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被忽視後的表現 父母應當重視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孩子長大是什麼樣的人,家庭的教育很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守護者,應當注意自己言行素質,言傳身教。孩子在成長中需要父母的關懷,也是需要父母指引、管教。可是有些家庭家長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正確的,有些家長溺愛孩子:有些父母對孩子太嚴厲:有些家長可能不會和孩子交流,容易被忽視。你知道孩子被忽視,會是什麼表現嗎?今天來談談家庭教育。

孩子被忽視後的表現 父母應當重視

在網絡的世界裏,我們許多人都是交際高手。可以在朋友圈裏玲瓏地傳遞生活理念;可以在聊天羣裏與並不熟識的人高談闊論;可以在各式各樣的新媒體信息平台得到不少關注;可以通過手機建立起自己的小世界。

但回到現實世界,與父母、與孩子、與愛人、與好友相處時,我們卻往往不如在網絡世界中那麼得心應手。

這是為什麼呢?這很可能是因為父母在你成長早期的養育方式出了差錯。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不當的養育方式有哪些

當你在學校被欺負之後,回到家卻沒有人問你發生了什麼;當你考試高分求表揚時,父母卻怪你為什麼沒有拿第一;當你想撒撒嬌的時候,父母卻讓你不要打擾他們…童年期的情感忽視,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有很多事情,也只有孩子自身才能夠感知到。

作者Jonice,Webb博士總結情感忽視的表現有多種形態,或許在成人世界並不入眼的小事,,對於孩子來説卻是整個世界,它慢慢變成家庭照片中空白的地方,存在於那些“沒有説”“看不到”“記不得”的童年中,影響着你。

可能是這樣的:

1.自戀型的父母永遠無法理解或估計他們孩子的感受。

2.專制型的父母只按照他們頭腦中的一般的小孩該有的行為模板來要求孩子。

3.放縱型的父母座右銘是“不要擔憂,開心點。”

4.離異/喪偶型父母經常只是拼命地應付生活。

5.成癮型父母經常表現得像兩個不同的人,傾向於對孩子進行過度補償。

6.抑鬱型父母對養育子女的工作缺乏能量和熱情。

7.工作狂父母給予孩子的需求與感受的精力相對不足。

8.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自己無能為力時,有意無意指望着孩子來無私幫助。

9.完美導向型父母好像從來都不滿足。

10.反社會型父母沒有內疚感。

11.孩子即父母允許、鼓勵或強迫孩子表現得像個成年人。

12.“都是為你好”型父母若無法與孩子產生情感共鳴,很可能是構成情感忽視父母的最大類羣。

這些類別,單獨或組合地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裏。它可能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同事,我們的父母,或者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一片情感的荒漠,我們奮力奔跑,又深陷其中。

二、被忽視的孩子長大了會怎樣?

被忽視的孩子長大了。經歷過情感忽視的人成年後表面看起來也很正常,但是他們通常意識不到自身根基的結構缺陷,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童年對自己仍在發揮作用。

相反,無論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傾向於責備自己。

為什麼其他人看起來比我快樂?為什麼付出比接受更容易?為什麼我和親人感覺不親近?我缺少了什麼?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有60億人,沒有哪兩個人的故事是一樣的。但有關情感忽視,我能看到這些人成年後會出現某些共同的特徵。

可能是這樣的:

1.空虛感,它讓你感到與世隔絕,好像你本應該更加享受生活,卻沒有。

2.反依賴,大費周章地避免尋求幫助,不表現出也不想感覺到自己需要別人。

3.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自我認識是一幅不準確的圖畫,不一定是消極的,但就是不準確。

4.對自己毫無同情,對他人滿懷同情,對待自己相當吹毛求疵

5.負罪感和羞恥感:我到底怎麼了

6.對自己生氣,自責

7.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認為如果人們真正瞭解我,他們不會喜歡我

難以關愛自己和他人,極難向他人投以情感上的關愛。自我約束能力差,常常對自己應該做的事欲罷不能,又很難強迫自己做那些應該做但又不想做的事。述情障礙:對情緒的認識和理解不足,無法辨認自己的情感,也無法辨認其他人的情感。

若將童年比作是一幢房子的地基,成年人則好比是整幢房子。當然在一個有缺陷的地基上也完全有可能建成一幢房子,而且事實上它可以看起來沒有問題,跟建在好的地基上的房子看起來一樣,但如果地基是破裂、凹凸不平或虛弱的,它將無法為房屋提供支撐和安全。而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正是在地基上留下缺陷的原因。

以上所述,如果你作為父母你覺得你的教育方式,會有像文中描寫的那樣嗎?如果有發現有不正當的地方就儘快反思、改正。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父母正確的教育的,你為了孩子的前途,為了他更好地生活,應當多關注他的心理健康。而不能只是一味的管教。孩子是需要慢慢引導,慢慢啟發。也不能盲目寵愛,是對他的心裏是不健康的,容易讓他走在不正確的人生道路。

Tags:被忽視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