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美文閲讀

關於母親的隨筆15篇

欄目: 美文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5.86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母親的隨筆,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母親的隨筆15篇

關於母親的隨筆1

母親在的時候,不覺得。像有無數時間,可去探望。有時候,想起來,覺得要去一下,每每因為這事、那事,還會耽擱。偶爾,也因為自己累。

母親不在了,我卻天天想她、念她。最後一段時間,想去盡孝心,已經沒有餘地。畢竟,她用不着,不在乎。那段時間,我還埋怨妹妹照顧不周,沒有深説,但有責備。

其實,時光恍惚,已是去時無多。有朋友説,這段時間,工作可以少一點,不要留下遺憾,我深以為然,卻沒做到。

今天出門,看到老人回家,身影削瘦,和過去大不一樣。心裏就一咯噔,暮色在即。哪怕還能走路、做事,但老天留的時間已經不多。畢竟營養這東西,攝入的少,是因為器官的老化衰竭。

就想到父親。父親二九年二月七年級人,米壽已過,翻年就是望九高壽。早上,他對我説,要歇一歇,因為出門慢跑回家,需要休息半小時,才能幫我收拾房間。

每天給他留一點事做,收拾房間,拿一拿報紙;偶爾,是週六,老人家還會去給我買早點,再小心翼翼問我吃不吃,希望自己的勞動沒有白費。

我吃東西是比較挑,但是他説我很好,買什麼都吃——望九之人,暑熱寒冬,巴巴去買來,總是要給一點面子。

父親大人沒什麼娛樂,讀書剪報而已。過去,有雄心壯志,想把幾十年報紙剪存下來,給我做當記者的知識儲備。後來看到網絡發達,終於偃旗息鼓。但仍然再剪,以他的話説,是打發時間。

他希望看到最小的孫女讀大學。

最小的孫女,經常來看他,走的時候會跟他擁抱,是父親現在惦記比較多的人。但我知道,他最惦記的,是我。

在這世上,他不是我最愛的人。我深深的`知道,辜負了他的期望。他明白,也懂,仍然盲目,執拗,信賴我,熱忱無私的,愛我。

這也是幸運。因為我懂他。三觀高度一致。

我的正直,無私,對生活的熱忱,都來源他對我的潛移默化。過去,他從來不曾跟我聊過天,談過心,專門去説人生。從來沒有。但他身上的絕大多數優點,我都有牢牢的認識和一定的踐行。

這種父子,也是緣分。

對於父親的關注,是因為對母親的缺失。

我和母親的關係,最初並不融洽。她不喜歡,我知道。她也知道,我不喜歡她。甚至,我也以為自己不喜歡她。那些過去,總是有太多不和諧的痕跡。

可是,母親現在沒有了。我卻天天在心裏想念。

想念有什麼用呢,人已經走了。

哎……

關於母親的隨筆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是提醒兒女們銘記感恩,力行感恩的日子。

"母親節"是個"舶來品",在所有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諸多的"洋節"中,我最認可最先接受和尊崇的就是這個節日。

這個節日告訴我們:母愛的無私和純潔是跨越時空的。敬仰母愛,感恩母愛是"地球村"裏不同膚色的兒女們共同的情懷,共同的價值觀和趨於一致的言行。

我們這個星球上人類的語言有萬千種,可呼喚母親的聲音卻空前地一直,任何一個母語中都不會缺少元音"a"。"媽---媽",是每個人在牙牙學語時,發出的最清晰的第一聲!可見,老天爺是有眼的,造物主是最能概括人類情感中最精粹的......

我的母親和千千萬萬個普通而又樸實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一切都傾注在兒女們身上。我父親走得早,她把父母的責任繫於一身,全擔在那幅略顯瘦弱的肩頭,春來秋去,含辛茹苦,以一人之力將我們姊妹六人拉扯成人,讓我們學有所獲,德有所增,家有所成,業有所立。多少年來,我每每念及此,總會心潮起伏,潸然淚下。

我始終認為:天道是永恆的,更是公正的。母親以九五高壽駕鶴西歸,這是天道給予她老人家辛勞一生的回報。母親身前曾經説過,她家的長輩們中間長壽者甚少。由此可見,母親在她們家族中定屬於創造了生命奇蹟的。母親是獨生女,自14歲逃難日寇犯晉離別家鄉,在顛沛流離途中被同為老鄉的父親收留後,就一直與姥姥相依為命。姥姥是在我8歲那年辭世的,享年七十有餘。我總結和闡釋母親高壽的原因時,將勤勞善良放在首位,是勤勞強硬了筋骨,是善良積累起功德。

母親在世時,我就當上了"一龍一鳳"兩個孫兒的爺爺。母親晚年最引以為自豪和欣慰地是她膝下又有六個重孫子和重孫女,常為四世同堂樂得合不攏嘴。母親臨別前在醫院的病榻上説,很像抱一抱我家老二孫女,遺憾地是當時孫女被親家照看着,老人家的心願未能實現。我和妻子一直為此心存內疚。

去年的"母親節"時,母親還健在,就是氣色不如了以往。過了沒幾天,在蘭州的姊妹和晚輩們,還興高采烈地為她大辦了慶賀"九五華誕"的壽宴。可萬萬沒有料到得是到了八月中旬,天崩地裂的'震撼就把我們的心撕碎了。

今年的"母親節",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儘管昨晚看書睡得晚,可一大早就醒了,看到微信朋友圈裏一則則情透肺腑的歌頌母親的圖文,觸景生情,勾起傷痛,鼻腔酸楚難忍,淚水奪眶而出,於百感交集中吟得一首?五絕。念母?來。詩曰:

痛心逢此日,

今歲兩別離。

夢寐慈顏近,

晨白熱淚滴。

今年的"母親節",對我們姊妹們,晚輩們來説,註定是一個沉痛和壓抑的日子!我們只能在心底裏一次次地呼喊:母親——我們想您!

媽!您能聽到我們心底的呼喚嗎!三兒堅信:您一定會聽到的!今晚託個夢過來,好嗎?

關於母親的隨筆3

在美國的這許多年,我最愛聽的一首歌是當年我離家遠行、赴美留學時從國內帶來的李春波的“一封家書”。磁帶已經不知被我翻來覆去聽了多少回,磨損得都有些跑調走音了,可每當閒來無事,我總要找出這首“一封家書”,靜靜欣賞。“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當歌聲響起,那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都會讓我心潮起伏,任憑兩行熱淚從我緊閉的眼角緩緩落下。

噢!大洋彼岸的爸爸,您的頭上白髮又添幾根?大洋彼岸的媽媽,您的臉上皺紋又多幾許?又是一年母親節,你們可知我這個不懂事的孩子對您們的思念又重了幾成?

我從小生活在您們無以復加的溺愛嬌慣中,您們是否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帶回家讓家長簽字的考卷?是否還記得我惹下的一件件禍事?您們是否還記得大學聯考之前為我買來的.蜂王精、健腦丸?當我步入青春年華,我那年輕幼稚且躁動不安的靈魂在美好與醜陋、善良與邪惡之間遊移徘徊的時候,曾帶給您們多少焦灼和無奈?當我走上漫漫人生旅途,面對每一次成功,您們曾為我送來多少笑聲,而面對每一次失敗,您們又曾陪我灑下多少熱淚?記得在我大學畢業不久,母親因為生病住院,當我守候在病榻前,看着青春盡失、紅顏已退的母親昏睡在病牀上,我的內心忽然充滿了自責和內疚:母親這樣蒼老,是因為在我身上耗盡了心血,面對父母,我是一個不孝的孩子,面對小弟小妹,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姐姐。

當我遠離家門,來到人地兩生的美國打工求學,當我以稚嫩的雙肩和孤獨的心靈迎接美洲大陸的冷風熱雨和太平洋上的狂風惡浪,我突然發現我竟是如此留戀父母羽翼下的温暖與安全。剛到美國半年的時候,我從炎熱的南方小鎮轉學到冰天雪地的北方城市,那時的我不僅在經濟上陷入困境,而且正經受着我有生以來所遇到的感情事業上的雙重重大挫折。有一天,我從打工的餐館趟着沒過腳面的積雪回到住處,從信箱裏找到一封家信。我迫不及待地拆開閲讀,一行行多麼熟悉多麼温暖的字跡映入眼簾:“孩子,北方冷不冷?你帶的衣服夠不夠?用不用爸爸媽媽給你寄衣服被褥過去?打工學習累不累?可千萬別凍着、累着。”讀着一句句體貼的話語,感到就像我小時候父母用慈愛的手輕輕撫摸我的頭頂。我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多少委屈、多少思念一起湧上心頭,我就這麼一隻手扶着信箱,一隻手舉着信,站在路邊放聲大哭,讓肆虐的寒風吹乾我臉上小河一樣的淚水。父親!母親!父愛!母愛!在我的心中是這樣的重!

與父母天各一方這麼多年,雖然時時互通電話但仍有咫尺天涯之感,來自大洋彼岸的每一封家書、每一張照片都令我愛不釋手,百看不厭,實有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境界。多少次我問北美的季風,你們把五大湖上空的雲海吹聚又吹散的同時,可否向遠方的父母帶去我心中的思念?多少次我問浩瀚的大海,你們把地球上所有河流都涵納的時候,是否也溶進了父母對我的牽掛?

我的爹孃!我用什麼來回報您們給我的恩德?我傾盡此生所有,仍不及父母給我的一分一毫。我所能還給他們的,比之於他們給予我的,猶如滴水之於汪洋,沙礫之於高山,小草之於森林。我的爹孃!我所能給您們的只有我無語的思念、真誠的祝福和深切的祈禱。就讓海風、讓月光帶去孩兒心中的低語:祝父母安康,願您們保重!等待我們團聚的那一天早日來臨!

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謹以此文獻給為我操勞、為我擔憂的母親!同時獻給和她相濡以沫幾十年的我的慈愛的父親!並同時獻給天下所有的慈父慈母們!

關於母親的隨筆4

母親在回程的途中打來了電話,問寶寶又去打針了沒,還燒不燒了。我説已經好了,不再發燒了,晚上補了一針鞏固了一下,應該是沒事了。母親切入正題,語氣裏小心翼翼:“有個事我想了想,還是想問一下,寶寶的衣服是不是穿的有點厚了,或許……我想是不是衣服厚的話,如果熱着了,也是會生病的。”“我只是説説看,又怕説不對了再惹孩子生病,畢竟天也冷。當時生着病,我也不敢説讓少穿點,怕不對了到時你又怪我……”停頓了一下,母親依然謹小慎微、猶猶豫豫,商量裏帶着小心,徵求裏帶着擔憂。

平靜的心湖似被一顆小石子激起了圈圈漣漪,濕了眼睛,酸了鼻子,心口隱隱地疼。母親,什麼時候你竟然在我面前變的如此小心,像轉換了角色一樣,你開始對我説話柔聲細語,像生怕做錯了事的孩子。曾幾何時,我一度想要逃脱你的庇護,獨自翱翔,不滿你總是將我當成長不大的孩子,束手束腳,以為遠嫁他鄉就能逃脱你的管束而唯我獨尊了。當終於體會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當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體驗了回趟孃家的不易和辛酸,母親,你卻只有母愛,再沒了年輕時的氣勢,甚至連説話都變得小心翼翼。而我,還一如從前,在外人眼裏或許温柔賢惠、安安靜靜,在你面前,卻常常任性、頂嘴,還會出言不遜傷害你。就像一句話説的:我們總認為被生活欺騙、被別人傷害,而我們自己卻又不斷傷害着身邊最親的人,因為熟悉而無所顧忌。

前幾天寶寶過生日,母親抽空來住了幾天。期間她總是問,我在這影不影響你們休息,有沒有擾亂你們的生活規律?顯然考慮的有些見外。雖然心裏是想讓她多住些時日,可是我不會在她面前撒嬌,除了説不影響、不妨礙,就再無其他挽留的話,每在此時,就很羨慕別人家的女兒能隨時跟自己母親朋友般地侃侃而談、無所不説,撒嬌、示愛的親暱表達自然而然。不得不説,作為女兒,我跟母親是有隔閡的。

跟很多人一樣,我覺得母親這個職稱是偉大的、充滿愛的,見過很多謳歌、懷念母親的,總是很感動,也有過想寫一寫關於母親的念頭,卻遲遲無法下筆。就像心裏忽然泛起的對母親的愛意,卻永遠不願也不能在母親面前表達出來。

我不像別的孩子那麼粘着自己母親,甚至很多時候有一種想要逃離的感覺。曾經,提起母親,我多是不滿的、抱怨的。

弟弟小我四歲,有了弟弟後,身邊那些叔嬸姑姑們就總是騙我説,母親不是我親媽,説我是撿來的,編着故事繪聲繪色地來哄騙我。我一直不信。雖然有了弟弟之後,我確實被母親忽略了。雖然也覺得母親有點偏心,但我一直相信我是母親生的。

國小時候,母親做為我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沒有對我有所偏袒,相反如果犯了錯,要比別的同學受到更嚴厲的對待。我上課下課都是叫她老師,時間久了竟覺得在家開口叫媽好像有點彆扭了,於是索性什麼也不叫,當然我們交談也少了。當我跟班裏同學吵架鬧架的時候,對方往往到最後會拿出致命一招來攻擊我,説我“狗仗人勢”,仗着自己是老師的孩子,肆無忌憚欺負人。雖然是惡人先告狀,我恨到咬牙切齒卻無從反擊,只能傷心委屈。和平共處時,有因為是老師的孩子,而被討好之嫌,跟人有摩擦時,我又因為這個“教師子弟”的光環而不得優勢,反而被人出口傷之卻無還擊之勢。好像老師的子女很多時候都被背上“榜樣”的標籤,不敢成績差,不敢違反紀律,不敢偷懶不努力,平時總被別的家長拿來做比較,又是別的同學羨慕有人輔導功課的對象。我抱怨,為什麼媽媽和老師要是同一個人,我為什麼要是老師的孩子?跟普通的孩子比起來,我寧願我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

母親老師上課時,好像對別的同學都很慈祥,唯獨對我,如果發現沒有專心聽講或沒完成作業,就是一頓劈頭蓋臉不留情面的教導。有一次,因為我所在的小組打掃完教室衞生,拉下了一堆垃圾沒清理。結果被母親老師質問,最後是我一個人主動從站着的座位上走出來,把門口的垃圾清掃、踔走、拿去倒掉,雖然我從頭到尾都是一邊哭一邊做這些,母親也在一邊哭笑不得,可我就是認為,哪怕是一個班級做錯了事,最終出來接受懲罰、承擔後果的人,也是我。就覺得,大家一起做錯事了,最後母親也是要針對我一個人。就像,星期天的一次,因為忘記了母親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去寫,而在那兩天裏,母親楞是沒提醒我一句。結果到了課上,母親老師就提出了作業一事,其他幾個未完成的只是在座位上站了一會兒,而我卻拿着課本被站到了外面。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怨恨母親了。覺得她寧願把精力放在別的孩子身上,也不願多分給我一點愛。

十多歲以後,我不願再跟屁蟲似的跟在母親身後,一起走路時也不再拉着她的衣角寸步不離了,幼稚、隨性的話也不願再跟母親説了。每次放學回去,看到伯母嬸嬸家已經做好了飯等着自家孩子回去,而我還要等母親回到家開始做飯,不能跟堂哥他們一起去上學而沮喪。

母親當了一輩子教師,教過一批又一批學生,多年後碰見自稱是母親學生的人,都是感激、誇讚之情溢於言表。我從不覺得驕傲,相反認為她對於我的成長和教育是缺失的。

我常常嫌她不會做飯,像伯母做的紅薯餅,嬸嬸家包的包子,常常看着別人家孩子吃着稀罕物,我饞的不行,去央求母親,卻只有羨慕的份。我嫌她不會做鞋子織毛衣裁剪衣服,因為我看到別的小孩都穿着漂亮的布鞋,各種顏色的毛線衣,伯母還會繡花繡鞋墊。我覺得母親懶、笨,為什麼別的媽媽會做,而她不會。直到有一天母親也拿起了毛線針,做起了布鞋,繡起了花,別人都誇她半路學徒卻做的很好,我才知道原來母親小時候是被外公撫養大,從小沒人教過她這些針線活,通過邊看邊想,自己卻做的像模像樣,真的已經很聰明瞭。

我嫌她對我管的太嚴,總是限制這限制那,總不服氣地抱怨別人的媽媽怎麼説怎麼做。她從小要求我好好寫字,那時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練字看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她逼我練字,我形式上的應付讓她恨鐵不成鋼,卻造就了我的逆反心理。當有一天終於長大成人,明白了字如其人,開始努力練字帖的時候,我才明白了母親當年的良苦用心和諄諄教誨,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而悔不當初。

我遇到問題也不願問她。因為她對別的同學都會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講解,而對於我,説不到幾句就有可能提高調了,沒耐心了,她煩躁我更煩躁。如果將我跟她其他學生比較,我寧願我是其他學生,而不是她的孩子。

當聽人提到誰家生了幾個男孩,她就感歎“真好命”時,我不知道她為何也這麼傳統。對於一些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的分歧,我有時認為她是庸俗的。我心裏曾嘲笑她身為知識分子,卻不明白“窮養兒子富養女”的古訓。我從小內向、膽怯、不愛説話,覺得跟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關。她跟多數農村父母一樣,拿我跟別的孩子比較,當眾説我笨,罵我傻,見人不懂説話,家來客人不能上桌,不能夾菜,要單獨在廚房等着客人吃罷。她跟父親在家務事上總嫌我礙手礙腳,我一插手他們就説“心慌人,一邊去”,我的動手興致起初都被他們扼殺了。漸漸長大當我不會做家務時,母親又會説我啥也指望不上,這也不會那也不會,別的孩子怎麼怎麼樣,我又怎麼怎麼樣。於是我越來越自卑,覺得自己笨。當後來得知很多孩子小時候都跟我差不多的成長環境,差不多都經歷過一段時期的冷嘲熱諷時,好像也能理解他們了。想着那個時期年輕的父母,忙於生計,哪有精力去鑽研什麼,第一個孩子多是試驗品,所以也就原諒母親了。

女孩到了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有了微妙的變化,我害羞,靦腆。對於青春期的成長,母親沒有傳輸給我任何引導教育,我惶恐過,懵懂過,煩惱過,但不會説給母親聽。十多歲的女孩懂得了美懂得了打扮,嚮往漂亮的衣服。我的青春無美衣,很多時候連換洗的衣服都寒酸,除了過年,平時是極少給我買衣服的。那時我羨慕有姐姐的女孩,因為可以撿姐姐的衣服穿。看到小夥伴每年夏天都有新裙子穿,聽説是她乾爹乾孃買的,我就抱怨父母為什麼不給我也找個乾爹娘。即使再需要一件衣物,我也不會跟母親要求,不會説出來。母親帶我上街的時候,任由母親挑她認為合適價格的東西,我從不説喜不喜歡想要哪件。上中學的時候,我依然穿的寒酸、老土,越發自卑。對於我的生活方面,母親除了關心我吃飽吃好,從不重視我的穿衣問題。這件事成為我心裏的暗傷,也是多年對母親耿耿於懷的原因。我覺得母親不稱職。

後來我想,並不是母親不愛我,而是我沒有遺傳到母親的理性,而繼承了父親的感性。母親不是細膩的人,就像她理解不了我看書寫字是種興趣,在她看來,都是不務正業的無用之舉。因性格不同,也許有些事情確實是她想象不到的。直到後來,在外求學,常常在遇到事情時,孤單寂寞時,深深地想家想母親,彼此在電話裏輕描淡寫言語不多,她總是叮囑我吃飽穿暖,照顧好自己,生活上別將就,別怕花錢。然後期待我回家,就成了她以後歲月裏最漫長的等待。我們思念着彼此,可是一回到家又因為各種小事,我們產生爭執、分歧,脣槍舌戰一如往常。我覺得我們八字不和命中相剋,不然為什麼沒一處融洽的?如我的任性、倔強,即使事後覺得自己錯了惹母親傷心了,也不願開口跟她認個錯。其實母親從來不會跟子女記仇,不管你傷她多少次,也絲毫不減她對孩子的愛。

我認為我很醜我難看,因為母親從沒誇過我,沒有説過一次我好看的話,我覺得家人都嫌棄我討厭我。直到長到20歲時,我的自卑已根深蒂固,我覺得以後肯定沒人要我,因為又笨又傻又難看。直到後來母親説我這好那好,我也認為她只是安慰我的套話。而我卻忽略了,母親跟中國很多母親一樣,是含蓄的、不會説愛、不善表達的,儘管她的愛如海一樣深沉,如光陰一樣綿長,也只是流露在生活的一點一滴裏,滲進每一句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裏。即使説句套話,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並且後來,我也相信那不是套話,或許就是母親的真心話,就像她在我心裏是獨一無二的一樣,我即使再不堪,在她心裏也是最好的,無可替代的。

自從在外上學、打工,後來的很多年裏,我與父母聚少離多,在一起的日子,卻仍擺脱不了有點隔閡的氣氛。母親不再罵我了,看似尊重我了,而我好像覺得有點彆扭了。

後來,我經歷過一段長期而最終失敗的感情。起初母親反對,用她的眼光和經驗來分析對方的種種不靠譜,阻止我跟對方交往。而我偏不服,覺得她不理解我,不懂感情,不為我着想。年輕氣盛的心,覺得愛就是一切,以飛蛾撲火的姿態去轟轟烈烈。當我看到愛情的真相,終於迷途知返的時候,才明白自己付出慘重代價學習到的,就是母親當初説出的,我卻不屑不信、不以為意的道理。當我想要回頭的時候,母親沒有責備,而是慈祥的迎接和慰藉,給我最温暖的温暖和愛。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不管自己走的再遠,不管做了多錯誤的事,當再回頭的時候,母親永遠會張開寬闊的懷抱,接納你的所有,母親會是你永遠的孃家,是你最無助時的港灣,是你最終的歸宿。

當我終於明白了我在你眼中的稚嫩,你已默默地在我走的路上為我鋪路搭橋,為了我能暢通無阻少受風霜;當我發覺你已老了、頭髮白了的時候,你還在不遺餘力為孩子們傾盡所有;當我敞開心扉跟你交流心聲,告訴你我愛你的時候,你滿心欣慰,認為我終於長大了;當我煽情地寫給你們“爸媽,我愛你們,你們在我心裏是最偉大的。我慶幸今生我們是一家人,如果有來世,我還要做你們的孩子。”這樣肉麻的話時,我不知道你看後,是喜極而泣哪,還是對天長歎“天啊,可別再有什麼來世了!”?

當我步入婚姻,有了自己的孩子,母親又把她的愛傾注到了外孫女身上。體會了撫養孩子是最辛苦的工作,而我,從小淘氣、體弱多病,母親又該吃多少苦受過多少累哪?而她卻從未跟我提起過這些。

我發現母親不再説我了,即使有時候我還會自顧自地吵囔着,可是母親卻不迴應了。好似待我長大,母親快變孩子了。她現在仍教導我,要善待公婆,要親近家人換位思考,不能驕傲,尊重孩子她爸,要讓家庭和睦等等。唉,母親,我又想起了上學時,你對別人的慈愛,對我的偏心。總是讓我為別人着想,讓自己吃虧。這是你一直以來教我處事的道理。雖然我不太認同這套待人接物的格言,可是母親,你的博大,你的胸懷,我依然為你致敬。

關於母親的隨筆5

母愛像口渴難耐時的一泓清泉;母愛像悲傷痛苦時的一句安慰;母愛會在勝利之餘提醒你謙虛;母愛會在有挫折與困難時給予你幫助

母親,多麼偉大的稱號!多年來,含辛茹苦養育一代少年,孜孜不倦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任何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功立業,都望子成龍。就算她有時會打罵孩子,但是後來一想,她又會因自己的衝動而慚愧。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多少母親會因自己的.兒女不爭氣而寢食難安。母親在年輕時盡力輔導孩子。現在,她們老了,眼睛花了,頭髮白了,但她永遠也不會改變對兒女那刻骨銘心的愛!她一直會默默地守護她的兒女,哪怕海枯石爛,物換星移又能拿母愛怎麼樣呢?

母親老了,也該歇歇了。作為兒女的你,又該如何回報她呢?其實對母親的回報根本就不用金錢,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了它,哪怕只給母親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或是一張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都能給母親極大的寬慰。切不可等母親逝世後,再在她的墳邊進行所謂的哭泣。

關於母親的隨筆6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的淚只掉過兩次:一次傷心的淚,一次高興的淚。傷心的淚觸動了我,高興的淚使我有了補過的安慰。

六年級時,我的老師為我的頑劣本性大發脾氣。由於我上課不聽講,不完成作業,母親便是老師辦公室的常客,以至於同學們對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媽媽在辦公室。”對此,我的只是漫不經心的回答一聲,然後盤算着怎樣到老師那兒“誠懇”地承認錯誤。對於我的母親,我從不擔心她會對我進行多麼嚴厲的訓斥,最多就是説什麼“要聽老師的話啊!”,“去上課吧”或者不輕不重地數落幾句,隨後便默默地走出校門。

那年冬天,也許是我想尋求一下“刺激”週六上午就逃了半天學。不料,事情敗露,被老師押到辦公室批了一通,末了,讓我立刻給母親打電話,讓她馬上到學校來。

我拿起電話筒,流暢地撥通了母親辦公室的電話。“老師叫你馬上來一趟。”我毫不在意地説道。“為什麼”母親問。“逃學”直到現在我還驚訝,我怎麼會那麼理直氣壯地説出那麼不光彩的詞。電話那頭一陣沉默

媽媽來了。母親眼中透出失望的眼神,比冰還冷。她的臉紅紅的,不知是凍的.,還是憋的。臉部僵硬的肌肉,牽着她未老先衰的皮膚,乾裂的嘴脣間發出一串澀澀的聲音:“去上課吧,好好聽老師的話”

也許是風太大,母親的聲音微微顫抖:也許是天太冷,母親的話有氣無力。

她慢慢轉過身,就在那一瞬間,我彷彿看見什麼東西在她紅彤彤的臉龐閃了一下,母親太脆弱了,風吹得他單薄的身子來回搖擺。漸漸地,她艱難地蹣跚的挪出了高大的校門。地上,就在母親剛才站的地方,留下了一滴淚痕。我愣住了,不知所措。

母親流淚了,因為我的無知;母親流淚了;淚中寄括着對我的多少期望。

母親的淚感動了我,從此,我變了,我發誓不再讓母親為我流下傷心的淚

七年級時,我得了獎,我告訴了母親,並買了一束花,當將這束花遞到她面前時,母親的聲音有些顫抖了,我分辨不出她在説什麼。

之所以我有了這樣的成績,是因為淚感動了我。

關於母親的隨筆7

母親是偉大的,她為我們付出了一切.母親是一片藍天,對我們有無際的寬容.母親是一個太陽,照料着我們.母親是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説起我的母親,他就好似一顆糖,一顆有着甜、酸、苦、辣的糖.

母親是顆甜甜的糖,每次見到她,她都笑得很燦爛,關心地問我這個,那個.天冷時,叫我多穿衣服,天熱時,叫我出門帶把傘......母親對我如此關心,我真像吃了蜜一樣的的甜糖.

我有時脾氣會不好,會跟母親吵嘴,母親不但不生氣,還跟我講道理,母親總以理服人,我鬧完後,母親又笑着叫我去做事.頓時,我的心酸了,我想:母親的心一定更酸,她的女兒是這樣的人.想到這,我就像吃了一顆很酸的糖,咽不下去,還在嘴裏打轉兒.

母親也真夠苦的,天天起早貪黑,早上給我做早點,然後叫我起來,吩咐我吃東西,就去上班.晚上又給我做晚飯,然後做家務......總之,母親一天到晚都沒有休息過,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我又好象吃了一顆很苦的糖,但不管多苦,都比不過母親的苦.

有時候,在我極為屢教不改的情況下,母親會打我,但我明白,痛在我身,痛在娘心.我就像吃了一顆很辣很辣的糖,辣出了眼淚......

母親,一個偉大的人物,令我難忘,母親是一顆永遠不化的"糖".

我的母親國中作文600字四:我的母親

母親出生在.年代,家境窮困導致母親成了目不識丁的文盲,小小年紀便肩負起家庭的重擔……她對那些苦澀的日子總是難以忘懷,就連做夢也夢着那些不堪回首的歲月。作為兒子的我,沒法理解那遠去的苦辣辛酸,母親總是知趣地話鋒一轉,教育我應該好好唸書,長大成人。

記得不識字的母親艱難地教我學算術、寫名字。小時候我很笨,上學時,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多少個夜晚,是母親手把手教我寫名字的呀。當我把寫出的名字拿到母親面前看時,她笑了,眼裏分明有些東西在閃動,在燈光的映襯下,熠熠閃光。我笑母親:“媽,這麼大還哭,羞羞。”而母親此時笑得更歡,眼眶裏的淚成了斷線的珠子。

生活的磨難造就了母親温順柔和的性格。她不論遇到什麼事,很少對我們發火,倒是常常責備自己,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某日,起牀,天已大亮,糟糕!一二三,起牀、穿衣、漱口、洗臉,滿以為母親叫過自己,而自己懶於起牀。誰知到了樓下,母親正在洗衣服,見到我,一臉的窘迫:“哎呀,今天我睡過頭了,對不起呀,現在已很晚了,我,我給你錢到外面吃去吧。”手在圍裙上搓了搓,便摸起口袋來。

下午回來,她老是在説自己睡過頭啦,睡過頭啦。我説,沒什麼大不了的啊,累了,就多休息一會唄!想不到她説,我怕你發火呀!

我笑了,也有些驚訝,今日的母親竟會怕我發火?笑後,不免生出種種情愫。是的,上國小,當母親叫遲時,我便會發火。幾次之後,再沒有這樣的現象。其間,母親未作過多少個甜夢呀——為了我的`早餐,她總早早地起牀。爸爸曾建議我們出去吃,可她不放心,説外面的東西,又少,又髒。直至現在,我才知道,每天的早餐都剝奪了母親的許多個休息的權利。

如今,母親的身體差了,不如往日那般硬朗,起得也不如往日那般早了。於是便給我買了一個鬧鐘,為了不耽誤我的上課時間。

真的衷心祈禱,母親的身體不再差,仁慈的上帝,請把過去的母親還給我吧!

關於母親的隨筆8

“阿媽,阿媽,這張照片裏的是誰呀?”綁着兩朵沖天辮的我扯着在廚房裏正在彎腰燒火的母親的衣角急急的問。“怎麼啦?什麼照片?等會兒等會兒啊——”母親的臉被火烤的臉頰紅撲撲的,像夕陽的雲霞。她站起身來,轉身接過女孩手中的照片,凝視了許久。

照片上的女人穿着鵝黃色的碎花長裙倚着木桌子靦腆的笑,白皙的鵝蛋臉上掛着彎彎的細眉,細眉下鑲嵌着一雙黑得深邃的眼睛。一頭烏黑濃亮的齊腰長髮像瀑布一樣披在小巧圓潤的肩上,像極了江南畫中的女子,這便是我的母親。

小時候,我的偶像便是那照片裏的母親,我喜歡她那鬆散着披在肩上的頭髮,那一頭傾斜在腰間的黑髮,烏黑似青雲之閉月,飄搖若流風之迴雪。那時候的我總是故意的散着頭髮,模仿照片中的母親,但每一次都被母親嘮叨着説我的頭髮像個雞窩,然後就毫無例外的被母親按在小凳子上綁起兩條沖天辮。

在童年的記憶裏,除了那張照片裏的她,白日裏的母親從來都是盤着發的,因為她要下地除草、要割豬菜、要養蠶還要做飯,她只能把長髮盤起。只有在晚上睡覺時,她才會散下頭髮,本是直直的長髮變得卷卷的,像一根根菜園裏的絲瓜須。三千的青絲散落在枕頭上,藏匿在茫茫的黑夜裏,我看不到它的顏色。或許是太勞累,母親每次都入眠得很快,而還沒睡着的我躺在母親的臂彎裏,很有興致地玩弄着她的長髮,指尖觸碰到母親滑溜溜的頭髮,像細膩的絲綢,濃密的髮絲裏有着一絲絲煙味,又混着些青草的氣味,散發着母親獨特的味道。

後來我上了高中,家裏的經濟逐漸入不敷出,母親決定背井離鄉下廣東打工。但這一次的她沒有像年輕時那個下廣東的“江南女子”一般留着一頭長髮了,她把她留了幾十年的'長髮剪短了,短到耳後。我在電話中問母親,怎麼把頭髮給剪了?“這頭髮太長了,我的腰最近有些痛,洗頭太辛苦了。”母親有些懊惱的回答。我的心咯噔了一下,鼻子有些酸,眼淚抑制不住地湧出眼眶。

我很震驚,母親先前不管生活如何的繁瑣、艱辛,她都不曾想過把長髮剪短,她曾是那麼的喜愛她的長髮,曾是那麼愛惜她的青春,但這一刻,她把長髮剪了。此時,我明白母親已不再年輕,歲月的風霜無情爬上了她的發間,把她那本是順滑的長髮弄得乾燥粗糙,她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激情和心力去照顧她的長髮。母親把所有的青春都給了我,包括她那一頭藏着所有青春的長髮。

夕陽穿過玻璃斜斜的打在書桌的一張照片上,光暈的打照讓這張本就有些發黃的照片顯得更有年代感了,是啊,母親的長髮,是她的青春,也是我心中永遠的寶物。

關於母親的隨筆9

母愛如海,每個人都有母愛。母愛就如春天般吹進你的心,多麼温暖。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一次。那天,外面下着傾盆大雨。我發燒了,臉漲的通紅,媽媽看見了,連忙問:“寶貝,你怎麼啦?”“我……好難受!”我説。媽媽見我這副樣子,忙摸我的額頭,“呀,好燙啊!寶貝,你發燒了!”媽媽邊説邊跑到樓下去拿濕毛巾給我敷額頭,吃了退燒藥後,我睡着了。漸漸地,我在媽媽的護理下,燒退了。當我醒來時,竟發現媽媽在我牀邊睡着了。我給媽媽蓋上被子,媽媽醒了過來,忙摸我的額頭,這才鬆了一口氣。頓時,我覺的.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了。

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我知道,母親為我做的小小一件事,都充滿了濃濃的愛,令我回憶……

關於母親的隨筆10

愛,是一滴甘露,親吻乾涸的泥土;愛,是一縷陽光,讓你即便是冬天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愛,是一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讓滿目陰霾的人看到世界的美麗。愛不是人生中的一個凝固點,而是一碗濃濃情意的米粥

母親並不是賢妻良母型的女人。

打我記事起,家中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和下午茶都是父親的事,可自從父親換了工作後,就沒有時間給我們做飯了,沒辦法,我那隻會煮麪的母親只好為了她心愛的女兒學煮粥了。她甚至還從商店裏買回一本兩外巴掌大的《中國女人怎樣做家庭主婦》的書,終於在燒焦了幾次米飯、燙傷了幾個水泡後,母親煮粥的技術也不賴了。

此後,我家餐桌上的.內容開始頻頻變化,還是粥,只不過多了一點花樣罷了。

那天,我正在品嚐香氣四溢的香菇銀耳粥,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便問在一旁痴迷地看着我的母親“媽媽,您為什麼想起給我煮粥呢?”母親愣了一下,看了看我的臉,幫我擦去了嘴邊的幾粒米,又緩緩地説道:“傻孩子,你正處在叛逆期,班主任多次找我談論你在學校的表現,你一放學就和同學在外面玩,不肯回家,我也不敢説過激的話,怕你再不回來了,我只好在家一邊慢慢煮粥,一邊等你回來。”

聽了母親的話,我在散發裊裊熱氣的香粥中,慚愧地低下了頭。

原來,母親不是喜歡煮粥,而是將自己對女兒的愛不知如何表達地放在鍋中慢慢煎熬。當我在外面浪費青春時光時,殊不知母親一個在家裏等我。等着女兒慢慢在長的過程,是急不可待的,像等着煮粥的過程。而母親唯一能做的,是將自己對女兒的愛放進濃濃的米粥裏

愛是什麼?就是母親那包含濃濃情意的米粥啊!

關於母親的隨筆11

生活中有許多人都給了我愛,特別是偉大的母親,使我難以忘記。

記的一次冬天的夜裏,由於擔心我的冷暖,媽媽披上了一件外套來到我的房間,來看看我有沒有蓋好被子。到了我房間,媽媽看見我把被子給踢掉了一角,上身大半露在了外面。就輕輕的.拿起被角幫我蓋上。再幫我把一條毛毯捲起來塞到我的腳下。這時,一股冷風從門外吹進來,媽媽打了一個噴嚏,才發現她的外套不是什麼時候已經掉了,就趕緊撿起外套向自己的房間走去。我朦朦朧朧的看見了媽媽的身影,一股暖流湧進我的心田。

我想這就是偉大的母愛吧!

關於母親的隨筆12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又是一年春天。

春天,大地萬物復甦的時刻。春天,更是百花齊放的季節。然而就在這春天的五月,卻又迎來了我們值得感恩的節日……母親節。

人生在世,就像一場奇幻的旅途,我們的母親曾經年輕過,美麗過。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留下的只是蹉跎歲月之後那飽經滄桑的臉頰,和那略顯鞠僂的身軀。

當我們還在襁褓之中哇哇啼哭的時候是母親陪伴在我們左右,當我們學習説話走路的時候也是母親伴隨我們左右。當我們生病在牀的時候是母親陪伴在左右,當我們還在外面流浪夜不歸家掛念我們的還是母親。如今的我們已長大成人,換來的卻還是對母親的叛逆。母親就像是我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用它那温和的.燈光一次次的為我們照亮前進的道路,照亮我們的人生。

時光的年輪無情的奪取了她們的青春,她們不在年輕,不在美麗,唯一不變的就是對孩子的掛念。在這裏讓我想起了一首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所以未來不論走多遠,無論在幹啥,無論你是享受成功的喜悦還是忍受失敗的痛苦,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的母親,因為在母親心中我們永遠都是她們心中最最掛念的人。

如果要用你們十年的青春去換母親十年的長壽,你們能否做到呢?我想每個人都會去做的。

關於母親的隨筆13

10月16日是我畢生第三次進京了,此次遊京有別於經年的兩次,是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去首都看看毛主席。

看見母親興奮的模樣、笑靨燦爛、開懷得象個孩子似的,還沒到北京,我就斷定這次首都之旅一定意義不同凡響。果然不出所料,5天的首都旅程中笑料不停,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給人耳目一新的開心與歡樂。

為了讓母親有一個開心的旅程,我早已做好思想準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切不可以自己的眼光去挑剔和建議。既然這次母親是主角,我是配角,那一定要做好配角的首要任務和工作。

體驗高鐵

記得母親剛剛進入高鐵北站時,對一切感覺新鮮的母親不時地關心起身邊同去的人,問這問那,似乎在找尋同遊首都的快感與共盟。老年團的遊伴們年紀大的有78歲的,年齡小的有60多歲的,除此之外,便是如我這般年紀上下的,不是陪母親、就是陪父親或老丈人的。這樣的團隊本來就附於了傳統盡孝的意義,而且老一輩人都是第一次進京,新鮮感與我母親是一樣的。見母親與老遊伴們聊得如此開心,我先前的擔憂也平靜了許多。

坐上“和諧號”母親還未緩過神來,車就開了。你感覺如何?母親驚呼,這麼快就開了?怎麼一點都感覺不到?這是用電的動車,既不燒煤也不燒油,自然沒有火車那般哐啷哐啷的響聲啦。母親第一次體驗高鐵,實在可愛。

為了讓母親此次首都之旅過得有意義,我選擇了單高單飛,目的就是讓母親不僅體驗高鐵,還要體驗一下飛機,畢竟母親69歲了,而且拖着病體,母親此生首都之旅對我來説非常重要。

原本一上車就喜歡呼呼睡覺的我,在母親的新鮮勁下也居然沒了睏意。陪着母親張望着窗外的風景,細數過往的城市與站點。母親在皖南山區的遂道中穿行北上,至江北平原的遼闊與平坦中笑看稻穀與植物的不同,感受不同區域的城市生活氣息,感受長江與黃河的跨度之偉,感受各省城的繁華與際遇。

6小時的高鐵還沒讓母親嚐盡新鮮就到了北京,此刻正上演着京城夜色之美。母親在我的陪伴下爬上三層才到達高鐵南站的出口,母親驚歎首都的龐大,感受人羣的擁擠和京城夜生活的繁華。眼睛睜得老大,笑靨一刻也未停止過,我則一直注視母親的表情,感受母親的歡樂而歡樂。

毛主席紀念堂的風波

京都的不夜天讓母親一時難以適應,加之下塌賓館附近有高樓在建,我欲去總枱換房,母親卻不讓我深夜去驚擾旁人,她那善良有加的本心總讓我受教。第二天一早,我便急急前往總枱,一定要換房,告之母親是病體,如休息不好,惟恐損傷身體耽誤旅程。前台服務員體諒我孝心一片,盡然未加思考就幫我換到了偏僻一點的客房去了。果然,換來的客房讓母親特別欣慰,母親誇我有眼光,有見解。我反問,那昨晚為什麼不讓我去換?母親笑了。

第一天母親就迫不及待問我啥時去看毛主席,我説這等大事肯定是首要任務了。到達天安門廣場的第一時間,母親驚訝人之多。哪來的這麼多人?母親驚訝的表情足以體現了什麼是人山人海。我告訴母親,你以前玩的都是小城市,杭州、南京、蘇州、湖州、臨安等等,與首都北京是沒有可比性的,且現在高鐵的`通車讓旅遊迅猛發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之多,只有在北京才能感受到這不一樣的人山人海與氣勢。

觀看了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後,我拉着母親就直奔毛主席紀念堂了。導遊美女説,毛主席也不是那麼容易看的,抓緊排好隊。母親看着S型的隊伍,擔心看不到毛主席,我説放心,我們今天來得早,後面還有成倍成倍的人呢,你一會兒瞧。果不然,不出半小時,S型的隊伍又摺疊了10個來回。母親笑了。

在等待了將近2個小時,才進入毛主席紀念堂,母親睜大雙眼關注着身邊的一切,生怕一不溜心就將毛主席錯過了。我拉着母親的手説一會兒看到毛主席,你不必太激動,他老人家睡得可香了,你太激動會吵醒他的。果然,母親看到毛主席的水晶棺槨時,立刻甩開我的手,正面朝毛主席,兩腳正立,畢恭畢敬地行鞠躬之禮。我知道保安一定會阻攔,但我不想掃母親的興,所以沒説。這裏不許行禮的,快走快走!母親在被保安吆喝的那一刻心裏特別不是滋味,覺得特委屈。我上前拉着她向保安點頭致意便順着瞻仰的隊伍前行走出了紀念堂。母親一出來就惱怒地説了一句,什麼保安呀,還沒讓人看清楚毛主席的樣子,就趕人出來,象趕賊一樣,太沒禮貌了。母親憤憤不平。

我微笑着看着她,她説你還笑?我摸摸母親的臉,説,媽,你實在太可愛了。你細想一下,毛主席紀念堂不是天天開放的,遇事或遇其他國家首腦來,都不開放,而且開放的日子裏只有上午4個小時的時間,世界各地遊客都想瞻仰一下毛主席,倘若人人都要鞠躬敬禮,你行一個,別人行兩個,還有人想行三個,照這樣如此,那要耽誤多少人不能瞻仰了呀?每天故宮接待遊客限量8萬人,紀念堂又何止呢,秒秒都是珍貴的呀,每人省一秒,就能有更多人可以瞻仰了。母親笑了。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依然盡顯國慶氣息,巨大的花籃、長城雕塑、花壇等襯托着世界最大的廣場。我拉着母親拍遍所有的景色:天安門、紀念堂、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

感受故宮的王氣

走過金水橋,穿過天安門,母親進入了故宮,看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母親一邊笑着一邊嘟嚷着咋就這麼多人呀?媽,這是600多年的紫禁城,比績溪縣城還要大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珍寶館、洋鍾館、珍妃井、一一遊之,紫禁城的宮殿之多、珍寶之多、歷史故事之多,讓母親流連中竟不知腿腳疲倦,倒是我走着走着就趕緊找可坐的地方讓母親坐下,生怕她走累了。

故宮的雄偉與王氣讓母親讚歎不已,既贊慈禧此人的才幹,又恨她的心狠手辣,害死那麼多人,居然連兒媳珍妃都不放過,竟然在八國聯軍攻進紫禁城時命李蓮英將珍妃推入井中溺死。為了掌權,竟選自己那個難看得要死的侄女隆裕做兒媳皇后,難怪光緒皇帝不喜歡,看着都沒胃口嘛。母親邊遊邊嘟囔着。看到乾隆的御筆書法,母親直誇其筆力及書法精湛。乾隆晚年的生活寢宮之大,後花園之繁茂,均體現了一代帝王的奢華與至尊。母親流連其中,樂享其中。

紫禁城中,外國遊客之多讓母親歎為觀止。在杭州呆了多年的母親説,杭州也未見過這麼多的外國遊客。那是自然,杭州乃二線城市,北京可是世界聞名的中國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明清兩朝古都,咋有可比性?母親笑了。

紫禁城的人之多,讓母親居然禁忌喝水了,因為上個洗手間都得排上好長的隊伍,母親排了幾回感覺特別麻煩,既累又煩心。喝歸喝,排歸排唄,哪能為了減少麻煩而不喝水?那豈不是難為了身體嘛。我一路勸着母親,擔心她遊玩中會渴着累着。

母親是個固執可愛的人,在故宮的遊玩中始終堅持己見,因頭次實地領略紫禁城的雄偉與壯觀,倒也在新鮮中不知不覺地將此等不方便的瑣事給忽略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

如今的八達嶺長城,在金秋雨後的藍天下,更顯其偉岸霸氣。母親在站上長城的那一刻,居然美得連喘氣聲都沒了。人山人海的八達嶺,望不到盡頭的長城上,到處擁擠着遊客,摩肩接踵,稍不留神就會被擠摔了。

母親問我,哥哥在長城的留影有一塊碑,叫“不到長城非好漢”,可一定要帶我去留張影啊。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我説,只要你別説錯,一定給你找着。

長城的寬度在人山人海的情況下居然顯得那麼狹小,母親拽着我的手生怕被別人給擠散了。在攀過兩節的長城後,母親還沒見到毛主席親筆書寫的石碑,有點急了。我説不急,慢慢爬,一定會有的。此時,同去的78歲老人周榴琴對母親説,我要爬到毛主席寫的那塊石碑留張影,説是找不到導遊了,怕是拍不成照了。母親説,不急,讓我女兒給你拍。老人高興極了,説是到石碑處等我們。

此時的長城越來越陡,不抓住旁邊的鐵護欄走,很容易發生腳滑。母親的喘息聲越來越大,我説慢慢爬,既然是來玩的,可不能累着。在攀爬了一個多小時的長城後,已經到達了八達嶺的地質公園了。母親説周榴琴老人你可一定要找着啊,答應她的事一定要完成。母親是忘了自己來遊玩的?她總是惦記着別人。無論乘坐巴士還是出入景區,母親總是惦記着別人,我生怕她暈車,給她找前坐,她都讓給別人先。母親總是給我做榜樣。

在地質公園處,我張望着周圍,想即刻找到石碑,不然再往上爬,母親哪受得了。就在這時,我發現在長城旁邊的山上已經開發了一條山路,看來我們不用從長城上往回走了。走公園山路下山要安全得多。畢竟長城上的人實在擁擠得很,比起山路來,安全隱患係數大得多。

就在我四處找周榴琴老人時,母親眼尖,倒是一眼就比我先找到。我趕緊拉着老人站到長城旁,給她抓拍了幾張,她説我要到石碑處留影。我知道的,現在要從長城旁邊的地質公園山路下去找石碑,我先給你留張長城影兒。老人樂了。

就在地質公園不遠處,我們終於找到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石埤了。母親和周榴琴老人那高興勁兒,似乎得到了什麼寶貝似的,開心得如同孩子般,擺着一個個Pose讓我一一抓拍。在紅綠相間的層染山景中,綿延不絕的長城景色讓母親流連不捨。母親在下山的途中摘了好多紅葉,説是難得來一次北京,我要帶它們回家作念想。

頤和園、圓明園、恭王府

陪母親從慈禧水道上乘船進入頤和園,母親説,感覺在西湖裏遊一樣。導遊誇母親聰明,説這昆明湖呀仿的就是杭州西湖。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也被人們稱為西湖。因為這一帶風景優美,山水俱佳,明朝一些詩人常把西湖周圍地區的自然風光描繪成“宛如江南風景”,“一郡之盛觀”。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詩中寫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昆明湖一個設計特色是她的西堤和橋。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橋”,形成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中最美的是玉帶橋。頤和園昆明湖的南邊小島,用十七孔橋與湖的東岸連接起來,景觀甚美。按照中國曆代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理水方式,湖內建有“南湖島”“治鏡閣島”和“藻鑑堂島”三個中心島嶼,並且仿照杭州西湖的蘇堤修建成西堤。粼粼的湖水,蜿蜒的堤式,錯落的島嶼,以及隱現在湖畔風光中的各式建築,組成了頤和園中以水為主體的絕色風景。頤和園昆明湖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羣峯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還有萬壽山和佛香閣,母親居然登上佛香閣頂一覽昆明湖風光,高興得留影不停。

看見被八國聯軍燒燬後的圓明園,聽導遊描述被毀前的萬園之首的圓明園全景及珍寶,母親連連歎惜,直罵洋鬼子的侵略無道與搶盜大惡。

在恭王府中,母親得知此景點前身乃清朝一品大官內閣大臣和珅之家。其府邸乃中國最大的四合院,位於什剎海北岸。府邸主體有大殿、後殿、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由於恭王府有着《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某些景物,因此有人説恭王府花園是大觀園的藍本。恭王府的主人,是一等貴族,所以他的府邸不僅寬大,而且建築也是最高格制。明顯的標誌是門臉和房屋數量。看到大院的門口聳立着石獅,數一數石獅頭上的捲毛疙瘩,就會進一步認定品極。據説皇帝門口的石獅上有13排疙瘩,親王12排,爵位越低,數量遞減。

導遊説,和珅府的屋瓦顏色為綠色,按理是不能替越的。只有皇親才可用,他還修建了慶頤堂,模仿了皇帝的寧壽宮。皇帝“加恩賜令自盡”時,這是其中的一條罪狀。和珅府有三絕一寶,模仿圓明園的洋樓門、藏寶室、送子觀音太湖石為三絕,一寶為乾隆御筆親寫的福字,被藏於花園的山洞之中。為了沾點福氣,遊客們排隊進洞觸摸乾隆御筆“福”字。

據説和珅貪錢之多為9億白銀、2億黃金,摺合人民幣約3600億。乃世界首貪。和珅的兒媳是乾隆皇帝之女,乾隆在位時,其僅用3年時間完成了一個車伕到一品內閣大臣的九級快速上升為官的傳奇,乃中國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母親遊覽之中,歎為觀止。

王府井、什剎海及“王朝”觀演

在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王府井,母親感歎物質的豐富與昂貴,生怕我花錢,總是急急地走着瞧着,但凡看到我要伸手欣賞問及她喜歡與否,均以搖頭示異。媽,你累不累?出來玩的,喜歡的就買。不要!這也太貴了!

在小吃一條街,聞着香氣襲人的各類小吃,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趕緊拉着母親鑽入人羣,買了一大堆,美美地吃起來。母親邊吃邊嚷着,這麼貴,才一小塊兒。在家要買多少了呀。老孃,吃也塞不住您的嘴哈。母親總擔心喝水之多到處找洗手間麻煩,總是不肯喝。我則擔心她身體缺水會受不了。急中生智買了一大杯她愛吃的紅棗銀耳湯,母親吃着北京小吃,自然水到渠成的接受了我遞給她的湯了。邊喝邊問,多少錢一杯?不要錢。鬼才相信!

圍繞什剎海一圈均為京城最為繁華有名的酒吧,我陪母親上完洗手間溜達了半圈,母親便心生厭煩了,説什麼地方呀,坐一下都要收費,真是小氣。媽,西湖邊的茶樓和酒吧,是不是免費給人坐的呀?嗯,那倒不是,要買茶和吃的才給坐。對嘛,都一樣的,人家租下來是為了做生意的,不是給遊客免費提供腿腳歇息服務的。母親笑了。

在觀看“鼎盛王朝”主題大型演出中,母親被京城出色的雜技表演驚呆了,現場極度震撼的表演讓母親的手掌一刻也未停歇,掌聲延續到演出結束。我真擔心她老人家的手要拍累了。母親説這場觀看,值!

在踏上首都機場的那一刻,母親再次見證了與高鐵站一樣龐大雄偉的首都機場。眾多飛機時刻起飛與降落的繁榮場面讓母親感歎北京就是不一樣。兩個小時不到的飛程,讓母親感受到了乘坐飛機的貴賓禮遇。母親趁我閉眼之際,悄悄地將飛機上贈送的吃點包裝與杯子塞進了包,我明白母親想留着這些在我眼裏為廢物的物品作念想,故不聞不問,避免母親遇上我詫異的眼光而難為情。

回家的路上,母親幾次拉着我的手説,女兒真好,帶我玩北京。我卻每每心生愧意,總會打斷母親的感念,老孃,你要乖,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於操心,身體養得好好的,要玩的地方可多了……

關於母親的隨筆14

不知不覺間,就到母親三週年祭日了。自從母親走後,我的天塌陷了,我的精神世界一片狼藉,大腦始終一片空白,外界的任何喜怒哀樂我都冷眼旁觀,麻木不仁。似乎我所有七情六慾的神經完全崩潰。我的靈魂是孤獨的,空虛的,寂寞的。我像一個沒有思維,沒有意識的軀殼,遊走在世間。

母親離我們而去,是我的致命殤。更多的`時候,我總在刻意迴避想念母親。我怕一想起母親,會沒完沒了的流淚,會無期限的神情恍惚,渾身癱軟,四肢無力。所以,近三年了,看到同學,同事,閨蜜不斷髮表新作品,我始終不敢提筆——我無法真正冷靜下來去碰觸思念母親的情愫。雖然一直想寫一篇懷念母親的文字,完成我的夙願。

今天週末,清除冰櫃時,看到母親生前給我的幹豆角還有很大一袋子。母親給我的葵花籽還足足有十斤。母親生前給我兒子的臘肉純瘦肉還有很大一塊。母親生前給我讓我熬稀飯説是吃了補血的紅小豆,説是喝了補鈣讓我打豆漿的黃豆也還有很多。木耳,香菇,高粱粉,洋芋粉……應有盡有。費了好大勁,用了好長時間,到底都沒想起來是哪一年給的。母親給的東西太多了,很多東西都是自家地裏年年產,她年年給。給得太多,我們吃不完,就累積起來藏在冰箱裏了。時間一長,有時就忘了。

這些東西都放置幾年了,好在都存放在冰櫃裏。擔心葵花籽過期了變味,我建議老公用電餅鐺炒熟嚐嚐。隨着電餅鐺温度升高,葵花籽的香味飄散出來,情不自禁又想起了母親。想起母親拄着枴杖,艱難地到地頭播種,艱難地收割,艱難地打籽,艱難地用簸箕簸出雜物及不飽滿的籽,再艱難地用水漂出秕籽。把籽粒飽滿的瀝乾水分晾曬,裝袋,儘量公平地分給子女帶回家享用。淚,再一次噴湧而出……

這些活,對於年富力強的人,的確是輕而易舉的事。而對於年近九十,又體弱多病的母親,每一件即使是非常非常小的事,她幹起來都是那麼吃力,那麼費時。

母親是善良的,細心的。黃豆,小豆,紅小豆,玉米……每樣糧食她都非常細心而又耐心的挑揀乾淨,然後再裝袋或裝櫃……

吃着母親生前給的,香噴噴的炒向日葵籽,思念成災,淚流成海……

這哪裏是吃葵花籽,這是在咀嚼母親的愛呀!

關於母親的隨筆15

今天是母親的生日(正月初十)。當我帶着女兒到家的時候,母親早已燒熱了大坑,焐好了暖腳被,擺上糖果等着我們呢。噓寒問暖之後,她便笑吟吟地問我:“今天住下吧?”,“不能啊,請假回來的,孩子明天還要學舞蹈”,我説。 “就住一宿,明天媽早點兒起來做飯,不耽誤”,母親近乎祈求的語氣挽留,眼神裏滿是期待。“孩子早上起不來”,雖然有些不忍,但是一想到明早的麻煩,我還是果斷回絕。“哦”,母親跟懂事兒的孩子一樣,不再説話,低下頭去拍打身上的灰土,看得出來她有點兒失望。我心裏一陣兒內疚,便想找個話題逗她高興,於是問她:“您給我們準備了什麼好吃的?”,她一下子高興起來,“媽把豬蹄、排骨、豬肺子昨天就煮好了,你爸昨晚熬的皮凍、殺的雞,帶魚也收拾好了,剛買的黃瓜、豆角。”,一大串菜單,全都是我和女兒愛吃的東西,那架勢好像今天過生日的是我們,全然與她無關。

“媽,今天您歇着,我做飯”,一聽我要做飯,母親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行、不行,咱家廚房冷,不如你們樓裏暖和”,母親深知我從小體寒怕冷,所以每次冬天回家,她都會早早地燒熱大炕,擺好暖腳被,沏上熱茶,生怕農村房子冷把我凍着,更是不允許我下廚房的。“沒事兒的,您是壽星,想吃什麼,我給您做”,聽我這麼説,她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越發不同意我做飯,似乎在她的意識裏,無論什麼日子,做飯理所當然都是她的事兒。連哄帶勸了半天,才答應我,但前提是她得跟我一起做。

廚房裏,母親不停地説着,告訴我上次趕集家裏買了個小豬崽兒,昨天后院二姨送來了親手生的綠豆芽,家裏的火雞一頓能吃一大勺玉米料,高家兒子領回一個新媳婦、孫家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僅僅做一頓飯的功夫,家長裏短、人情世故、跟我有關係的、沒關係的、我認識的、不認識的,凡是她能想起來的都一一説給我。我耐心地聽着,偶爾,也會插上一兩句,她便説得更起勁兒。我知道,母親雖然老了,但不糊塗,這些“心裏話”只會跟我説,儘管這説話在我聽來並沒有什麼實質內容,更與高度、邏輯無關,卻是母親對我的依賴和信任。

吃飯時候,母親顯得格外高興,喝了一杯白酒,灰暗的臉頰泛起了兩片紅暈,女兒一句甜甜的“姥姥生日快樂”,更是讓她幸福得格格地笑了起來。我是一個從小就不會説喜人話的人,雖然飯前女兒“逼”着我偷偷演練了數遍“媽媽生日快樂”,最後,還是沒好意思説出來。我想,母親是不會計較的,我是她的孩子,我的靦腆,她是懂的。

離開前,母親把一個絲袋子塞到車裏,告訴我,裏面是帶魚。並遺憾地説,昨晚忘記化羊肉了,等過一陣兒羊肉化了,讓父親給我送去。還説,再殺兩個雞一起捎過去。聽着她絮絮叨叨地説着,我只是嗯嗯地點頭。這幾年因為皮膚過敏,我已經很少吃魚腥羊肉之類的東西了。我本想告訴母親,不用麻煩了,我不吃這些東西,又不想掃她的興。總不在她身邊,母親難免對我的生活飲食不瞭解,但那顆心卻時時刻刻牽掛着我,也許,每為我做一件事兒,她就會少一次牽掛,多一次快樂吧,那就讓她去做吧!

車子已經啟動,母親又拍着車窗問我,下次還什麼時候回來,這是每次臨走時,她必然要問的一句話,而每次我都會隨口告訴她,有時間就回來,結果大多數都變成了敷衍。不知怎地,今天再説這句話,卻有些哽咽,眼淚差點兒掉下來,我趕緊轉過臉,生怕母親看見,她又會小題大做的問我怎麼了,又會胡思亂想上好幾個夜晚。

翻看着手機上剛剛給母親拍下的照片,才發現她真的老了,原本濃密的頭髮如今稀疏得看見了頭皮,深深淺淺的皺紋縱橫交錯在滄桑的臉上,就連目光也沒有了靈動和晶亮。記得母親年輕時也算是屯子裏的美女,個子高挑,身材勻稱,雖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卻有着讓人羨慕的白皙皮膚。如今,時間的大手輕輕一揮,便改變了一切!

很喜歡《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每次聽,都會心緒凝結,淚水盈眶。是啊,母親把大半生的.時間都給了我們,如今,她老了,她的腰身不再挺拔,她的思維不再敏捷,她開始變得絮絮叨叨、囉裏囉嗦,甚至有些神經兮兮,她對兒女的依戀越來越強烈,她的孤獨和寂寞會在獨處的日子肆意滋長......

捫心自問:這麼多年陪伴母親的日子有多少?我真的那麼忙那麼累嗎?我的時間又都去哪兒了?工作、家庭、愛人、孩子,一直視為生命中的重要,全心全意去經營呵護,唯一可以而且能夠忽略的卻是那個視我為生命的母親!總是以為她生活無憂、身體無恙,無需過多牽掛,卻不曾想到她兒女不能長伴身邊的孤獨和寂寞!

人們常把老人叫老小孩兒,意思人老了有時候的言行舉止就跟小孩子一樣,如果母親也算是老小孩兒,那麼她應該是最聽話的孩子,即便對我有一些要求,也會很簡單,簡單得只要安穩地陪她吃一頓飯,好好地聊一會兒天就夠了。可這一點點兒的要求,我又滿足她多少?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一種怎樣的遺憾和無奈啊?我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因為,父母一直安好。那麼,我應該拿什麼去回報上天賜予的這份厚愛呢?

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