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

欄目: 心理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7.44K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亞健康的人,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但是心理問題不同於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內在精神因素準確的説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那麼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1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衞生組織(WHO)指出,“健康”的含義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症狀或疾病,而是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精神和與社會相適的心理狀態。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見,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等幾個方面的健康。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衞生大會提出,心理健康是指:“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能彼此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以及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相互關係。它是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的一種平衡的關係,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維持,不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獲得和確保,還要自我實現,具有為他人的健康貢獻、行動的能力。

國家職業資格心理諮詢師教材將心理健康定義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也是郭念鋒(1986、1995)按照心理學對心理活動的定義,即“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是腦的機能”,提出的區分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的心理學的原則。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
  

二、相關概念的區分與內涵

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這是常常使用的概念。

心理正常是具備正常功能以,能保障人作為生物體,健康生存發展;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進行人際交往;能使人正確反映、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並創造性地改造世界。

心理不正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礙症狀的心理活動,喪失了以上功能。 “正常”和“不正常”是標明和討論“有病”或“沒病”等問題的一對範疇。“健康”和“不健康”是在“正常”範圍內,用來討論“正常”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

從靜態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種心理狀態,在某一時段內展現着自身的正常功能;從動態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規條件下,個體為應對千變萬化的內、外環境,圍繞某一羣體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範圍內不斷上下波動的相對平衡的過程。

三、心理不健康狀態的分類

心理不健康狀態可包括以下類型: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可疑神經症)。

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較多,常見於多動症、學習障礙、孤獨症等。由於孩子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對外界環境充滿好奇,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且認知尚不完善,如果沒有得到正確引導,可能會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1、多動症:

如果孩子家庭破裂,或長期受到虐待,孩子的心理狀態難以健康發育,可能出現多動症,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控制能力差、認知功能下降等症狀;

2、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與孩子的心理特點有關,因為孩子年齡小,天性愛玩,自控能力差,較難保持持久的專注態度,所以難以專注於學習。孩子會表現為閲讀速度較慢、算數能力較差等。但通常不存在智力問題,隨着年齡增長,會逐漸得到改善;

3、孤獨症:

孤獨症的成因較複雜,孤獨症孩子會表現出一系列與心理健康有關的問題,如社會互動障礙,表現為幾乎不主動發起社交,或社交方式奇特、行為怪異等;

4、其他:

此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有恐怖症、強迫症、焦慮症、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徵、睡行症、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如恐怖症的孩子可能表現為害怕某一類環境,如害怕黑暗或害怕離家。強迫症的孩子表現為不能控制的強迫行為或強迫動作等,如反覆檢查門窗是否關閉,甚至重複10次以上。

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多與周圍環境有較大的關係,如家庭氛圍緊張、情緒焦慮,以及父母關係差、父母經常吵架、父母離異等。為確保孩子心理健康發育,家長應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發現孩子行為異常時,應注意觀察,必要時帶孩子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診。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2

(一)學習方面

中學階段,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教師一味地要求成績,導致學生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萎靡不振,甚至還會出現神經衰弱的問題。一部分學生由於意志力薄弱,成績差,就會出現厭學情況,一些成績好的同學也會遇到諸多困擾,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二)青春期的心理

中學階段,學生進入青春期,內心活動非常複雜,很容易產生封閉心理,如果長期處於消極狀態,就不會想和外界進行任何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這是中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中學階段學生生理髮生了一些改變,心理也會出現一些變化。

比如一部分學生階段性興奮、苦惱,心裏有很多祕密,出於代溝或者畏懼不能向父母、老師傾訴,因此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壓抑,在情緒上表現為焦慮和抑鬱。青春期學生還很容易出現早戀現象,如果家長和老師沒有進行正確引導,會對其身心發展造成非常嚴重影響。

心理健康存在哪些問題 第2張
  

(三)人際關係

中學階段學生人際關係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和父母的.關係。中學階段學生自主意識較強,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常和父母發生衝突,這類問題解決不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

其次,和同學的關係。人需要有歸屬感,朋友之間需要理解和信任。但是由於中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和同學交往時經常會有矛盾,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影響今後的發展。

最後,和老師的關係。中學階段學生非常渴望來自老師的關注,如果得不到老師的理解和關心,甚至遭受指責,那麼學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信任老師,不接受老師的教育,產生較為強烈的壓抑感和消極情緒,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

(四)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階段學生自主意識剛剛形成,對外界事物敏感程度比較高,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挫折多種多樣,除了人際關係、學習方面,社會環境因素和家庭因素也會對其心理健康帶來很大影響。如果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強,無法及時消化一些消極因素,行為和思想就會發生改變,長此以往,消極情緒會越來越大,從而嚴重影響健康成長。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中學階段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比較明顯和突出的,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疏導,會對其今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實際教育工作中,除了家庭和學校,還要藉助社會工作者的力量,深入分析中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首先,學生自身成長的原因。中學階段因為學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強,所以在一些事務處理方面會存在諸多問題;一些學生自我調節能力不強,很容易出現較大心理問題。

其次,社會負面影響。中學階段學生好奇心較強,會對一些新鮮事物進行思索及探究,這一階段所接收到的如果是消極信息,就會產生一定的困惑,加劇心理健康問題。

再次,一些家長對孩子關心不夠,或者夫妻關係處理不好,也會加大孩子心理負擔。

最後,部分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沒有足夠的瞭解,將心理健康教育推給思想品德課,沒有制定科學完善的心理疏導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優良品德的形成,限制其全面發展。

Tags: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