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育兒有方 處罰孩子最有效的3招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91W

一、計時隔離,讓孩子離開犯錯現場

育兒有方 處罰孩子最有效的3招

在美國的家庭或幼兒園中,有一個人人知曉的詞,叫"time-out"(暫停,計時隔離)。如果孩子犯了錯,警告提醒後仍然屢教不改,家長或老師會讓他們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將他們與其他小朋友隔離開一段時間,然後才能回到團隊裏去。

一次豆豆與幾個美國孩子一起玩沙子,其中一個小女孩開始惡作劇,把另一個孩子的鏟子埋到沙子裏。

小女孩的媽媽在一旁命令把鏟子還回去,小女孩不聽,媽媽開始數“1……2……3”,小女孩還不聽。於是媽媽走過去,一把將小女孩抱出來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説,“your time is out” (你的時間到了)。小女孩很聽話的坐在那,似乎很習慣這樣的事情。一直等到她媽媽説,你可以回去了,她才從椅子上跳下來,之後在玩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友好。

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後果來處罰孩子的一個典型。孩子正狂熱於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時候,他最不願意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讓他停止,離開現場,讓他行動受到限制。

而計時隔離正是做到了這一點,甚至,當孩子看着別的孩子還可以繼續玩,而他得到區別對待的時候,他的心裏會受到震動,因為這與他平時所受的待遇反差極大,讓他能反思自己的行為。

二、不急於彌補,讓孩子明白錯誤危害

假如一個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掉東西,或不停的打破東西。父母們教育孩子要細心的同時,就會顯得比孩子憂心百倍,想方設法將丟掉的打破的東西給找回來買回來。其實,不要急於補上,因為這樣他永遠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書包掉了讓他空手去上一天學,讓他去面對老師的責問、同學的眼光。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讓他自己去處理怎麼喝水,讓他明白沒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讓他明白什麼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錯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從小就學會承擔責任,約束自己。慢慢地,一個粗心的小孩不僅變得細心,而且,他還會富有責任感和約束力。

三、冷處理,讓孩子體驗犯錯後果

孩子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犯錯表現都過於激烈。其實,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更有益於教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

有段時間,多多很喜歡把玩具丟到到處都是,但不是每次都願意收拾,老師也不強迫他,自己開始收拾,碰到他要求老師做另一件事情的時候,老師便開始趁機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現在老師要幫着你收拾,沒有時間去幫你做。”

這時候,多多就會傻傻的站在那裏,然後悻悻的走開。有時,他就會蹲下來和老師一起收拾玩具。雖然他還小,但是老師想他是真正明白了他不收拾玩具的後果。這比馬上拉孩子過來教育更能達到效果,因為孩子最不愛聽的就是重複的説教,而一個小行動,一個小事件,就很容易讓他明白事情的對錯。

處罰是一把雙刃劍,是一種危險的、高難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會傷害孩子的人格與自尊,而如果用得恰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會讓孩子從改正某一個缺點的過程中,學會更多閃光的東西。孩子的“錯誤”是成長中必然會出現的,家長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更有效的用好這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