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家裏蹲”父母要關心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07W

不挪窩的“網絡少俠”

孩子“家裏蹲”父母要關心

家裏剛買電腦時,兒子纏着要給他玩會兒。怕他上癮,沒敢多教。後來,兒子自己申請了qq,學會了玩泡泡龍,沒事就衝上網廝殺一陣。我想阻止,但又怕把他逼到外面網吧上網。

兒子才10歲,但已經稱得上是一個網絡高手了,不但開了博客,還養了個qq寵物。有時我勸他少上點網,他倒振振有辭地反駁我:“不上網玩什麼?連我們老師也跟我們qq交流呢!”

兒子qq上的好友有好幾十個,忙着打理這些“好友”,哪還有功夫交現實中的朋友?鄰居孩子與兒子在一所學校,可他們從沒在一起玩過。聽兒子説,他的同學都這樣,在學校不説話,説事也非得搬到qq上。

兒子最愛玩《奇蹟世界》,坐在電腦前橫衝直撞的模樣,彷彿就是個魔幻世界的少年俠客。假期想帶他到小姑家玩幾天,誰知“網絡少俠”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去,不去!我以“釣魚”、“捉泥鰍”相誘才勉強同意去。可後來一打聽,得知小姑家沒電腦沒空調,便死活不肯出門,還美其名曰:要在家好好複習功課。

在電腦前不肯挪窩的兒子,有時一坐幾個小時,懶得起身撒尿,經常嚷手痠脖子疼,這可都是典型的電腦病。我們想攆他到外面活動活動,誰知兒子反倒開導我們:“外面多亂呀,不如在家呆着,再説,你們不也老在家蹲着嗎?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麻將。”唉!現在的孩子,真不知要拿他們怎麼辦才好!

不錯眼的“電視寶寶”

我和愛人平時工作忙,沒法照顧孩子,便把兩歲的女兒甜甜託給公公婆婆帶。公婆住在大哥家,同時還要照顧3歲的侄子軒軒。老兩口既要洗衣做飯,又要帶兩個孩子,自然手忙腳亂。甜甜和軒軒年紀相仿,常為爭搶玩具打鬧哭罵,搞得大哥家常常是“雞飛狗跳”。

後來,公婆發現了甜甜和軒軒的共同愛好——看動畫片。只要一放《哆啦a夢》、《奧特曼》等,兩個小傢伙就算正鬧得天翻地覆,也會立即“停戰”,安靜地坐到沙發上,不錯眼地盯着電視屏幕。看到不吵不鬧、乖得像兩隻小兔的孩子,公婆舒了口氣,以為抓住了孩子的“牛鼻子”,便買回大堆動畫影碟,整天開着電視,兩個孩子想看什麼就自己換碟。公婆輕鬆了,但很快,甜甜和軒軒迷上了動畫片,電視機長期被他們佔着,大人想看別的,他們就不依不饒。

我們雖然覺得孩子老看電視不好,但想到能為公婆減負,也就沒太放在心上。直到發現兩個孩子把小塑料凳搬近電視機,湊到屏幕前看動畫片時,我們才意識到孩子的視力可能下降了。到醫院檢查,發現甜甜和軒軒都成了小近視,不得不配了眼鏡。後來,雖然對兩個“小眼鏡”看電視時間進行了限制,但他們對動畫片仍痴情不改。想讓他們出去玩,趕都趕不動。現在,一看到甜甜靠在沙發上,眯着眼盯着電視屏幕我就愁,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讓她遠離電視。

不離手的“漫畫娃娃”

6歲的女兒瑤瑤上一年級,作業不多,放學後有大把時間玩。可瑤瑤對玩不感興趣,只喜歡呆在書房看書。有時,我聽到院子裏有孩子嬉鬧的聲音,就對瑤瑤説:“你下去與小朋友玩會兒吧!”誰知瑤瑤根本不領情,還像小大人一樣説,玩那些多沒意思,不如在家看書。女兒愛看書,我自然高興,還特意給她到讀書社辦了張卡。

瑤瑤看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手舞足蹈。見瑤瑤看得如此認真,我也忍不住湊了過去,發現瑤瑤看的是漫畫書《小鯉魚歷險記》。漫畫書的畫兒很大,字兒卻很小,不湊到鼻子前,根本無法看清。我覺得看漫畫書對視力不好,就對瑤瑤進行了限制,可每次,她都可憐巴巴地求我多讓她看一會兒。

後來,女兒發展到手不離書,就是走路、吃飯、上廁所不是拿着《七龍珠》就是拿着《虹貓藍兔七俠傳》。雙休日我們上街,問她想不想順便去公園玩玩,她竟毫不動心地説:“公園又沒啥好玩的,不如在家看藍兔大戰馬三娘!”女兒更不願出去交朋友,僅有的交往是跟同學們互換動畫書,有時換到一本新的動畫書,連睡覺時也會偷偷躲在被窩裏看一會兒。

瑤瑤看漫畫書看成了“悶葫蘆”,只肯同她的漫畫人物對話,見到生人就怯場,簡直比古代深居閨閣的嬌小姐還靦腆。由於缺乏運動和鍛鍊,瑤瑤臉色蒼白,弱不禁風。更讓人揪心的是,由於老低着頭看書,小小年紀就有點兒駝背。有時我真想把瑤瑤的漫畫書統統沒收,再把她轟到太陽下見見陽光。

“家裏蹲”的孩子不健康

“家裏蹲”的孩子消耗大量時間看電視、動漫畫、打電遊,他們對動漫英雄、網絡遊戲如數家珍,津津樂道,還會不斷尋找新的資料加以豐富並牢記。由於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些虛幻的東西上,他們沒有時間和興趣去接觸其他事物,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

由於很少沐浴陽光,他們皮膚蒼白,弱不禁風。另一方面,他們的眼睛長時間對着電視、電腦和漫畫書,超負荷運轉,小小年紀就成了近視,不得不戴上厚厚的眼鏡。整天賴在沙發或凳子上,缺少運動和鍛鍊,“家裏蹲”孩子往往又是肥胖的代言人。

“家裏蹲”孩子接受的通常是視覺、感官的刺激,缺乏自主思考、鑑賞的機會。久而久之,便可能形成被動接收信息、不善動腦、不愛思考的惡性循環。這讓他們顯得幼稚天真,長大極易發展成胸無大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懶散之人。

足不出户使“家裏蹲”孩子欠缺必要的人際交往,語言表達能力得不到充分鍛鍊,極易形成孤僻、狹隘、內向的性格。他們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學習,久而久之沒有人和他接觸,他們自己內心就有一種自卑感,缺乏責任心,缺少團隊意識。長大後難與人相處,不會與人溝通,不懂得適應社會,成為自私冷漠、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的“另類”。

讓孩子走到陽光下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喜歡“家裏蹲”。大量“家裏蹲”孩子的出現,問題還是出在父母身上。絕大多數父母很少抽時間陪伴孩子。缺少親情關心的孩子,不得不另尋寄託。要想把“家裏蹲”孩子變成陽光寶寶,家長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不少家長下班之後不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連續劇,就是趴在牌桌上。孩子無人管,自然一心一意與電視、網絡交朋友。如果家長能豐富家庭生活,帶孩子一起散散步、跳跳舞,一起交朋友,孩子也會像你們一樣迷上運動而遠離電視和網絡!

孩子個性都很獨特,叛逆心也強。與其對攆不動的“家裏蹲”一味責備,不如有目的地主動為他們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動。比如讓他們去買菜,去超市買東西,或是派他們去同學家串串門。總之別讓他們老閒着。

學校和班級可以多舉辦一些增強團隊精神的集體活動,比如郊遊、野餐。也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當小交通協管、社區環保小衞士等。

另外,應該多培養孩子一些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晨跑、冬泳、定期上圖書館,孩子養成了與外界接觸、互動的好習慣,課餘生活豐富了,自然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再“家裏蹲”。

Tags: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