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82W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分離焦慮是一種心理障礙,通常表現為對離開親密人物或離開安全地點的恐懼和焦慮。分離焦慮通常在兒童時期開始發作,通常在6歲至7歲左右出現,以下分享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1

嬰兒一般到7~9個月的時候,如果將其與爸爸媽媽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分開一段時間,嬰兒就會哭鬧不安。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因為嬰兒正在處於形成特殊的情感聯接階段。然後在1歲以後其分離焦慮的強度會慢慢減弱。

臨牀表現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爾比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脱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如何應對

1.培養自理、適應能力

在培養孩子自理、適應能力的關鍵期應注意自理訓練,比如1歲左右練習用勺吃飯;2歲左右獨立吃飯(用勺或筷子);2歲左右排尿、便時自己找便盆,並開始脱、穿褲子的訓練和指導;2.5~3歲儘量自己完成排尿便,如脱褲子並用手紙擦屁股、提褲子。學會以上各項的孩子能較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多與同齡小夥伴接觸

從1歲起就經常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耍,多與同齡孩子接觸;到2歲左右鼓勵他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在孩子非常熟悉和安全的地方可讓他嘗試與親人短暫分離。

3.和孩子分享育兒園的一切

讓孩子愉快度過在幼兒園的第一天,並在最七年級個月,不斷強調幼兒園的`好處,與孩子一起討論去幼兒園的收穫,瞭解孩子的想法,對不滿意的地方要有合理的解釋。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2

什麼是分離焦慮

當孩子長到6-7個月以後,我們可以看到,孩子開始害怕陌生人,而且當他們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開時,還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例如,正抓住小牀圍欄站着的10個月的培培看見媽媽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買東西時,就會哭起來。在同樣場景下,用不着圍欄的15個月的娜娜就會跑過去摟住媽媽,或者起碼也要跟她到門口。如果媽媽關上門走出去,她就會放聲大哭。這種反應就是嬰兒的分離焦慮。

心理學研究證明,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此時嬰兒正在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在14-20周時達到頂峯,然後在整個嬰兒期和學前期,其強度逐漸減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養育的兒童,最早出現分離焦慮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北美和歐洲嬰兒一般在6-7個月出現這種行為, 而有些國家的兒童,如非洲烏干達和一些亞洲國家的嬰兒在5-6個月時就出現與母親分離時的焦慮。

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這些國家的嬰兒與他們的母親有更多的親密接觸。他們跟媽媽一起睡覺,母乳餵養的時間比西方兒童長,和母親形影不離,他們常常騎在媽媽身上或被棉繩綁在媽媽身後。和媽媽分離對他們來説是一件大事,所以他們才很早地表現出這種分離焦慮。

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產生在同一時間,也就是嬰兒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之時,它是嬰兒的認知能力和情緒發展的必然產物。為什麼剛剛開始體驗到愛的歡樂的嬰兒,現在突然又被恐懼的痛苦所侵擾呢?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嬰兒可能是從他們的親人那裏學會害怕分離的,因為當親人離開時,他們的一些不舒適感(如飢餓、濕尿布和疼痛)就會增多或加劇。換言之,嬰兒會把痛苦的延長或加劇同親人的不在場聯繫起來,因此當親人要離開時,就表現出他們的'條件性'焦慮。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第2張
  

另一些心理學家從行為學角度解釋這種現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預告着即將發生的危險跡象。當一些情境經常地與危險相聯結時,通過物種的長期演化,對這些情境的恐懼與迴避就成為與生俱來的本能,這種本能可以作為一種'生物學的程序',通過遺傳傳給下一代。

處在這些事件中的嬰兒就會按照事先編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環境,以及和熟人分離後的'陌生場面'。但這種程序性的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在出生時還沒表現出來,因為新生兒的認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們需要時間去辨認什麼是'熟悉的',並且把這些人、物體和事件與不熟悉的事物區分開來。

然而一旦這種辨別成為可能,嬰兒身上那種由遺傳獲得的'對不熟悉事物的恐懼'就會迅速表現出來。嬰兒滿一歲以後,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就變得不那麼強烈,以致於他們會主動與親人分離,並且在媽媽離開房間後能夠容忍陌生人的存在,這是因為,嬰兒開始把依戀對象作為一個安全基地,這一基地激發了他們的第二種預先編好程序的行為──探究環境。當嬰兒冒險離開安全基地進行探究時,他們發現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一組10個月的嬰兒願意離開他們的媽媽,冒險進入一個陌生房間,為了在那兒玩。而同樣是10個月齡的第二組嬰兒,當他們被放在這個同樣的陌生房間、並看到他們的媽媽離去時,多數都哭起來。這説明,第一組嬰兒在陌生環境裏並沒有感到不舒適,因為他們知道媽媽在哪裏並把她作為一個安全基地去探究別的新環境。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從認知發展的角度解釋這種現象。他們認為,陌生人焦慮是嬰兒知覺發展和認知發展的自然結果。6-8個月的嬰兒頭腦中已形成了關於熟人面孔的穩定'圖式'(即對親人面孔的穩定、準確的記憶),而生人面孔這時成了與熟人面孔不同的導致恐懼的潛在刺激物。這一年齡的嬰兒在產生陌生人恐懼之前,常常凝視着陌生人。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第3張
  

這種短暫的`凝視不是恐懼引起的'驚呆',而是一個認識過程:他(她)是誰?這個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樣?原來熟悉的親人的面孔到哪兒去了?當他們不能回答這些問題時,就會對陌生人產生警覺,同時用哭聲來召喚熟人。隨着嬰兒的成熟,他們見到的陌生人越來越多,他們關於人的面孔的圖式也越來越泛化。因此,兩歲的嬰兒見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煩惱,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無非是一些所謂'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之類,他們都很友好,並沒有什麼危險。

在能夠認識熟人面孔的同時,嬰兒還形成了關於熟人可能在哪裏的圖式。嬰兒可能形成了關於'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圖式。嬰兒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地與他們的媽媽分離,並且一般地並不抗議這種短暫的分離。例如,媽媽把十個月的兒子放在客廳的地板上,自己進了廚房,孩子可能會停止遊戲,看着她往哪兒走,然後又繼續玩他的遊戲,並不因媽媽離開而提出抗議。

這是因為孩子知道他媽媽去了哪兒;就是説,他在此之前已經形成了'媽媽進廚房'的圖式。但是假如媽媽穿上衣服,裝起錢包,走向大門口,孩子就不知道媽媽要到什麼地方去,因此哭起來。就是説,如果嬰兒理解不了不在場的親人去了什麼地方或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他們就會產生分離焦慮。

不管對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怎樣解釋,大多數心理學都認為,嬰兒身上出現的這種情緒體驗對兒童將來的心理髮展有長期影響。早在本世紀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嬰之間穩定的情緒聯繫的建立,對於社會性與個性的正常發展來説,是絕對必要的,這一觀點後來獲得了行為學家約翰.鮑爾貝和當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埃裏克森的贊同。

埃裏克森認為,早期情緒依戀向嬰兒提供了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兒童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與別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聯繫。以研究黑猩猩著稱的學習理論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類學習著稱的羅伯特.西爾斯則認為,與母親的密切聯繫使嬰兒習得了全套的社會技能,使他們能夠卓有成效地、恰當地同其他社會成員交往。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第4張
  

安全依戀與不安全依戀

70年代末,美國有一位女心理學家瑪麗.艾因斯沃絲設計了一種專門研究嬰兒依戀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測驗。在這種測驗中,她先讓媽媽抱着孩子進入一間實驗室,玩幾分鐘玩具後,一個陌生人進入實驗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媽媽交談,之後讓媽媽離開房間,看孩子的表現。過一會兒,媽媽回來,再看孩子的表現。實驗者可以控制媽媽離開的時間長短、媽媽與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媽媽離開孩子的次數等因素。

艾因斯沃斯發現,嬰兒對母親的依戀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叫做安全依戀,屬於這種依戀的一歲孩子大約佔70%。進入實驗室以後,他們積極地獨自或與媽媽一起進行探究(玩房間裏那些沒見過的玩具)。與媽媽分離時明顯地焦慮。見到媽媽回來非常高興,與媽媽進行熱烈的身體接觸。媽媽在場時與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種叫做憂慮-反抗型不安全依戀,大約10%的1歲嬰兒屬於這種依戀。進入陌生的實驗室以後,雖然媽媽在身邊,他們已經感到憂慮,不喜歡探究玩具;媽媽走後表現極為痛苦。媽媽回來時表現出雙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離開,並反抗媽媽主動與他們親近。即使媽媽在場,也對陌生人非常警覺。

第三種叫做憂慮-迴避型不安全依戀,大約20%的一歲嬰兒屬於這種依戀。這些孩子單獨和媽媽在一起時對探究玩具不感興趣。與媽媽分離時表現出較弱的痛苦,媽媽回來時迴避與她接觸。對陌生人不十分警覺,有時他們象迴避媽媽一樣迴避與忽視陌生人。

嬰兒為什麼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戀呢?瑪麗.艾因斯沃絲認為,嬰兒對親人的依戀方式,取決於父母對他們的養育方式。

安全型依戀的嬰兒的母親認為,從孩子一出生,自己就應該做一個負責任的養育者。平時,她們對孩子的表情和發出的各種信號極為敏感,鼓勵孩子進行探究,樂意跟孩子進行親密接觸。

分離焦慮大約出現在幾歲 第5張
  

反抗型不安全依戀的嬰兒的母親看上去願意與孩子進行親密的身體接觸,但她們常常錯誤地理解孩子發出的信號,不能與孩子形成同步習慣。這些孩子當中有些屬於難養育型兒童,在新生兒期易激惹或反應遲鈍。他們的母親在養育過程中無一定主見,養育方式自相矛盾。對孩子的態度取決於自己的心境,有時熱情,有時冷漠,使孩子產生悲傷和怨恨,不能從媽媽那裏獲得必要的情緒支持和舒適感。

迴避型不安全依戀嬰兒的母親有多種類型。有的對孩子缺乏耐心,當孩子干擾自己的計劃和活動時生孩子氣或怨恨孩子,對孩子的信號反應遲鈍。有的對孩子經常表現出消極情感,即使對孩子表達積極情感,程度也很微弱,而不是緊緊抱住孩子,熱情地親吻。她們往往屬於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絕孩子的人。

近期在心理學界名氣越來越大的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認為,陌生情境測驗所測出的嬰兒差異主要是由兒童氣質上的差異、而不是由家庭教養方式的差異所導致。那些難養育型氣質的嬰兒拒絕任何行為習慣的變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擾,所以,他們在陌生情境中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對母親的關心作出積極的建設性的反應,因此被歸於'反抗型不安全依戀'之類。相形之下,那些表現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則被歸於'安全型依戀'類型。那些發動緩慢型氣質的兒童,在陌生情境測驗中則容易被歸於'迴避型不安全依戀'兒童。

瑪麗.艾因斯沃絲和傑羅姆.凱根所代表的兩派意見各有道理,也許互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解釋兒童對親人的依戀現象。最近,包括筆者在內的一個由美國、加拿大、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家心理學者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正在進行一項長達7年的追蹤研究,試圖回答這個已經爭論了上百年的老問題:究竟是遺傳,還是環境(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等),決定着兒童的心理髮展。

Tags: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