到別人的敬仰和愛戴,低俗的人則會被別人和社會唾棄。

最後,教育學生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守規則的人。社會進步要求人的文明和進步,特別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今天;人與人之間溝通日益密切與快捷,文明既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更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讓學生不斷更新觀念,多談一些這方面的時新短文,體會其內涵。

知道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禮貌待人,與人友好相處,這是一個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個人繼承和發揚禮儀之邦優良傳統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抓住北京奧運期間的事例。感受講文明、守規則會受到世人的讚譽和敬仰,我們也感到無比自豪。

社會要進步,更要協調發展,就需要用規則來看守這個世界,就要教育學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更應遵守一些其他規則,如交通規則、網絡規則、校紀校規等等。自己守規則了,也就有更多方便與自由了,大家都有了這種意識和做法,社會才會進步的更快。

要達到以上教育目的,當前語文教育應急需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教師敢於打破常規,教書育人並重。只有把學生、教材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才能體現教育的意義和實質。只要把學生引導到勇於創新,不斷進取的道路上,教育的功效就會事半而功倍。

第二,必須改革評價體制。人的全面發展應當佔有很大比重,它是一個指揮棒,左右着教育的成與敗。終端管理有很大的片面性,使很多孩子被埋沒,成為碌碌庸人,新課標三個階段的培養目標是靈魂,是標準。根本改變考試、甄別、淘汰的做法,應該是考試、甄別、培養的模式,讓人人都有成才的機會。

第三,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氛圍。從社會到家庭、學校,從老師到學生及家長,都認識到人文素養的提高,人的全面發展才是教育的歸宿。

很少人認為這是個人問題,等大家都這樣做了,我再行動,其實,人人都行動,良好的風氣自然形成,潤物無聲的功效會自然顯現。解決這些問題,從前面幾個方面去培養和努力,我們定會培養出一大批有德有才,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有用的合格人才。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2

摘要: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致用”。作為低年級國小生,溝通生活體驗與習作的橋樑便是寫繪畫日記,教師要善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抓住學生生活中表達的契機,鼓勵學生進行有個性地表達。

關鍵詞:低年級;文學素養

提高國小生的文學素養要以兒童為本位,採用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學生喜歡的方式,引領學生閲讀文學經典文本,使兒童和文學經典文本互動,在閲讀中滋養、薰陶、積澱,培養想象力,獲得語言的成長,最終形成閲讀的習慣,願意表達,自由表達,有個性地表達。

一、選擇優秀文本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

孩子們喜歡讀的讀物並不都是好的文本,即使讀了好的文本,泛泛地讀,或讀的數量不夠,也不能從中獲得語言滋養。只有閲讀“多種風格的、有張力的、有質感的語言,才能真正喚起兒童語言表達的激情和潛能。”

所以我選擇那些符合兒童生活、契合他們成長規律,符合語言學習規律、能令兒童心靈產生感動的作品。選擇的視野比較廣,既涵蓋古今中外,還兼顧到了文學形式多樣,共分三大類:第一類是中國傳統文化文本,有《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詩經》及一些優秀的詩文、兒歌,採用吟誦的形式來引領學生閲讀,並分階段印製了書冊;第二類是世界優秀的文學文本,共有100本優秀的繪本

以童書漂流的形式來進行分級的親子閲讀;第三類是一些中外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採用班級圖書館借閲的形式,根據學生的閲讀能力來進行個別推薦閲讀。

文學素養與成長關係論文 第2張
  

二、日積月累有利於語言能力的習得

1、用晨誦迎接一天的明媚。

每週二至週五早上的7:40至8:00我們要進行愉快的誦讀,用吟誦蒙學讀物來開啟新的一天。受孔子“樂教”啟發,我採用吟誦的方法進行教學,並配上樂器,不同的讀本採用方法不同。用拍手歌的形式來學《百家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地識字、瞭解姓氏的文化;用情景劇的形式學習《弟子規》《三字經》

把閲讀內容轉化成生活內容;用古箏加大鼓來念唱《千字文》,讓學生充分感受這其氣勢;用表演唱的形式來學習《詩經》,讓先民的故事穿越時空重現眼前;用吟誦規則來學習古詩,讓詩詞在吟誦裏復活,讓詩意在聲音裏浸染;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學習《聲律啟蒙》,讓文學典故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紮根在童年記憶中。

給每個兒童種下國學的種子,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文學啟蒙,讓兒童在朦朧中感受到“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的雅緻,“胸中吐萬丈虹”的豪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2、用午讀豐盈童年的成長。

每週二至週四中午12:20至12:50分,我們全班要進行午讀,週二推薦美文和故事書,週三聽經典故事、沙畫、動畫片,週四閲讀展示。

根據學生讀的情況,教師適時給予閲讀指導。如:閲讀《狼大叔的紅燜雞》時指導學生會由淺入深地讀,閲讀《逃家小兔》時讀出語言的節奏,閲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積累具有靈性的語言。通過耳濡目染,使學生獲得美好的語言經驗,這將是學生日後在語言、文學的表達上能否開花結果的關鍵。實踐中發現,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語彙變豐富了,越來越愛表達了。

3、用親子共讀成就書香家庭。

為了使學生在閲讀中易於接受,易於轉化成自己的文學素養,在充分研究文本、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我將優秀的.繪本分成三個星級,並給每本繪本制定階梯目標,使學生學習最能表達情感、情景的句式和詞語,從而獲得準確的語感,積累語言,並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我組織全班進行“繪童年繪幸福”童書漂流親子閲讀活動,發動家長設計了我們班獨有的活動圖標,定製了三種不同的書包,每個漂流書包裏都有一本繪本,一本家長讀書記錄本,一本孩子讀書記錄本,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分級推薦,定期漂流。晚上每個家庭要依照公約進行讀書活動,每天親子共讀20分鐘,在閲讀中親子互讀、互講、互寫、互相評價。

漂流書包每週漂流一次。充分發揮網絡作用,請家長把親子共讀的照片、共讀的音頻文件分享到班級QQ羣的共享文件中,以榜樣帶動,激勵全班的家長和孩子認真地、踏實地把閲讀做好,給孩子閲讀一個輕鬆的起點,讓大家經歷一個愉快的歷程,讓每個家庭都愛上閲讀。通過親子閲讀記錄本可以看到

閲讀不僅幫助兒童瞭解世界萬物、人世百態、瞭解人性,獲得情感的體驗和藝術的薰陶,家長們也在學習中不斷受益,甚至轉變了原有一些不良的認知。這就是文學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把人引向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走進生活拓寬兒童表達的視野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致用”。作為低年級國小生,溝通生活體驗與習作的橋樑便是寫繪畫日記,教師要善於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抓住學生生活中表達的契機,鼓勵學生進行有個性地表達。在畫寫結合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把內心最真實、最大膽的想法和創意揮灑到紙上。

例如,讓學生們在週末走進春日融融的大自然,再寫一寫繪畫日記《尋找春天》。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感用繪本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是閲讀經驗的遷移。

鼓勵學生把表達的視野投向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活動和見聞隨時記錄下來,老師帶動家長、同學給予積極的評價,引導學生把獲得的語言經驗活用到表達中,將書中的文學性表達貼切地活用到生活當中,學生有了表達的自信,便樂於表達,語言能力不斷提升,語言表達越來越有神采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