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孩子嘔吐是否要去醫院?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6.1K

小兒嘔吐的情況多樣,有的是突然發作,有的是間斷髮作,也有的是持續發生逐漸加重,直至滴水難進;年齡不同,症狀輕重各異。那麼,什麼情況下的嘔吐是屬於病態呢?下面分三種情況介紹。

孩子嘔吐是否要去醫院?

外因引起的嘔吐。

基本可以避免發生。

以外因為主所致的嘔吐,常見於餵養不當,如餵養的食物不當,過多、過熱或過涼,食物變質產生不好的氣味等。其次是餵養的方式方法不當,如喂得過急,狼吞虎嚥,或填鴨式,或喂時體位不合適(頭位過低)。小嬰兒胃是水平位,故喂的過急、過量很易溢乳和嘔吐。另外,食物和藥物一併吞下也易招致嘔吐。

還有的小嬰兒(為早產兒)體弱,先天發育不足,本身吞嚥功能較差,平素也常有溢乳和嘔吐的現象,但這並非有其他疾病。總之,外因所致的嘔吐情況多樣,應據情判斷,如做到細心餵養,基本上可以避免嘔吐的發生。

內科病引起的嘔吐。

要及時就診治療。

內科疾病所致的小兒嘔吐,涉及範圍最廣,包括呼吸、消化、泌尿、心臟、神經、傳染等科,多見於上感、肺炎、胃腸炎、腦膜炎、水電解質紊亂、藥物反應及各類中毒等。儘管內科病所致的嘔吐臨牀症狀多樣,但卻有共同特點:發病較慢,病史較清楚,而且多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傳染病接觸史;常以發燒在先,並伴隨其他不同症狀,如頭痛、咳嗽、腹瀉、膿血便、過敏、皮疹等。內科病引起的小兒嘔吐,應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疾病的診治。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內科疾病引起的小兒嘔吐是伴隨發燒、腹痛同時出現的。小兒腹痛多是一時性的,且沒有規律,疼痛部位往往不固定,腹部大多平軟,腹部肌肉不緊張,嘔吐的同時往往還有腹瀉。

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等常見的內科腸道疾病,是最容易引起腹痛、嘔吐的疾病。小兒腸痙攣也常發生腹痛、嘔吐,表現為突然發生的陣發性腹痛,每次發作時間不長,時痛時止,經過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後可自愈,個別小兒可延長到數日;腹痛可輕可重,重者哭鬧、出汗、面色蒼白,同時伴有嘔吐。嬰兒易在夜間發病,突然哭鬧,有時排出大量糞便及氣體後,症狀即緩解消失。發作時,腹部、腹肌緊張,但發作間歇時,則全腹柔軟無腹肌緊張症狀,也沒有固定的壓痛點。發作停止後,病兒一般情況良好,吃玩如常。需注意的是,個別小兒經過幾天短時間腸痙攣發作後,可突然發展為腸套疊。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外科病引起的嘔吐。

多為先吐後發燒。

外科疾病引起小兒嘔吐的主要特點是,先嘔吐,間歇或反覆發作,後發燒,有時伴有腹脹、腹痛。現將急性嘔吐和慢性嘔吐分述於下:

急性嘔吐:多見於先天性食道閉鎖(或嚴重狹窄),表現為生後即嘔吐(奶或白沫沫)、無胎便,吃後即吐多為新生兒。

慢性嘔吐:多為反覆發作。

1.先天性幽門狹窄。此病特點為生後前2周可無嘔吐,待2周後才開始嘔吐。吐奶為酸奶瓣,胃內容過多時可表現為噴射性嘔吐,但孩子吐後仍有飢餓感。由於營養缺乏,孩子面部像個瘦老頭,不長個。診斷該病需作鋇餐檢查,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

2.先天性賁門失弛緩症(也稱賁門痙攣)。此病發病特點是隨年齡長大表現為間斷、反覆發作性嘔吐,原因是食道與胃交界處的賁門環形肌發生痙攣(抽筋)所致狹窄引起的。這種不完全梗阻,同樣導致孩子營養不足,影響生長髮育。患兒診斷也需通過鋇餐檢查,進行必要的外科治療後才可徹底治癒。

3.先天食道襲孔疝。此病為腹腔的胃疝入胸腔而導致嘔吐。其症狀輕重取決於胃疝入胸腔後是否卡得厲害和疝入得多少,胃是否伴有扭轉等情況而定。嚴重者需緊急手術,輕者可擇期手術糾正。

4.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此病是由於食管與胃連接處的膈肌發育薄弱或缺損,使食管裂孔異常鬆弛和擴大,以致賁門、胃等腹腔臟器疝入胸腔所致,臨牀症狀多為間歇性嘔吐,時好時壞,均為胃內容。由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返流,胃液刺激食管黏膜而發生炎變、潰瘍、出血,故嘔吐物中常帶血,外觀呈咖啡樣,久之,患兒消瘦、貧血。該病早期手術可避免食管發生器質性狹窄,以利於小兒健康發育。當然,少數輕型病例,亦可定期隨訪檢查,觀察病情發展,以防惡化。

5.其他外科病引起嘔吐。小兒因食道灼傷、誤服酸鹼造成食道損傷,形成疤痕狹窄後會引起嘔吐,食管腫瘤壓迫食道和胃腸道的急性疾病等也可能導致嘔吐。

Tags:嘔吐 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