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綠色生活 > 家居生活

“宅”是生活方式也是病

欄目: 家居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3.98K

網絡時代,“宅”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羣中尤其流行。“我很宅,但我並不孤獨。”這是筆者在採訪一些“資深宅男宅女”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宅”是生活方式也是病

“宅字當道”,固然是一個人的自由選擇。然而,人明明是社會動物,為何發展到現代文明,反而個個更樂於“養在深閨”、離羣索居?

不容忽視的是,在“宅居”生活背後,所凸顯的浮躁的社會生態、不當的教育理念、扭曲的人生價值觀等一系列深層問題。某種程度上,“宅”現象折射的也是一種“時代病”。

社會流行“宅”生活

“幹什麼都聯想到網絡,即使沒事做也經常掛網上”“各大購物網站的忠實客户,快遞對你家地址很熟”“書桌上方貼着這一帶所有餐廳和超市的外賣電話”“不願遵守固定作息時間,體形要麼偏胖要麼偏瘦”……

近年來,“宅”字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異軍突起,有網站於是對“宅男宅女”們的共同特點作此總結。

“宅男”、“宅女”的説法源自日本,原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的人。作為舶來品,“宅”的含義在中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宅”即是“家”,“宅”一族指那些喜歡待在家裏,不願外出社交或工作,依賴電腦和網絡生活的人。

“每天除了上課,其他時間就‘宅’在家裏,上網、看電影、聽音樂,朋友可以通過電話聯絡,吃飯叫外賣,買東西靠快遞。這樣的生活感覺很放鬆。”在中國傳媒大學讀研一的小黃説。

小黃在北京買了房子,每天過着兩點一線的生活,“有時候一連宅好幾天,突然出門後話都不會説了。”

2008年,有媒體調查顯示,在4610名參與者中,56.9%的人認為自己身邊存在宅男、宅女。據瞭解,“宅”一族的年齡跨度在“70後”至“90後”之間,社會職業以白領和大學生居多。

在天涯論壇,有網友不解地問:“為什麼大家都選擇在房間裏宅着?就算孤獨得發了黴長了毛,也還是宅着?”

這個帖子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

以網友“微涼”為代表的“支持派”説:金錢誠可貴,房車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外面的人際關係太複雜,不如一個人在家,安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留下時間多思考,感覺生活更充實。

以網友“reg”為代表的“反對派”則認為:缺乏人際交往腦袋會變得遲鈍,年輕人應該從自己的房子裏面走出來,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只有跟外面世界融合,對身心健康更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