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職場技巧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

欄目: 職場技巧 / 發佈於: / 人氣:6.76K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看似平淡無常的辦公室生活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和同事相處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所以適當瞭解一些基本的職場忌諱有利於在職場生存,下面分享的是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1

在我們身邊,不乏一些或多或少持有悲觀心態的人士。小尹就是這樣的人,他最看不慣危機四伏時,上司擺出一副“我自巋然不動”的架勢。“無論什麼情況下,我都不會將形勢看得那麼樂觀,總會預想事情進展到某種程度就可能出現某些問題,或者我們可能完不成業績。”小尹説,同事私下叫他“悲觀主義者”。

事實上,所謂的悲觀主義者並非人們想像中那樣消極。悲觀的心情很可能比樂觀主義更具適應性。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對類似賭博實驗的成功概率進行預測時,悲觀者預測的數據較之樂觀者要準確得多。因此,悲觀者更有可能做出正確決策。

同時,悲觀者對挫折有所預期,更易於積極應對。相對而言,盲目樂觀者很容易在危機來臨之前高枕無憂;當危機到來時,他們就只好如寒號鳥一般,只剩下唸叨“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而等到危機過後,盲目樂觀者就難以從中吸取教訓。與此相反,悲觀者對過去的痛苦往往有着更深刻的記憶,也因此反易於從挫折中獲得成長。

悲觀心情之所以具有適應性,是因為他們對壓力和危機更敏感,因而常常會未雨綢繆。在優勝劣汰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危機感是人類以及其他動物賴以生存的心理基礎。它能幫助人們調動身體和心理的能量,贏得較高的'績效。

不過,悲觀必須要適度。過度悲觀者將未來視為危機四伏的不歸路,判斷力又走向了盲目的另一端,他們覺得一切行動都於事無補,因而可能消極應付。而且持續的悲觀,也會使得能量大量消耗。在職場上把弦繃得很緊的人,最好能夠在工作以外,找到自己完全放鬆的港灣。

1、不要説“但是”,而要説“而且”

你很贊成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會説:“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須……”

本來説話字字千金 伶牙俐齒的你,這樣子一説,這種認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説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希望來表達你的讚賞和建議

比如説:“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而且,如果在這裏再稍微改動一下的話,也許會更好……”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
  

2、不要説“首先”,而要説“已經”

你要向老闆彙報一項工程的進展情況。你跟老闆講道:“我必須得先熟悉一下這項工作。”

這樣的話可能會使老闆(包括你自己)覺得,你還有很多事需要做,卻絕不會覺得你已經做完了一些事情。這樣的講話態度會給人一種很悲觀的感覺,而絕不是樂觀。

不妨可以這樣説:“是的,我已經相當熟悉這項工作了。”

3、不要説“錯”,而要説“不對”

一位同事不小心把一項工作計劃浸上了水,正在向客户道歉。你當然知道,他犯了錯誤,惹惱了客户,於是你對他説:“這件事情是你的錯,你必須承擔責任。”

這樣一來,只會引起對方的厭煩心理。你的目的是調和雙方的矛盾,避免發生爭端。把你的否定態度表達得委婉一些,實事求是地説明你的理由。

不妨可以這樣説:“你這樣做的確是有不對的地方,你最好能夠為此承擔責任。”

4、不要説“幾點左右”,而要説“幾點整”

在和一個重要的生意上的夥伴通電話時,你對他説:“我在這週末左右再給您打一次電話。”

這就給人一種印象,覺得你並不想立刻拍板,甚至是更糟糕的印象——別人會覺得你的工作態度並不可靠。不妨可以這樣説:“明天11點整我再打電話給您。”

5、不要説“務必……”,而要説“請您……”

你不久就要把自己所負責的一份企劃交上去。大家壓力已經很大了,而你又對大家説:“你們務必再考慮一下……”

這樣的口氣恐怕很難帶來高效率,反而會給別人壓力,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反過來,誰會去拒絕一個友好而禮貌的請求呢?

這樣説效果會更好一點:“請您考慮一下……”

6、不要再説“老實説”

公司開會的時候會對各種建議進行討論。於是你對一名同事説:“老實説,我覺得……”

在別人看來,你好像在特別強調你的誠意。你當然是非常有誠意的,可是幹嘛還要特別強調一下呢?

不妨可以這樣説:“我覺得,我們應該……”

7、不要説“本來……”

你和你的談話對象對某件事情各自持不同看法。你輕描淡寫地説道:“我本來是持不同看法的。”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詞,卻不但沒有突出你的立場,反而讓你沒有了立場。類似的表達方式如“的確”和“嚴格來講”等等,乾脆直截了當地説:“對此我有不同看法。”

8、不要説“僅僅”

在一次通力攻關會上你提出了一條建議,你是這樣説的:“這僅僅是我的一個建議。”

這樣説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樣一來,你的想法、功勞包括你自己的價值都會大大貶值。本來是很利於合作和團體意識的一個主意,反而讓同事們只感覺到你的自信心不夠。

不妨可以這樣説:“這就是我的建議。”

職場江湖千變萬化,掌握説話等於掌握一門生存武器。有了武器,別人打不了的怪你能打,別人攻不下的高地你能攻下。把説話轉換成生產力,想用説話實現自己的目的。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2

職場友誼是種心理補償,適可而止最明智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們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朋友的幫助?同事的配合?怎樣贏得同事的友誼?專家指出,不要輕看一位知心同事對你的重要性,你能否肩負重任,在機關重重的環境裏獲至最後的勝利,知心同事實在不能缺少。

工作中的夥伴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有家知名網站曾做過一頂調查,對“您會和職場朋友談論對老闆或工作或同事的抱怨嗎?”,回答“會”的30.98%,“偶爾會”的52.77%,“不會”的14.44%。對“您會和職場朋友談論個人隱私嗎?”,回答“會”的21.62%;“偶爾會”42.23%;“不會”34.61%……這説明,對於工作中的友誼,人們還是有所顧忌的。那麼限度在哪裏?就是不能過多地涉及私人生活領域。

我們一天有1/3的時間都在工作,我們必然要跟同事發展出各種關係。在某外企工作的張女士説:“我需要和同事們保持親近的感覺,我不能在冷漠和敵意的環境裏工作。但這種關係並不是真正的朋友關係,因為有些話題我們之間不能談!”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聲音:工作中不應發展友誼。法國心理諮詢師艾萊娜·維切阿里説:“我們大家的潛意識中有一種不好的認識,就是認為不應該把個人感情和工作混為一談。但感情不是包裹,我們無法在開始工作的時候把它寄存起來,然後在離開公司的時候再取回來。其實,我們的潛意識仍在不知不覺中發展着各種關係。”

職場中悲觀一點好處多多 第2張
  

工作中的友誼是一種心理補償

職場中的友誼可以信任嗎?上述調查顯示,人們在工作中的朋友絕大多數是同層級的同事,這一比例高達73.59%,與上司是朋友的僅佔8.19%!這很符合組織學的原理:在組織中,橫向(同事-同事)交流多,充分而真實;縱向(上司-下屬)交流少,而且真實性差。而工作中人們建立友誼是不想有壓力的。

香港華潤集團資深培訓師劉立棟説:“人們在工作中建立友誼,不排除其中有實際利益關係。但更多的是彼此之間的價值觀認同。我們在工作中很難完全表達自我,工作中的友誼是一種心理補償。”

任何社會關係以及朋友關係,都是由“人和環境”共同決定的。大多數人在一個企業工作的重要動力並不完全是掙錢,而是那裏的環境氛圍。張女士説,工作範圍之外的人不能理解他們的`壓力,同事之間卻是感同身受。35歲的管理顧問傅雪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已工作了6年。

傅雪認為,她現在圖的就是這裏的工作氛圍:她可以把孩子帶到辦公室來,而同事們會幫她照看孩子,公司小,大家就像家人一樣相處舒適,也沒有什麼好爭的。在這裏,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超過了物質所得。

職場建立私交好處多多

有些深諳交友之道的人認為,在辦公室裏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朋友——助你踏上青雲路的朋友,只要你放開懷抱接受他們,也讓你成為對方認為值得交往的夥伴,那麼無論在哪裏工作,都會有朋友遍天下的快活感。

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不管我們擁有什麼頭銜或者掙多少錢,從個人角度來説,大家相似之處實在多於相異之處。如果你能記住這點並從這個角度與人們建立關係,那麼你會發現:

首先,人們對你的感情會更有利於你。不要輕看一位知心同事對你的.重要性,你能否肩負重任,在機關重重的環境裏獲至最後的勝利,知心同事實在不能缺少,起碼你的身旁要有一位支持者,否則孤軍作戰的滋味,將會令你變得意志消沉,最後獨立難支。

其次,人們對你會更開誠佈公。當你繼續做這樣的人際關係溝通時,你肯定會發現大家有更多的共同基礎去建立一種積極的工作關係。

第三,你不僅瞭解他人也更瞭解自己。當你從他人口中聽到與自己一樣的想法時,你馬上就會與他有親近感,這會幫助你在個人和事業上更好地成長和改進。

第四,建立信任。人們跟隨和支持他們所信任的人,而一個表現出有人性的、可親近的、不在意人家知道自己短處的人,會為大家更信賴。你的下屬、同事和上司不會因為你的角色、地位和頭銜而信任你,但卻會因你讓他們看到真實的你和你對他們的興趣而逐步信任你。

第五,你的夥伴會更積極熱情和奮發有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激發人們的進取心,使他們更感到其他人的關心和傾聽他們的疾苦。

適可而止的職場私交最明智

從心理學角度看,既是同事又是朋友,這種關係屬於較難處理的那一種。認清這種友誼的侷限,可以讓我們在友誼尚存時享受它,在友誼走偏時免受連累。

上述調查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什麼會讓您和職場朋友的關係發生變化?”結果如下:出賣您的隱私25.81%;應該維護您的利益卻保持沉默17.55%;職位升得比您快4.21%;個人品德出了問題33.55%;工作變動不在一起了12.96%;其他5.92%。除此之外,對“您曾遭遇職場‘無間道’——被自己的好朋友傷害嗎?”,42.43%的網民的答案是“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