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在人們的心目中,能升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往往品學兼優,而重點中學的優等生更是能上重點大學的“苗子”,因此,很多人就錯誤地認為,他們在身心和人格上都應該比其他學生更加健康和健全,現在分享“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1

在人們的心目中,能升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往往品學兼優,而重點中學的優等生更是能上重點大學的“苗子”。因此,很多人就錯誤地認為,他們在心身和人格上都應該比其他學生更加健康和健全

所以,一旦他們出現“越軌”行為,人們就會驚詫不已。其實,優等生也是人,每個人的內心與外部世界都會發生巨大的衝突和碰撞,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些衝突和碰撞,就極有可能誘發心理疾患。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
  

優等生的心理障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高自大心理重點中學的優等生往往都是“家裏受寵,學校被捧”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大多一馬平川,春風得意,很少遭遇坎坷挫折。

因而,他們大多目空一切。這種自高自大的心理使他們總是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因而往往會為偶爾的幾次考試失敗而沮喪,從而開始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轉化為自我懷疑、自我怨恨。當怨恨在心中結成塊壘,他們就很難悦納自我,往往由極端的自傲心理轉化成極端的自卑心理。

焦慮恐懼心理從表面上看,那些重點中學的優等生們長期處在被褒揚、被欣賞的位置,因而,他們的內心一定充溢着成功的喜悦。但是,只要深究其裏,便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激烈的學業競爭中,優等生們大都有較高的目標定位,但當預期的目標受諸多的因素制約而未能實現時,他們強烈的自尊心便會受到傷害。他們擔心被人瞧不起,害怕考試名次再往下跌,以致造成人際交往障礙和應試能力下降。

嫉妒敵視心理優等生較高的目標定位和角色定位,使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維持其“惟我獨尊”的`局面,很難容忍其他競爭對手“第一”,因而在優等生羣體中,嫉妒心理的表現也較為突出。

他們對競爭對手的長處優勢和榮譽多有不滿情緒。雖然適度的嫉妒可以激發人拼搏進取的內驅力,但是有的人卻會走向極端,因嫉妒而產生厭惡他人、憎恨他人、仇視他人的心理。而敵視心理的產生往往會使他們對競爭對手採取不道德的攻擊報復行為,如無中生有、惡意詆譭,甚至還會傷害他人。

閉鎖排他心理有些優等生為了保住自己的“第一”寶座,很少與其他同學溝通。這種閉鎖心理往往使他們和其他同學產生隔膜,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並且會出現越孤獨越排他的惡性循環,使得行為更加怪癖和偏執,形成嚴重的人格缺陷,影響他們的成長進步。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2

一、高傲心理

優秀學生往往覺得自己優於別人,自己是周圍人的主宰,所以,操縱慾、支配欲極強,喜歡發號施令。別人的行為稍不如意,就要橫加干涉:自己要做什麼,即使錯了,也不聽勸告,繼續做下去。

有的優秀學生持才倨傲,不可一世,不管別人是否感興趣,是否願意聽,自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別人只能是被動的聽眾,容不得別人插嘴和批評,談話的話題總要以自己的為主:在聽取別人的談話時卻毫不專心,喜歡隨意打斷。

造成國小優秀學生產生高傲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優秀學生的確在某些方面超過了別人,而經常受到教師的表揚,再加上他們自已缺乏虛懷若谷的氣度,便產生了唯我獨尊的優越感,傲氣油然而生,處處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姿態和神情。

二、好勝心理

優秀學生往往好勝心極強,聽不得反對意見,容不得別人超越自己。凡事總要比個高低,論個輸贏,從不讓人、容人。

造成國小優秀學生好勝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優秀學生的高傲心理使他們處處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很少考慮別人的需要和尊嚴,不承認別人的需要與價值。

教育者要克服優秀學生高傲、好勝心理,就需要首先使優秀學生有自知之明:其次要教育優秀學生尊重別人,平等待人:其三要引導優秀學生正確評價別人的優缺點;其四要使優秀學生養成謙虛謹慎,不驕不傲的作風。

“優等生”也有心理障礙 第2張
  

三、嫉妒心理

優秀學生往往嫉妒心很強,他們或把抱怨指向別人,或想方設法攻擊對方,或千方百計把跑在前面的人拉下來,以保持與自己“同步”,或甩在自己的後面。過分的嫉妒心常使優秀學生的性格變得古怪起來,如抑鬱多疑、神經過敏、執拗淺薄、自暴自棄、推卸責任等。

造成國小優秀學生嫉妒的主要原因是虛榮心、自私和佔有慾。優秀學生虛榮心很強,喜歡錶現自己,什麼都想比別人搶先一步;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缺少純樸的善意;自私心較重,總考慮自己的榮譽地位;別人擁有的自己也企圖佔有,一旦別人超越自己,便油然產生嫉妒。

教育者要克服優秀學生的嫉妒心理,首先要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其次要引導他們正確對待他人的成績與榮譽;其三要鼓勵他們合理競爭,化嫉妒為勤奮;其四要教育優秀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發揮自身優勢;其五可進行角色交換。

四、脆弱心理

優秀學生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往往表現出意志薄弱、不知如何迎接困難和挫折的`挑戰的狀態,因而變得萎靡不振。

造成國小優秀學生脆弱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父母和教師的過分保護,優秀學生很少遇到困難,更不知受挫折的滋味,因而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者要使優秀學生克服脆弱心理,就要首先使他們學會改變思維方式,調整情緒;其次要有意設置困難和挫折,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五、失落心理

優秀學生一旦喪失優越地位,便會懷疑自己是否“優秀”,而變得苦惱、自卑、頹喪、消沉,或自暴自棄、得過且過;或不滿、抗爭,甚至以違反校規或惡作劇行為來引人注目,以實現自我存在的願望。造成國小優秀學生失落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優秀學生正在迅速發展的自我意識不能適應發展變化的外在環境。

兒童從幼兒階段開始就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存在,並萌發需要別人承認自己的願望,這種願望大都是從父母或他人對個體的行為表揚、讚許中獲得滿足的。上國小後,兒童自我存在意識進一步發展,獨立性、自立性顯著增強。

老師的讚許、重視,同學的美慕,在羣體中發揮作用,都是他們嚮往的,並據此作出積極的自我價值判斷。這種心理反射使優秀學生獲得滿足、愉悦、自豪的體驗,逐步形成了優秀生角色的優越感。

一般説來,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驅動個體奮發向上的內部機制。然而,一個班級的優秀學生畢竟只是少數人,在不甘居人下的兒童中,有的積極奮發,踴躍參與競爭,但受數量限制無論如何不能全部遂願。

於是,些優秀學生隨着原有的地位的喪失,自我失落感便油然而生,出現心理不平衡。他們以自我評價過高轉向自我評價過低,失去奮進的內驅力。

教育者要克服優秀學生的失落心理,就要首先淡化角逐優秀生的價值觀念;其次要引導優秀學生在努力學習、奮發進取中完善自我,實現自我價值;其三要鼓勵優秀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文藝、體育、製作等興趣小組和校園文化活動,使優秀學生在這些羣體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