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56W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關鍵現在分享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1

1、“嘴甜”的媽媽:善於肯定孩子微小的進步,鼓勵孩子做得更好。

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往往會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媽媽的鼓勵,能讓孩子獲得勇氣和自信心,更加勇敢地去面對挫折和困難;而消極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氣餒,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成績一落千丈,同時疏遠親子關係,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讚賞和鼓勵。“嘴甜”的媽媽,善於發現並肯定孩子微小的進步,及時給與讚揚,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給孩子及時地安慰,鼓勵他多看自己的優點,並在下次取得小小進步時,給予他最真誠的鼓勵。

我國優秀的游泳運動員傅園慧,在接受賽後採訪時就表示,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自己母親對自己的鼓勵,每當她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她的母親就會對她説:“你能行,你是最棒的”。

這句話對她的人生有很深遠的影響,可以説她能夠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很大程度都是這句話成就的。由此可見,一個懂得鼓勵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鼓勵,能讓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2、“心大”的媽媽:不焦慮,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自由成長。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表明,關於“小孩健康”、“小孩教育”是家庭最為焦慮的兩大問題。擔心孩子學習不上進,怕他以後競爭不過別人……任何一件跟孩子有關的事情,擱在大部分媽媽身上,都像一座座大山壓得媽媽喘不過氣。

然而,媽媽的心越急,孩子越容易出問題,如今很多患心理障礙的孩子,大多和高壓、焦慮的家教環境有關。沒有一個孩子,會在媽媽無孔不入地“照看”下感到輕鬆,他只會覺得窒息。

唯有媽媽心大點,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做到從容淡定,孩子才有機會按着自己的節奏,一步步長大成人。“心大”的媽媽,是孩子的寶藏。她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時區,用合適的方式自由成長。

3、懂得“示弱”的媽媽:收攏起自己的翅膀,給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

現在的媽媽們,真可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講得了故事,做得了美湯,摟得了baby,懂得了琴棋,掙得了學費,想得了創意!簡直就是超人+鋼鐵俠+奧特曼+大白的化身。

然而,無數的家庭案例表明:媽媽越厲害、越強勢,孩子反而會變得更依賴父母,無法獨立。適時地向孩子“示弱”,不僅能借此激發孩子內心的積極力量,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技能,還能促進親子感情,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更為重要的是向孩子示弱,能煥發孩子內心那份最純樸的感情——愛與感恩。

高層次的“示弱”,不是“真軟弱”或“真無能”,而是媽媽收攏起自己的翅膀,以“請幫我”代替“我幫你”,給孩子展示自我的機會。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是渴望獨立的,希望自己能夠幫大人的忙,這會讓他們感到特別驕傲,覺得自己是媽媽的小幫手。所以,媽媽們不妨試着在生活上“示弱”,多讓孩子幫幫自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從而激發孩子的責任意識、照顧和保護別人的意識。

在決策上“示弱”,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不僅喚醒孩子主動獨立的本能,鍛鍊孩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還會提高孩子的參與度,從而營造一個更為温馨的家庭氛圍。

4、“手懶”的`媽媽:拒絕“包辦”,該“放手”時便“放手”。

有人説,“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累的媽媽。我們不僅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早上給孩子做好早餐,催促他起牀,幫他整理書包,送他去上學;下午接他回家,陪他讀書,給他檢查作業,輔導功課……孩子所有的事情,媽媽都要大包大攬過來,以為自己勤快點,孩子輕鬆點,長大了就會體諒媽媽的付出和犧牲。

然而,媽媽們為孩子忙前顧後,累得心力交瘁,但很多時候,孩子並不領媽媽的“勤”,依然我行我素,調皮貪玩,成績沒有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還是出在“勤快”的自己身上。“全能保姆”式的寶媽不僅自己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媽媽事事包辦,不管大事情小事都替孩子做了,孩子缺乏鍛鍊機會,自理能力差,並且對媽媽依賴感十分強,缺乏主見。

由於媽媽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媽媽太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習慣被照顧、被包辦的孩子,非但不懂得知恩圖報,還覺得媽媽所做的一切理所應當。現實生活中,越能幹的媽媽,越容易養出“懶孩子”、“白眼狼”,反倒是媽媽“懶”一點,孩子才能“勤快”起來,變得懂事能幹。

其實,在教育孩子上,媽媽們不需要太“負責”,適當地“偷個懶”,該“放手”時便“放手”,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責任心,並且孩子在完成事情之後,內心的成就感得到滿足,這也是他自信心的來源之一。

5、 “上進”的媽媽:媽媽“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媽媽想要培養出成大器的好孩子,是需要很多智慧的,温柔、善良知性、理性、有正確的價值觀等等(近乎完美的人很少,佔的越多對孩子教育越有益),最重要的是媽媽得有一顆上進的心,不斷自我學習。

如果媽媽擁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的意識,比如經常看書,豐富自己,那父母的這些習慣,也會深深影響着孩子,在媽媽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收穫不斷豐富自己的好習慣,從而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有一個媽媽,離婚後獨自拉扯三個孩子長大。為了給孩子應有的生活和教育,她一天打三份工,竭盡所能找各種賺外快的機會。與此同時,她還不忘學習,還堅持在學校攻讀博士學位。雖然整個過程辛苦又拮据,但她的努力、上進和認真,給孩子做很好的榜樣。這位強大的女人,就是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的媽媽梅耶·馬斯克。

埃隆多次在公開場合中表示: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媽媽的影響。正是媽媽的認真專注、堅韌自強,讓孩子看到榜樣的力量,有樣學樣。

主持人董卿説:“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在董卿看來,作為母親,不能因為孩子而放棄自己的成長機會。所以,只有努力不斷進步的媽媽,才更可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6:“愛自己”的媽媽:少一些“犧牲”,善待自己,精彩做自己。

有一個靈魂拷問,引發無數媽媽深思:“如果媽媽連自己都不愛,何談愛孩子?”

作家蘇芩説:“女人身上所有的焦慮和戾氣,都是虧待出來的。”很多媽媽總覺得,有了孩子後,一切都要以孩子為中心,什麼都以孩子優先。為孩子犧牲,把全部的時間、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為他而活,是一部分中國媽媽的現狀。

如果你一味地為了做個"偉大的媽媽",而放棄了自我。你全部的追求和焦點會不斷地向孩子傾斜,生活會逐漸失去平衡。那份虧待自己、犧牲自己的焦慮和戾氣,換不來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反倒讓孩子感到壓力:媽媽這麼生氣、焦慮,都是我的問題。所以,真正的好媽媽,是先學會關愛自己。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2

1、父母品行好的家庭

作家托爾斯泰曾説:

“全部教育,或者説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人品是做人的根本,處世的底線。父母為人善良、有禮有節,孩子大多也會品行端正。

父母“粗口成髒”、有暴力傾向等言行,孩子可能就沒有好的品行。

可見父母需要做孩子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2、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

我們常對另一半、朋友説,要懂得互相尊重,感情方能長久。尊重不只是成人的專屬,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

冰心説過:

“要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

就如家長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報興趣班,而是尊重孩子的意願,選擇孩子有天賦的課程加以學習。

日常生活中,儘量可以讓孩子做選擇,而不是替孩子做選擇。只是孩子做選擇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做什麼樣的選擇將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第2張
  

3、懂得情緒管理的家庭

情緒管理是一門學問,一個家庭如果長期傳播負面情緒,遇到事情沒有耐心、愛發火,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做事急躁,也容易悲觀。

醫學研究表明,當代90%以上的疾病都與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有關。

對於大人來説,壞情緒不僅影響心情,還會影響健康。對孩子來説,情緒的傷害,容易造成心理缺陷。

4、好好説話的家庭

長大後面對各種壓力,才懂得温和待人是多麼美好的成語。它是基於理解和包容的品質,是一切温暖的力量。

父母説話温和,孩子的幸福感往往會很強。但,中國家庭常見的溝通模式是:刀子嘴豆腐心。

曾看過話題熱搜:“被父母罵過最傷自尊的話”。

其中,7歲小男孩因為學習成績差被爸媽罵“二百五”,在節目中孩子眼裏閃着淚水懇求:“希望媽媽能多給我幾次機會,不要叫我二百五。”

雖然知道父母本意是讓孩子長記性,但,愛裏面裹挾着傷害,沒有幾個孩子承受得住。

5、有規矩的家庭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或許有家長認為約束孩子,就是約束其自由其天性。

其實不然,就像《家庭教育》寫到:

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父母要懂得給孩子立規矩,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不捨得立規矩,放縱孩子的父母,往往親手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熊孩子。

那麼什麼年齡段給孩子立規矩是最好?

意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説,3-6歲的孩子通常被稱作“潮濕的水泥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可塑性最強,是立規矩的最佳時間。

6、懂得認錯的家庭

沒有完美的孩子,同樣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會犯錯,大人也會犯錯。很多時候,家長只懂得教育孩子認錯,但自己做錯時“對不起”“爸爸、媽媽錯了”這些字眼就難以開口,因為在很多家長眼裏,給孩子認錯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

其實不然,懂得認錯的父母其實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會反省、有擔當的父母會讓孩子得到尊重和平等,那麼孩子也成長為一個三觀正、有擔當的人。

7、懂得鼓勵的家庭

從小到大,我們最不缺的是打壓教育。而熱衷打壓式教育的人則是我們的父母,喜歡否定孩子、挖苦孩子、把孩子與其他小孩做對比,無數家長認為如果給孩子一點甜頭、鼓勵孩子,孩子就會飄了。

今年熱播劇《二十不惑2》中,女孩樑爽對父親的'控訴,值得深思。

“為什麼我爸總這樣,永遠不站在我這邊,永遠在説我!”

“他永遠就是在否定我,輕易地否定!我不求他感同身受,但起碼的信任呢?”

現在社會壓力很大,不只是成年人,孩子的學業、生活也很內卷,興趣班、輔導班、在校讀書排名等各種壓力接踵而來,這時候父母的打壓只會讓孩子自卑、內向、焦慮、活得擰巴,長大成人後為了不再被父母打壓,很多人選擇遠離原生家庭。

8、學會資源利用的家庭

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富裕,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興趣班。在知識的獲取上,很多家庭不富裕的孩子已經落後於一、二線的孩子,如果不學會合理利用網上的資源,那麼孩子的見識只會來源於課本、身邊人。

我們這一代人,在學習技能、選擇大學專業、選擇工作等,人生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基本上都來自父母。

但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知識的獲取不只是老師、父母,還有網絡。但,這並不意味着讓家長丟一部手機或者平板讓孩子自己隨便上網,這樣只會讓孩子沉迷短視頻、遊戲。

家長應該利用像類似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台、學習強國、國圖公開課、科普中國、中國小語文課文示範誦讀、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等免費在線資源,去引導孩子跟着名師、重點學校學習。

像畫畫、寫作、彈琴、書法、課本學習、技能練習等,在網上也是應有盡有,家長要做的是找到孩子該階段並且感興趣的資源,堅持學習。

Tags:培養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