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戰勝對黑夜的恐懼呢?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85W

大部分的孩子,哪怕是大人,都對夜晚有或多或少的畏懼,這是為什麼呢?

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戰勝對黑夜的恐懼呢?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孩子怕黑源於分離焦慮。他以為自己睡着了,就會掉進沉沉的黑夜裏,會不會就此和媽媽分開呢?

實驗科學的研究發現,孩子想象力豐富,而同時又缺乏區分幻想與現實的能力,所以他們往往會認為,奶奶故事裏的妖怪和今天新聞報道里的壞人都會在黑夜裏露頭。

還有研究者從進化的角度提出,怕黑是我們的祖先在蠻荒時代的生存本能。

盧梭在他的著作《愛彌兒》中,對於“怕黑”也有專門的論述:“人和動物恐懼黑夜是很自然的,再厲害的哲學家和勇敢的軍人在夜裏也和婦人一樣,聽見樹上掉樹葉也會打哆嗦。此外還有一個自然原因:人在黑夜裏對周圍事物和變化的不瞭解。平時我們在白天已習慣遠遠地觀看事物,還會預先考慮它們的影響,因此,當我們什麼也看不見時,怎麼能不擔心周圍是否充滿我們無法防禦的傷害呢?”

是的,在大部分的孩子——尤其是認知能力和想象力瘋狂生長的學齡前孩子看來,當夜幕降臨,窗外就是另一個陌生、未知,讓人畏縮的恐怖世界。

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戰勝或者擺脱對黑夜的恐懼呢?

講道理嗎?世界上根本沒有妖怪和鬼,夜晚也不會有怪物出來遊蕩;

鼓勵打氣嗎?你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寶寶,我們不怕黑;

批評打壓嗎?有什麼可怕的,你怎麼那麼膽小?

你試過這些辦法嗎?管用嗎?

再回頭去看神經和認知學的知識,我們會了解到,在大腦中,情緒和理智由不同的區域管理。負責情緒的區域是生來就有的大腦原始結構,負責理智的部分則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才能逐漸發育成熟。恐懼是人的本能情緒之一。在孩子大腦中負責理智的區域遠未發育成熟的時候,講道理顯然沒什麼用,而無論鼓勵還是批評,恐怕還會產生反作用。

在很多做父母的略感無力的場景中,繪本的智慧就顯得十分重要。

《你好!夜精靈》描繪了小主人公跟隨貓咪薇薇的一次令人屏息的黑夜探險。

“快!他要來了!”薇薇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發出漂亮的綠光。

“什麼要來了?”帶着巨大的好奇心,小男孩走進了黑夜的世界。

我能想象孩子們從一開頭就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的神情。不過,我相信他們不會害怕,因為這裏的黑暗温和寧靜,撥開影子,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可親可喜的朋友。這大概也是很多孩子第一次以這種方式投身於夜色中,這樣的經驗絕對是他們內心恐懼的一次有效安撫,情緒與感受的直接對接,比講一萬遍道理都有用。

更重要的是,夜色中——有光。

先是星光,分隔開夜色,讓黑暗中的萬物有了清晰美麗的輪廓。

然後,在小動物們激動的低聲呢喃中,一縷微光有力地照進來。

最後,一個無比美好的,充滿希望的世界逐漸揚起臉來。

這本關於黑夜的書,用孩子們能懂的“語言”講述了一個迎接光明的故事。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這樣一次黑夜遊歷,當他們終於走入黑夜,看到、觸摸到、感受到那個陌生的世界,黑夜就變得熟悉起來,生機勃勃起來。當他們自己在黑暗中看到光,迎接光,當他們從黑夜走進一個美好明亮的新世界,再回頭望,一定也會從心裏愉快地喊出一聲:你好,夜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