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7.79K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用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 ,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那麼如何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1

用禁果效應,學會反彈琵琶禁果一詞源於《聖經》,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祕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去偷吃,結果被貶到人間。這種被禁忌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現象,就是禁果效應。

經常看到1歲多的孩子,媽媽對他説:不要扔奶瓶啊。結果孩子聽後馬上啪把奶瓶扔了。不要把那積木放進嘴裏!孩子聽後馬上把積木塞嘴裏。媽媽的不要最後都成了提醒孩子要。

有次,我還看到令人心痛的一幕:一個3歲的女孩大冬天把鞋子脱了在地上走,她媽媽為了叫她把鞋子穿上,手拿小樹枝打她:你穿不穿?不穿?!不穿?!每説一個不穿就把樹枝抽下去,女孩痛哭着喊:不要打,不要打可是任憑媽媽怎麼打,就是不穿鞋子。

鄰家7歲的君君總喜歡在自家的院子裏踢足球,媽媽在多次警告無效後,對正在踢球的君君威脅道:如果你把球踢到窗户上,我就揍你一頓。不一會,嘩啦一聲,窗户玻璃碎了。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威脅,只能誘發孩子的挑戰性,孩子最終就以反抗家長意志的行動,來證明自己並不是膽小鬼。

禁果效應告訴我們:如果對被禁止的事情掖着捂着捉迷藏,孩子往往會尋根問底闖禁區,探個究竟試試看。因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宜硬性禁止,而應該注重引導。首先別把不好的東西當成禁果,人為地增加對孩子的吸引力。其次是要把孩子不喜歡而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巧用放大效應,讓批評變成欣賞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説: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賞識老爸周弘説:家長應該用一種花苞心態去教育孩子,學會賞識孩子,善待他的缺點,這樣孩子一定會像花苞一樣開花結果。

因而,家長在批評孩子時,應善於發現孩子哪怕是微小的優點,及時給予認可、肯定,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們不妨把這種效應稱為放大效應。

例如,有個女孩看到媽媽在廚房裏忙碌,便過去幫媽媽擇菜。結果,她把菜葉弄得滿地都是。媽媽見孩子這樣幫倒忙,氣不打一處來,便明褒暗貶地對孩子説:你可真能幹,我們家都快成菜市場了。因為媽媽這句冷嘲熱諷的話,打擊了孩子嘗試的積極性。這個女孩從此不再幫媽媽擇菜。

而另一位聰明的母親,在發現女兒淘氣地將自己剛洗完的.衣服放進水池裏以後,只是驚喜地對女兒説:寶貝,你真得長大了,能幫媽媽幹活了。讓媽媽教你洗衣服好嗎?結果,女兒興致勃勃地學會了洗手帕,後來又學會了洗衣服。

在批評中,家長多給孩子一點欣賞,就等於多給孩子一陣春風,一場雨露,使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產生強大的動力而健康茁壯地成長。

所以,假如孩子習慣撒謊,我們不妨在孩子説實話時表揚他,用表揚強化誠實,使孩子克服撒謊的缺點;假如孩子學習不夠認真,我們也不必劈頭一頓數落,不妨在孩子認真學習時,用表揚去鞏固孩子的認真。只要我們擦亮善於發現優點的眼睛,孩子就會因為我們的發現而很快進入健康成長的軌道。

巧用愛撫效應,激發孩子的情感

一個小女孩病了。第一次去看病時,是媽媽帶她去的。在準備打針時,小女孩哭了。她怕痛。媽媽説:孩子,不要怕,你只要趴在媽媽的懷裏,緊緊地抱着媽媽就不痛了。媽媽邊説邊温柔地撫摸着女兒的頭部和背部。果然,小女孩覺得那一針比想像中的痛減輕了許多。打完針後,她問媽媽:是不是那痛轉到您身上了?媽媽點了點頭。

小女孩第二次去打針,爸爸帶她去。進了注射室,小女孩説:爸爸,我想讓您抱着我。爸爸不耐煩地揮揮手説,就你麻煩,這麼大的人了,打個針還用大人抱?去!去!去!自己趴到椅子上去!

結果,還沒打針,小女孩就痛得流出了眼淚。最後,當針尖打進小女孩身體時,她痛得大哭起來。同樣是打針,小女孩趴在媽媽的懷裏,享受着温情的語言和愛撫,就覺得不怎麼痛,而獨自趴到椅子上接受打針,小女孩就痛得受不了。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愛撫產生的感覺,可以使人的神經系統中的化學物質發生變化,從而緩解緊張,改善情緒,增加自信,甚至還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絕大多數父母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愛撫,而應增加身體接觸,經常用言語、動作、表情和姿態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

不妨微笑着摸摸孩子的發,撫撫孩子的肩,彈彈孩子身上的土(有時未必真有泥土),正正孩子的衣領(有時衣領未必歪斜),整整孩子的衣襟(有時衣服未必有熠皺)特別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緊緊拉着他的手

注視着他的眼睛,對他説:不管發生什麼,你對我們都是最重要的,我們永遠愛你,支持你!這些細微的舉止,會在孩子的腦海裏泛起愛的波濤,既能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又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巧用幽默效應,化莊為諧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大都嚴肅多於寬容,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往往弄得非常對立。其實,風趣幽默的教育更能觸動孩子活潑的天性,它不僅能使孩子免去在大人面前的拘謹,還能使孩子在輕鬆的笑聲中受到刻骨銘心的啟迪,在他的心靈中留下不滅的印跡,使他時刻以此警示自己。

例如,有個4歲的孩子因為痴迷於武俠電視劇,天天沖沖殺殺的,他的父親很是擔心。一天,孩子又在商店裏看中了一支新式玩具步槍,纏着要買,而家中的武器玩具早就堆積如山。爸爸説:兒子,你的軍費開支也太大了,現在是和平時期,咱們裁減點軍費如何?孩子撲哧一聲笑了,從此,再也沒有要父親買武器玩具。

前蘇聯著名詩人依爾斯洛夫也是一個用幽默教子的高手。有次,詩人回到家,見一家人慌作一團,詩人母親正在打電話向醫院請求急救。原來詩人的小兒子舒拉為出風頭,別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詩人明白,墨水不至於使人中毒,用不着驚慌,這正是教育舒拉的好時機。

於是,他輕鬆地問: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裏,伸出帶墨水的舌頭,做了一個怪相。詩人一點不惱,從屋裏拿出一疊吸墨水的紙來,對舒拉説:現在沒辦法了,你只有把這些吸墨水的紙使勁嚼碎吞下去了!一場虛驚就這樣被詩人一句幽默沖淡了,並在家人的嬉笑中結束。舒拉原想以此成為家人的中心,但未能如願。此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出風頭的錯誤了。

由此可見,嚴厲的語言,嚴肅的面孔,讓教育如同冰刀霜劍,容易刺傷孩子的心靈。家長不妨巧用幽默,化莊為諧,讓教育變得平和親切,容易接受。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2

1、破窗理論

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户玻璃,而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户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破窗理論”不僅僅在社會管理中有所應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現代企業管理中。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如果一名學生因為成績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給他貼上一個“差生”或“壞學生”的標籤,那麼人們就會帶上有色眼鏡看他,只要他犯了一點小錯,就抓住不放,亂扣帽子,因為既然是破的東西,讓他再破一些也無妨,所謂“牆倒眾人推”,説的也是這個意思。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第2張
  

2、蝴蝶效應

什麼是蝴蝶效應?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説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經典動力學的傳統觀點認為: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對未來狀態所造成的差別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論向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説明。這首民謠説: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些看似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一定要防微杜漸,否則,悔之晚矣。

“蝴蝶效應”啟示錄,古往今來知多少?

3、近因效應

最近、最後的印象,往往是最強烈的,可以沖淡在此之前產生的各種因素,這就是近因效應。有這樣一個例子:面試過程中,主考官告訴考生可以走了,可當考生要離開考場時,主考官又叫住他,對他説,你已回答了我們所提出的.問題,評委覺得不怎麼樣,你對此怎麼看?

其實,考官做出這麼一種設置,是對畢業生的最後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如果這一道題回答得精彩,大可彌補此前面試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會由於這最後的關鍵性試題而使應聘者前功盡棄。

4、青蛙效應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温水中,它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攝氏80°,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裏。隨着温度的繼續上升至90°~100°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脱險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為止。

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脱險境呢?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

“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