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3.0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育隨筆(15篇)

幼兒園教育隨筆1

讓孩子快樂的吃午飯

隨着時代的變遷,父母們越來越忙,中午大多沒空來接自己的孩子們,很多學生就在幼兒園吃午飯以及睡午覺。雖然中午並不是上課時間,但在這段時間裏幼兒的安全與生活都是接受了家長委託的老師和學校的職責。

為了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在中午的休息時間裏孩子們是如何在幼兒園度過的就也顯的非常重要。雖然幼兒園給孩子們的營養套餐豐富好吃,但個別幼兒還是會吃的很慢,在這種情況下,吃飯的時間會變的很長,對孩子的午睡就會有很大的影響。

通過仔細觀察,我發現那些吃的慢的都是在幾小時內吃過零食或者早飯的,我並不會制止他們吃早飯,在午飯的時候,我會給孩子們盛飯少一些,這樣一來,有的肚子不餓的就可以不剩下飯,比較餓的可以再來盛第二碗.可是僅僅這樣,並不能提高幼兒吃飯的積極性,於是我又找了個高中的男學生,請他來吃幾頓飯。我先把他介紹給了大家,然後在吃飯的時候我問孩子們:“你們都要仰着才能看到大哥哥的臉,大哥哥高不高啊?”孩子們都很興奮的回答説:“很高。”我又説:“這是因為大哥哥吃飯吃的好!今天我們來比比,誰比他吃飯吃的快,誰以後就會長的比他高。”

吃飯期間他跟孩子們相處的很快樂,他很快就吃完了,孩子們有的還沒吃完,他就説:“我吃完了哦!”那些吃完了的孩子們就很高興的跟他説:“大哥哥,我也吃完了。”而沒吃完的孩子們這次也都努力很快的把飯吃了,第二天,我又請他來,這次的效果更好,孩子們都非常快的吃完了飯。之後的每一天,孩子們都自覺的把飯超快的吃完。

就這樣,以比賽的形式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有目的並且快樂的把飯吃完,長期堅持,就能給孩子們陪養更多好的習慣。

幼兒園教育隨筆2

在新學期裏,我被調到中四班做了班主任。帶班二個多月來,我的最大感觸概括起來有四“心”: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這四心缺一不可。

孩子是天真的可愛的與孩子在一起固然快樂,但長期地與三十多個孩子在一起遇到的事自然就很多了,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這些事是再平常不過的了,誰的告狀,誰尿褲子了,誰跌倒了,誰哭了,誰不吃飯……這些事在一天中最少也會碰到十幾件尤其是在中班階段。那麼,怎樣讓我們這些長期與孩子接觸的老師仍然保持快樂呢!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心。愛工作,愛孩子,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那份愛心。我們這些做幼兒園老師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可愛之處,真心地為孩子的高興而高興,為孩子的快樂而快樂。

其次就是細心和耐心,在外人看來做幼兒園老師好像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不就是哄着孩子磕不着嗎,其實靜下來仔細想想,每天孩子會發生多少事?遊戲、生活、各種活動等等,各方面,各環節!每一個活動,每一個方面都有很多隱藏的問題或危險,例如,走路會不小心撞到門上或摔跤,例如,遊戲過程中會有小朋友打到別的小朋友等,所以,老師一定要做到細心和耐心。關注每個環節,關注每個小朋友,耐心地處理幼兒之間的事情。

當然,做一名幼兒園老師責任心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一切就是我們的工作。正如一句話説得好: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感覺到自己工作的責任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把孩子的快樂當成我們工作的必須,保持一顆責任心,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教育隨筆3

愛,就是在你不經意間那始終望向你的眼神

——題記

孩子的心靈是純淨的,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感受着他們的感受,快樂着他們的快樂,成長着他們的成長。如果你沒有走進孩子的世界,你永遠都不會了解單純的如同白紙一樣的孩子,他們的小腦袋裏怎麼裝着那麼多新奇、古怪的想法,他們竟有一個如此光彩陸離、充滿夢幻的世界。

都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透過那扇窗,就可以觸摸到一個真實的內心世界。孩子們的眼神是最天真、最無邪的,而同時孩子的眼神也是最犀利的,能洞察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變化,同樣他們也會通過老師的眼神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又到了區角活動的時間了,每到這個時間,孩子們都會特別的活躍,整個活動室就像雜技團一樣熱鬧,當然這也是我們老師最為忙碌的時候。每次組織區角活動,我們都會多次強調讓幼兒保持安靜,可是孩子一旦投入到遊戲中,就會忘乎所以,自然也不會記得老師的叮囑。有一次在組織區角活動時,孩子們又吵鬧了起來,我無奈的看了他們一眼,正準備大聲制止孩子們的吵鬧,就在這時,我聽到一個稚嫩的聲音:“小嘴巴!”,孩子們剛才還吵作一團,可聽到同伴這麼一説,立刻迴應:“請安靜”,然後整個活動室變得安靜極了。我覺得特別不可思議,僅僅是一個無奈的眼神,就被小朋友捕捉到了,就能讓吵鬧的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孩子們是多麼的敏感啊,他們察言觀色的能力甚至比我們成人都要強。我想,是不是有時候,一個眼神的表達就會勝過長篇的説教呢?

孩子們特別期待每個學期開展的家長半日開放活動,他們都希望在爸爸媽媽或者是叔叔阿姨面前表現自己。活躍的孩子總會成為焦點,而那些膽小內向的孩子卻總是默默無聞。在本學期的半日開放活動中,我們班組織了《毛毛蟲變蝴蝶》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郭老師讓小朋友模仿蝴蝶不同生長階段的形態、動作,首先模仿的是蝴蝶的卵,大部分小朋友一動不動,只有奇炳旭小朋友將身體蜷成一團在輕微的抖動,然後郭老師將他叫到前面,問:“其他小朋友都不動,你為什麼要抖動呢?”,齊炳旭看着郭老師沒有説話,郭老師看到了他眼神中流露出的疑惑與不安,彷彿是在詢問: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呢?看着膽小的奇炳旭小朋友,郭老師把他摟了過來,説:“不要怕,你是怎麼想的就怎麼説,老師覺得你做的特別棒”,郭老師滿含期待與鼓勵的望向奇炳旭,那種眼神感染了我們所有的人。奇炳旭小朋友聽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看着老師鼓勵的眼神,大膽的説:“因為它在長大”,我分明看到了奇炳旭眼中流溢的光彩與自信。是呀,一顆米粒般大的卵要變成毛毛蟲,那得有多大的變化啊,孩子的想象力是多麼的豐富啊,孩子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妙啊。郭老師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他表現得太好了,家長們也報以讚許的掌聲。誰能想到平時那麼膽小、怯懦的他,竟然敢在這麼多人面前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得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力量,而這一切都源於老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這是多麼的神奇呀!

老師的眼神是一根魔法棒,能讓哭鬧的孩子變得高興起來;能讓膽小內向的孩子主動走到台前;能讓調皮的孩子變得懂事些;能讓好動的小朋友安靜,不打擾別人……

老師的眼神是一股清泉,能滋潤小朋友渴望被關愛的內心。

老師的眼神是一縷春風,拂過孩子的面龐,打開孩子的心結。

老師的眼神是一束冬日陽光,温暖孩子、温暖家長。

為什麼老師的眼神會如此的神奇,因為每個眼神都包含着我們對孩子、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愛是什麼?愛就是你無助時的慰藉,愛就是你失意時的鼓勵,愛就是你成功時的欣喜,愛就是在你不經意時那始終望向你的——眼神。

幼兒園教育隨筆4

教育最主要的意義就是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但如何利用節日活動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一、構建主題活動,開展節日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根據節日內容,舉辦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激發了幼兒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並在活動中動手動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例如植樹節的種樹、端午節的包粽子、八月十五自制月餅、聖誕節的禮物、冬至包餃子等,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參與到活動中去,新奇的感覺淡化了孩子們的困難意識,在每個活動中都有超出想象的成就。比如在包粽子的時候我們設想孩子們根本不可能包出粽子來,只是讓他們參與就可以了,沒想到孩子們掌握的還很快,幷包出了不同花樣,不同口味的粽子,真是另人刮目相看。在“敬老愛老,共度重陽節”的親子游戲活動中,通過與家長的合作、相處,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一次次主題活動,幼兒的相互交流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協商的過程中,幼兒通過交流、辯論、討論、商量的互動過程,充分發揮了語言、思維的作用。

二、通過幼兒自主活動,開展傳統節日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1、看一看,捕捉節日的特色

每到傳統節日來臨前夕,教師們依然會將各種特色鮮明的飾物、圖片等佈置在活動室或校園的各處,如:春節時的鞭炮、春聯、紅包、春捲……端午節時的菖蒲、艾草、香袋、龍舟、粽子……等。教師不再主動介紹各種物品的來歷用途,而是請幼兒自己去觀察發現教室中細微的變化,多了什麼,少了什麼,這些東西叫什麼?為什麼要擺放這些東西,它們有什麼用?這些是我們留給孩子的問題。我們以這些“為什麼”,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通過對比,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各個節日不同的特點。

2、查一查,瞭解節日的

有了興趣,幼兒主動參與節日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大大提高,抓住這一時機,我們引導幼兒主動去解釋這些“為什麼”,大膽地去問一問、查一查,瞭解更多節日文化的。幼兒通過採訪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長輩,詢問他們小時候怎麼樣過這些傳統節日,瞭解了很多現在的孩子不知道的歷史。幼兒還在成人的幫助下利用圖書資料、網絡等收集有關傳統節日的名稱、時間、來歷、傳奇故事、習俗等,主動了解了許多傳統節日的初步認識。

3、説一説,豐富節日的知識

瞭解了那麼多的節日知識,自然要與同伴分享,於是“説一説”這一活動也就順理成章地展開了。其實,這也是節日氛圍營造的一個重要環節。全班幼兒圍坐在一起,介紹自己查問到的相關知識,瞭解到了的傳奇故事和典故,一些原本不太積極的幼兒也會熱情倍增。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幼兒再次觀察和欣賞班級中的各種實物,及時進行補充和小結;還可以展示孩子們收集到的其它各種節日物品,並裝飾在班級中,從而使孩子們對傳統節日有更全面更正確的認識。

濃郁的節日環境不再是靜態的擺設,而成為了孩子們自主學習和交流的平台,節日環境的有效運用,教師指導策略的及時改變,不僅豐富了每個幼兒對的節日認知,也更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真正成為級節日活動的主人,學習的環境氛圍也會更加快樂。

三、通過各種節日活動豐富幼兒學習多方面的知識,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對幼兒的可持續發展有着積極的教化作用與意義。節日文化中經典豐富又深刻的文化,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並滋養着幼兒關於熱愛生命、崇敬自然、認識自我、關愛他人等等的認知、品德與行為。例如在愛眼日、無煙日、地球日氣象日等節日活動中孩子們通過主動參與、親身體驗,不僅獲得了科學保健、環保知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並內化為自己的內心意識。事實上,由於節日主題內容的豐富性與活動性,由此展開的教育活動形式也多種多樣,僅在幼兒園,就可以做成系列主題活動,巧妙的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融合進來,使幼兒學習多方面的知識,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節日教育不侷限於幼兒園,它與家庭、社區、社會資源的緊密聯繫,形式多種多樣,活動豐富多彩,使孩子們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在潛移默化中其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園教育隨筆5

東淨瑜是我班的小才子,他能認讀很多字且詞彙量特別豐富,説起話來文質彬彬。開學初,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去學畫畫,非常羨慕,可是媽媽沒給他報名。晚上,他突然對媽媽説:“媽媽,今天我班的小朋友全都去畫畫了,我們班只剩下我一個,老師都不管我了”。第二天,淨瑜媽媽就這句話來詢問老師:“為什麼只把淨瑜一人留在活動室裏?”我覺得很奇怪,這是不可能的!這時淨瑜説話了:“老師,我想讓媽媽給我報名學畫畫”。原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了極度誇張的語言,他試圖用這種方法説服媽媽。

此事告訴我們: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和辨析能力差,還想象不到一些話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很多時候孩子的謊言不是惡意的,只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滿足的本能使然。因此我們不能認為孩子只要説謊就是品質有問題,就是壞孩子,決不能發現孩子説謊就劈頭蓋臉地訓斥,而是應該仔細觀察、判斷,認真揣摩孩子説謊的心理,儘量用委婉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説謊會對別人造成傷害,説話應該實事求是。作為老師我們要慎重對待孩子的謊言。

幼兒園教育隨筆6

從“目光問好”開始

清早起來格外精神,我換上一身新裝,對着鏡子送給自己一個甜甜的微笑,輕鬆地走出家門上班去了。

因為時間充足,我提前將班級衞生打掃乾淨迎接孩子們的到來。一聲聲“老師好”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教室裏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像快活的小鳥飛進了教室。

琦琦走進教室隨口喊了一聲:“老師好!”小臉卻朝着其他方向,快速地走向自己的小櫥子。我叫住琦琦,微笑着對他説:“跟別人問好,眼睛要看着他呀!知道嗎?”“噢!可我最近都是這樣和你打招呼的呀!你的眼睛也沒看到我呀!”琦琦蠻有理地辯解着。

我笑了,馬上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剮開學教師的收發工作比較多,有時面對家長的詢問還要細細講解,有時一邊忙一邊應聲孩子的一個個問好,無意問忽視了早上孩子們“問好”的目光。正是這個忽視,讓琦琦覺得“只要讓老師聽見聲音,具體的行為是不被關注的”。

這種行為立刻引起我的'重視,這也正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時機,我馬上對琦琦和所有的小朋友説:“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學習不僅用語言問好,還用目光問好,行嗎?”聽説和老師一起學習,還聽到新鮮的“目光問好”,小朋友都高興地答應了,琦琦興奮地使勁點着頭。

我慶幸那天發現了這一件小事,更慶幸那天做了一件教育的大事。要知道教師在孩子們眼中永遠是榜樣,教育的細節是多麼薰要呀!從那天起,我開始用目光追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幼兒都感受老師的關注。

現在小朋友走進教室,看到老師迎接他們的是和藹的目光、甜美的微笑,都會面對老師從心底真摯地喊一聲“老師好”。快樂的一天從一個目光、一聲問候開始了!這件事情讓我感悟很深,我們一直在學習優化教師行為,轉變教育思想,原來就這麼簡單,就在教師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小小的目光中。

幼兒園教育隨筆7

小班的孩子入園已有一段時間了,他們對幼兒園的生活開始適應,這時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最讓老師頭疼的事--排隊。無論是課間、户外活動還是放學,孩子們的那條隊總也排不好,總是你爭我強,你推我擠,還有幾個調皮的小傢伙總要去"加塞",一個頂一個的往前擠,對於這樣的現象我提醒了好幾次,可是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會兒隊又亂了。

今天户外活動結束後,小朋友們排隊喝水,來了一陣吵鬧聲,保温桶旁的幾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隊!要排隊!"我連忙趕過去,原來是有位小朋友張開雙手,當在了杯子櫃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們被擋住了,擠在一起亂成一團。我把那位小朋友拉開,他卻僵在那裏不肯走,還大聲哭喊起來:"媽媽,媽媽!"我耐着性子對她説:"老師不批評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麼了。"這時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説:"他不排隊!還插隊。""他還推我!"聽到孩子們紛紛告狀,那位小朋友繼續大聲的哭喊。"真是這樣嗎?我相信你不排隊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説給大家聽聽吧!"聽了我的話,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淚,慢慢停止了哭喊,還略微帶點哭腔地説:"我口渴,我不要排隊,他們太慢了。""小朋友你們渴嗎?""我們也很渴。""小朋友們都很渴,這該怎麼辦呢?誰願意讓他排前面?"這時有一個小朋友願意讓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揚了這位小朋友。然後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説願意。"你看小朋友們對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説:"我下次也讓小朋友排我前面。"這件事後,我引導孩子們討論我們的隊為什麼總排不好,他們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隊的原因,我們又討論怎麼才能把隊排好。

通過這些活動我深切的感到:幼兒的常規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點的關注、教育,並採取多種方式去進行培養。另外,常規教育也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能死守。

幼兒園教育隨筆8

“捲起袖,淋濕手,抹上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搓搓,手上泡泡衝乾淨,小手甩三下。”這是從我身邊的孩子們的嘴邊唱出歌聲,他們邊唱歌邊認真的洗着手,小心翼翼的決不把水弄到自己的衣服上和地磚上,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正確洗手,把手洗乾淨,不玩水才是老師喜歡的乖寶寶。

回想起幾天前這些孩子在廁所玩水的情景,真是歷歷在目。每當飯前便後,或者小手髒了,他們都要去洗手,偷偷的在角落玩水,每次洗手出來不是這個衣服袖口濕了,就是那個衣服濕了,有的還會把褲子也弄濕,可是自己的手呢,卻還是髒的,不是沒洗乾淨,就是手上還有肥皂泡泡。於是我在幼兒洗手時,在旁邊督促他們,告訴他們洗手時要注意什麼,水龍頭開得小一點,洗完手把小手在水池裏甩甩,把水甩掉。我把《洗手歌》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教給他們,告訴孩子們要節約用水,千萬不可以玩水,那是浪費水資源。通過幾天的努力,大部分孩子都不再玩水,用正確方法的洗手。

“捲起袖,淋濕手……”聽着那幼稚清脆的童聲,看到地上是那麼的乾爽,每個小朋友的衣服也都是乾乾的,手也洗得乾乾淨淨,我終於鬆了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幼兒園教育隨筆9

我被孩子“忽悠”啦

郭承奇小朋友,白嫩嫩的皮膚,水靈靈的大眼睛,略黃色的頭髮,説起話來細聲細語的,很是討老師喜歡。但確確實實,郭承奇也是個“小調皮蛋”。這不,昨天下午户外活動時,他讓我們園的老師們虛驚一場,我更是被他忽悠得哭笑不得,這個機靈鬼,真拿他沒轍。

“馮老師,我掉下胳膊來了!”隨着那痛苦的哭喊聲,我蹭的一下跑過去,只見郭承奇小朋友左手託着右胳膊,腰略彎着,兩隻大眼睛不停的一睜一閉,鼻子一抽,嘴巴一撇,眼淚就嘩嘩流出來了。看到孩子這樣子,心裏真的特心疼。我小心翼翼的把孩子領到醫務室,去看醫生。醫生趕緊拿過一把椅子,我坐在上面,把郭承奇小心的攬在懷裏,生怕碰着孩子的胳膊。這時,郭承奇竟然用兩隻胳膊摟住了我的腰(當時感覺挺有勁的),小臉貼在了我的胸口。再低頭細看,兩隻帶淚花的眼睛還笑眯眯的,一閃一閃地,特幸福的樣子。

“郭承奇,你哪隻胳膊掉下來了?快和老師説一説,很疼嗎?”沒反應,沒回音,照樣臉貼在我胸口,整個身子一動也不動。

“這個小傢伙,滿臉笑嘻嘻的,怎麼不像掉胳膊的樣子啊?”醫生一邊説着,一邊蹲在我的身邊。

“郭承奇,你伸出小手,摸摸你的頭,好嗎?”

“郭承奇,很勇敢,用手摸摸耳朵,好嗎?”在老師和醫務人員的循循誘導下,郭承奇一一用手摸了自己的頭、耳朵,還給我拿下了頭上的一根小草。

“哈哈哈!”我們一家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郭承奇認真的完成這些動作後,都笑了。再看郭承奇,小臉發紅,略帶羞澀,也跟着嘻嘻嘻的笑了起來。

“郭承奇,你這個小傢伙,快説,為什麼忽悠老師?”我假裝生氣的問。

“我,我------,我就是願意讓老師你抱抱我,昨天,趙立勇掉胳膊,你就抱着他了。”

天哪!你真逗。我抱起郭承奇,用手癢着他,師徒二人嘻嘻哈哈地走出了醫務室,幸福的笑聲傳遍校園。

幼兒園教育隨筆10

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他就會無所適從,也就變成了我們口中所説的“執拗”。孩子們遵守秩序了,而我們卻因為臨時的變動而改變了規則,讓孩子失去了熟悉的環境而變得“執拗”,怎樣去處理這樣的情況,值得我們好好考慮。

記得第一次讓孩子們插卡進區域時,簡單的給孩子介紹了進區插卡的規則:進區域前要先插卡,每個區域不能超過6個人……孩子們很用心的聽,也按照要求做了。我們教室空間比較小,“操作區”與“表演區”是放在一起的,孩子們拖鞋進去後就全變成一個區域,於是前面進去的幼兒會不停的跟我説:“老師,我們已經有6個人了,這裏不能再進來了,XXX沒有遵守規則”。

一次,我先讓幾個表現好的孩子到“貝貝超市”進行區域活動,後來龔裕博表現不錯,我讓他也到貝貝超市去,結果就傳來了前面幾個小朋友的口號聲:“龔裕博出、龔裕博出、龔裕博出……”。一問才知道,“貝貝超市”已經有6個人了,龔裕博進去就超過了人數,違反了進區規則。我跟小朋友解釋説:多一個人沒關係的。這時孫嘉翔小朋友就不幹了:老師,你不是説每個區域不能超過6個人麼?

孫嘉翔的問題讓我反思了很久,我們一再的強調讓幼兒遵守秩序,而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斷的改變自己所定的規則,並且成為首先破壞秩序的那個人。面對我們的“出爾反爾”,幼兒是無所適從的,他們不能理解我們成人為什麼總是説得跟做的不一樣,也不懂我們的“法外人情”。我們往往因為一時心軟而縱容一個孩子,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卻不知道這樣的縱容,破壞了其他孩子的規則,於是孩子們就會提出像孫嘉翔小朋友那樣的問題,要求我們老師跟他一起遵守秩序。

2—4歲屬於秩序的敏感期,我們強調給孩子創造一個熟悉的環境,讓他們遵守秩序,培養規則意識。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多瞭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運用多種方式加以指導,嘗試讓幼兒制定適合他們能力和興趣特點的規則要求,這樣就能使他們在掌握和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獲得自主發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更應該尊重幼兒,跟幼兒一起遵守設定好的秩序,養成良好的秩序感與規則意識。

幼兒園教育隨筆11

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應該兒童化,特別是語言方面。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在兒童的世界裏有他們特定的語言。符合幼兒心理,易於幼兒接受的生動有吸引力的語言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與孩子達成共鳴。整日與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在一起,感覺自己還沒長大,並且在語言、穿着、心態等方面非常的兒童化,而略顯幼稚。

有一次教育活動需要小朋友們將小椅子排成圓弧形做好,結果中間不知怎麼多出兩個空位,我連續説了三遍“你們那裏不要有空隙”,孩子們還是瞪着小眼睛看着我,我馬上意識到我用詞有些成人化了,孩子們聽不明白,於是換了句話明確的説:“你們兩個來和中間這兩個小椅子交個朋友吧,把邊上的兩個小椅子搬走”。孩子們立刻行動起來。

經過這件事我意識到了我們平時語言的重要性,要明確、要有方向性、還要簡練。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語言表達光這些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活”用兒童化語言,説的每一句話要讓幼兒聽明白,才能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

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瑣碎、單調乏味的,但幼兒教師的工作又是極富創造性的。如果你帶着愛的情感去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每天都有新變化、新進步;如果你帶着研究的態度去工作,每天都會有新進展、新收穫。細心的你會發現幼兒教育博大精深、其樂無窮,只有以充滿感情的、審美的、創造的態度對待這份工作,才能體驗到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

幼兒園教育隨筆12

冬天的早晨,大班幼兒正在操場上鍛鍊。他們有的玩皮球,有的跳繩,有的轉呼拉圈,還有的跳皮筋……熱鬧的場面吸引了中班的幼兒。大家議論開了,牛牛説:“瞧,有小朋友在轉呼拉圈,他們轉得真好。讓我數數有幾個小朋友轉起來了,1、2、3、4,4位小朋友轉起來了。”亮亮説:“那你再數數有幾個小朋友沒有轉起來。”得到同伴的支持,牛牛立刻興奮起來,伸長着脖子跑來跑去數起來,並快速地説:“有5位小朋友沒有轉起來。”不知是誰問了一句:“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轉呼拉圈?”這時,帥帥、天天幾個孩子也圍攏來了。“5加4等於9,一共有9個小朋友在轉呼拉圈。”受到牛牛的啟發,淇淇也興奮地講述着自己的發現:“有6位小朋友在拍球,8位小朋友在跳皮筋。”懿懿更來勁:“你瞧,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有3個男孩,5個女孩。”聽到孩子們的議論,我便順着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逐一引導道:操場上有幾種運動器具?每種有幾個小朋友在玩?跳繩和玩球的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玩球的6位小朋友中有2位是女孩,幾位是男孩?個子最高的小朋友在哪裏?最矮的又在哪裏?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最前面的是什麼樣的小朋友?排在第3位的是什麼樣的小朋友?排在最後的又是什麼樣的小朋友……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投入地觀察、交流、分享,在輕鬆的氣氛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多方面的經驗。之後,教師提議每個幼兒去找一位正在鍛鍊的大班孩子做朋友。此時,就連平時很內向的露露也很快找到了玩伴,愉快地和大家玩在了一起……

“幼兒的生活就是學習”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幼兒的生活包括幼兒的個人生活、幼兒園生活和社會生活,它們都是重要的學習資源。幼兒的個人生活充滿了發展的契機,而且具有個體性、生動性的特徵,有利於幼兒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社會生活反映了社會羣體生活的共同規範,它拓展了幼兒的視野;幼兒園生活是幼兒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契合。對於幼兒來説是一種現實的生活,也是一種與教育目的直接相關的生活,這種生活對幼兒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述“冬天裏的晨練”就是一種典型的幼兒園生活情境,它藴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如在科學方面,有關於分類、數量、空間方位等的學習;在語言方面,有描述運動者的特徵,交流自己的發現;在社會方面,有與同伴交流、合作、共同遊戲的愉快體驗。這些不同的發展領域在生活情境中實現了整合,形成了一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整體的、有機的、生動的、現實的經驗體系。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羅傑斯提出了“意義學習”理論,他認為,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兒童才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才會發生。這時,兒童不僅學習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常常會自發學習、自己選擇、自己決定,這種參與性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在這一生活情境中,幼兒積極觀察、思維,大膽探索、交流,專注性和持久性表現得十分突出。他們在興趣和需求的直接驅動下,以極大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有意義”的活動中,在真實的學習背景中輕鬆地感知不同運動器具的特徵及其數量關係,不同的運動方式及其空間關係等,主動地獲取了具有實際意義的經驗。

在這一生活情境中,教師、幼兒及同伴之間由於共同的需要。自發地組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師的角色是學習話題的挑起者、深入探討的拓展者、形成學習共同體的促進者。首先,教師敏鋭地發現了幼兒的發展需要,靜靜地觀察幼兒的問題指向——鍛鍊的同伴及其數量。接着,教師通過一系列和幼兒的探索相關的話題拓展幼兒的思維——運動器具的種類及其空間方位,運動者的形態等。最後,教師進一步支持幼兒的活動——引導他們參加遊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之間因為擁有共同的問題而自由組合、自由交流、自由探索。他們自主地觀察運動器具及其使用者,描述運動中同伴的特徵;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必擔心失敗和批評;隨時表現自己的疑問、困惑,隨時求助;自己選擇交流、遊戲的合作同伴……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認識事物、獲取經驗的過程具有整體性。對幼兒來講,在熟悉的、有意義的、來源於真實生活的情境中活動,能有效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挖掘生活情境中的多種教育因素,把握契機,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隨筆13

早操過後,我帶着小朋友在院子裏玩滑梯,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像小鳥一樣飛了出去,看到孩子們愉悦的神情,我的心裏也非常歡暢,為了照顧到每個孩子,我不時的走過來看看這個小朋友,走過去瞧瞧那個小朋友,看到他們一個個燦爛的笑容,放心的認為他們現在玩得都非常開心,非常快樂!

這時,樂樂小朋友朝我走過來,“老師……”,“嗯,什麼事,寶貝”我高興的問,他支支吾吾的回答:“老師,沒有人和我交朋友,”我感到很奇怪,“剛剛看到你玩的挺高興的呀!為什麼會沒有朋友?”因為,樂樂平時是一個聰明、活潑又調皮的男孩,所以這樣的話從他嘴裏説出來,真讓人詫異,但看到他此時認真而沮喪的神情,我知道他説的是真的。我突然意識到,孩子長大了,不再像小班、託班的時候盲目而無目的玩了,這時他可能需要更深沉、更固定的朋友交往了,但孩子也許還不知道怎樣表達或找到適合自己的朋友,所以,需要老師的幫助。

於是,我摸了一下他的頭關切的問:“你想和誰玩?”“塵塵,”樂樂説出了他的名字,我把塵塵叫過來,可塵塵卻不情願從滑梯上下來,終於塵塵被叫過來了,他説出了不願意和小樂樂玩的原因:他調皮,愛打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只願意和自己玩,而不願意和他的兩位好朋友玩,哦,原來是這樣……

課上,我特意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小牛為什麼沒有朋友玩?》,大概意思就是:小牛脾氣倔,小山羊脾氣好,小牛喜歡和小山羊玩,而小山羊呢還喜歡和小公雞和小兔子玩。一天,小牛來找小山羊玩,發現小雞和小兔已經先來找小羊玩了,小羊讓小牛和它們一起玩,小牛不願意,也不讓小羊和他們玩,小羊也不願意,就這樣,小牛隻好一個人回家了,它感到很孤單……

我讓小朋友們討論並回答:小牛為什麼沒有朋友玩?你要是小羊你會和誰玩?孩子們都聽的非常認真,一個個瞪着小眼睛,有的孩子回答小羊會和小牛玩,但多數孩子還是説小羊會和小雞和小兔玩,“為什麼呢?”我問小朋友,大家都説,“因為小公雞和小兔子先來找小山羊玩的,”我非常高興!接着,我把今天,發現的這件事情給小朋友們講了,讓孩子們一起動腦筋幫助樂樂想辦法!最後,我還把樂樂叫上來問他知道怎麼做了嗎?樂樂高興的告訴我:“老師,我知道了,我要和塵塵、洪焜、澤緒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我們一起做朋友!”孩子們都高興的為樂樂鼓起了掌!

課上,我還和孩子們一起總結出了會結交朋友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她們大多開朗活潑、不計較小事,寬容友好、喜歡分享;而不會結交朋友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小事太多,愛告狀,或性格太內向不愛説話,以及太自私或説髒話的原因而沒有朋友的。

課下,我們還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希望父母在家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交往習慣,不要太溺愛和嬌慣孩子。

通過老師和家長們的不斷努力,以及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肯定和幫助,現在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會交朋友了。樂樂會把喜歡的貼畫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了;睿睿不再總是對着玩具狗狗自言自語了;而思羽也不再總是纏着老師會和小朋友們一塊玩了!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一個個默契的玩在一起了,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幼兒園教育隨筆14

---用心接納孩子-

在我們幼兒園裏每天都能看到家長接送時的身影,或急切,或匆匆,或悠閒┉┉但有一件事卻讓我一直不能忘記。那天早上,有位家長因孩子不願來幼兒園,在的園子裏對孩子又打又罵,甚至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最後竟揪着孩子的耳朵氣沖沖的把孩子送到班上,教師問孩子為什麼不願來時,孩子只不過是忘記帶他答應給小朋友的玩具了。到了下午離園時,這位上午還怒髮衝冠的家長卻抱着孩子又親又哄,只一天時間,對孩子的態度出現截然不同的兩面,讓人啼笑皆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乏這樣的例子,愛孩子又常常受自己情緒的影響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打孩子,受痛的不僅僅是挨那幾下的孩子,更多的是成人在情緒低落時,感到不安、壓力和自責。孩子的情緒與周圍的成人有相當關聯,要培養孩子健康、活潑的情緒,成人更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有時愛孩子以至不忍説“不”,由“愛”變“害”。有時因管教孩子使孩子不接納自己也很苦惱。

在我看來,無論是“愛”還是“管教”都具有其科學性與藝術性。“寬”與“嚴”之間的學問是我們做教師、做家長永遠需要學習的,但只有你真正的接納孩子,以成熟的心態去“認真傾聽”、“努力瞭解”、“共同玩耍”、“合理拒絕”,以建立良好的教師或家長形象,樹立自己的威信。

孩子是年幼無知的,成人是孩子學習的楷模,要引導孩子健

康成長,首先成人應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請不要和孩子生氣,用心去接納孩子。

幼兒園教育隨筆15

“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説多了似乎也就習以為常,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其實,細細一推敲,它正是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係。

我們能夠將關係親密的人稱為“朋友”,那我們每一天親切的稱幼兒為“小朋友”時,不是也就應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只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才會用朋友的身份於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徵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進步,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為。

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係帶給的支持最易於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