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4.48K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人出生後的每一天,給他任何的撫養接觸都是他的心理營養,是他未來的心理資本,那麼現在分享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1

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應該是這樣一種快樂與愛的關係,不要整天想着讓孩子做人上人,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不也很好嗎?

李玫瑾,被譽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曾多次對重大案件的案犯進行犯罪心理分析研究,甚至協助一些疑難案件的偵查工作。在長期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她發現預防犯罪的關鍵在人的未成年時期。由此,她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及家庭教育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努力,提出了人在早年不僅需要物質撫養,更需要進行心理撫養的見解。

李玫瑾屢次提到的一個案例,是27年美國大學校園槍擊案的案犯趙承熙。他無故槍擊老師和同學,在錄影帶中他怒吼:讓你們有錢,見鬼去吧!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寫的暴力文章曾被老師提交校方,但被認為是文學創作而未引起足夠重視。

而趙承熙心理的變異要追溯到他8歲時全家從韓國到美國的移民。他對陌生環境很恐懼,卻不被父母理解,當他問:我們為什麼非要到這裏來?父母只是回答他:這裏好啊,這裏富有。這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對環境仇恨的種子。李玫瑾指出,物質上的豐富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在幼年時期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被理解、被接納。

孩子出現行為及心理問題,多在12至18歲,但這些問題的出現,源於12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
  

《親子根基》:何為心理撫養?

李玫瑾:心理撫養的關鍵:一是建立母子的依戀;二是對六歲前的孩子進行性格培養。

心理依戀的形成是心理撫養的起始點,依戀必須是一對一的。二次世界大戰時很多孤兒長大後出現心理問題,後來發現,在養育院長大的孩子儘管吃飽穿暖,但是他們沒有一對一的依戀背景,他們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很多。所以,一對一的依戀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與健全人格的關鍵。

孩子依戀的對象首先應該是母親。當一個小嬰孩躺在媽媽的懷裏幸福地吃着奶,偶爾抬頭看一眼媽媽;當他學着邁步時摔倒了,媽媽把他擁入懷中安慰他;當他快要入睡時,迷迷糊糊睜開眼,媽媽還在他身旁給他哼着催眠曲所有這一切都會使他對媽媽產生依戀。

媽媽的聲音、媽媽的氣味、媽媽的撫摸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講,比任何玩具都重要。對我們成人來講,最喜歡吃的不還是童年最愛的食品,最思念的不也還是兒時那最熟悉的環境與夥伴嗎?

可是現在很多媽媽生完孩子沒多久就上班了,寶貴的親子時光交到老人或保姆手中,這使得依戀的形成大打折扣。孩子沒有穩定可靠的依戀對象,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也就會相應降低,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可能不服管教。

《親子根基》:職業媽媽們應當儘量做到什麼?

李玫瑾:在孩子一歲半之前(餵奶階段)全職帶孩子,一歲半之後可以部分分離,如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帶孩子睡覺,不要讓老人或保姆帶孩子睡覺,這樣孩子與媽媽之間還可以有親密的身體接觸。千萬不要把孩子一生下來就送回老家撫養,到孩子上學再接回來,這樣的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與父母之間有隔閡,青春期很可能有叛逆行為。

有一個青少年偷竊的案例。一個小女孩上面有兩個姐姐,父母生下她一看還是個女孩兒,就把她送回老家給姥姥帶,上學時接回來怎麼看她都不順眼,覺得沒有兩個姐姐好。她也很怨恨父母生了她不養她,不愛在家待,迷上了網吧。後來偷了家裏的錢跑到北京,幾天就花完了,接着偷。這樣的孩子父母再管教就很難,因為沒有早期的依戀做基礎。

我們所接觸的大量青少年犯罪的案例,都是在6歲前沒有情感依戀對象;6至12歲無人管教,18歲後就出現心理與行為問題。

在孩子6歲以前,父母要着手孩子性格的培養,必要時要對孩子説不。

《親子根基》:心理撫養包括管教嗎?

李玫瑾:孩子12歲以前,是心理撫養的優勢時期,也是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期。而~6歲又是最關鍵的。其中~3歲着重於情感培養,3~6歲着重於性格培養。

3歲以前的孩子,還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跟他講道理他也不太聽得懂,父母要以撫慰為主。3歲以後,孩子表現出衝動、自私、任性,父母就要糾正、引導,不能聽之任之,否則溺愛的後果不堪設想。我遇到一對外交官夫婦,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工作忙常覺得虧欠孩子,就買各樣的禮物給孩子。

孩子小時候非常乖巧,可是到了16歲時,母親突然發現他已經變得不可理喻了:驕氣、蠻橫,怕苦怕累,僅因不願完成國外高中的志願者學時就不肯將在國外的高中讀完。回到國內又花錢如流水,毫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弄得父母苦不堪言。

所以,父母要在孩子6歲之前學會對他説不,孩子可能會有些痛苦,但最多也就是大哭一場。若你等到他青春期再對他説不,他就不會簡單地哭一場,而是不再理你,然後可能離家出走。

父母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品行,自己要身體力行。這樣的管教才有説服力。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他很大的影響,併成為他今後為人處事的榜樣。

《親子根基》:如今父母們從小升中開始就在為讓孩子考好學校忙碌。對此您怎麼看?

李玫瑾:父母不要單拿成績衡量孩子,應該首先這麼想:孩子來到我身邊就是上天賜給我的寶貴禮物。其次,孩子健健康康的就當知足。我的女兒先天體質不太好,但有一次我帶她去看一個同事的孩子,那是個頭部以下癱瘓的孩子,看到他我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生了這麼一個能自由跑跳的孩子!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並加以培養,讓他將來能夠做自己喜歡並對社會有益的工作。所以興趣和能力是重要的,而不是分數。

現在很多大學生只會讀書,走到工作崗位上毫無創造力。我看男孩子學廚師、女孩子學剪裁都不錯。我自己的女兒從小數學就不好,再使勁聽都聽不明白。我説,你不用難過,咱英語不比好多同學強嗎?所以父母不要總跟別人比,要求孩子功課門門好,那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

在選學校的問題上,我倒覺得一個校風良好、同學友善的學校比有名師、升學率高的更重要。因為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影響是很大的,直接影響到他心理的健康。大人不也有這樣的感覺嗎?人際關係和諧、心情愉快,做事才有效率。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仍要付出時間與精力來陪伴他,並要理解、尊重他的感受,不能以強硬的態度、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2

孩子是需要心理撫養的

心理撫養是由李玫瑾教授所提出的,他認為人在幼年的時候是需要心理撫養,因為他發現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裏可以發現,他們大多數的犯罪動機都跟他們年少時所有過的經歷有關。

在親子教育裏面有不少的家長,有一種觀念就是他們會認為孩子的暴力行為,喜歡逃學,頂撞父母,不禮貌等。

一系列異常的行為都是孩子的品行出現了問題,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孩子“天生”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隻有很少的家長才會把孩子的這種行為聯繫到他們的心理狀態的變化上,這種出現在12歲到24歲之間的行為狀況,都跟孩子的“心理髮病期”有關。

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12歲之前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撫養沒有做到位,沒有關注孩子心理上的問題。

家庭教育涵蓋了很多方面,不僅僅只體現在物質方面,其,在其中更為重要的其實是對孩子的心理上的撫養,其實也就是對孩子品行人性的教育,要比關注他們的智力發育等學術上的教育更為重要。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説,人的心理髮展其實是具有一定的'順序性的。

簡單來説,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出現異常行為的時候,就已經説明他的心理上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是由於行為問題的表現是具有滯後性的。

而這也是為什麼原生家庭,在網絡上會遭受到那麼多人的關注和討論的原因。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作為父母開心的是希望是養育出一個能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為社會做貢獻的人。

但是從一個呱呱墜地嬰兒到長大成人,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從無知到博學,從無助到助人,從無心到有情。在這18年的成長中,父母的影響最大。

李老師的觀點:

“孩子從身體到心靈,都是父母造就的。孩子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都跟父母的行為或教育方式有關。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如果一個孩子心理有問題了,不是單單的讓孩子做心理疏導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否則,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只會惡性循環中。”

很多父母看不到自身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父母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為和成功的行為歸因於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為和失敗的行為歸因於外部,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歸因偏差”。要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人們就要善於反思。可有的人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哪兒,只會怪罪社會,怪罪他人,這也是心理不成熟表現。

1、自我反思

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麼?

就是在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時,人能夠不把緣由歸結於外部,而是從自身找原因。

所以人要學會自我反思,先真正認識自己,再決定怎樣作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改變不了別人。

自我反思還可以讓我們自我審視,明白獨立的自我是有價值的,然後選擇自強不息。

2、情感撫養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親情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

孩子早年最需要的不是家裏有錢,而是一個温馨的家,只要有父母在身邊陪着,哪怕家裏並不富裕,孩子也會感到幸福。

但是現實很多家庭做不到,所以小時候我們那一代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但只要關注孩子的情感,也可以彌補的。

不要太關注孩子的成績,那是老師關心的事情。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其資格源於血緣,因血緣而對孩子產生責任感、愛、耐心和期待,並給予幫助。

情感讓人生變得豐富,讓愛你的人增多。當一個人經歷各種情感後就會知道,豐富的人生也會萬般辛苦,生活實屬不易,這時再看別人,哪怕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會更有同理心。

3、性格培養

性格是一個人後天形成的社會行為方式。

其中有三個關鍵點,後天形成、社會行為和行為方式。

一個孩子養育中如果缺乏嚴格要求,沒有規矩,沒有界限,沒有形成行為規範,一旦進入更大的自由空間,遇到更多的選擇機會,就會因任性和肆意妄為而釀成大錯。

一步走錯,就會讓人生步步錯位,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原因。

三歲之前有恩於他,從三歲開始立威於他,3~6歲是孩子的性格教養期,對3~6歲的孩子説不,用心説不,無言自威。

讓孩子在六歲前開始經歷體力之苦,他會一生受益。

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經得住説、不輕易記恨的性格。

心理撫養伴隨孩子長大 第2張
  

家庭功能體現在父母的修為中

人的問題在早年,早年的問題在家庭,家庭的問題在家長,而家長的問題在婚姻。有子女的婚姻不單單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了。

孩子的心理問題大多來源於父母的婚姻與情感危機。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性情好和有責任感最重要。如何考察呢?

一定要先看對方的父母關係好不好。如果對方父母恩愛、家庭和睦,你可以閉着眼睛跟他結婚。如果對方父母關係緊張,家庭成員感情冷漠、怨氣十足,這種家庭要慎入。

自律和忍耐,是家庭幸福不可或缺的基本準則。當婚姻出現麻煩時,家庭養育的根基一定會出現致命缺陷。

想要一個好的後代,就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家庭。

只要家庭好了,後代就會好,而且是代代好。相反,你再有錢,再有地位,再有權力,事業再輝煌,如果在婚姻問題上一塌糊塗,你的孩子也好不了。

大多數人的一生至少要經歷三代家庭:父母的家庭,自己的家庭以及子女的家庭。所以,要從自己做起,建立一個良性的家庭傳承模式。

要孩子改變,大人要先改變自己。

正如一位老師所説: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長很難。”

如果家長的問題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大人,我們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關注他們身邊的大人,把教育工作做到他們身上去。孩子出問題,第一個工作應該是先教育大人。

有的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或教而不當。

讓這些不稱職的父母去“家長學校”學習,或許應成為一道法令,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全社會的。

如果一個孩子得到很好的養育,長大後成為棟樑,就會造福社會。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養育好,長大後成為犯罪人,將是社會的災難。

所以,養育孩子不僅是父母的責任,社會也有義務提供相應的支持。

例如,國外有很多像性格教育聯盟這樣的組織,學校也開設了性格教育課程,還有不少基於父母育兒模式及其社會影響的研究,而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太少了。

有些父母沒有能力照顧好孩子,比如貧病交加、身患殘疾、正在服刑等。這種家庭僅靠自身是很難擺脱困境的,需要社會來幫助這些孤弱無助的孩子。

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 性格比能力更決定命運;

大人只有好好學習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家庭是人生的起點 人的許多問題源於早年養育;

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 比只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

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愛孩子,並不是一味地順從他,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為有規矩,明白可為和不可為的界限。

人們一直認為“育”只是用嘴給他講道理,卻忽略了還可以通過動作和各種接觸來進行,即“養”的過程本身就是育。

與不同的人友好相處,這種社會行為確實需要學習,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意地培養他的這種行為,讓他建立一套與人相處的正確方式。

Tags: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