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職場技巧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欄目: 職場技巧 / 發佈於: / 人氣:2.17W

是否值得他人追隨,是否能夠啟動他們自我奮鬥的勇氣和信心。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1

在戰略領導力課堂上,一位董事長向大家訴苦,自己和兒子在經營管理上有很多的矛盾和不愉快,他自己更傾向於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但兒子卻信奉科學管理,想通過制度和機制來管理員工,在這點上總是達不成一致,他本人非常苦惱。

01

作為創一代的企業董事長,一路摸爬滾打,從無到有,創業成功非常不容易,多年的經驗和心得肯定是有道理的。但企業管理方法也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行業和企業的革新不斷調整,才能保持企業發展順暢。

因此,企業董事長也不能固步自封,如果能和新的科學管理融會貫通,企業管理肯定能夠更上一個台階。

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是維持一個組織穩定的基礎。但是如果只靠人來管人,就像《尚書》中説的“人心惟危”,人會有私心、貪慾,一份私心貪慾就是一份危險。對團隊、對企業都會是有風險的。

所以,在企業管理中,既要人性化又要加上先進科學的管理制度。這就涉及了“管理的本質”。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02

什麼是管理的本質呢?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大家可以先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管理是為了管員工,還是為了利益員工?還是讓員工道法自然,讓他成為自己願意成為的人?

其實,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把大家的心氣理順,讓大家願意在企業中做出貢獻,在貢獻中展現自己的價值。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和釋放人本身固有的潛能,創造價值,為他人謀福祉。

事實上,很多企業經營者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因為發展需要,最關注的是員工工作的效率,能為公司帶來多少收益。

但是,員工在工作中也希望獲得價值感,員工除了幹一份工作,掙一份薪水,也有價值需求。

員工的價值需求得不到滿足,就不能激發他們工作的價值感,不能激發出他們的工作潛力。

所以,如果只注重看似科學的管理方法,缺少人性化的實施方式,沒有温情和關懷,企業對員工的管理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

所以,管理的本質,就是激揚每一位員工願意工作的信心,讓每一位員工都成為奮鬥者。

在企業中,不管是二代接班人還是企業經營者、高管,如果大家都能懂得管理的本質,管理者就會達成一致,自然也就沒有意見不一致的'煩惱了。

03

懂得了管理的本質,如何在企業中落地呢?

其實,“管理的本質”背後都是哲學,哲學的背後是管理者的格局與境界。

如果我們的格局和境界不夠,我們就會用一些方法和工具去做硬性地推動,這不是好的管理方式。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第2張
  

在我們國家,員工更看重的是公司的董事長是否仁義,我們的董事長是否值得我們追隨和託付,看這個企業是否長久。員工相信企業能長久發展,他才會心安,才會願意跟隨你。

如果僅僅靠嚴絲合縫的所謂“科學管理”,而看不到公司未來的發展,看不到董事長是一個仁愛之人,誰願意留下來呢?

所以,對於企業經營者、企業管理者來説,誰願意跟隨我們,本質都不在那些管理上。

本質都在於,我們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們是否值得他人追隨,是否能夠啟動他們自我奮鬥的勇氣和信心。這才是靠近人心的答案。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2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學中一個劃時代的日子,彼得·德魯克在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的實踐》一書。該書的出版標誌着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現代管理學的大廈就是建立在這本書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的基礎上的。

《管理的實踐》是有關管理性質、原則和企業管理理論的框架性著作。這本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對管理原則、責任和實踐的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制度。

本書以“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三項管理的任務,貫穿整本書的主軸和精髓,並以八個關鍵成果領域、三個經典的問句以及組織的精神豐富其內涵。

第一部分德魯克先以一個企業的實例點出了:我們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是什麼,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以及企業的目標、成果與生產的原則。

第二部分德魯克以福特汽車的故事,闡述了“目標管理與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時也呈現出組織精神(即企業文化)的完整性。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第3張
  

第三部分則透過活動、決策與關係等三項分析,深入管理的結構、最終的檢驗標準及績效,同時也説明了五種組織結構之優缺點,與適用的大、中、小型企業及其限制條件。

第四部分德魯克以其“績效為核心的整體觀”,主張僱用整個人而不是一雙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創新的實踐價值,使員工有成就感與滿足感,進而創造巔峯績效的組織。

第五部分德魯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決策及未來的管理者是什麼,尤其一再主張“責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管理本質上是一種實踐,而不是一種科學和專業。管理本質上是依據目標、業績和責任進行的管理。

管理者和員工在本質上沒有差別,只有責任上的差別。員工的權利不是來自於管理者授權,而是來自所承擔的責任。

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

在進行正式探討之前,首先讓我們瞭解“管理的本質”,管理層的角色、職責和所面對的挑戰。

管理層的角色

在每個企業中,管理者都是賦予企業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沒有管理者的領導,“生產資源”始終只是資源,永遠不會轉化為產品。

在競爭激烈的經濟體系中,企業能否成功,是否長存,完全要視管理者的素質與績效而定,因為管理者的素質與績效是企業唯一擁有的有效優勢。

在工業社會裏,管理層也是一個獨特的領導羣體。

管理層是專門負責賦予資源以生產力的社會機構,也是負責有組織地發展經濟的機構,體現着現代社會的基本精神,所以它是不可或缺的,這也説明了為何這個機構一旦出現,它就發展得如此之快,遇到的阻力如此之小。

在未來幾十年裏,管理層的能力、操守和績效將對美國和自由世界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時對管理的需求也會持續高漲。

而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管理更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管理的工作也更加艱鉅。歐洲能否恢復經濟繁榮,這首先取決於其管理層的工作績效。

過去遭受殖民統治的原料生產國能否成功地發展經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能否迅速地培養出稱職負責的管理者。管理層的能力、技能和職責的確對整個自由世界利害攸關。

管理層的職責

儘管管理如此重要,如此受矚目,並如此快速地興起,然而企業管理層仍然是我們的基本機構中最鮮為人知、最沒有被人們瞭解的部分。

管理層是企業的一個具體器官,一個企業只有當其管理者在決策、活動和運作時才能決策、活動和運作——就企業本身而言,它不是一個實際的實體。

1、首要職能:經濟績效

在制定任何決策、採取任何行動時,管理層必須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管理層只能以所創造的經濟成果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權威。

企業活動可能會產生大量的非經濟性成果:為員工帶來幸福、對社區的福利和文化有所貢獻等,但是,如果未能創造經濟成果,就是管理的失敗。

管理層的第一個定義是:管理層是經濟器官,是工業社會所獨有的經濟器官。管理層的每一個行動、每一項決策和每一個考慮,都必須以經濟作為首要尺度

2、管理的首要職能是管理企業

這一説法看似明顯,卻並不能推出明顯的或被普遍接受的結論。它既意味着對管理層和管理者活動範圍的嚴格限制,也意味着對創造性活動的重要職責。

首先,它表明企業管理的技巧、能力和經驗是不能被照搬運用到其他機構的。

第二個否定性的結論是,管理絕不能成為一門精確的科學。然而,最終檢驗管理的是企業的績效。唯一能證明這一點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識。

管理層的權責無論在範圍或程度上都受到嚴格的限制。雖然管理層是企業的器官,其活動範圍和發展潛力都因而受限,但同時管理層也擔負了創造性行動的重大責任。

因為管理層必須管理,而管理不只是被動的適應性 行為,而是主動採取行動,促使企業獲得期望的成果。

只有當管理者能以有意識、有方向的行動主宰經濟環境、改變經濟環境時,才能算是真正的管理。因此企業管理也就是目標管理,這將是貫穿本書的基本原則。

3、管理管理者

管理的第二種職能是利用人力和物質資源造就一家能創造經濟價值的'企業。具體地講,這就是管理管理者的職能。根據定義,企業必須能夠生產出比這家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更多更好的物質產品。

它必須是一個真正的整體;大於或者至少不等於它的所有部分的總和,它的產出大於所有投入的總和。

管理“管理者”也就是運用資源來打造企業,使資源能充分發揮生產力。而管理是如此複雜而多面,即使在很小的企業中,如何管理“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而複雜的任務。

4、管理員工和工作

管理的最後一項職能是管理員工與工作。工作必須有效執行,而工作必須由員工來完成——從純粹的非技術性員工到藝術家、從推車的工人到執行副總裁都是企業員工。

這意味着要對工作進行組織,使之成為最適合人類的工作;對員工進行組織,使得員工最有效地進行工作。

管理的三項職能——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員工和工作——都能夠分別加以分析、研究和評估,並且區分目前與未來的狀況;

但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則無法清楚區分三者,也無法把今天的決策和關乎未來的決策完全分開。任何管理決策都會影響到管理的三項職能,而且也必須將三者同時納入考慮。

因此,在回答“什麼是管理層,管理層在做什麼”這些問題時,我們只能説管理層是一種有着多重目的的機構,它既管理企業,又管理管理者,也管理員工和工作。

如果這其中缺掉任何一項,就不再有管理可言——也不會有企業或工業社會了。

管理層面臨的挑戰

在即將來臨、我們稱之為“自動化”的工業革命中,管理層將面臨第一個大考驗,也將面對最艱鉅的任務。

多科幻小説都對自動化有所描繪,在科技專家的樂園中,完全不需要人類來做決定、負責任或管理,“電腦”會自行操控按鈕,創造財富,並分配財富。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第4張
  

然而究竟什麼是自動化?

自動化並不是以“技術”為其特徵。就像其他技術一樣,自動化主要是各種觀念構成的體系,它的技術方面是其結果,而非原因。

新科技強調的是流程,把流程看成整合而協調的整體,目的是產生最佳流程——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穩定地生產出最多樣的產品。的確,流程中的變化和波動越少,則能生產的產品種類可能就越多。

新科技包含了一種控制的觀念,試圖在手段和目的、投入和產出之間保持平衡。自動化要求預先建立起重要機制,因此,對於生產流程能夠有預先設定並自我啟動的控制機制。

在自動化的過程中,技術、工具和原理都由任務決定,也因任務而異。自動化並非由這幾個因素所組成,自動化也不完全繫於技術、工具和原理的應用上。

自動化是把工作組織起來的一種概念,因此既適用於銷售組織和行政作業,也同樣適用於工業生產。

新技術將不會造成管理者過剩,或是被純技術人員取代,相反,未來會需要更多的管理者。管理的領域將會大幅擴大,許多現在被視為基層員工的人未來將必須有能力擔負起管理工作。

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第5張
  

絕大多數的技術人員都必須瞭解管理工作的內容,並且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事情和思考。

新技術不但不會造成壟斷的情況,反而會要求高度的分權、彈性和自主管理。在新科技的時代,任何社會如果試圖排斥自主企業的自由管理作風,這個社會便將痛苦地消亡。

任何一個試圖將責任和決策集中於高層的企業也將同樣如此。

Tag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