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心理健康

心理滿足理論

欄目: 心理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2.1W

心理滿足理論,心理滿足可以認為是發自內心的滿意,是一種精神和心靈方面充實感和滿足感,一起來看看心理滿足理論

心理滿足理論1

心理健康知識之心理滿足

任何病的治療都是分病期的,發現得越早治癒率越高,發現得遲了,不僅治療的效果差,而且自身癒合恢復的能力也差,當病入膏肓的時候就無藥可醫了。

心理滿足理論

為什麼大吃大喝?心理滿足是誘因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再不濟也能夠每天吃得飽穿得暖,雖然不是人人都坐擁百萬財產,但是生活也是十分安逸幸福的。心理健康專家研究發現,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很多人都開始大吃大喝,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冰箱在家庭普及,超市的規模擴大了一倍。專家解釋説:“胡吃海喝的風氣助長了飲食的附屬目標,即吃東西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尋求愉悦。”

報告説,通常新生兒在母親温暖的懷抱中吃下第一口食物,當飢餓感消失時,嬰兒會感受到極大愉悦,這種愉悦和母親温馨的體味以及殘留在舌尖上的食物味道和觸覺聯繫在一起,於是食物和享受的感覺就永遠地留在了記憶中。

最近,科學家開始了新的研究,以辨明飢餓感和胃口之間的區別。飢餓感的產生是為了保障個體的生存,胃口則可定義為吃喝食物直到感到滿足,而飲食病症的根本誘發因素應該是類似於渴望和痛苦一樣的情感因素。因為尋求愉悦的原因,醫生拒絕將暴食症歸類為飲食病症,儘管他們也在努力避免暴食症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科學家希望找到負責人們在餐桌上行為的.蛋白質,現在這方面研究已大有進展。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蛋白質分為兩類,一類刺激人的食慾,另一類延緩吃喝過程並平衡脂肪的長期儲存。

但為什麼人們想吃東西時會選擇吃好吃的糕點、糖果而不是水果呢?根據研究,人在真正飢餓狀態下愛吃鹹味食品或乳製品,在悲傷和焦慮狀態下則偏愛甜食。

心理滿足理論 第2張

總而言之,有的時候人們很喜歡大吃大喝並不是因為某些食物可以滿足自己的食慾,而是通過大吃大喝這樣的一種行為來讓自己的內心得到一定的滿足感。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去買一些自己喜歡的食物在家大吃一頓,吃過之後沒準心情就會變好呢!

總誇耀親朋好友 這不是一件好事

生活中,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每天都會向別人誇耀自己的親朋好友,哪個做多麼大的生意,哪個當了什麼高官,哪個腰纏萬貫。在心理健康專家看來,這些總是願意誇耀親朋好友的人,往往自己的個人能力極差,不能做什麼大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不爭氣的兒子,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的老子是如何能耐;才能平庸的學生,會在朋友圈裏聲稱自己的某位同學是如何的才華橫溢……

心理學上將這種心理稱為“傍同作用”,是指一個人通過渲染與自己有親近關係的人的傑出,來掩蓋和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具有“傍同心理”的人大多能力和個性的某方面遜色於同伴,不願意示弱的`他們只好藉助關係親密的人的長處來壓制和貶低別人,以此滿足打敗對手的心理需要。

雖然“傍同作用”能給人們的心理帶來短暫的輕鬆,但這並不是一種可取的態度,畢竟沉浸在他人的光環裏自欺欺人,對個人的發展是毫無益處的。所以,時刻認清自己的侷限,並且願意面對它們,積極地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其實很容易理解,當一個人在誇耀他人的時候,內心當中説白了就是一種羨慕嫉妒恨,通過這種行為來讓自己空虛的內心得到一定的滿足,就好像在誇獎自己一樣。一個能力比較強的人,他們反而更有自信,從來都不會以誇耀他人為榮。

心理滿足理論2

1.第一種基本心理需求:關係需求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曾説:“關係,就是一切。”

意思是,對關係的需求,會伴隨我們的一生。如果一個人沒有和他人建立關係,就無法存活。

比如,嬰兒時,我們需要父母的身體接觸,那種被撫摸的感覺,讓我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愛着,長大後,我們需要愛情、事業、友情等等,這些都需要關係。

而我們在成人後,與他人關係是否順暢,和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的關係需求是否被滿足有關。

如果孩子的關係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經常被忽視、被拒絕,或被虐待),就會對他(她)的心理髮展產生深遠影響,並造成傷害。

一般會有三種情況:

一是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孤僻,拒絕與他人建立關係,或者阻止某種關係的產生,成為孤獨的局外人,比如那些不願或不敢走進戀情的人;

二是孩子長大後建立依賴性很高的關係,過度依賴伴侶或其他人,比如,那些喜歡粘着伴侶的人;

三是以自我為中心,攻擊他人,破壞和摧毀一切正常健康的關係,比如,那些對伴侶施暴的人。

可見,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關係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其關係能力就會遭到破壞。

心理滿足理論 第3張

2.第二種基本心理需求:獨立和掌控需求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認為,嬰兒度過正常6個月的共生期後,就會進入分離和個體化期,其中分離,指的'是身體上的獨立,個體化,指的是心理上的獨立。

比如,很多孩子除了想要擁抱和食物外,還有着與生俱來的探索精神。

獨立,意味着一個人能夠獨自掌控一些事情,而掌控一些事情,是為了讓自己有安全感。

好的原生家庭,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關係和依賴性需求,還要保證孩子擁有自由獨立的發展空間。

對於這一需求,很多父母,容易過度干涉、過度熱情,習慣替孩子做主,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在自信以及信任他人方面出現困難,很容易走極端:

一是,過於獨立,認為其他人都不值得信任;

二是,過於依賴,認為自己不夠好,自我懷疑;

三是,攻擊別人,習慣了用憤怒來捍衞自己的獨立和自由。

可見,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獨立和掌控需求沒有被滿足,就摧毀了他(她)對安全感的渴望。

3.第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快樂需求

追求快樂,不僅是孩子的一種基本心理需求,成人也有着相同的需求。

但在原生家庭中,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滿足快樂和抑制慾望之間的平衡,這是一個挑戰。

如果孩子的快樂需求和獨立性需求都被過分管制的話,孩子長大後會屈服於父母的教育方式,他們的人生信條很可能是反對享樂,強制生活(就像那些認為快樂是罪、不懂享受生活,對自己和家人極為苛刻的人),或者朝相反的方向去發展,缺乏自律,過度沉溺於享樂(就像那些成人後沉迷於遊戲的人,很可能是在彌補自己缺失的童年快樂)。

可見,父母的任務應該是,教會孩子處理快樂和不快樂的情緒,通過減少孩子不快樂的情緒,來滿足孩子的需求,最終讓他(她)感受到快樂。

另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獨立需求和快樂感知也是密切相關的,父母也需要注意。

心理滿足理論3

心理上的滿足,從大的框架來説,是要轉念。先察覺自己的內心有哪些是妄念,知道妄,就會去尋找正,以正取代妄念。

什麼是妄念?過了度的貪,無端的恨,不知所以的迷,一知半解的疑,莫名其妙的傲。

具體到肉的還有,老是抱怨,埋怨,責怪,批評,牢騷,踩低,粗言穢語,喝醉酒以後家暴,以鄰為壑欺軟怕硬。

要想找到滿足,首先要看清自己的不滿足,不足,是一個缺欠之坑,去覺察坑的深、廣的笵,就明白自己需要什麼來填坑。

從一件事的方向來説,可以是要先朝北走,就是反向行走;具體説,是深挖心底裏的不滿足,看看是什麼東西:車不夠體面?房不夠大?工資不夠多?地位不夠高?不滿足還是很多的。

然後怎麼辦?無須批判,在某個開始階段,是向北走到盡頭,徹底查清所有的不滿足。不滿足的事情去試着滿足它,這沒什麼不好,是正當追求。

但是,這些肯定不是整個天空,不是唯一值得追趕的東西。

因為永遠有更體面的`車,更大的房,更有錢的人,追不上。好,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拋棄消極傾的頹廢心態,緊緊抓住積極心中產生的主動力,沿着另一個方向,現在我們朝南走,開始新的旅程。

站在坑底,遠望天邊。

是什麼?是把星星之火,點燃它,護着它,培養它,攏着它,吹着它,讓它旺盛起來,一步一步走來,終於把主動燃成了創造力。

心理滿足理論 第4張

這便是正念替代妄念的作用力,最高準則就是一條路,去創造!人生在世兩件事,一是體驗,二是創造。體驗林林總總,其中沒有哀歎,沒有抱怨,沒有仇恨,上下左右的事件,統統是為了讓你去體驗,未體驗到的知識和概念(對你來説)均為假大,你體其中沒有哀歎,沒有抱怨,沒有仇恨,上下左右的事件,統統是為了讓你去體驗,從火的洗禮中得到新生,就開始了創造的歷程。

,其中沒有哀歎,沒有抱怨,沒有仇恨,上下左右的事件,統統是為了讓你去體驗,未體驗到的知識和概念(對你來説)均為假大

所以,先是要徹底的不滿足,站在底部找生機,生機在哪?

生機在於從底部開始向上運行,好比一粒種子,正念的種子,在正確道路上保持平穩有序的成長,於是,終有一天,你就發現,自己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Tags: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