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綠色生活 > 家居生活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

欄目: 家居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餓其體膚,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一個能成就大事業的人,必定意志堅強,不畏艱險,那麼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1

1、目標導向法 家長應該指導和幫助孩子制定短暫和長遠的目標,使孩子有努力方向。

幼兒心中有了目標,有了“盼頭”,他就會為實現目標而去努力,表現出堅毅、頑強和勇氣。但目標一定要恰當,應該使孩子明白這目標不經過努力是達不到的,但稍經努力便能達到。太難或太易達到的目標都不能使孩子的意志得到鍛鍊。另外,目標如果是合理的,那就應當要求孩子堅決執行,直到實現為止,不可遷就,更不能半途而廢。

2、獨立活動法 應儘可能讓幼兒獨立活動。

如讓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業,等等。幼兒在進行這些活動時,要克服外部困難和內部障礙,他正是在克服這些困難過程中,使意志得到鍛鍊。倘若孩子不能完成這些活動,也不必急忙去幫助,而就該“先等一會兒”,讓他自己克服困難去解決。

當他戰勝了困難,達到了目的,會顯示出一種經過努力終於勝利的滿足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也就隨之增強。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
  

3、克服障礙法 堅強的意志是磨練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鍊人的意志力。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他們提供克服困難的機會,使他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有點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全部清掃乾淨,他現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後他就會逐步失去走坎坷道路的能力。

4、自我控制法 幼兒的意志品質是在成人嚴格要求下養成的,也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自我控制的結果。

家長應經常啟發孩子加強自我控制。自我鼓勵,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有是意志鍛鍊的好形式。比如,當孩子感到很難開始行動時,可讓他自己數“三”,或自己給自己下命令:“大膽些!”“不要怕!”“再堅持一下!”等。

5、表揚法 讚揚、鼓勵可以鼓舞勇氣,提高信心,有利於意志的鍛鍊。

對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意志努力 和取得的點滴進步,家長要適時、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讚許。在讓孩子完不成計劃時,家長要進行具體分析,切不可説:“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務”,“我早就説你沒長性”等喪氣話。否則,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終失去自信心。

最後,要提請父母注意的是,人的.意志品質與性格特徵有着一定的關係。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意志力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性格內向的幼兒應加強果斷性和靈活性的鍛鍊,培養他大膽、勇敢、堅毅的意志的品質。對外向型的幼兒則應加強培養他們的自制力,同時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忍耐、沉着、剋制的品質。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2

(1)讓孩子吃點苦

孩子將來面對的是充滿競爭的社會。“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是毫不留情的,家長再寬大的翅膀也無法護送孩子抵達理想的彼岸。如果今天孩子沒有吃苦的精神準備,缺乏吃苦的能力,將來會真正體會到“苦”的滋味。家長對孩子過多的呵護,實際上就好比在無意中製造陷阱,最終會讓孩子跌進去。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是位堅強而獨立的女性,她的兒子約翰自幼羞怯、自卑、優柔寡斷,依賴性很強。傑奎琳認為兒子之所以有這樣性格上的弱點,跟缺少鍛鍊有直接關係。於是她在約翰11歲的時候,把他送到英國的德雷克島“勇敢者營地”去受訓,學習駕駛帆船、獨木舟、爬山。

13歲時,她又送兒子到緬因州的一個孤島上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在20天的訓練中,不給食物,只給一加侖水、兩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謀生的書。

當約翰15歲時,母親又送他去肯尼亞的荒野裏自求生存。在約翰讀中學放暑假時,她還把兒子送到“國家户外”學校,接受為期70天的訓練。為了進一步強化約翰獨當一面的能力,她讓兒子參加和平隊赴危地馬拉從事地震救災工作。

在一次次異乎尋常的訓練中,約翰的表現越來越出色,終於錘鍊出了剛毅果斷的獨立人格,成為一個自信瀟灑、求實向上、理性節制、圓通練達的青年。

對普通家庭來説,讓孩子吃苦,並不需要家長刻意製造“苦頭”給孩子吃,只要讓孩子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就能達到鍛鍊意志、增強毅力的目的。日常生活起居、家務勞動、學校的各種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孩子能夠參與的就讓他們參與,只有流過汗、磕破皮、出點血,孩子的意志才能堅韌起來。家長需要做的是:

a、別把孩子當嬰兒。

只有初生的嬰兒才需要全方位、一條龍的細緻關照。即便七八個月的嬰兒也可以學着自己抱奶瓶喝牛奶了。許多家長可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一點,充分了解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確定對孩子的恰當期望。

有些家長留戀嬰幼兒對自己的依賴,孩子長大越來越獨立使他們感到失落,不知不覺中就希望孩子永遠長不大,並一直把孩子當嬰兒看待。這種家長對孩子的'依賴性,會阻礙孩子心理上的“斷乳”,妨礙孩子發展獨立性。

如何對幼兒進行意志的訓練 第2張
  

b、從吃穿開始,讓孩子自理。

一歲半孩子就可以自己用手抓食物喂自己,2歲學用勺。哪怕孩子吃得滿地狼藉;讓孩子自己削水果皮,哪怕他削出來的'蘋果只剩下了一半;讓孩子自己洗碗刷飯盒,哪怕他弄得廚房水滿金山;讓孩子自己鋪牀疊被,哪怕他動作緩慢像蝸牛。別怕孩子沒吃飽,別嫌麻煩,別嫌孩子慢,鼓勵他,教他正確的方法,孩子的進步會讓你吃驚的。

C、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習慣。

不會做可以學,不肯做就可怕了。如果孩子養成了懶惰、好逸惡勞的心理,就很難擺脱對家長的依賴,獲得獨立的能力。其實,大多數三四歲的孩子對勞動是充滿興趣的,他們會爭着去倒垃圾、幫忙揀菜、掃地抹桌,但家長或怕累着他們,或嫌他們越幫越忙,總把他們打發到一邊。

殊不知,這樣不僅剝奪了孩子能力的鍛鍊和在勞動過程中學習的機會,剝奪了孩子享受勞動樂趣的機會,還給孩子傳達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勞動是一種負擔。有的家長把勞動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你不聽話,罰你洗碗。”這樣更讓孩子覺得勞動是一種痛苦。所以家長自己得從根本上審視自己對勞動的看法,提醒自己勞動的價值。

實際上許多家長自己是很吃苦耐勞的。為父母的總是希望把最好的東西傳給孩子,為什麼不把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傳給孩子呢?

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兒幹活,把勞動的過程變成加深親子關係的最好途徑。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成就感,讚揚孩子的幹活勁頭,讓孩子明白愛勞動是一種美德。

d、給孩子受點“磨難”。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都是家長精挑細選出來的乾淨、簡單、容易的活兒,孩子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難時,就會備受打擊,束手無策。教訓和經驗一樣重要,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不遭遇失敗,就難以深刻體會成功的喜悦。不時遭受小挫折的孩子,才可能不被大的打擊所嚇倒;

在過去的挫折中學到克服困難的方法的孩子,才能同樣有能力擺脱困境;有過戰勝困難的經歷,孩子才能對自己更有信心。讓孩子吃苦受難不是故意找茬懲罰他們,而是希望孩子能從中獲益,使其身體、智力、意志品質都得到鍛鍊。

所以,讓孩子多走點兒路,使他在體力上更強壯;讓孩子搬點兒重的東西,他可以動腦筋想出最省勁的方法;讓孩子參加夏令營,他能學會適應與平時完全不同的環境,應對從未遇到的問題。

(2)鍛鍊心理承受力

堅強意志的培養除了需要經歷磨難的機會,還需要有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的良好心態。幫助孩子學會客觀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才能使他們成功時自豪但不驕傲,不斷再接再厲;失敗時失望但不氣餒,依舊勇往直前。

孩子因思維能力的限制常常不能全面地分析問題,當自己做成了一件事,或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容易把功勞歸因於一個方面。自信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強、聰明所致;不自信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僥倖,或認為都是別人幫忙的緣故。家長在肯定和表揚孩子成績的同時,可以問問孩子自己認為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針對孩子的分析,提醒孩子考慮他們沒有想到的因素。

這樣既有利於孩子總結經驗,培養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孩子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樹立合理的自信。

當孩子犯錯或是沒有達成目標時,家長更要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原因。錯誤和失敗不僅令孩子沮喪,也會讓家長急躁氣惱,但家長需要弄清楚,孩子一時犯錯或失敗並不説明孩子就是失敗者,而是反映出孩子缺乏技巧,需要學習和繼續。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錯誤和失敗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是一個人努力成就一件事的證明。

它只表示努力的過程尚未完成,但決不是真正的失敗。當孩子犯了錯誤或暫時失敗,家長應該從問題本身着眼來處理問題,也就是就事論事,專注於問題的現狀,看看目前可以做些什麼,給孩子引導和鼓勵。千萬不要對孩子做出“無能”的評價。形成了對錯誤和失敗的正確認識和態度,孩子才能夠獲得勇於進取、百折不撓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