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8.31K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時間記錄,即在24小時的時間段內都做了什麼,進行一個記錄統計。時間記錄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對自己時間的掌控力和分配力,通過持續的記錄加分析,已達到自省和珍惜寶貴時間的作用。一起看看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1

時間事件記錄法累計實踐一年總結(3種記錄方式,6個作用)

在過去的兩年裏,我使用了一種叫做“時間事件記錄法”的時間管理法。雖然有時犯懶沒有記錄,但累計下來,使用時間應該也超過一年了。我共用過3種記錄方式,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去選擇:紙和筆,excel和一個叫“a time logger2”的APP、

三種記錄方式:

一、紙+筆

2012年下半年裏,有一段時間我每天用紙筆記錄下自己工作中的所有事項和對應時間,比如“給某某發郵件–14:00-14:10”。堅持了大概一個月後發現非常有用,最明顯的是我無意義刷微博和上網的時間鋭減。感覺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要給自己一個交代,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便不好意思做太多浪費時間的無意義的事了。

後來我驚喜地發現《小強升職記》這本時間管理的書中説到記錄這種時間日誌是避免時間黑洞的好方法(再後來又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裏看到作者李笑來也提到柳比歇夫實踐了這個方法一輩子)。可惜,我實在不喜歡單調的白紙黑字的記錄,每次自己為了節省時間寫的.潦草的字也沒有心情回看,所以不但沒有專門針對這個記錄做分析總結,發現自己的高效時間段和時間投入產出比,更沒有堅持下去。

二、excel

從2013年5月27日開始,我開始用excel記錄自己每天從起牀到睡覺間的幾乎所有事項(“幾乎”意味着上廁所之類的事項在記錄範圍外)。我將所有事項分為這樣八類:生活(主要是洗漱,吃飯,睡覺,家務),工作(寫出具體的工作事項,如給某某發郵件),自我提高(主要是讀書,參加講座沙龍,晨間筆記,有目的地通過微博豆瓣等學習),交通(主要是上下班),運動,朋友家人(主要是朋友聚會,網聊,給家人打電話),浪費(主要是無意義刷微博,胡思亂想),娛樂(主要是看電影看美劇,外出遊玩)。每個類別都用一個對應的顏色標註(對於彩色控來説,這本身就是一大動力)。

僅僅記錄了5個工作日後,我就已經認識到這個方法有多有效了(後文會詳細解釋它的初級作用和高級作用)。感謝現代科技,豐富的電子設備和應用軟件使得今日的我們比柳比歇夫能更省時省力地踐行此法。我個人習慣把360雲盤,excel三者結合起來。

作為GTD工具,可以用來記錄待辦事項。如果記錄時間事件日誌時忘了自己做過的事,可以嘗試在doit 、im的“已完成”清單裏找找;360雲盤是一款雲存儲工具,對於我的用途主要是在工作和家裏電腦裏同步更新後的excel表,避免了反覆插拔U盤的麻煩和不同版本的文件相互混淆的困擾。當然,因為很多時候不能及時用電腦記錄,用一個簡單的記事類軟件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隨後可以謄抄到excel裏。

三、APP: a time logger 2

界面展示和用法見aTimeLogger 2。貌似只有ios版本。安卓系統也有類似的app,但似乎界面和功能都遠不如a time logger2。

app相對於excel的優點是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並且能自動統計各項活動的總時長(可以看到每天的時長,也可以自選時間段,比如一個月,看到期間所有活動的總時長,記錄也可以導出成表格,在電腦上查看。)

我在備考雅思的時候每天都用這個記錄下學英語的時間,最終總時長是235個小時(其中215個小時是用app記錄的,見下圖,剩餘零碎的20小時是估算的)。若碰巧有想考雅思的童鞋,歡迎移步到我的雅思備考心得:[一個計劃控&記錄控的7、5分雅思–235個小時,18本教材,10條心得]

時間事件記錄法有什麼用?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時間記錄法簡直是錙銖必較,太不近人情。我的看法是: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

一,人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和嚮往的生活方式和節奏,do not judge;

二,減少浪費時間,並不意味着消除或減少休閒娛樂,以及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這才是真正的不近人情,是不可取也不建議的)。

時間事件記錄法的目的是幫助你更好地瞭解、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醒你多花費時間在對於你來説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與家人朋友相處。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2

一、時間的利用形式

時間的利用形式有投資和消費之分。

所謂時間消費就是現有的時間利用雖然能提升幸福指數,但不能為將來的幸福助力,最終不能形成無形資產。

時間投資則是現在做的事對於未來是有益的。

擁有長期目標的人和對將來有所規劃的人,不會消費眼前的時間。

而是將時間用於投資,將來就能得到回報。

所以我們應制定長期的人生目標、工作目標(人生規劃、工作規劃),以此來倒推短期安排。

所以我們不僅要關注日常的時間使用方式,還要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保持時間消費和時間投資兩者間的平衡。

二、時間四象限

時間四象限,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

第一象限:不重要但緊急

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很多人認識上有誤區,認為緊急的事情都顯得重要,實際上,像附和別人期望的事、打牌三缺一等事件都並不重要。

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為它緊急,就會佔據我們很多寶貴時間。

這些事情也是讓我們每天都顯得特別忙碌,可是一天下來又好像什麼重要的事都沒做的原因。

第二象限:重要且緊急

這一類的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必須優先處理。

第三象限:不重要也不緊急

大多是些瑣碎的雜事,沒有時間的緊迫性,沒有任何的重要性。

這種事情大多是在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像是上網,打牌,玩遊戲,偶然娛樂放鬆還行,但如果每天除工作、上班時間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玩,那時間太浪費時間了。

第四象限:重要但不緊急

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但是具有重大的影響。

這個象限的事,由於不緊急,就總是容易被我們忽略,一直拖着,直到它們變成了重要且緊急的事。

所以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儘量把時間花在第四象限,也就是這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

你要看到對你的生活、工作、事業真正重要的或者有戰略性影響的事情。

知道時間四象限以後具體要怎麼做呢?

1、優先解決重要且緊急的。

首先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確定是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然後優先處理。

2、區分重要且緊急和不重要但緊急。

不重要但緊急對人們的欺騙性是最大的,它很緊急的事實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耗費了人們大量的時間。

也因為緊急所以無意識的就去做。

依據緊急與否是很難區分這兩個象限的,要區分它們就必須藉助另一標準,看這件事是否重要。

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工作)目標和人生(工作)規劃來衡量這件事的重要性。

也可參照SMART原則中的相關性,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

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到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如果它不重要就儘量別花時間,把瑣事包給別人去做,或者集中一個時間處理、

而對於可去可不去又佔用時間的活動,就要堅定地説謝謝,然後不要去。

如果不得不自己去做,儘量簡明扼要,以結果為先,快速落地,不要在上面花費太多時間。

記住,正是因為做多了不重要的瑣事,你才沒有時間去做那些真正應該去做的重要的事。

3、投資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因為不緊急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好。

所以投資它的回報才是最大的。

針對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要安排進日程有計劃地去做以及每天安排固定時間去做完一件重要的事。

它們有兩類。一類是每天堅持的習慣,比如健身,讀書等,最好是要有明確的執行步驟和方式。

第二類,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沒有明確分解的任務。

這一類要通過安排碎片時間思考,對它們進行剖析,分解,並設定好具體的執行步驟和時間。

4、放棄第三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瑣事。

但它們往往使人們難以脱身,所以人們經常會跌進去而無法自拔。

例如,玩遊戲、看娛樂視頻等,只要一玩起來就很難脱身,而且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結果。

所以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儘量不去做。

我們要懂得拒絕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在捨棄不重要的事的過程中,我們很難迴避的,是需要對拒絕他人。

事實上我們每天有很多時間是被浪費在了無效社交上。

學會拒絕他人是必須學會的,不然你的時間會一直被安排,被浪費。

如果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這裏有個參考:

①這個人對你重不重要

②這件事對他重不重要

③這件事發自內心願不願意做

④想一想為什麼做,為什麼不做

這裏還要説一下,什麼是重要的?重要是什麼意思?

重要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其實它真正的意思是價值和影響。

什麼是有價值?

簡單來説,如果一件事情,做完之後,能幫你增進經驗、獲得提升、收穫回報,那就是有價值的。

否則,就是沒有價值的。

那什麼是影響呢?

就是這件事可以影響到人生(工作)規劃,人生(工作)目標或者是其他的某一目標規劃。

三、兩小時高效工作

用兩個小時處理當天最緊急且重要的事,餘下時間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然後再處理次要的事情。

在生活和工作中,認清最重要的事(緊急且重要以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以及明確必須做和非必須做的。

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自由時間。

然後把空餘出來的這個時間用於自我投資,讓自己不斷成長,能力進一步提升,在收穫成功的同時還能創造出更多的時間。

這才是時間的真正利用。

以專注力為中心對時間分配。

根據腦科學的理論在頭腦機能最高的時間段,做最適合的工作,可以將工作效率提高到原來的兩倍,甚至更高。

也就是狀態好的時候更適合做更為複雜的工作,工作效率也更高。

我們每天所做的日常工作,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工作;另一種則不需要太強的專注力。

要在專注力高的時間段,做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工作。

換句話説,就是在什麼樣的時間段,給自己安排什麼樣的工作。

什麼樣的`時間段就做什麼樣的工作。

只要根據時間段的特點合理安排工作,做好計劃,工作效率就能翻倍,甚至更高。

那麼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做複雜的工作,狀態不好時就做一些簡單的、瑣碎的事。

四、事項清單

高效的清單將協助你有計劃有規劃有條理的工作和生活。

清單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遺忘、掌控進程、合理安排時間、合理分配任務、管理時間。

清單又分為3類:

1、代辦事項清單(執行清單):簡單的,只需要去做,去完成,不需要太多思考。

2、聚焦清單:複雜的,需要思考的。

3、成就感清單(獎勵清單):無須動腦,無時間限制,例如查找資源,完成後會有成就感。

執行清單一般是要做的事,也就是我們常説的代辦事項清單,如果事物複雜我們就需要將他細化再寫上去。

人其實是喜歡新鮮感的,事做久了大腦就會喜新厭舊,也會產生疲憊感,這時就可以切換成聚焦清單,去思考,去做其他的事情。

比如沒有思考完的問題,正在研究的書籍或事物等。

成就感清單則是讓大腦和身體方式的,比如聽聽歌、看看書、找找資源等。

要注意列清單時一定要是具體的、有目標的、可達到的、可執行的、可衡量的、有行動時間、截止時間、有大致步驟或大致思路的。

不然就會使我們的大腦產生這麼一個潛意識:這是一個複雜的任務,我沒法立刻行動,我需要先理清思路。

這就導致了,我們去完成它的動力被減弱,而阻力卻得到了提升了。

實際上,我們大腦的邏輯是非常簡單粗暴的,我們傾向於去做簡單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事情,而排斥複雜的、需要大量投入的事情。

所以,要細分每一條任務及每一條任務再細分,不但要分拆到最小的操作步驟,還要明確我要做什麼。

反正就是寫得越具體越好,包括數量,目的,關鍵詞,等等。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當我們看到這條任務的時候,就會立刻去執行,沒有拖延。

也就完全排除了大腦產生這個任務很複雜,先做簡單的吧,這種念頭的機會。

那如何控制自己的念頭的?很簡單,就是專注在執行上,不給它分心的機會。

其實,在生活中、工作中可以用清單的方式去把代辦事項列出來。

時間事件記錄法可以更好規劃時間 第2張

大家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我這一天怎麼感覺什麼都沒做呢,時間都花在哪裏了呢?

這其實就是我們不知道在什麼時間我們做了什麼事。

那如何才能知道我們一天做了什麼事呢?

如何讓時間得到更好的利用呢?

這就需要用到一個時間管理表。他是與代辦事項清單相輔相成的。

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最好都記錄下來做成時間表。

可以記錄在手機的備忘錄或者用專門的筆記APP記錄。

這樣就知道每天的時間花在了哪裏,做什麼事花了多長時間,然後覆盤,總結及反思。

瞭解了待辦事項清單和時間管理表,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可以每天早上花10到20分鐘列出今日的代辦事項清單。

然後每天有意識的記錄時間表,記錄每個時間點做了什麼事。

那麼我們就可以每天根據清單和時間表對昨天做一個總結、覆盤和反思。

最後總結一下,時間是非常稀缺和寶貴的資源,不能浪費。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不會浪費呢?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長遠的人生目標(工作目標)和人生規劃(工作規劃),來倒推短期安排。

而後用時間四象限劃將事物做下劃分。

然後每天用3個清單列出事項,並且根據兩小時的高效工作裏説的用兩個小時處理當天最緊急且重要的事,餘下時間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然後再處理次要的事情。

最後將事項清單與時間管理表結合,把每天在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記錄下來,進行復盤、總結、反思。

Tags:時間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