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娛樂圈 綠色生活 玩物志 星秀 問答 人文素養
當前位置:時髦風 > 人文素養 > 職場技巧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

欄目: 職場技巧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職場中,產生心理疲勞的人,常常表現出一幅無精打采、死氣沉沉的樣子,不僅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還影響了辦公室正常的工作氛圍,現在分享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1

1、普瑞馬法則

一般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説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但過了好久發現還是沒有做;或者覺得有力氣使不出來;或者總覺得生活是灰色和抑鬱的,等等。這類情況反映在生活中,就是生活好像總是被一種惰性纏繞,知道那不好,但又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來改變。

以心理學操作性反射的原則為基礎,對於人類的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後,心理學家提出這樣一種改進方式,以糾正惰性生活方式,並由這種惰性生活方式的結束而帶來整個人生的良性改變。這稱為普瑞馬法則。

按照普瑞馬法則,人們把一件困難的事情放在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去做,把工作中不想完成的事情放在前面完成,這樣做不僅強化了工作能力,增強效率,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世界上沒有什麼不能完成的任務。同時會發現,困難的任務其實也沒這麼困難。

例如先可以用一天到兩天時間給自己做一個行為記錄,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即使粗粗地記,大約也會有幾十件。此後,把剩餘下來的幾十件事情按照興趣排列,把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最喜歡做的事情放在最後一位。

對於改變惰性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對於經常有抑鬱心情的人,這種生活方式將直接改變表現為抑鬱的行為,而很容易地使抑鬱的情緒結束,而只要堅持,抑鬱的生活方式就會永遠結束。通過結束惰性或抑鬱的行為,而結束惰性或抑鬱的心理。

2、紫格尼克效應

先做一個實驗:一筆畫個圓圈,在交界處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頭再瞧一下這個圓吧,此刻你腦子裏必定會閃現出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為你總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有一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的心理學家,她給128個孩子佈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份作業,另一部份則令其中途停頓。一小時後測試結果。110個孩子對中途停頓的作業記憶猶新。紫格尼克的結論是:人們對已完成的工作較為健忘,因為“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對未完成的工作則在腦海裏縈繞不已,這就是所謂的紫格尼克效應。

“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呢?被譽為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温認為,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單位,如去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本書等,這就叫“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滿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動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飢、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趨向)。

在勒温看來,個人能動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喚起但未得到滿足的心理需要產生一個張力系統,決定着個人行為的傾向、心理的基調和特點。

如果中斷了滿足需要的過程或解決某項任務的進程而產生了張力系統,就可以使一個人採取達到目標的行動。勒温認為,沒有完成的任務使得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將隨之消失。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
  

3、留白效應

留白效應最早來源於書法繪畫上的一種手法,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餘地。對於心理學來説,留白也同樣重要,如果將這種智慧,這種空白,運用到職場,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有時候,不説的話比説出來的話,更有道理,更有智慧。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應該有所注意的是,別人欲言又止的話,比起直接的批評和建議,更有意味。

職場留白是一種藝術,一個人要注意給別人留有轉身的餘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現在的人們考慮問題都喜歡來個相對思考,對於絕對的東西,在心理上有一種排斥感。所以,不能説太絕對的話和一切直接接觸或傷害別人情感的話,更嚴格地説,在和別人接觸過程中,最好少使用一切確定的詞語,如“一定”,“必須”怎樣怎麼樣,與他人相處的奧妙,是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

4、魚和叉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魚和叉效應。魚和叉效應是指在起作用的“鈎子”上做文章,我們在平常聊天的時候甚至會不自覺地應用上這個效應。

比如我們經常會在聊天的時候拋出一連串的話題,電影,愛情,工作,體育等等。然後看看對方的反應。接着就着對方反應強烈程度也就等於變相知道了對方的興趣愛好。順着對方的興趣愛好聊下去,那自然是能夠很容易地要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

5、刻板效應

所謂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社會定型、定性效應,是指對某人或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類化的看法。是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某一類人產生了一種不易改變的、籠統而簡單的評價,這是我們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現象。

有些人總是習慣於把人進行機械地歸類,把某個具體的人看作是某類人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種偏見,人們不僅對接觸過的人會產生刻板印象,還會根據一些不是十分真實的間接資料對未接觸過的人產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輕人是愛衝動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於經商的等等。

克服刻板效應的關鍵:

一是要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二是深入到羣體中去,與羣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羣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信息,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識。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2

第一招: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我們不能沉浸在某個特殊時刻發生的事情中,關鍵是過度關注有關利益的目的,忽視發現和欣賞很多美麗的東西。趕上公共汽車上班,與其擔心那個小時以上的公共汽車,不如把心放在美麗的早晨細節上,清爽的鳥鳴可能會讓你心情愉快,剛盛開的花會讓你心情清爽。留下好心情帶你去工作單位。

第二招:拋棄完美主義的束縛

風靡美國的電視劇《絕望主婦》大家都不知道吧。其中的女強人蘭尼特,因為要撫養四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她不願承認自己現在面臨的困境,責備自己的無能,最終無法忍受把孩子們扔給鄰居,獨自躲在郊外。在和朋友説話的過程中,她的朋友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也面臨着她現在的壓力,她們也絕望過,失落過,在沒有人的地方偷偷哭過。

本來,她的感覺是正常的。她接受了自己現在的狀況,回到家裏,拋棄了不應該的想法後,她可以更容易地照顧孩子,也可以更容忍,她的生活從那以後變好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自己更加寬容,我們也能更加輕鬆。

學會克服職場心理疲勞 第2張
  

第三招:尋找一兩個好朋友

我們煩惱的時候,也許不需要別人説太多的道理,更多的'時候,我們希望心理上的憂鬱和煩惱能早點吐出來。因此,親密的好朋友當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的傾聽可以讓你理清思路,朋友的理解可以給你支持和鼓勵。找你最好的朋友吧。

第四招:改變生活

每天在工作場所做同樣的工作,回家後在工作場所洗衣、做飯、收拾房間,時間變長,一定會單調疲勞。此時,需要動腦筋,改變生活方式。買這個菜譜,試着做新鮮的菜,找理由,偶爾家人來燭光晚餐。每天定時看電視的時間是否可以變成散步運動。到了假日家人一次旅行。簡而言之,只要你能做任何事情,你就可以試試。也許只有一個小小的變化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招:妄想也能消除疲勞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妄想有助於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緊張疲勞,放鬆身心。當你感到疲憊、睏倦和無聊時,去思考。和丈夫一起回到蜜月旅行,想象自己的工作業績突出,工資加倍,想象自己的寶寶一點一點地長大……總之,你的想法可以漫遊,只要快樂,就會醉。

不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種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補充而絕不是替代,因此要適可而止,不可本末倒至。