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綠色生活 > 家居生活

社交是嬰童在語言學習中最先學到的內容之一

欄目: 家居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4.48K

剛出生的嬰兒與破殼而出的雛鳥似乎並沒有多少共同點。但實際上他們不乏相似之處,他們都是新的生命,都需要指導。沒有成年人的教導,孩子就無法學會語言,沒有成鳥的幫助,幼鳥也不會婉轉啁啾。

社交是嬰童在語言學習中最先學到的內容之一

(對於很多會唱歌的鳥類而言,父子即師徒。鳥兒引吭高歌的唯一目的就是吸引雌性的注意。所以灰頭文鳥或白冠帶鵐教幼鳥唱歌其實是在告訴兒子:“我就是這麼把你媽媽騙到手的。”)

如果幼鳥在成長過程與其他鳥兒是隔絕的,其後果將無法彌補。“沒了老師,它也會唱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肯定地説道,“但它的歌聲完全比不上成鳥的歌聲,旋律不動聽,音調也不夠豐富。”

類似的情況會發生在兒童身上。要想學會人類的“歌唱”,他們必須參與到互動性的對話中。“語言學習的本質是社會性。社交是孩子從語言中最先學到的內容之一,”克里斯蒂安森説,“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正常的對話應該是你説完我接着説。當孩子向大人咿咿呀呀表達感情的時候,父母會迴應他們,這跟大人交談的方式是一樣的。”

嬰兒從大人豐富的面部表情以及語調的抑揚頓挫中也能獲得許多信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情境關聯與大人的迴應非常重要。當然,缺乏情境關聯,沒有得到大人迴應的孩子也能學會與人交流,只不過交流能力要差一些。畢竟孩子學起東西來如飢似渴,就好似生長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樹木,它們會從周邊的環境中汲取一切所需的養分,哪怕是植根於白堊沙土,而且常年見不到陽光。

話雖如此,近些年來一個悲慘的例子讓我們對這個問題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

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政權倒台。該政府從嬰兒時期就對孤兒進行制度化管理的做法也隨之被公之於世。成千上萬的孩子們生活在條件極為惡劣的孤兒院中,無人問津,無人關愛,缺乏外界刺激,更談不上情感交流。小寶寶們仰躺在牀上,只能看着空蕩蕩的天花板發呆。學步期的孩子形單影隻地坐在鐵牀上,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本,有時候還會被捆在牀柵欄上,以防止他們到處亂跑。孩子的情感在沉默中慢慢被磨滅。户外活動的時候,保育員只會互相聊聊天,對孩子們視而不見,任由他們漫無目的地來回打轉。

後來的測試表明,這些年幼的孩子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他們的智商普遍比正常孩子要低,並且心理、神經以及生理都遭受了損傷。羅馬尼亞孤兒院的孩子就像與世隔絕的幼鳥。它們可以發出聲音,但歌聲並不動聽。

“孩子説話時,照顧的人給出迴應,於是孩子也成了語言體驗的參與者。但孤兒院裏疲憊不堪的保育員每天要負責整間房子裏的孩子,孩子想表達感情時,她們根本就無暇顧及。因此,這些嬰兒最終放棄了嘗試。”《羅馬尼亞的棄兒》(Romania’s Abandoned Children)一書的作者查爾斯·尼爾森(Charles A。 Nelson)、內森·福克斯(Nathan A。 Fox)以及查爾斯·則納(Charles H。 Zeanah)寫道。他們對這些孤兒進行了12年的跟蹤研究,盡力修復孩子之前所受的損傷。這項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且令人信服。

布加勒斯特的孤兒們的悲劇讓我們認識到,如果成人與孩子不交流、不溝通會帶來怎樣的傷害。它同時也提醒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並不見得都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需要周圍的人激發他們的大腦,為他們指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