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育兒經驗

家長老師怎麼幫孩子擺脱入園焦慮

欄目: 育兒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1.45W

面對“分離焦慮”,家長應採取怎樣的方法呢?

家長老師怎麼幫孩子擺脱入園焦慮

熟悉幼兒園,減少陌生感

有條件的家長不妨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熟悉園所環境。實踐證明,上過親子班的幼兒很少有“分離焦慮”的現象發生。

為孩子提供交往的空間

它包括成人、同伴及異齡夥伴,讓孩子感受交往的愉悦,增進交往的能力,有利於入托後較快地融入集體。

送孩子來園後不停留

有的家長送孩子來園後,不馬上走而是爬窗偷看,這樣很不好,一是對老師的不信任,二是更能引起孩子的哭鬧。家長送孩子來園後應馬上離園,這樣孩子在心理上更能接受爸爸媽媽工作忙的理由。

積極與老師溝通

要想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縮短適應期,首先家長的情緒、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極的心態;其次,每天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園情況;特別是孩子在生活上有無特別的需要,生理上有無特殊的幫助,應與老師講明,減少孩子不必要的哭鬧。

與孩子溝通注意語言導向

在與孩子交流時,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導向,不要總問一些消極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嗎”、“搶你的玩具了嗎”等問題,這會讓孩子不愛上幼兒園。家長應在和老師溝通的基礎上,從正面引導幼兒,如:“今天你得了一個小五星,真棒!明天我們還去幼兒園,得一個大五星好嗎?”“老師説你真乖,可喜歡你了。”“今天和誰做好朋友了?”……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多鼓勵孩子正確的行為,以此幫助孩子、老師和小朋友建立起感情,會讓孩子感受到上幼兒園的快樂。

幼兒園的老師一般會怎樣做呢?

傾聽孩子訴説

孩子適當地宣泄就是排出不良情緒的法寶。在班級中要給孩子單獨開闢一個傾訴區域,如“悄悄話”、“我想對你説”等。老師的理解能夠使孩子感受到自尊和力量,從而轉化為健康的情緒和意識。

轉移的策略

包括情感轉移、言語轉移、和遊戲轉移。如教師以形體語言親近幼兒,抱抱、親親、摸摸、扮演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多創設幾個娃娃家等,讓幼兒有一種親切感,從而使幼兒的依戀由家人轉向老師,減緩因失去依戀而引發的焦慮。

獎勵的策略

孩子對老師的肯定與獎勵很當回事,如孩子能獨立進餐、安靜入睡、自己如廁、與同伴快樂的交往……教師採取貼花、印章等策略,很受孩子們喜歡。

適度滿足

即對幼兒合理的要求給於適當的滿足。開學初,採取容許家長進行半天陪讀的形式,緩解入園焦慮。通過一些互動式遊戲,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從而縮短適應過程。部分孩子對家庭成員的依戀感很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較弱,而且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們應不限制幼兒拿依戀物。如有的孩子拿手帕、玩具等依戀物時情緒確實有明顯的好轉,當孩子對老師、環境和同伴比較熟悉了,再逐漸讓他擺脱這個依戀物能緩解孩子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